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第四代核聚變試驗設備是我們中國的科研成果。
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
核聚變實驗的世界主流是強磁場約束託卡馬克聚變,其代表就是中國「東方超環」EAST,這才是它的真名。而中國『人造太陽』只不過是小名。
EAST 是世界首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聚變裝置,也是中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2006 年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調試,2007 年 3 月通過國家驗收。EAST 外形像機器蜘蛛,整個裝置重量約 400 多噸,中間是高 11 米、直徑 8 米的圓柱形大型超導磁體。
實驗時,超導形成的磁約束讓等離子體像火球一樣不斷加熱,達到上億度的超高溫。周邊的高功率波加熱、中性束注入、低溫製冷、高功率電源、等離子體診斷、遙操作維護等系統像是伸出來的「腿」,支撐在大型超導磁體周圍。形成了整體儀器。

那麼什麼是核聚變反應,又為什麼要弄這個東西?
比如說原子彈吧,原子彈是利用鈾和鈽等較容易裂變的重原子核在核裂變瞬間發出巨大能量的原理而發生爆炸的。

而如此大量的能量爆發只需要約11克的裂變物質。
想想看,一個手指甲大的物質,就可以形成如此大的破壞,這是釋放了多大的能量!
而可控核聚變的話,注意一定要是可控核聚變,可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人造太陽的難點。
核聚變的原理就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就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這種反應已經在太陽上已經持續了50億年。

而這元素在海水就可以提取,地球的海水有多少?海水不可鬥量啊,相比於石油可是多得太多了。
所以如果可控核聚變研發成功並且投入使用的話,什麼煤炭,石油,天然氣?那都是弟弟!
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將會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飛躍。
記得點讚!關注!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