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有加速趨勢。2019 年,格陵蘭島冰蓋融化量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5320 億噸。這些冰融化後可以淹沒整個加利福尼亞州,形成深 1.25 米的汪洋。
圖 | 格陵蘭冰蓋 (來源:東方 IC)
全球海平面因此被抬高了 1.25 毫米,這在學界看來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令人恐懼。伴隨著海水受熱膨脹,未來沿海地區將會遭遇更多的洪水和極端天氣。
這一系列研究成果由地球學家英戈 · 薩斯根(Ingo Sasgen)等人發表在《通訊 - 地球與環境》上。(Communication Earth & Environment)
從 2003 開始,科學家使用 NASA 的衛星對格陵蘭冰蓋融化情況進行監測,直到 2018 年,年均融化量為 2350 億噸,最高融化記錄出現在 2012 年,為 4640 億噸。而這一次(2019 年),輕鬆打破最高紀錄,創下年度融冰 5320 億噸新高。
薩斯根目前就職於德國的阿爾弗雷德 · 韋格納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他在研究中提到,「格陵蘭冰蓋不僅是在融化,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而就在出現新紀錄的前兩年,年均融冰量只有 98 億噸。98 億噸和 5320 億噸,差距如此之大,這表明除了氣候原因導致冰蓋融化外,還有第二個因素,科學家稱之為「格陵蘭阻塞」(Greenland blocking)。
格陵蘭阻塞可以減緩冰蓋融化,也可以加速冰蓋融化。這就是為何 2019 年和過去兩年數據差異巨大的原因。
在夏季,格陵蘭島上空的 「格陵蘭阻塞」 呈現高氣壓狀態,這改變了來自北方寒冷氣流的流向,反而讓來自南方——加拿大和美國的溫暖氣流越過大洋進入格陵蘭島,加速了冰蓋融化。
關於這項研究發現,同行給予了肯定。露絲 · 莫特蘭(Ruth Mottram)是一位來自丹麥氣象學院的冰川學家,她和眾多外部科學家認為薩斯根等人的計算是合理的。在莫特蘭本人的研究中指出,從 1991 年到現在,格陵蘭沿海地區的溫度上升了 1.7 攝氏度。
唯一能讓人略感欣慰的是 2020 年融冰量相比 2019 年有所降低,降低的意思是恢復到往年的平均水平。然而,實際上格陵蘭冰蓋一直在快速融化。
同樣關於氣候變暖與格陵蘭冰蓋的融化問題,來自英國林肯大學的愛德華 · 漢娜(Edward Hanna)教授帶領一個國際小組,定量分析了氣候變化和格陵蘭冰蓋減少的問題。通過對過去 30 年數據的細緻分析,模型預測,如果氣候變暖一直持續,到本世紀末,格陵蘭冰蓋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 10 釐米。
格陵蘭冰蓋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過分。它是一個超級大的冰庫,這個冰庫如果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 7 米,這是災難性的。
圖:正在融化的格陵蘭冰山 (圖:東方 IC)
漢娜等人分析了格陵蘭沿海附近的溫度變化,得出的結論與薩斯根團隊一致:從 1991 年至今,格陵蘭沿海地區夏季溫度上升了 1.7 攝氏度,冬季溫度上升了 4.4 攝氏度。
漢娜還指出,從 1972 年到 2018 年的冰蓋融化數據看,夏季溫度每上升 1 攝氏度,會導致冰蓋表面 910 億噸冰融化,加上冰蓋內部的融化,合計消失 1160 億噸。該團隊使用模型進行了推算,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格陵蘭地區溫度上升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數,到 21 世紀末,該地區溫度可能上升 4-6.6 攝氏度。
這充分表明了兩極地區對氣候變化是高度敏感的。
關於格陵蘭阻塞問題,漢娜團隊也開展了相關研究。他們認為,這種現象形成與格陵蘭地區空氣溫度變化有關。格陵蘭阻塞現象在 2019 年創紀錄冰蓋融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並且在近 20 年來,這一現象對當地春季、夏季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因此,漢娜提示說,在未來氣候變化的預測模型中,格陵蘭阻塞這一因素必須要考慮進去。
同時,漢娜也指出了研究格陵蘭冰蓋的意義。就全球氣候變暖來說,格陵蘭地區具有最好的敏感度。由於這裡數據較為豐富且單一,可以有效作為推測全球氣候變化的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