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APP用來識別中國製造,結果如何?印媒:處處難離中國製造

2021-01-13 網易

2020-06-23 15:43:20 來源: 哨所

舉報

  

  圖為中國產品在印度受到歡迎

  隨著痛苦的僵局迅速升級為人們公認的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爭端,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在印度越來越強烈。此前,一款名為「刪除中國應用程式」的APP上線後,吸引了數百萬支持者,目的是刪除其智慧型手機上的所有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但是,有爭議的應用程式很快從谷歌商店中刪除。在這之後印度人似乎不太「死心」,繼「刪除中國應用後」後,印度人又開始「識別中國製造」了!

  最近,來自印度諾伊達的2名工程師開發了一款「印度製造」的應用程式,該應用目前已在谷歌商店上架,通過掃描產品的條形碼就可以知道產品是否在印度製造。這個應用也支持對115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品生產細節進行查詢。儘管主要目的是通過掃描條形碼來識別產品是否為印度製造,但這不明擺著是用來以區分中國產品的嗎?

  

  圖為社交媒體消息截圖

  據悉,有人還在社交媒體上大肆轉發「條形碼前3位690到699開頭的是中國產品,890開頭的是印度產品」,呼籲大家聯合起來抵制中國產品。有意思的是,不久後印度媒體就出來闢謠,說前3位僅僅是國家代碼,並不能代表產品的真實產地。

  近年來,印軍在邊境地區大力發展基建,而最近更是把公路修築到了實控線附近,並在邊境地區時常做出過分挑釁行為。過去幾天裡爆發了45年來最大規模的衝突。但雙方目前的表態似乎是要讓局勢降溫。然而這些天來,在印度媒體的煽動下,印度國內民眾依然情緒激動,因此他們將怒氣撒到了中國製造上,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日益高漲。

  顯然,印度民眾的對立情緒已被國內輿論環境推向極致,似乎什麼都聽不進了。但是,如果真的要完全抵制中國產品的話,請問印度人做好準備了嗎?這樣做又會對印度結果如何呢?

  

  據海外網報導,一種反對中國製造的情緒在印度多地擴散開來。對此,《印度時報》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可以抵制中國,但代價是什麼?》的文章稱,綜合兩國的貿易數據和印度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關閉中國產品的大門對印度沒有任何好處,只會進一步傷害印度。

  文章截取報導稱,實際上中國依舊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印度人的生活幾乎處處難離中國製造。而且,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也是大多數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由於印度只佔其進出口的一小部分,所以這類抵制不會對中國造成太大傷害。

  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一直穩定增長。據印度官方報告稱,在印度投資的中國企業從2010年的21家增至2019年的48家。特別是中國的電信行業,在印度影響很大。目前在印度運營的項目最多的是華為和小米,都是13個,中興也有多個項目在運作。

  因此,印媒得出總結,把爭端變成抵制中國產品的行為,並不能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而且,由於對新冠狀病毒爆發的封鎖,印度經濟已在近期大幅萎縮,任何不理智行為只會對印度造成更大傷害。(三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印媒:鋼鐵衣以後也是「中國製造?」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的環流器二號M裝置已經實現了放電,也就是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這一技術終於又有了新突破,印媒:鋼鐵衣以後也是「中國製造」?外國媒體立刻聯想到電影《鋼鐵俠》中主角穿的鋼鐵衣,其動力來源——微型方舟反應爐,用到的技術就是想像中未來的核聚變,而中國已經觸摸到了這項技術的門檻。印度媒體的聯想讓世界網友嘲諷,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誰還拿去造鋼鐵衣?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印媒觀點獨特: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
    原標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度為何頻繁挑釁中國?印媒揭露深層動機
    文章表示,由於5G技術將構成從全方位的基建網絡,其中包括金融、電信、國防以及情報等,因此印方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全面「封殺」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等。不僅如此,印方還試圖通過一些軍事活動向中國施壓, 據印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23日起,印度和澳大利亞海軍行了為期兩天的聯合軍演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圖 印媒相關報導截圖據環球時報12月4日轉載印媒《歐亞時報》的報導內容稱,印媒表示:曾計劃2020年發射的,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的印度航天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月船3號在太空領域已經被中國的嫦娥五號所擊敗。
  • 蘋果能在印度複製中國製造的神話嗎?
    現在,中國和印度的關係有些緊張,摩擦越來越多,印度管理者甚至要求屏蔽微信、支付寶等來自中國的App。同樣地,印度製造和中國製造也處在激烈競爭的狀態。相比於中國,印度不僅有超過九億的基礎人口,還非常便宜,人力成本僅僅是中國的二分之一。
  • 不和諧聲音突然傳出,印媒擔憂:中國向印度周邊國家出口武器?
    據環球時報11月26日報導,日前印媒指出,近些年來,中國已經從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迅速成為了全球領先的武器供應國,尤其是中國的無人機、已經率先進軍到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國家。
  •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前段時間,中國的13頭犛牛和4隻小牛犢「漫步」到了印度士兵非法佔據的區域裡,但是卻被印度人「綁架」了。在自稱「精心照顧」7天,印度士兵歸還牛之後,印媒卻暗指犛牛是「間諜」。
  • 中國犛牛越境被印軍扣押,印媒:可能是動物間諜
    上個月中印邊境地區有17犛牛越過中印實控線到達印度境內被印度軍隊扣押,直到本月7號印方才將牛歸還給中國,然而印度媒體在得知消息後便開始大肆炒作,聲稱這些犛牛身上可能藏有間諜設備或者它們本身就是間諜,並且詢問印度軍隊扣押期間是否對這些犛牛做了盡職調查。
  • 中國生化武器?印在野黨高官傳謠的險惡用心
    他可以說是毫無底線,竟然再次炒作極其惡劣的謠言:將新冠病毒描述為中國製造的失控了的生化武器,他還進一步污衊稱,這個生化武器製造出來就是為了失控的。這種被有著基本理性的人所蔑視的謠言,卻在印度相當大範圍內傳播。印度的社交媒體上常年能見到對中國不友好的聲音,這次疫情之後,關於中國抗疫的各種假消息也很多。
  • 熱討論:為什麼印度會有那麼多的中國app,為啥我們用的都是國產app?
    虎撲6月30日訊 近日,印度禁用中國APP,微博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原文連結:為什麼印度會有那麼多的中國app,為啥我們用的都是國產app#印度禁用59款中國App#【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APP後,印媒擔憂:傷及自身】印度禁用包括TikTok
  • 印媒:印度擔心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
    對此,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作為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將軍計劃中的一部分,印度陸海空三軍特種部隊已經全部被部署到班公湖。中印兩國實力差距懸殊,印度顯然知道依靠常規手段,無法在與中國的軍事對峙中佔得任何便宜。所以,在武器裝備性能不如中國軍隊的情況下,印度試圖利用特種作戰這種非對稱手段,來抵消中國軍隊的裝備優勢。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原標題: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印度蘇-30MKI機群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印度與中國:冷和平結束?中國的「綜合國力」遠超印度,近期中國仍將遙遙領先。與這種差距對應的是威脅感的巨大不對稱:印度在中國的戰略重點排名中處於中遊,而大多數印度戰略家卻視中國為首要安全威脅。在德裡,反華在政治上受歡迎,在經濟上有利可圖。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2013年5月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只有31%的印度受訪者覺得中國崛起對印度是好事,65%認為印度應「與其他國家一道限制中國的影響力」。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據悉,印度軍工為了全力支持印軍對抗解放軍,苦心開發多種裝備! 據印媒報導,近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了多種產品,以幫助印度軍隊應付極端寒冷的天氣,對付中國,例如Him-Taapak加熱裝置和融雪機,來幫助印度士兵應付極低的溫度。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提到印度軍工似乎就想調侃幾句。印度軍工自身的確存在著問題。
  • 印媒:繼中國市場之後 小米手機欲雄霸印度市場
    印媒:繼中國市場之後 小米手機欲雄霸印度市場10日,小米印度負責人馬努•賈因Manu Jain表示,每周小米手機的印度銷售量介於5萬至鑑於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迅速成長,一些高端手機品牌主要依靠美國高通生產的晶片,而印度公司則對生產物美價廉的智慧型手機的中國公司展開了積極迅速的配合。大部分中國製造商也允許進口商混合和匹配組件,從而創造一系列模塊手機以吸引大量的消費者,此舉在印度之類的異構市場尤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