圖為中國產品在印度受到歡迎
隨著痛苦的僵局迅速升級為人們公認的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爭端,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在印度越來越強烈。此前,一款名為「刪除中國應用程式」的APP上線後,吸引了數百萬支持者,目的是刪除其智慧型手機上的所有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但是,有爭議的應用程式很快從谷歌商店中刪除。在這之後印度人似乎不太「死心」,繼「刪除中國應用後」後,印度人又開始「識別中國製造」了!
最近,來自印度諾伊達的2名工程師開發了一款「印度製造」的應用程式,該應用目前已在谷歌商店上架,通過掃描產品的條形碼就可以知道產品是否在印度製造。這個應用也支持對115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品生產細節進行查詢。儘管主要目的是通過掃描條形碼來識別產品是否為印度製造,但這不明擺著是用來以區分中國產品的嗎?
圖為社交媒體消息截圖
據悉,有人還在社交媒體上大肆轉發「條形碼前3位690到699開頭的是中國產品,890開頭的是印度產品」,呼籲大家聯合起來抵制中國產品。有意思的是,不久後印度媒體就出來闢謠,說前3位僅僅是國家代碼,並不能代表產品的真實產地。
近年來,印軍在邊境地區大力發展基建,而最近更是把公路修築到了實控線附近,並在邊境地區時常做出過分挑釁行為。過去幾天裡爆發了45年來最大規模的衝突。但雙方目前的表態似乎是要讓局勢降溫。然而這些天來,在印度媒體的煽動下,印度國內民眾依然情緒激動,因此他們將怒氣撒到了中國製造上,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日益高漲。
顯然,印度民眾的對立情緒已被國內輿論環境推向極致,似乎什麼都聽不進了。但是,如果真的要完全抵制中國產品的話,請問印度人做好準備了嗎?這樣做又會對印度結果如何呢?
據海外網報導,一種反對中國製造的情緒在印度多地擴散開來。對此,《印度時報》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可以抵制中國,但代價是什麼?》的文章稱,綜合兩國的貿易數據和印度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關閉中國產品的大門對印度沒有任何好處,只會進一步傷害印度。
文章截取報導稱,實際上中國依舊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印度人的生活幾乎處處難離中國製造。而且,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也是大多數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由於印度只佔其進出口的一小部分,所以這類抵制不會對中國造成太大傷害。
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一直穩定增長。據印度官方報告稱,在印度投資的中國企業從2010年的21家增至2019年的48家。特別是中國的電信行業,在印度影響很大。目前在印度運營的項目最多的是華為和小米,都是13個,中興也有多個項目在運作。
因此,印媒得出總結,把爭端變成抵制中國產品的行為,並不能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而且,由於對新冠狀病毒爆發的封鎖,印度經濟已在近期大幅萎縮,任何不理智行為只會對印度造成更大傷害。(三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