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概述
在R語言中,矩陣(matrix)是將數據按行和列組織數據的一種數據對象,相當於二維數組,可以用於描述二維的數據。與向量相似,矩陣的每個元素都擁有相同的數據類型。通常用列來表示來自不同變量的數據,用行來表示相同的數據。
R中創建矩陣的語法格式
在R語言中可以使用matrix()函數來創建矩陣,其語法格式如下:
matrix(data=NA, nrow = 1, ncol = 1, byrow = FALSE, dimnames = NULL)
參數含義如下:
data:矩陣的元素,默認為NA,即未給出元素值的話,各項為NA
nrow:矩陣的行數,默認為1;
ncol:矩陣的列數,默認為1;
byrow:元素是否按行填充,默認按列;
dimnames:以字符型向量表示的行名及列名。
幾種創建矩陣的形式
(1)創建形式1
m1 <- matrix(c(1:6),nrow=2,ncol=3,dimnames=list(c("r1","r2"),c("c1","c2","c3")))
(2)創建形式2
m2 <- matrix(1:6,nrow=2) #共6個元素,分2行,每行3個元素,未指定行名和列名
(3)創建形式3
m3 <- matrix(1:6,ncol=3) #共6個元素,結果與創建形式2相同
(4)創建形式4
m4 <- matrix(nr=2,nc=3) #未指定元素數據,默認為NA,2行3列,nr是nrow的簡寫,nc是ncol的簡寫,R能識別
以上4中形式的執行效果如下圖所示:
(5)創建形式5
使用rbind函數或cbind函數可以將兩個向量或矩陣合併為一個矩陣
v1 <- c(1:4) #創建名為v1的向量
v2 <- c(5:8) #創建名為v2的向量
m5 <- rbind(v1,v2) #將向量v1和v2按行合併為一個矩陣
m6 <- cbind(v1,v2) #將向量v1和v2按列合併為一個矩陣
m7 <- rbind(m1,m2) #將上面定義的矩陣m1和m2合併為一個新的矩陣
本部分的執行效果見下圖
歡迎關注本號。本號將持續更新有關R語言方面的文章。從簡單到深入。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