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廣西崇左「石山精靈」——白頭葉猴(圖)

2021-01-16 國家旅遊地理網

2020年12月19日,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頭葉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新華社南寧12月19日電 題:廣西崇左:為「石山精靈」構建綠色家園

新華社記者陳一帆、王悅陽

時下,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板利鄉寒意漸濃。喀斯特石山連綿不絕,成片的甘蔗林環抱其間,綠意掩映的山林裡,偶爾可見一兩個猴洞。這裡是「石山精靈」的棲息樂園。

2020年12月19日,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頭葉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石山精靈」又名白頭葉猴,是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稀少,主要分布在崇左市左江和明江之間不足200平方公裡的喀斯特石山地區。

60歲的板利鄉那弄上屯村民梁美術自小與山林為伍,對「石山精靈」的存在早已習以為常。「經常能在山裡看見白頭葉猴覓食、飲水或者嬉戲。」梁美術說。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毀林開墾、偷獵等行為,白頭葉猴棲息地遭到破壞,種群數量一度銳減至300多隻。

「那時候山光禿禿的,有時候還能看到捕獸夾。」梁美術說,入冬時,一些村民還會放火燒山,就為了來年長出新草餵牛。

如何在確保白頭葉猴及其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保障群眾利益不受損害?多年來,崇左市加快修復和改善白頭葉猴棲息環境,走出一條生態受保護、群眾得實惠的雙贏路子。2005年,廣西崇左白頭葉猴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0年12月19日,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頭葉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吳堅寶介紹,為築牢保護屏障,近年來崇左市在保護區建成4個管理站、7個管護點,完善界碑、界樁、標識標牌等保護宣傳設施,並將各區域管護責任落實到專職人員身上;同時將遠程監控、紅外相機等信息化手段與人工巡護相結合,全天候、全方位跟蹤監測白頭葉猴。

「為形成監管合力,崇左市於2017年發文明確保護區涉及的市、縣、鄉、村、屯五級以及林業、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8個部門監管責任,構建五級共管機制。」吳堅寶說,近年來經各級各部門協同配合,保護區內違法違規問題明顯減少。

為保障保護區周邊群眾利益,當地黨委政府鼓勵群眾發展甘蔗種植等產業,提高群眾收入;同時,通過落實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讓群眾從保護中受益,更加支持生態保護工作。

「在保護區外圍還建成了國家4A級白頭葉猴生態旅遊區。群眾不但能通過租讓土地的形式獲得租金收入,還能在旅遊區就近工作。」吳堅寶說。

2020年12月19日,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頭葉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記者採訪看到,在那弄下屯,當地建有科普宣教室、觀猴亭、科普長廊等基礎設施;在扶綏縣山圩鎮渠楠屯,當地成立了接待戶聯盟、青年志願巡護隊,還有村民當導遊介紹白頭葉猴的故事。

梁美術在保護區擔任護林員已有10年,他定期上山巡護監測猴群情況,監控偷獵、焚燒、伐木等違法違規行為,多年來見證著保護區的變化。「山林綠起來了,猴群數量增加了,群眾得到實惠,生態保護意識也提高了。」梁美術說。

經過多年努力,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白頭葉猴種群數量逐年增長。最新數據顯示,白頭葉猴種群數量現已增長至130多群1200多隻。

2020年12月19日,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頭葉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白頭葉猴喜歡「佔山為家」。但由於歷史原因,農田和道路將一座座石山隔離成「孤島」,造成棲息地破碎化嚴重、基因交流不暢等問題,而試圖穿越公路拓展領地的白頭葉猴,時常面臨被車輛碰撞的危險。

針對這些情況,保護區大力實施白頭葉猴棲息地恢復工程、飲水工程、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在板利片區猴群穿行路段架設了一條橋梁式生態廊道,在岜盆片區一片經濟林間開闢了「樹廊道」,並種植了白頭葉猴喜食的樹木,設置飲水點,吸引猴群通行,在緩解白頭葉猴食源短缺、旱季飲水難等問題的同時,提高棲息地連通性,促進種群交往。

在那弄下屯附近,記者看到為白頭葉猴打造的「生命通道」已經架通。當初聽說要在屯裡建一條生態廊道,村民主動讓出土地用以廊道建設。「這是在給我們的後代做榜樣。希望他們能自覺保護白頭葉猴,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村民王偉龍說。

相關焦點

  • 廣西崇左:為「石山精靈」構建綠色家園
    新華社發(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新華社記者陳一帆、王悅陽 時下,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板利鄉寒意漸濃。喀斯特石山連綿不絕,成片的甘蔗林環抱其間,綠意掩映的山林裡,偶爾可見一兩個猴洞。這裡是「石山精靈」的棲息樂園。
  • 廣西崇左: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板利片區拇指山下,10多隻白頭葉猴歡快地吃著嫩葉,悠然自得。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已成為崇左歷屆黨委政府和幹部群眾的共識。」
  • 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獲第七屆野生動植物衛士獎!
    11月18日,2020野生動植物衛士行動暨第七屆野生動植物衛士獎頒獎活動在北京召開。這一活動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主辦。其中,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先鋒衛士稱號。▲白頭葉猴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吳堅寶(左二)上臺領獎。頒獎典禮後,2022野生動植物衛士行動暨第八屆野生動植物保護衛士獎同步啟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表示,各地、各部門要以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榜樣,繼續加強監管和執法,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活動,進一步促進社會公眾認識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 自然生靈 | 白頭葉猴
    義務保潔員——白頭葉猴白頭葉猴隸屬於哺乳動物綱,靈長目,猴科,烏葉猴屬,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更是我國特有的靈長類動物。白頭葉猴僅分布在廣西崇左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全球種群數量約1300 只,其中90% 以上分布在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頭葉猴保護區板利片區/攝影:蒙新良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扶綏縣、大新縣和寧明縣境內,保護區面積2.5 萬公頃,包括岜盆、大陵、馱逐和板利四個片區。
  • 崇左被命名為"中國白頭葉猴之鄉" 白頭葉猴937隻
    7月24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近日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召開的評審會上,崇左市全票通過評審,被命名為「中國白頭葉猴之鄉」,再添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白頭葉猴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世界上惟一一種由我國學者發現並命名的靈長類動物,是廣西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旗艦物種,僅分布於崇左市扶綏縣、江州區、龍州縣和寧明縣。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崇左市白頭葉猴數量已經從1980年的370隻增加到937隻。  多年來,崇左市十分重視白頭葉猴的保護工作。
  • 世界瀕危動物廣西白頭葉猴數量穩步上升
    生活在中越邊境廣西崇左市的白頭葉猴是珍稀程度比肩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被大量獵殺,一度瀕臨滅絕。2月11日,白頭葉猴主題攝影展在廣西南寧開幕。廣西林業廳官員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已穩定增長,廣西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也於近日由國務院審定為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7月21日電(記者 黃豔梅)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1日介紹,被列入世界最瀕危動物名錄的白頭葉猴,目前實現種群數量穩步提升。在全球白頭葉猴唯一棲息地中國廣西崇左市,白頭葉猴的數量達到1000隻左右。  白頭葉猴俗稱烏猿、白烏猿、白葉猴等,是中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白頭葉猴是亞洲葉猴的一種,體態修長,除軀幹為黑色,外冠毛和尾巴均為白色,是以樹葉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舊大陸猴類,存活數量比國寶大熊貓還要少。資料圖:白頭葉猴。
  • 白頭葉猴吸引青少年研學眼球
    這幾年來,每逢節假日、雙休日,到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賞白頭葉猴,體驗生態樂趣,增長科學知識,成了許多家長和青少年的熱選。尤其是今年以來,社會各界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關注度提高,白頭葉猴生態旅遊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 廣西強化野生動物保護 野生陸棲脊椎動物總數居全國第三
    圖為白頭葉猴。 陳冠言 攝中新網南寧6月17日電(張振球 張慶志 張雷)廣西林業局17日介紹,廣西通過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建立普法宣教體系等途徑,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目前廣西野生陸棲脊椎動物1151種,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45%,境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據調查統計,廣西現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115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東黑冠長臂猿、白頭葉猴等25種。廣西已知的淡水魚類290種、海洋動物1587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中華鱘、中華白海豚、儒艮、黿等4種。
  • 探訪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村民從「與猴爭利」到「以猴為榮」
    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吳堅寶3日對記者說。圖為2020年12月25日,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內的白頭葉猴。 中新社記者 陳冠言 攝白頭葉猴於數百萬年前從東南亞地區遷徙到廣西崇左,長期進化演變而來,是世界上第一種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靈長類動物。
  • 崇左:警民聯手 兩隻國家保護動物蜂猴獲救(圖)
    警民聯手 兩隻國家保護動物蜂猴獲救 一隻蜂猴已放生野外,另外一隻蜂猴正在治療通訊員 蔡錚 攝南寧晚報訊(記者 韋東 通訊員 蔡錚)近日,廣西崇左邊境管理支隊憑祥大隊民警先後救助兩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蜂猴,並移交到當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4月26日上午9時許,廣西崇左憑祥市友誼鎮平而村的兩名群眾來到憑祥邊境管理大隊平而邊境派出所,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蜂猴交給值班民警。
  • 網記探訪白頭葉猴 全世界僅存937隻珍稀堪比熊貓(組圖)
    2012年10月21日,「建設生態廣西打造林業強區「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廣西行的最後一站是探訪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吉祥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保護動物白頭葉猴,有關它們的話題引燃了全國給地網媒記者的興奮點。  一隻金黃的幼猴偎依在媽媽懷中,它將粉紅色的小臉緊緊貼在母猴黑乎乎的懷中。「真是萌翻了!」看到這張照片時,金黔在線的記者湯馥銘被「秒」到了。
  • 今天18:00檔,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
    有一種動物「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全中國只有廣西有,全廣西只有崇左有」它就是白頭葉猴白頭葉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稀有的猴類之一成年白頭葉猴頭頂有一撮標誌性的白毛它們愛吃樹葉臉形也像一片樹葉因而得名白頭葉猴《動物來啦》節目組來到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門看望白頭葉猴看望新出生的猴寶寶們讓我們一同到廣西崇左生機勃勃的山林中欣賞白頭葉猴林間穿梭的帥氣身影吧!
  • 瀕危白頭葉猴生存突圍
    【簡介】白頭葉猴是世界瀕危、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廣西崇左市,90%以上分布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世紀50年代由於毀林開荒、非法盜獵等,白頭葉猴棲息地不斷萎縮,到80年代初種群數量僅300多隻。近年來,保護區實施白頭葉猴棲息地恢復、生態廊道建設,建成白頭葉猴食源植物園,促進白頭葉猴種群健康發展。目前種群數量已增加到130多群、1200多隻。
  • 世界最稀有的猴類:瀕危"白頭葉猴"生存突圍(圖)
    白頭葉猴出生時一身都是黃色的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終於被從滅絕的邊緣搶救回來了。最近每當在給來人介紹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白頭葉猴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愛龍臉上都掛著自豪。白頭葉猴——亞洲靈長類動物中瀕臨滅絕的一種,現在只有在中國的廣西能夠看到它們的蹤影。由於它們以樹葉和水果為食,故又稱葉猴。
  • 廣西崇左邊境管理支隊查獲200餘只野生活體雛鳥
    中新網崇左2月23日電(周鍇 孫衛衛 林浩)廣西崇左邊境管理支隊23日通報,該隊近日查獲一批無主野生雛鳥,經相關部門鑑定,該批鳥類中有花頭鸚鵡115隻、八哥120隻,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保護現場,民警立即返回對該批塑料箱進行檢查,當場在8個塑料箱中搜出活體雛鳥235隻。後經相關部門鑑定,該批鳥類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頭鸚鵡115隻,廣西重點保護動物八哥120隻。圖為涉案雛鳥活體。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下,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通過圖上同名點的地理匹配,以及經緯網格間的誤差計算,實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與衛星影像之間的地理配準。然後,對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及實驗區進行面狀要素矢量化。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依法有效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動建立「舌尖上的文明」7月13日下午,執法檢查組來到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世界珍稀動物保護情況。白頭葉猴是世界瀕危、中國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布在廣西崇左市。
  • 廣西崇左查獲200餘只野生活體雛鳥
    法制網訊 記者馬豔 通訊員周鍇 孫衛衛 日前,記者從廣西崇左邊境管理支隊獲悉,該支隊愛店邊境派出所於2月21日查獲一批無主野生雛鳥,經相關部門鑑定,該批鳥類中有花頭鸚鵡115只、八哥120只,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白頭葉猴和明星撞臉!食肉動物也有無奈的一面?
    在元旦舉辦的科學時光趴「六個世界 一個星球」主題活動上,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黃乘明老師,來和大家一起探秘生活在廣西亞熱帶森林裡的白頭葉猴和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動物們是如何度過新年的。可不要小瞧這群小猴子,它們的學名叫白頭葉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靈長類動物,被譽為「石山上的精靈」。初次聽到「白頭葉猴」這個名字,一定有不少小夥伴犯了難。這麼複雜的名字怎麼記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