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鎳納米(Ni-Shield)保護膜
一、前言:
【慧聰表面處理網】電鍍是獲得金屬防護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電鍍層可分為:(1)防護性鍍層;(2)防護-裝飾性鍍層;(3)耐磨和減磨鍍層(4)電性能鍍層;(5)磁性能鍍層;(6)可焊性鍍層;(7)修復用鍍層等。鍍鎳是一種大量使用的金屬防護方法,分為化學鍍鎳和電鍍鎳,由於鎳價起伏巨大,部分電鍍企業為儘可能降低成本,追求出光速度,引起工件外觀漂亮,鹽霧性能極差,甚至存放一天也有鏽點出現,另外達到鍍層厚度的產品也應儘可能延長使用期,這就要求我們尋找一種不改變鎳層外觀、不影響導電性能、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鹽霧性能)、價格低廉的鎳保護劑。
現在市場上的鎳保護劑基本上是油溶性產品,其本質就是給鎳層上了一層油漆,鹽霧性能達到了要求,但導電性和焊接性能無法實現,且價格昂貴,市場接受困難。有些客戶還採用鉻酸鈍化防護,不僅效果不佳,而且六價鉻汙染,不符合歐盟ROHS指令。科泰克公司開發的水溶性鎳保護劑,成本低廉、防護性能優良、全水性、使用方便,通過了SGS檢測,下面就該保護劑進行詳細描述。
二、原理:
鍍鎳大致分為Fe—Cu—Ni;Fe—Ni;鋅合金—Cu—Ni,由於鎳層空隙率較大,由於鎳屬於多孔金屬,鍍鎳層上遍布空隙,直徑2~10微米不等,氧化後鎳層表面粗糙但並沒有腐蝕,主要有氧化鎳晶須保護了鎳底層。因此,要保護鎳層,關鍵需將鍍鎳層空隙填滿。由於空隙大小不一,因此很難找到一種物質恰好將大小不一的空隙填充。科泰克公司經過大量研究,採用納米分子組合技術,將大小不一的空隙填滿並在金屬表面形成單分子納米保護膜,使鎳層的防護性能大大提高,且對導電性和焊接性能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圖三是本技術簡單反應機理圖,A為鍍鎳層小孔、B是鍍鎳層大孔、M為納米分子。鎳層空隙大小不一,大孔中納米分子多,小孔中納米分子少,本技術的核心是將納米分子整齊排列,該分子一頭將和底層金屬和鎳牢固結合,另一頭整齊朝外用於抵抗外界物質腐蝕,將鍍鎳層保護起來,該納米分子耐鹽霧、飄塵、二氧化碳、水蒸汽、中等酸、弱鹼、氨等空氣中常見腐蝕物質,在鎳層被腐蝕過程中,首先需將納米分子破壞,因此大大增強了鍍鎳層使用壽命。常言道皮之不附、毛將焉存,如果鍍鎳層過分疏鬆,空隙極大,孔徑超過納米分子長度(非寬度),那在空隙處的防護性能將大為降低,因此,鍍鎳層須儘可能緻密,這樣才能保證工件質量。
三、應用:
電鍍鎳和化學鎳工序完成後,可將工件浸入鎳保護劑中,納米分子立即和鎳層反應,工藝操作簡單,不含有機溶劑,全水性,形成的保護層無毒性和無刺激性,提高安全性及環保。
四、鍍液組成
Ni-Shield操作極其簡易,只需將濃縮液稀釋於熱純水中即可使用。
五、操作條件
操作參數單位範圍最佳
Ni-ShieldmL/L50-150100
溫度oC45-7050
浸漬時間min0.5~4.02.0
PH7-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