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測量技術基本原理

2021-01-18 鐵路測繪

RTK的工作原理是將一臺接收機置於基準站上,另一臺或幾臺接收機置於載體(稱為流動站)上,基準站和流動站同時接收同一時間、同一GPS衛星發射的信號,基準站實時地將測量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偽距觀測值、基準站坐標等用無線電傳送給運動中的流動站,而流動站通過無線電接收基準站所發射的信息,將載波相位觀測值實時進行差分處理,得到基準站和流動站基線向量(ΔX,ΔY,ΔZ);基線向量加上基準站坐標得到流動站每個點WGS84坐標,通過坐標轉換參數轉換得出流動站每個點的平面坐標x,y和正常高h。

基準站與流動站之間的聯繫,即由基準站計算出的改正數發送到流動站的手段是靠數據鏈完成的。單基站RTK數據鏈由數據機和電臺組成。數據機(Modem)是將改正數進行編碼和調製、然後輸入到電臺上發射出去。流動站將其接收下來,並將數據解調後,送入GPS接收進行改正。電臺是將調製後的數據變成強大的電磁波輻射出去,能在作用範圍內提供足夠的信號強度,使流動站能可靠地接收,發射頻率和輻射功率的選擇是數據鏈的重要問題,它視作用距離而定。網絡RTK是在數據中心使用數據機,通過GSM撥號或者GPRS無線上網獲取的網絡RTK改正數據。通過GSM或者GPRS只要作用區內有GSM或者GPRS信號,流動站用戶就可以進行定位。

用戶站發送和接收的差分改正、原始觀測數據、位置等信息可採用多種通信方式傳輸。RTK地面通信鏈依賴於業餘無線電,蜂窩通信網絡、數字集群系統,甚至網絡技術等。傳輸速度由30bit/s到2Mbit/s不等。實時觀測數據和差分改正信息的數據傳輸格式由美國航海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TCM)定義。

在衛星定位靜態測量數據處理中,主要任務是求解基線向量。因此它的計算程序是:利用三差求解出近似的基線長度,再利用浮動雙差法求解出相位模糊度和基線矢量。將求得的相位模糊度湊整後,進行固定雙差的計算,最後求解出精密的基線向量。

但在衛星定位動態應用中,RTK數據處理是基準站和流動站之間的單基線處理過程,採用基準站和流動站的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差分組合載波相位,將動態的流動站未知坐標作為隨機的未知參數,載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作為非隨機的未知參數解算。RTK數據處理要求的不是基線向量,而是流動站所在的實時位置。

載波相位差分,可使實時三維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載波相位差分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修正法,另一類是差分法。所謂修正法,即將基準站的載波相位修正值發送給用戶,改正用戶接收到的載波相位,再解求坐標。所謂差分法即是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送給用戶,進行求差解算坐標。可見修正法屬準RTK,差分法為真正RTK。

計算過程如下:

(1)在初始化階段,靜態觀測若干曆元。曆元數目的多少取決於流動站到基準站的距離。在數據處理中,重複靜態觀測的程序,求出相位模糊度,並加以確認此相位模糊度正確無誤。

(2)將求出的相位模糊度代入雙差方程中,雙差方程中只包括ΔX、ΔY、ΔZ三個位置分量。此時,只要觀測3顆衛星,就可進行求解。這樣,在實際作業中,觀測4~6顆衛星、就可實時準確無誤地求解ΔX、ΔY、ΔZ。

(3)將基準站的地心坐標Xb、Yb、Zb輸出,就可求得流動站的地心坐標。

(4)將當地坐標系與地心坐標的轉換參數輸出,就可得到當地坐標系的直角坐標。

內容主要來源:《GPS RTK測量技術實用手冊》(張冠軍 張志剛 於華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長按二維碼,關注「鐵路測繪」,精彩共分享!

閱讀、留言、轉發,都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rtk測量儀器使用教程
    秋瑞測量測繪教育中心專業從事測量測繪技術的培訓教育機構 ,由畢業於廣西大學土木工程系以及具有多年工程測量實戰操作技術的師傅親自授課 ,所授知識都是實戰操作的寶貴知識。 我們培訓的時間一般為 3天, 有基礎的學員2天基本能掌握 無基礎的 3天就能學會 。
  • GPS RTK測量定位原理
    手機定位是什麼原理?實時動態工程測量是什麼原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手機定位,在工程測量裡用的RTK定位比較多,我來介紹一下它們的基本原理。RTK測量原理圖常規的GPS測量方法,如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釐米級的精度,而RTK( Real Time Kinematic)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釐米級精度的測量方法,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技術,它是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突破。
  • RTK測量與放樣基本方式
    對已知點檢核值超過技術設計規定的參考值時,需查找分析原因,確認系統無誤後,方可繼續進行測量,檢核過程應留有原始記錄,並進行資料整理,檢核結果作為驗收是否合格的依據。(二)測量點測量點是RTK的最基本功能,當[RTK]=固定時,對中待測點位,對中杆上氣泡居中後,即可開始測量,開始倒計時測量,測量完成後出現提示表示點已測出並可貯存在測量控制器中,如滿意即可貯存,有的儀器可以設定「自動貯存」功能,則測完後自動記錄在控制器內。
  • GPS-RTK 測量的原理和優點都有哪些
    GPS-RTK 測量的原理和優點都有哪些 GPS-RTK測量一般包括動態測量和靜態測量兩種測量模式。第二,動態測量。動態測量技術是指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依據的實時差分測量技術,一般是由於基準站接收機,流動站和數據傳輸鏈路三個部分組成的。
  • RTK測量技術要點
    衛星定位技術的發展傳統的RTK技術 — 電臺、GPRS/CDMA網絡RTK技術 — 天寶的VRS、Leica的主輔站技術二、傳統RTK以及儀器的操作1.傳統RTK的工作原理RTK的工作原理是將一臺接收機置於基準站上,另一臺或幾臺接收  機置於載體(稱為流動站)上,基準站和流動站同時接收同一時間、同一GPS衛星發射的信號,基準站所獲得的觀測值與已知位置信息進行比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後將這個改正值通過無線電數據鏈電臺及時傳遞給共視衛星的流動站精化其GPS觀測值,從而得到經差分改正後流動站較準確的實時位置。
  • GPS RTK技術在城市規劃測量中的應用
    隨著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的快速發展,RTK(Real Time Kinematic)測量技術也日益成熟,RTK測量技術逐步在測繪中得到應用。RTK測量技術因其精度高、實時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城市測繪中的應用越來越廣。
  • 數字萬用表的基本測量原理
    數字萬用表的類型雖多,但測量原理基本相同。下面以袖珍式DT830數字萬用表為例,介紹數字萬用表的測量原理。DT830屬於袖珍式數字萬用表,採用9V疊層電池供電,整機功耗約20mW;採用LCD液晶顯示數字,最大顯示數字為±1999,因而屬於3z位萬用表。
  •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打開APP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發表於 2019-04-03 11:24:32 加速度測量的原理十分簡單並且相當可靠,其理論基礎為與慣性質量有關的牛頓第二定律。
  • 為什麼無人機測量主流現在都不用RTK技術,而是PPK技術?
    由於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目前用於測繪的無人機基本上都使用GPS進行定位和導航。無人機飛行控制的GPS單點定位精度太差。以前,大量的圖像控制點用於校正圖像失真。但是,在某些特殊地形(如山脈,山谷,河流等)中,野外人員很難部署圖像控制點。
  • GPS-RTK技術在國土測量中的應用探討
    本文簡要闡述了GPS-RTK的相關概念,探討了有關GPS-RTK技術在國土測量中的應用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關鍵詞:GPS-RTK技術;國土測量;應用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1GPS-RTK技術相關概念1.1基本概念GPS技術的全稱為全球定位系統,是由空間、地面控制和用戶設備等部分所組成的。
  • 【技術】RTK測量方法:如何用GPS測量牆角
    隨著國際上RTK研發技術水平的不斷飛躍,牆角等搜星相對比較困難的測量點對於RTK來說已經不再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了。那麼,如何才能正確而高效地利用RTK技術進行建築物牆角測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實戰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RTK牆角測量面臨的最大問題:搜星困難。
  • RTK測量應用的現狀分析
    1 RTK原理及實現條件  1.1 RTK的基本原理  RTK系統由一個基準站、若干個流動站及無線電通訊系統三部分組成。基準站包括GPS接收機、GPS天線、無線電通訊發射系統、供GPS接收機和無線電臺使用的電源及基準站控制器等部分。
  • 一篇文章學會RTK測量技術
    衛星定位技術的發展傳統的RTK技術 — 電臺、GPRS/CDMA網絡RTK技術 — 天寶的VRS、Leica的主輔站技術二、傳統RTK以及儀器的操作1.傳統RTK的工作原理RTK的工作原理是將一臺接收機置於基準站上,另一臺或幾臺接收  機置於載體(稱為流動站)上,基準站和流動站同時接收同一時間、同一GPS衛星發射的信號,基準站所獲得的觀測值與已知位置信息進行比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後將這個改正值通過無線電數據鏈電臺及時傳遞給共視衛星的流動站精化其GPS觀測值,從而得到經差分改正後流動站較準確的實時位置。
  • RTK技術在像片控制測量中的應用
    摘要:通過與現有的方法的分析比較,論述了GPS   RTK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像控點測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與常規方法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展示了RTK在航測中的廣泛應用前景。在測區內有1990年測量的三等控制點四十餘個,但因城市發展和人為破壞,只有少數的控制點可以使用,大部分已經無法使用。    像控點採用ASHTECH Z-X型儀器進行測定,從測量結果來看,RTK     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像控點的精度要求,而且可以大量節省測量時間,與傳統像控點測量方法相比顯示了較大的優越性。
  • 工程測量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
    工程測量學與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地圖製圖學海洋測繪和測繪儀器學一樣,是現代測繪學的分支學科。它即遵循測繪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又為了解決工程和工程建設中的測繪技術問題,工程測量學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以及各種專用和通用的測量儀器。
  • 科普丨為什麼無人機測量主流現在都不用RTK技術,而是PPK技術?
    由於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目前用於測繪的無人機基本都是用GPS進行定位和導航。無人機飛控的GPS單點定位精度太差,之前都是使用大量的像控點去校正影像的畸變。1RTK的作業原理RTK(Real Time Kinematic)測量系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GPS接收設備、數據傳輸系統和實施動態測量的軟體系統。
  • 數字萬用表測量電流的基本原理
    數字萬用表測量電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歐姆定理:I=U/R。數字式萬用表的有多個電流檔位,對應多個取樣電阻,測量時,將萬用表串聯接在被測電路中,選擇對應的檔位,流過的電流在取樣電阻上會產生電壓,將此電壓值送入A/D模數轉換晶片,由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再通過電子計數器計數,最後將數值顯示在屏幕上。萬用表的內部有串聯採樣電阻。
  • GPS系統的原理及其在房屋建設測量中的應用
    GPS全球定位系統作為新形式測量系統,已廣泛用於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以及地形測量等各個方面。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在最近的兩年得到了迅速推廣,這主要依賴於GPS系統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戶全天候地連續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坐標、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等技術參數。
  • 測量實操——如何使用GPS-RTK進行測量?
    在測量的定位技術中,目前精度最高、應用最廣泛的,非GPS—RTK莫屬了。GPS根據衛星的瞬時坐標來確定用戶接收機的點位;RTK以載波相位觀測值進行實時動態相對定位。有了GPS-RTK精準的定位,大幅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GPS—RTK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 射頻測量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原理圖與惠司頓電橋完全相同,只不過結構尺寸改小適於高頻連接,並且不再想法調平衡,而是直接取出誤差電壓而已。如圖所示,除非ZX= Z0否則a、b兩點間是有誤差電壓Vab的。輸出正比於反射係數。反射電橋的名稱也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