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2020-12-06 黑瞳宇宙探秘

技術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方法原理。

相較而言:科學更強調研究,技術更強調實用;技術更強調功能,藝術更強調表達。

人類憑籍實踐的智慧,艱難前行,從蒙昧走向文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技術史。

在未來超級技術將有可能讓人類具備「神」一樣的能力。

第一,人造「黑洞」技術。

北京時間2008年9月10日下午15:30,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一個將近27公裡長的圓形隧道中建造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運作,從此科學家理論上一秒鐘就能製造一個黑洞。

(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

「人造黑洞」雖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經過的電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離它的引力,人工黑洞能幫助人類更好地吸收太陽能。

(黑洞吞噬周圍物質。)

在未來人類或許能將「戴森球」技術和「人工黑洞」技術結合起來,全面收集太陽輻射的能量,人類將進入Ⅱ型文明,將能進行恆星際能量殖民。

另外「人造黑洞」技術另一個發展前景是:使用「人造黑洞」進行時空穿越或進入另一個平行宇宙。

(蟲洞穿越)

第二,染色體端粒技術,

染色體端粒是染色體的末端部分,這一特殊結構區域對於線型染色體的結構和穩定起重要作用。

端粒在決定細胞的壽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端粒的長度正隨著人類進化變得愈來愈短。一旦端粒短到一定程度,染色體變得不穩定,細胞容易被疾病侵襲,表現在身體外部就是癌症、老年痴呆、心臟病、中風等。這些不穩定的染色體若通過人類生育遺傳,人類生命將越來越短。

反之:如果人類找到方法使端粒加長,DNA將永遠穩定,細胞將不再死亡,人類將永生! 

三,可控核聚變技術。

人類運用核技術製造了核武器,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多次。

但「刀是殺人的利器,也是分解食物的工具。」

(核聚變)

由核技術發展而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同樣可以幫助人類解決能源問題,進行星際旅行。

科學家希望發明一種裝置,可以有效控制核聚變(氫彈爆炸)的過程,讓能量持續穩定的輸出。

(中國聚變工程試驗堆(CFETR)示意圖

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成功,人類將能實現"能源無限」,使用「可控核聚變」技術製造飛船引擎將助力人類「飛出地球,走向宇宙」

「能源無限」意味著人類物質財富無限,比如殖民月球或火星最大的問題是能源問題,能源問題解決了意味著可以不斷的投入,最終改變月球或火星環境使其適宜人類生存。

(火星殖民地示意圖。)

「可控核聚變」引擎星際飛船不僅能將飛船速度提高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大大減少燃料的攜帶,增加飛船的有效載荷。

(小行星挖礦。)

人類只存在相對的資源缺乏,宇宙中的絕對資源是無限的,人類只要有超級技術,就能在宇宙獲得無盡的資源和寶藏。

相關焦點

  • 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技術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方法原理。相較而言:科學更強調研究,技術更強調實用;技術更強調功能,藝術更強調表達。人類憑籍實踐的智慧,艱難前行,從蒙昧走向文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技術史。在未來超級技術將有可能讓人類具備「神」一樣的能力。
  • 如果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人類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所謂可控核聚變,也就類似於現在太陽的燃燒方式。太陽內部其實一直在進行核聚變,並向外界散發能量,人類研究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也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叫做「人造太陽」,是一種無限接近永動機的理想能源。作為可控核聚變原料的氘和氚在海洋裡有很多,至少能用幾百億年,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中國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先世界,未來依靠核聚變能飛出太陽系嗎?
    未來的能源革命有沒有可能改變這個現狀呢?核聚變反應按照目前的科學理論,人類能夠實現的能源最高的利用是可控核聚變反應。要了解可控核聚變之前,我們就得先搞懂核聚變反應。我們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謂的核聚變指的就是原子核的融合,也被稱為核融合。
  • 中國終於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託克馬克裝置特大科技新聞,我國的可控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咱們的人造小太陽首次實現放電了,我們離接近無線清潔能源,又近了一步,一旦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我們就可以完全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已經來到了一個引爆點,從這之後一定是一發不可收拾,科技成果遍地開花,沒有任何人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了,就拿可控核聚變來說啊,取得進展的是成都的西南物理研究所,還有合肥的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在不同的核聚變路線上,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可為喜事爆棚啊。
  • 能源革命來臨:掌握可控核聚變後人造星系將成現實!
    法國建造國際核聚變實驗堆的消息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為可控核聚變技術對資源日益緊張的地球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就在大家將核聚變的重點放在能源方向的時候我卻在偶然間意識到這件事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能源應用過程中一次革命,更是人類實現星際航行的基礎,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之後人造星系將成為現實。
  • 「人造太陽」預計今年建成!中國可控核聚變迎來突破,意義重大
    因此,致力於開發出一種可控的核聚變能量成了各國科學家頭疼的事。 中國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核聚變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就,於去年6月交付安裝被譽為新一代
  • 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
    今天支撐人類社會運轉的幾乎一切能源,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生物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上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 星際移民不再只是空想:可控核聚變技術將讓一切成為可能
    ,因為可控核聚變技術對資源日益緊張的地球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就在大家將核聚變的重點放在能源方向的時候我卻在偶然間意識到這件事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能源應用過程中一次革命,更是人類實現星際航行的基礎,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之後人造星系將成為現實。
  • 可控核聚變!中國「人造太陽」持續60秒創全球紀錄
    可控核聚變就意味著無限能源,但其難度之高不可估量,學界因而有著「核聚變距離成功永遠有25年」的說法。據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合肥)官方報導,該院承建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EAST)在十周年之際達成重大突破,第11輪物理實驗中獲得超過60秒的穩態(即完全的非感應電流驅動)高約束模等離子體放電。
  • 「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
    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就在前不久,中國核工業集團宣布,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行。
  • 用中國人造太陽,來說說什麼是可控核聚變
    中國「人造太陽」第四代核聚變試驗設備是我們中國的科研成果。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核聚變實驗的世界主流是強磁場約束託卡馬克聚變,其代表就是中國「東方超環」EAST,這才是它的真名。而中國『人造太陽』只不過是小名。
  • 中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裝置建成,「人造太陽」將要來了
    煤炭石油總有一天會枯竭的,人類要想辦法尋找新的能源,核能目前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但是存在一定的危險,一旦發生核洩漏事件,將會對環境造成無法可逆的破壞,因此研究可以控制的核能技術,未來的能源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當人類徹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後,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 未來將改變世界的新科技(2.可控核聚變)
    一.什麼是核聚變?核聚變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核聚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太陽了,太陽一直持續發生著核聚變反應,這種反應已經持續了50億年了。太陽核聚變反應主要藉助氫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核聚變不會產生核裂變所出現的長期和高水平的核輻射,不產生核廢料,當然也不產生溫室氣體,基本不汙染環境。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
  • 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 我國跨入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創新前沿)本報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蔣建科、馮華)12月4日,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
  • 可控核聚變技術有什麼用?
    其中一種能源就是可控核聚變,我們人類最開始認識到核能的威力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那強大的破壞力讓我們明白核能的威力,而原子彈運用的卻是核裂變,這種核裂變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也就無法作為長久之計。後面科學家們將目標放在了核聚變上。人類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又一突破?未來可能實現太空旅行!
  • 中國科學院最新突破,將用於可控核聚變工程,人造太陽有望
    而這些金屬材料不僅會被用在未來聚變堆第一壁裝甲中,助力可控核聚變的實現,還會在氫能源汽車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在這之前俄媒就曾發布消息稱,中國正持續加大「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發展力度,計劃在未來憑此取代擁有非凡能源地位的石油,打破「石油美元體系」的貨幣格局,重樹起全球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 可控核聚變材料提取和環流器均有新突破
    可控核聚變,是全世界公認的未來綠色潔淨能源,而且不產生核廢料。可控核聚變是核領域專家普遍認可的,可以實現清潔無窮能源的有效途徑,其將讓全球能源短缺問題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可控核聚變反應最基礎的原料就是氘原子和氚原子。氚通過中子和鋰反應就可以大量獲取。而氘在大氣中含量不多,主要是在海水中提取。每升海水中蘊含的氘含量是0.03克,其完全核聚變反應中爆發的能量可以媲美300升汽油。
  • 可控核聚變是什麼?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除此之外,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都是能源的革命,所以許多科學家認為可控核聚變將會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可控核聚變!可以說為中國的」人造太陽「計劃邁出了一大步,而張杰也因此獲得了雷射聚變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愛德華·泰勒獎。
  • 可控核聚變的原理
    首先說核聚變是輕的原子合併成重的原子,並釋放出能量的物理過程,氫彈爆炸和太陽發光都是這個原理。那利用核聚變做一個慢慢釋放能量的發動機使用就成了尖端科學家們研究的主要事情了,這就是可控核聚變。重點就是可控,目前有兩個難點,第一是溫度,聚變發生要達到一億度高溫,原子彈爆炸能產生一億度。高溫也可以用雷射來解決,雷射加熱是非常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