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作者:張玲
日前,關於用戶被偷偷開通「美團月付」、「美團月付」逾期或會被納入徵信的消息引起大家的關注,雖然對此美團官方至今未予置評,但有媒體表示美團APP人工客服表示「月付不上報徵信,逾期會有罰息。」
不過在詢問智能客服同樣問題時,給出的答案則為「月付的開通、正常使用均不會查詢或影響您的個人信用」。
引發這起討論的導火索是一位美團用戶的曝料,其稱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分別開通了金融服務「美團月付」,之後經過多次和美團客服聯繫,才被免除了300元的貸款費用。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月付」似乎不僅只有「偷偷開通」一個疑點。
「偷偷」開通,疑似暴力催收
近日,有美團用戶曝料稱,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分別開通了金融服務即「美團月付」,欠款100多元,2個月利息翻倍。其間,她表示自己沒有申請、沒有實名認證、也沒有綁定銀行卡,但依然順利開通此項類似貸款的服務。不久後當事人表示,經過自己多次和美團客服聯繫,已被免除了300元的貸款費用。
在黑貓投訴APP上,截至1月12日,以「美團月付」為關鍵詞搜索後共出現2086條匹配結果,大量投訴人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了「美團月付」。
其中有一位投訴者詳細描述了被開通「美團月付」的過程。他表示今年1月4日在美團上消費付款時,因美團在付款頁的下方用白色不明顯文字,自動勾選了極速付款,使得他優先使用了「美團月付」,在付款後簡訊告知他已經開通「美團月付」貸款服務,並且扣款108元。隨後他向美團客服投訴,客服告訴他,勾選了極速付款後「美團月付」就是優選項。
此外,客服還表示該用戶在以前的某一單中自動勾選了極速付款,所以視為同意開通。對此他表示,此前並沒有提交過資料開通「美團月付」扣款服務,4日當天是他第一次收到簡訊開通貸款服務並扣款,所以不存在之前就開通了這項服務一說。
之後他接到了客服第二次致電,說如果有優惠才會自動選擇「美團月付」。對此他表示實際上當天購買時並無任何優惠,對於這個疑問,客服表示這對他沒壞處。
這位用戶向客服詢問自己沒有提交過開通貸款的資料,為什麼還被開通了「美團月付」?客服稱是因為美團的實名認證,對此他表示「我在美團的實名認證只有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碼,沒有身份證照片,而且沒有我的同意,也沒有通知我,就拿我的信息去開通貸款服務。」
另有一位用戶也在投訴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非常偶然的時候看簡訊才發現美團有欠款,進了美團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月付,根本沒徵得我同意,連基本的告知都沒有。如果我沒看到逾期付款的損失誰賠?決定我的錢用什麼方式付出是我的權利。憑什麼隨便一個平臺都可以給我整出帳單來?」
在這些投訴裡,還有一位用戶表示遭受了美團的暴力催收。
這位用戶表示自己的手機在去年5月中旬主板燒壞之後沒再登陸過美團APP,11月1日使用回本機號碼後,卻收到「美團月付」逾期電話及信息。後來他向美團客服諮詢發現,「美團月付」是在5月28日開通的,但這期間他的手機還在手機店修理中,無緣無故被使用了「美團月付」。
該用戶又稱,不知道美團催收人員通過什麼途徑找到了他的地址,並多次通過電話、簡訊、微信、抖音等方式進行催收,還散播他的個人信息,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最後這位用戶還強調「本人並沒有使用過美團月付」。
徵信影響、信息收集、合作機構等成謎
有報導稱美團月付屬於美團旗下金融服務產品,屬於授信付款服務,逾期會在個人徵信中體現。
天眼查數據顯示,美團的經營主體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從2019年12月26日起至今,該公司共申請了6條「美團月付」商標,其中有四條商標狀態為「已註冊」。2020年5月美團正式上線了「美團月付」。
根據官方介紹,「美團月付」的帳單日為每月1號,還款日為下月8號,最長38天免息,可以選擇延期還款和帳單分期還款,最長可分12期。如果還款逾期,「美團月付」的逾期利息按照日利率0.05%來計算,折合年化利率約為18.25%。
至於逾期是否會影響徵信則有不同的答案。有媒體報導客服曾表示「逾期記錄會在個人徵信中體現,逾期可能會影響其他渠道申請貸款的審核,不過具體要詳細諮詢對方放款機構。」 也有媒體報導客服表示「月付不上報徵信,逾期會有罰息。」
而當在美團APP上詢問智能客服這個問題時,給出的答案則為「月付的開通、正常使用均不會查詢或影響您的個人信用」。
對此,美團官方至今未予置評。
除此之外,「美團月付」在信息收集和合作金融機構等方面似乎也存在問題。
根據媒體報導,在信息收集上,《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顯示,「您同意並授權服務商和/或美團收集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徵信信息、個人身份信息、電話號碼、聯繫人信息、第三方支付機構身份認證信息、個人財產信息、個人行政信息、個人司法信息以及用戶在美團旗下網站、App產生的任何信息等等,一共八大類。」
2018年實施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裡,「對個人信息控制者的要求」中規定,「收集的個人信息的類型應與實現產品或服務的業務功能有直接關聯。直接關聯是指沒有該信息的參與,產品或服務的功能無法實現」。因此有媒體質疑「美團月付」所收集的八大類信息,是否都符合「與業務功能有直接關聯」。
在合作的金融機構方面,據媒體報導《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顯示是美團小貸(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及合作金融機構。「美團小貸可自主決定合作的金融機構,無須徵得您的認可。」
在收款方式上,根據媒體報導《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中也進行了說明:「用戶同意服務商授權第三方通過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系統通知、電話提醒、上門外訪和寄送信函等方式,督促您按時支付所有應付款項。」
早在2015年,美團創始人王興就曾表示要打造「一個千億元資產規模的金融事業」。此後,美團逐漸涉足保險、第三方支付、徵信、小貸業務等多個領域,去年5月正式上線的「美團月付」,據稱對標「花唄」。
有媒體表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用戶數量高達十億,由於每個用戶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用戶一般只會常用一種支付手段,近乎於零和博弈,因此不可能達成共贏,這也意味著美團要和支付寶、微信支付進行正面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支付業務落後的美團,「千億金融夢」能不能實現終歸是個未知數。
未來,美團或許希望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共築「千億金融夢」,但對於廣大用戶來說,他們或許真正希望的,是商家能多些真誠、少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