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每一種動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其中有一種魚類比較有意思,它不但擁有魚鰓,同時還有魚肺,非洲大地一年四季,不是洪澇就是旱災,為了生存下去,各種動植物各出奇招。
一般情況下,肺魚生活在水裡,基本上都是用魚鰓呼吸,這和別的普通魚類沒有區別,但是到了冬季的時候,河水乾涸,別的動物都遷移到了有水源的地方生活,只有肺魚在乾涸的河床裡被太陽暴曬,眼看就要完蛋,這個時候,它鑽到泥土裡,選擇用肺來呼吸,在不吃不喝的狀態下,肺魚可以堅持4年之久,真是一條頑強的魚兒。
第一次看見肺魚,還是在趙忠祥老師的【動物世界】,有一個非洲人砌牆的時候,不小心把一條肺魚抹進了牆皮裡面,幾年以後,牆皮脫落,肺魚重見天日,一陣大雨過後,肺魚在雨水的滋潤下,掙脫了牆皮的束縛,重先遊回了河裡,多麼勵志的生存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在社會上的生存方式,平時大家也都活得挺好,但是遇到今年這樣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斷了收入,馬上就因為收入問題慌了神,其實,我們平時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生存方式,如果再一次遇到危機,我們可以堅持多久,以後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肺魚的生存方式,不但要在雨季活得滋潤,更重要的是應該在旱季也能平安度過,這才是我們以後應該思考的問題,
肺魚都知道如何應對大自然的挑戰,作為人類,我們更應該有危機意識,不但要在生存中找機會,更應該懂得在危難中找生機,你們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