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印媒:鋼鐵衣以後也是「中國製造?」

2021-01-15 璐露看世界

核能發電,作為繼蒸汽機和然後發電機後的世界又一新型發電方式,是當下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的難題。人類此前對核能的掌控是十分粗淺的,僅利用到原子核裂變時釋放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再用這一熱能去燒水轉化為動力,將其形容成一個大號的蒸汽機一點沒錯。

而且核裂變反應後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也對人體和自然環境有較大危害,相比之下,核聚變技術就有許多優點。首先,核聚變的可控制性比核裂變好得多,而且核聚變反應後產生的物質不會對人體和自然環境產生影響,是完全的清潔能源。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的環流器二號M裝置已經實現了放電,也就是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這一技術終於又有了新突破,印媒:鋼鐵衣以後也是「中國製造」?外國媒體立刻聯想到電影《鋼鐵俠》中主角穿的鋼鐵衣,其動力來源——微型方舟反應爐,用到的技術就是想像中未來的核聚變,而中國已經觸摸到了這項技術的門檻。

印度媒體的聯想讓世界網友嘲諷,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誰還拿去造鋼鐵衣?這已經不是「殺雞用牛刀」的程度了,被網友調侃為印度這是打算用「等離子雷射劍殺雞」。可控核聚變背後代表的含義絕不僅是一個鋼鐵衣的動力源那麼簡單。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可控驅動力的全新方向,如果技術成熟,那麼我們的任何電器,任何重工器械,都可以將其作為能量來源,這將會是人類能源發展史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們的手機用到報廢也不用充電,還會為機械提供幾乎永不枯竭的動力,世界將會煥然一新,印度卻只想著去造鋼鐵衣,目光短淺引人發笑。

可惜的是,目前中國的磁約束聚變還沒有突破盈虧平衡點,也就是輸出功率小於輸入功率,無法投入使用。但是,能夠控制其放電本身就是巨大的進步了,相信不遠的未來,這項技術就能被中國掌握。各位讀者對此有什麼看法,可以發表在評論區。

相關焦點

  • 鋼鐵俠的內核可控核聚變技術,人類若完全掌握了,將會怎麼樣
    相信大家在看完《鋼鐵俠》這部電影後,肯定都會想要一套鋼鐵俠的戰衣,因為穿上這戰衣不止帥氣,而且戰鬥力爆表。特別是在復聯3中的鋼鐵俠戰衣,它還能夠自由的融合變形。可問題是,現實中還沒有這樣的技術來製作一件鋼鐵俠戰衣。鋼鐵俠戰衣最核心的一部分是持續能源的供應,而這也是人類現在無法企及的技術。
  • 當人類徹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後,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 中國可控核聚變已領先世界
    在中國合肥一個實驗大廳裡,有一座3層樓高的「鐵罐」。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探索可控核聚變的裝置之一。因為它的成功,中國人站在了核聚變研究的前沿。可控核聚變或許是能源領域的最大指望。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利用磁約束實現可控核聚變(託卡馬克),是各種實驗路徑中最有希望的一種。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大中型託卡馬克發展計劃。
  • 「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
    今天支撐人類社會運轉的幾乎一切能源,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生物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上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 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
    今天支撐人類社會運轉的幾乎一切能源,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生物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上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 率先獲得國際認證:中國不斷突破可控核聚變技術
    ▲圖片說明10月24日,中國科研人員在升級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12月10日,《新聞聯播》播發了我國研製的核聚變堆核心部件在國際上率先通過認證的消息,這是我國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的重大貢獻。▲我國率先突破核聚變工程核心技術如何理解這些突破?核聚變的原理是什麼?意義何在?本文將解答這些問題。
  • 中國造核心安裝到位,可控核聚變技術迎突破進展
    所謂的託卡馬克裝置就是一種利用磁效應約束能力來讓核聚變進程達到受控狀態的環形裝置,這個裝置也是可控核聚變的核心。2019年9月,由中核集團為主力的中法核工業聯合體籤訂了與ITER組織的託卡馬克裝置的安裝工程,ITER也在今年完成了託卡馬克裝置的壓力容器底座吊裝工程。託卡馬克裝置的中央是環形且真空的,外圍都是線圈,所以只要通入需要的電流就會在其真空內部產生強力的螺旋形磁場。
  • 印度可控核聚變項目提上日程:要實現商業化發電
    印度可控核聚變項目提上日程:要在2035年實現用核聚變商業化發電[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12月30日報導,來自矽谷的美籍印度裔企業家阿卡什·辛格(Akash Singh)準備在2021年初涉足可控核聚變,並在印度投資建立一個核聚變實驗室,旨在2035年實現使用核聚變技術進行商業化發電
  • 印度可控核聚變項目提上日程:要在2035年實現用核聚變商業化發電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12月30日報導,來自矽谷的美籍印度裔企業家阿卡什·辛格(Akash Singh)準備在2021年初涉足可控核聚變,並在印度投資建立一個核聚變實驗室,旨在2035年實現使用核聚變技術進行商業化發電,該項目目前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支持。
  • 「科技探索」一分鐘了解最新科技,中國可控核聚變最新研究成果
    可控核聚變所帶來的清潔能源價值,從某種意義來說,將會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能量源。而伴隨著無線能源的到來,生活成本將會急劇降低,汽油煤炭時代將會結束,電能將代替一切能源。而這種只會發生了科幻小說中,堪稱夢幻般的技術,在不就得將來將會被真正的實現。我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發歷程。
  • 中國終於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託克馬克裝置特大科技新聞,我國的可控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咱們的人造小太陽首次實現放電了,我們離接近無線清潔能源,又近了一步,一旦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我們就可以完全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能源這兩天幸福確實是來的真的有點突然了,而且還讓人目不暇接,咱們先是蹭的一下就上月球上挖礦去了,緊接著呢,就造出了世界算力最強的量子計算機,那這個新聞還沒被捂熱乎呢,又來了可控核聚變實現放電,說明我們的科技發展啊
  • 新一代「人造太陽」反超美國,中國會不會率先實現可控核聚變?
    這個時候可能大家對「可控核聚變」這個解決人類終極能源的辦法,又開始心心念念了。新聞不是剛剛的報導: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了嗎?這是個好消息哈,聽說技術已經反超美國了。我們會不會是最早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國家?什麼時候可以實現呢?答案,你看完這篇文章,也許心中就有數了。今天我們就通俗的來聊一聊「什麼是可控核聚變?」
  • 中國可控核聚變世界領先 實現最高溫度5500萬度
    資料圖:中國合肥EAST,可控核聚變又俗稱人造太陽然而回首十年前的中國科技,恍如隔世。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我們還沒有載人航天、5000米乃至7000米深潛;那時候,連無線移動通訊對許多人來說都還是一個奢侈的夢,更遑論全部採用國產CPU和系統軟體的千萬億次計算機……有人說「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樣的支點當然永遠找不到,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科技支點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 中國「人造太陽」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
    【科技前沿】「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 ——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今天支撐人類社會運轉的幾乎一切能源,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生物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上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WEST」是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正在升級改造的一個全鎢偏濾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偏濾器是其核心部件,對實現長脈衝高參數運行及其主要科學目標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偏濾器部件直接面對高溫等離子體輻照,要承受強粒子流和高熱流的衝擊,工作環境苛刻、製造工藝複雜,難度大、要求高。
  • 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三,可控核聚變技術。人類運用核技術製造了核武器,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多次。但「刀是殺人的利器,也是分解食物的工具。」(核聚變)由核技術發展而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同樣可以幫助人類解決能源問題,進行星際旅行。
  • 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三,可控核聚變技術。人類運用核技術製造了核武器,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多次。但「刀是殺人的利器,也是分解食物的工具。」(核聚變)由核技術發展而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同樣可以幫助人類解決能源問題
  • 核心部件中國造!人類可控核聚變迎裡程碑式進展,五常共建人類未來
    目前,國際上已經把核聚變朝著可控的方向發展了。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儀式在法國啟動了。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核聚變工程,實驗堆將進行為期5年的組裝,這標誌著人類在核聚變領域新的突破階段到來了。
  • 袁嵐峰:在可控核聚變的道路上,中國走到了哪一步
    核聚變的原理是什麼?意義何在?本文將解答這些問題。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核聚變最基本的原理是什麼?或者說,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外星文明,想知道他們是否可能已經掌握了聚變技術,我們要關注的是什麼?答案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2,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約為30萬公裡每秒)。
  • 中國可控核聚變迎來突破,意義重大
    如此,掌握使用完全清潔的能源也成了科學家們畢生的追求,核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新能源,它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重點方向。使用鈾燃料的核能不像其它化石燃料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且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所以核能也被許多國家利用。但核能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致力於開發出一種可控的核聚變能量成了各國科學家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