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上RTK研發技術水平的不斷飛躍,牆角等搜星相對比較困難的測量點對於RTK來說已經不再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了。那麼,如何才能正確而高效地利用RTK技術進行建築物牆角測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實戰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RTK牆角測量面臨的最大問題:搜星困難。由於牆的阻擋,不管是什麼RTK,搜星能力都因此大打折扣,很多RTK的搜星一般都維持在5顆左右,有些甚至更少。而搜星個數和搜星的穩定性,正是RTK測量精度的決定性因素。
這裡,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一種新型的RTK建築物牆角測量方法——垂直外伸法。
我們演示使用的儀器是i80,可以看到,雖然是在牆角,它的搜星顆數依然能高達10顆左右,甚至更多,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們的測量精確度。
如何正確地測量牆角?
這裡我們來講一下垂直外伸法的工作原理和它的計算公式。
實際的測量工作中,我們的建築物牆角,絕大部分都是相互垂直的,垂直外伸法即是基於建築物的牆角點為直角的情況下利用GPS-RTK測定建築物垂直牆角點平面坐標的一種方法。
那麼,為了測定建築物的垂直牆角點的坐標,可以利用一條較長的直杆,分別保持與兩相互垂直的牆表面貼近並外伸出兩點 A 和 B,使RTK移動站接收機天線杆保持與花杆垂直並立於地面上,並分別在兩點 A 和B處進行施測。此時由於立在A點和B點的移動站接收機天線已經離開建築物牆體有一定距離 (其外伸出距離 S 和 S 的長短視建築物的高低及其周圍環境等因素而定),所以可以接收到 4顆 或 4顆以上GPS衛星的信號。
式中:z、Y、d、αAB的計算公式同上,而E角的計算公式為
當上支距 s1已知時:E=arccos s1/d,
當下支距 s 已知時:E=arcsin s2/d.
在利用公式(2)進行計算時,當αAB在第一和第四象限時,180°前取「+」號;當 αAB在第二和第三象限時,180°前取 「 - 」號(在這裡應該注意: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象限是按順時針次序排列的)。當αAB=270°或 90°時,180°前取「+」號或取「-」號都可以。
另外,在地形測繪和地籍測量中,當需要測定矩形建築物的4個牆角點坐標時,如果已經測定了對角線兩個牆角點的坐標,然後再量測出矩形建築物的長或寬,亦可以利用公式(2)計算其它兩個牆角點的坐標。例如在圖 1中,當已經測定P和T兩個牆角點的坐標時,再精確量測出該矩形建築物的長或寬,即可以利用公式(2)來計算其它兩個牆角點 Q和 K 的坐標值,反之亦然。
這樣,很簡單的,我們就可以得到所需測量的牆角精確的數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