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嚴天鳳)13日,「2019年武漢市第十批科技成果轉化光電子信息專場」上,中日共建先進光電子技術轉移中心籤約。
通過多年的產業結構性改革,加上既有的技術積累,日本半導體產業正在多個領域奪取世界領先優勢。而作為創新策源地,大學、科研院所對於其產業的推動同樣不可忽視。日本靜岡大學副校長、創新社會協同推進機構主席木村雅和教授在活動現場介紹,自己致力於半導體晶體和器件研究,作為學校產學研創業中心主任,還負責該校管理孵化與科技創新事業。
現場,武漢光電工研院與靜岡大學創新社會協同推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共建日本先進光電子技術轉移中心,由雙方共同篩選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優質企業和項目,為其提供「培訓+孵化+平臺+資源+投資」的一體化加速服務,推動國內外優質技術項目落地及人才交流,加速日本先進光電子技術向中國轉移。
未來的電池都沒有開關,倉庫裡「看」事做事的,都是機器人,醫院裡用上「顯影術」,甚至能看清神經和血管……頗具未來感的項目,彰顯武漢邁向「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硬核實力。該成果轉化專場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
當天,30個光電子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集中簽約,籤約金額達到21.27億元。籤約項目涉及成果、基金、平臺三個類別。既有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家光電研究中心、南洋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科技項目,也有來自光電子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的優秀成果。
【編輯:黃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