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人造太陽」離圓夢又近一步 ——揭秘中國可控核聚變
點擊播放 GIF 0.9M
萬物生長靠太陽。今天支撐人類社會運轉的幾乎一切能源,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生物能,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上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就像兒歌中所唱的,「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來創造出「人造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就在前不久,中國核工業集團宣布,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行。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段旭如表示,該實驗裝置的建成將為人類真正掌握可控核聚變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我們距離「人造太陽」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健康諮詢】
不懂如何護膚?聽聽皮膚科醫生怎麼說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最大的器官,而痤瘡、多毛、老年斑、溼疹、銀屑病等皮膚問題總有一個你躲不過。皮膚科醫生作為最了解肌膚本質的人,是如何解決「面子」問題的,又有哪些護膚妙招呢?
其實皮膚的保養和護理並不是靠昂貴的化妝品來完成的,而是要掌握三大要素:
第一,保持溼潤,不要過度清潔。清潔主要是去除皮膚表面多餘的皮脂,附著的灰塵、微生物等容易引炎症的髒東西。過度清潔皮膚會使皮膚角質層脂質膜受損,起不到屏障作用,容易出現皮膚幹、疼痛和敏感等問題。保溼也是為了維護皮膚屏障功能的完整。
第二,戶外運動,做好防曬措施。皮膚最大的敵人是日光,其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很大,長久照射會令皮膚出現光老化現象。對此,醫生建議,大家在進行戶外運動,尤其在紫外線很強的地區,應酌情使用防曬霜,既可以滋潤皮膚又可以防曬。此外,長褲長袖、太陽帽、太陽鏡,遮陽傘的聯合使用,可以起到不錯的防曬效果。
第三,均衡飲食,保持愉悅心情。當一個人營養不良,往往就會「面黃肌瘦」。同樣,當一個人的心情很鬱悶的時候,皮膚也會顯得暗淡無光。因此,要想皮膚好,就要心情好。
(來源:科普中國)
【身邊科學】
公曆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都是「閏年」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介紹,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但對整世紀年如1900、2000、2100年,只有前兩位數也能被4除盡的才是閏年,否則仍為平年。
蘇宜表示,公曆和農曆的年平均長度是一致的,但二者的起算點差別卻很大。如公曆2020年1月1日進入新年,2020年1月25日才開始農曆庚子鼠年的大年初一。在這一段時間內,農曆己亥豬年還沒過完,因此,在這期間出生的小孩仍然屬豬而不屬鼠。
(來源:新華網)
為什麼好些民族服飾是藍色的?
點擊播放 GIF 0.3M
不僅僅是廣西,在西南很多地方,服飾的底色通常是藍色。因為在古代技術條件下,藍色容易染,而且原料也多,主要是板藍、菘藍和蓼藍。
不過有趣的是,在這三種「藍」中,目前產量和用量最大的植物是菘藍。也就是說,我們吃到的「板藍根」很有可能不是板藍的根,而是菘藍的。而且,最早入藥的並不是「板藍的根」,而是菘藍的果實和種子,然後是這三種植物的莖葉,最終是因為染料的不足,才用根作為替代。逐漸的,這三種植物的莖葉和根有了不同的名字:前者叫做大青葉,後者便是板藍根。大青葉通常會被磨碎成粉末狀或者製成團塊以便使用——「青黛」。
還得感謝合成染料的進步,我們今天的服飾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生活總會越來越好!
(來源:科普中國)
【科技趕場】
蔬菜七措施補救育苗損失
連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會給蔬菜育苗造成很大影響,主要危害表現在:
一是低溫陰雨造成爛種爛芽,特別是蛋白含量高的種子如大豆、毛豆等比較明顯。
二是溼度大造成土壤板結缺氧,導致苗子爛根或死亡。
三是導致葉面光合作用受阻、減弱甚至停止,苗子嚴重缺乏營養。四是誘發一些病害,如灰黴病、猝倒病、立枯病等。
省蔬菜研究所研究員鄭明福提出了7條緊急措施,用於補救災害天氣造成的蔬菜育苗損失:
1、天氣轉晴氣溫回升後,對於爛種爛秧的苗子,補播全苗。播種時一定要用溫湯浸種,用藥液消毒,並要催芽,以趕季節。
2、秧苗加蓋小拱棚,用於後期保溫避雨。天晴時揭開大棚薄膜通風排溼。
3、大棚四周要清溝排水,儘量降低地下水位,做到雨住田幹,防止病害發生。
4、轉晴後及時鬆土,保證土壤通氣,促進秧苗生長。
5、及時清理已經發病的幼苗殘株,拔掉後燒掉。
6、對於瘦弱未死的苗子,轉晴後噴施葉面營養素,如0.2%磷酸二氫鉀、植物動力2003等。
7、病害防治。
(來源:科普中國)
來源:科普小松鼠
責編 王利權 編輯 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