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顯影術未來能看清神經和血管?中日共建先進光電子技術轉移中心

2020-12-05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嚴天鳳)13日,「2019年武漢市第十批科技成果轉化光電子信息專場」上,中日共建先進光電子技術轉移中心籤約。

通過多年的產業結構性改革,加上既有的技術積累,日本半導體產業正在多個領域奪取世界領先優勢。而作為創新策源地,大學、科研院所對於其產業的推動同樣不可忽視。日本靜岡大學副校長、創新社會協同推進機構主席木村雅和教授在活動現場介紹,自己致力於半導體晶體和器件研究,作為學校產學研創業中心主任,還負責該校管理孵化與科技創新事業。

現場,武漢光電工研院與靜岡大學創新社會協同推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共建日本先進光電子技術轉移中心,由雙方共同篩選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優質企業和項目,為其提供「培訓+孵化+平臺+資源+投資」的一體化加速服務,推動國內外優質技術項目落地及人才交流,加速日本先進光電子技術向中國轉移。

未來的電池都沒有開關,倉庫裡「看」事做事的,都是機器人,醫院裡用上「顯影術」,甚至能看清神經和血管……頗具未來感的項目,彰顯武漢邁向「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硬核實力。該成果轉化專場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

當天,30個光電子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集中簽約,籤約金額達到21.27億元。籤約項目涉及成果、基金、平臺三個類別。既有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家光電研究中心、南洋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科技項目,也有來自光電子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的優秀成果。

【編輯:黃亞婷】

相關焦點

  • ...科技與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矽基光電子測試測量共建實驗室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採用「公司+聯盟」模式運營,匯聚了光迅科技、烽火通信、亨通光電、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等30餘家行業骨幹企業和院所高校資源。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主要面向新一代網絡、數據中心光互聯、5G等信息光電子應用領域,力爭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光電子製造業創新平臺。
  •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
    來源: 杭州市科技局   6月5日,由杭州市科學技術局、杭州高新區(濱江)、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四方共建的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戶杭州高新區
  • 中日合作共建新維度 CAL 脂肪重建中心,規範活細胞豐胸技術
    北京2012年4月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近日,國內知名醫療美容機構傲洛斯與東京大學正式籤署協議,雙方共同建立新維度 CAL 脂肪重建(北京)中心,中日雙方根據自身技術優勢,共同推動活細胞豐胸技術的發展,打造世界領先的新維度 CAL 活細胞豐胸技術。
  • 領導人親證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發展5G核心技術,光通信迎...
    據新華社消息,承載著解決我國信息光電子製造業「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實現首次商業化」戰略任務的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26日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致力於共建信息光電子產業創新平臺,聚焦新一代網絡、5G等信息光電子應用領域,在高端材料生長、核心晶片工藝、先進封裝集成等方面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瓶頸。力爭通過3-5年建設,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光電子製造業創新平臺;力爭到2025年,實現核心光電子晶片和器件自主可控。
  •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心臟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遠離猝死」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上,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心臟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並揭牌。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疾病社區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王宏宇教授擔任。會上,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所長方偉崗教授和王宏宇共同為中心成立揭牌。
  • 北京老年醫院神經內科啟動神經血管介入診療規範化培訓系列講座活動
    2020 「神經血管介入診療規範化培訓」為了進一步提升神經血管介入手術質量,保證圍手術期的安全,北京老年醫院神經內科2020年11月30日啟動了「神經血管介入診療規範化培訓系列講座」活動。第一期講座由神經內科張志勇副主任醫師主持,除神經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參與外,還邀請了醫務處處長李翔、放射科與急診科醫護骨幹參加。本期講座由中日友好醫院神經科護士長徐燕、張志勇及於冬梅護士長圍繞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流程與規範,尤其是圍手術期的管理進行全面的講授。
  • 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
    原標題: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兆軍 鄭原馳)近日,科技部正式認定部省共建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共同打造長春光谷。   建設「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的目的是:立足吉林省,依託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光電技術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海外優秀科技人才及團隊,提升科研團隊和科研工作的國際化水平,以及光電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與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解決我國光電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開發光電新產品;拓展產品國際市場,提升經濟效益和國際影響力;最終建成在國內獨具特色
  • 光電子技術的「破繭」之路
    作為國家信息產業的基礎技術之一,光電子技術在寬帶網際網路、高性能計算、智慧機器人、先進位造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起到關鍵性支撐作用。 它也因此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引下,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
  • 科學時報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進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排頭兵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院)是中國科學院調整戰略布局之後,採取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珠三角地區新建的高起點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轄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醫工所)、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集成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計算所)等科研機構。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西醫學中心25周年慶典活動在北京舉辦
    超過40位專家和嘉賓集聚一堂,共同分享東西醫學中心25周年的發展歷程和成就,並展望了未來合作的多種可能和途徑。【參加北京慶典活動的主要專家和部分嘉賓合影留念】專家分別來自北京地區的主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醫院、協和醫院等,還有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和美中教育服務機構。
  • 深圳先進院與MIT共建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揭牌
    11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IT- McGovern Brain Institute)合作共建的腦認知科學和腦疾病研究所(下稱腦所)正式揭牌。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igital Group,IDG)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先生,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MIT- McGovern腦研究所所長Robert Desimone教授,轉基因腦疾病動物模型及機理研究領域國際頂級專家、MIT教授、光遺傳學研究開拓者之一馮國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等人出席並為揭牌儀式見證。
  • 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召開
    本次論壇在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IEEE EMBS的指導下,由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天津大學醫學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及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天津市腦科學與神經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天津神經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互動康復工程技術中心協辦。
  • 世界上首款血管內神經調節裝置被成功植入人體
    Enopace Biomedical 推出 Harmony™,後者是全球首款微創無導線血管內神經調節系統為心力衰竭病人開發微創可植入血管內神經調節療法的公司 Enopace Biomedical 今天宣布,該公司的 Harmony™ 系統首次被成功植入人體,該系統是一種基於導管的神經刺激器裝置,能夠幫助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
  • 世界首臺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研製成功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首臺能量解析度優於1毫電子伏特的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在中日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研製成功,科學家們還首次直接觀察到化合物的超導電子態。這一重大科學成果發表在2005年的《物理評論快報》第94卷上。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揭牌 聚焦5G等應用領域
    4月27日從工信部獲悉,4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啟動會並調研。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祺揚、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洪蘭等參加會議並陪同調研。
  • 中科院與太原共建山西先進計算中心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與太原市深化「院地合作」交流座談會、山西先進計算中心暨計算科學產業基地合作項目籤約儀式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省政府副秘書長、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金旺,省科技廳廳長謝紅,省氣象局局長柯怡明,市領導王立剛、劉鵷、郭建發等出席。
  • 6G突破口下的太赫茲會是醫學影像的未來嗎?
    但這還不是全部,作為「未來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太赫茲在生物醫學,特別是醫學影像中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海地鐵2號線的太赫茲安檢儀 一、什麼是太赫茲?從頻譜上看,太赫茲波位於微波和紅外線之間。2004年,美國政府將太赫茲技術評為 「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 之一,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和NASA(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自2009年起均投入較大的資金和研發力量,進行太赫茲組件及系統的研發。2005年,日本政府更是將太赫茲技術列為 「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技術」 之首。
  • 腫瘤質子治療國際醫學中心項目落戶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
    6月30日,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揭牌儀式暨項目籤約推介會在位於天津靜海團泊新城西區的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行,腫瘤質子治療國際醫學中心項目正式籤約落戶示範區。從2004年山東省萬傑醫院引進第一臺質子治療系統開始,我國的質子治療技術已有16年之久。
  • 世界頂級:KINEVO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落戶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
    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率先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醫療設備——ZEISS 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並已完成裝機調試,為惠州首臺,華南地區第五臺裝機醫院!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剛服役,就有患者因此受益,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