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僅僅是酷熱的高溫讓人難以忍受,那整日飛來飛去的蚊蟲也是讓人不堪其擾。家中有孩子的,對於殺蟲劑總是有所忌憚。那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捕蟲又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呢?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的植物,既有捕蟲,食蟲之功效而且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1.馬來王豬籠草
馬來王豬籠草在1858年被人採集到標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生長在蛇紋石土壤基質,有地下水滲出,土壤鬆散長期處於溼潤狀態。它能捕食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它有著巨大的甕形捕蟲籠,捕蟲籠可以高大41cm。它能從籠內散發著蜜糖的味道,吸引著小型哺乳動物以及昆蟲掉入其中,捕蟲籠的內壁布滿了一層粘液,一旦有蟲子飛入或是爬去,由於粘液太滑,蟲子幾乎就是沒有逃出生天的可能,只能接受被它分解吸收的命運。一開始由於其數量稀少價格昂貴,種植條件苛刻,並沒有被大多數人選擇養殖。現在由於培養技術的提高,它已經是種植相對廣泛的植物。
2.紫瓶子草
紫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食蟲植物中最矮小的,它的捕蟲籠高約30cm。是豔麗的紫紅色,捕蟲籠口稱波形。紫瓶子草和其他直立的瓶子草有所不同,紫瓶子草的口蓋不屏蔽瓶口。其捕蟲籠的功能與豬籠草有些相似,散發迷人蜜糖滋味,吸引昆蟲的進入,然後瓶子草的消化液中含有蛋白分解酶,它能將溺死在捕蟲籠內的昆蟲屍體的蛋白質溶解,變為營養物質胺基酸被瓶壁吸收。
3.捕蟲堇
捕蟲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呈現蓮花座狀,葉片脆嫩多汁。捕蟲堇是所以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通常捕食一些蚊子、螞蟻等體型微小的昆蟲,像蒼蠅這類力氣較大的昆蟲就很容易逃脫它的控制。捕蟲堇的花莖、葉片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毛,這些腺毛的作用是分泌粘液,並且能散發出一種誘惑小飛蟲的氣味,當小飛蟲被其粘液黏住時,掙扎時葉片收刺激會分泌消化酶,慢慢將獵物溶解成營養液並將其吸收,捕蟲堇的消化能力是非常強的,經它消化過後的獵物通常只會剩下很少很少的殘渣。 捕蟲堇的葉片還能分泌殺菌防腐的物質,能有效地防止昆蟲腐爛。歐洲在科技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人們會用捕蟲堇的葉片治療皮膚潰瘍,促進傷口的癒合。
4. 茅膏菜
茅膏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養殖茅膏菜比較簡單,它的外形比較奇特,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它的基生呈蓮花座型,兩側下邊會各有一尾狀物,葉邊緣長著紅紫色的晶瑩剔透的腺毛,看上去像蜜糖,很有誘惑力,而事實上它對很多的昆蟲都有強大的吸引力。這種腺毛不是蜜,是膠,用來黏住獵物。它不但能黏住獵物還能讓獵物因無法呼吸而死亡。這種植物看似被動的等待獵物,其實它也是活動的,當感知到獵物的存在,它會想獵物捲曲,直至將獵物分解吸收。
5.捕蠅草
捕蠅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同時它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對酷似「貝殼」的捕蟲夾,捕蟲夾的中間長有6根細毛,邊緣長有規則的刺毛,給人的感覺像睫毛一般。雖然捕蠅草的長相併不十分討人喜愛,但是它卻是一個老練的捕食者。和茅膏菜一樣,為對獵物更具吸引力,它的葉面邊緣滲出花蜜。當獵物連續觸及捕蟲夾中6根細毛的兩根,捕蟲夾會快速的閉合,擁抱獵物,這是死神的擁抱,預示著獵物在劫難逃,差不多10天之後,捕蟲夾會重新打開,等待新的獵物的來臨。
6.囊泡貉藻
囊泡貉藻跟其他食蟲植物有所不同,它捕食的對象是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它的捕蟲夾輪生於莖,是少數具有快速運動能力的植物之一。它有著和捕蠅草類似的捕蟲夾,葉片有腺毛和感應毛,收到獵物的刺激會快速的做出反應,外圈緊貼,中央形成一囊體,以此捕捉昆蟲。囊泡貉藻適宜生活在溫暖乾淨的淺水中。它生長也充足的陽光,但是對水中營養物質的含量要求水平較低。
7.絲葉腺毛草。絲葉腺毛草是一年生食肉植物。它葉面有細小腺毛,能分泌粘液,由於葉面覆蓋黏液,在陽光下反射色彩,所以也被稱做「彩虹草」,是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植物。絲葉腺毛草葉面分泌出黏液粘住獵物,毛上還可以分泌消化液,直接將獵物消化吸收,這些功能都和茅膏菜一樣,但是彩虹草的腺毛卻是不會擺動,不能像茅膏菜一樣捲曲消化獵物。
8.瓶子草,瓶子草擁有色彩鮮豔的外表,獨特的花紋,葉子有如花瓶狀。它能分泌大量的蜜糖,以吸引昆蟲的攀爬,從而讓獵物墜入陷阱。它瓶狀的管子內可以分3到5個區域:第一區是瓶蓋,第二區是唇與瓶口,(分泌大量花蜜的地方),第三、四區有時合在一起,在這一區的內側的表面有大量倒生的毛,讓昆蟲沒有逃跑的機會。這一區有消化腺,分泌含有消化酵素的消化液。第五區(只有紫瓶子草有第五區)是瓶子的主體。
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以及一些礦物質和營養成分,在營養匱乏的沼澤等地區,土壤不能供給其營養的情況下,食蟲植物會選擇通過誘捕獵物,然後吸收養分,也是十分有趣的哦。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8大種類的捕蟲植物都是最為常見的,在花卉市場都可以購置,如果您也想養殖一盆不一樣的植物,可以選擇這些種類。如您對食蟲植物的養殖或是有其它的見解,歡迎多多的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