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站1月4日發表文章,對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是否是中國的間諜裝置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這並不一定是中國的間諜裝置。
[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
在2020年12月2日,印度尼西亞漁民捕撈到一條不尋常的「魚」:一條像魚雷一樣的潛水無人機,或稱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的指示燈仍在閃爍。他們把它交給了印尼當局。軍事分析家們很快就確定這艘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海翼」,是中國製造的UUV。但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
美媒表示,大多數UUV的為亮黃色或橙色,以便於回收。但是這艘UUV是暗灰色,表明它的主人不希望它被發現。沒有人聲明這個設備的所有權的事實進一步表明了它正在執行秘密任務。實際上,這種情況與去年在蘇格蘭被衝到海岸上的神秘無人船相當接近。但是,這次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且更加隱蔽的航行器。
蘇格蘭的那艘無人艇是由波音公司的子公司Liquid Robotics製造的「波浪滑翔者」(Wave Glider),它具有類似衝浪板的水面部分和水下由波浪提供動力的部分。而這這次發現的是一種水下滑翔機,沒有傳統的螺旋槳,而是使用了所謂的浮力發動機。這種水下滑翔機通常通過壓縮或擴張內部的浮力裝置來調整其浮力,沿著鋸齒形的上下軌跡緩慢地上升或下降進行滑翔,平均速度通常僅為半節,但它使用的電能極低,因此這種水下滑翔機僅用一塊電池就可以穿越大洋,例如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運營的「紅騎士」(Red Knight)無人水下滑翔機於2009年橫渡了大西洋。
[美國海軍的「濱海戰區傳感器」無人水下滑翔機]
美國軍方一直是最熱衷於使用這種無人水下滑翔機的組織,並且已經為「濱海戰區傳感器」計劃採購了150多艘水下滑翔機。中國在這一領域起步落後於美國,直到201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水下滑翔機,但發展速度飛快。
掃描一下相關的科學論文就能發現中國在這一領域非常活躍,他們發展出的某些技術是美國的設計中所沒有的。「海燕」是天津大學研發的混合動力無人水下航行器,帶有螺旋槳和浮力發動機。它可以依靠滑行來完成遠程長航時任務,也可以使用螺旋槳進行快速的短程機動。
美媒稱,中國海軍迅速裝備了水下無人滑翔機,我們可以預期在廣泛的海域裡看到它們。無人水下滑翔機的最大限制是有限的能源供應。因此,它們通常攜帶科學傳感器來查看溫度,鹽度,酸度,環境聲音以及水的渾濁度,而不攜帶聲納成像設備。關於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滑翔機是為中國潛艇通過印尼水域考察路線的說法可能是不正確的。這種無人水下滑翔機的行駛速度低,無法應付強烈的水流,並且缺乏先進的傳感器,使得這種類型的任務不太可能實現。
文章稱,得出有關它的來源的結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中國科學院的「海翼」無人水下航行器]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科學家在2018-2019年度與中國研究人員合作,在馬盧古海峽使用了一艘「海翼」水下滑翔機,而且在萬隆的印尼科學家已經製造並測試了自己的研究滑翔機GaneshBlue,這款滑翔機於2017年下水。目前尚不清楚印尼軍方是否對該項目抱有興趣,但是即使他們已經有了無人水下滑翔機,他們也不可能廣而告之。
雖然美國已經試驗了能夠跟蹤潛艇的更先進的水下滑翔機型號,但在這個案例中捕獲的水下滑翔機似乎在做一些更基本的事情。美國海軍的水下滑翔機對水況進行測量以確定聲納參數,中國可能也正在這樣做。
文章稱,並非所有的UUV都是軍用的,而且中國科學家以前也曾使用過「海翼」無人水下航行器進行測量來輔助天氣預報,因此被捕獲的這艘UUV也可能是民用的。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