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籠裡鬧「烏龍」 它究竟是「誰」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2018-03-01 10: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鄭曉東

「我們店裡今天抓到一隻三斤重的動物,看起來像只老鼠,問了許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動物。」2月28日上午,市民徐海芳致電東陽日報熱線,告知記者早上開店門的時候,察覺放在店裡的捕鼠籠有動靜,以為是抓到老鼠了,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個毛茸茸的「大傢伙」,外形有點像果子狸,鼻頭通紅,前爪彎曲且長,為防止受其傷害,徐女士一直將該動物裝在鐵籠裡。

記者隨即聯繫了東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得知該動物叫鼬獾,是鼬科、鼬獾屬的雜食性動物,省一般保護動物,喜歡吃昆蟲、小魚、泥鍬、蛙、鼠類、甘薯、山楂等,白天一般都隱居洞中,入夜後出來活動,行動較遲鈍,對人畜無害,還能消滅鼠類。

東陽市野生動植物站站長包水平表示,鼬獾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禁止捕獵或作為野味食用(人工飼養的除外)。建議市民發現此類動物時,不要抓捕,若意外捕獲的,可以放生或與東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聯繫。

相關焦點

  • 捕鼠籠滅鼠法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種滅鼠方法捕鼠籠滅鼠法簡單來講就是用捕鼠籠捕捉老鼠
  • 衛生局按戶分送捕鼠籠
    ▲1910年《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 1894年在中國廣東暴發的鼠疫,來勢迅猛,曾傳播蔓延至內地各大城市,沿海傳至香港、上海等地,內陸則傳至東北、華北各地。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之下,各地地方政府,均部署了一定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推廣用捕鼠方式來預防鼠疫傳播。這從清末風行一時的畫報中刊印的「防疫圖」中,可見一斑。1910年,上海《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體現的正是清末天津防疫的實情。畫面上繪有天津地方公務人員逐戶檢疫,按戶分送捕鼠籠的情景。
  • 《刺激戰場》玩家發現「捕鼠籠」只進不能出,疑似光子製作的彩蛋
    比如,經常會時不時的「小更新」,但是從來不公布更新內容,讓你去猜;比如,經常會「刻意」製作點遊戲「彩蛋」,就像上個版本裡的「神秘基地」...而就在今天,有玩家再次發現一個疑似是光子製作的彩蛋「捕鼠籠」!玩家只能進不能出.
  • 老人做一個捕鼠籠籠 8年逮了200隻耗子
    曾大爺做老鼠籠的手藝了得。  昨日上午10點,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19號的13幢大院裡,曾德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拿鉗子和鐵絲,正為鼠籠做籠門。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老人,因為設計和製作的鼠籠機關精巧、捕鼠準確,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捕鼠明星」。
  • 老鼠橫行家具食物全遭殃 阿伯巧妙製作捕鼠籠
    且看阿伯捕鼠籠。以前,老鼠頻頻光顧他家的老房子,到處搞破壞,不僅糟蹋食物,連木頭門窗和衣櫃裡的衣服,也遭了殃。試過老鼠藥、老鼠貼,可這些在吳阿伯眼裡都不好用。去年夏天,他開始琢磨設計製作捕鼠籠,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完工。捕鼠籠用了快兩個月,抓了七八隻老鼠,讓吳阿伯很是高興得意,想向厝邊們亮相一下自己的發明。
  • 放了個捕鼠籠,以為能抓到老鼠,隔天看到裡面的東西,惹不起
    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天生就喜歡偷糧食吃,除此之外,要是跑進米缸裡,一泡尿一泡屎就有可能毀壞很多糧食。農村人種植莊稼不容易,對糧食更是很愛惜,所以自然見不得糧食被老鼠糟踐。在農村,有許多方式可以防患老鼠,除了常見的飼養貓咪之外,還可以通過捕鼠籠,粘鼠貼,老鼠藥這種外用工具。
  • 家裡有老鼠怎麼辦,滅鼠夾捕鼠籠等滅鼠工具應該放在在什麼地方?
    家裡有老鼠怎樣辦,捕鼠籠等滅鼠工具應該布置在什麼位置?益倫蟲害防治公司專家說由於房間暖和溫馨,並且有很多食物,所以老鼠十分喜歡,老鼠會找任何時機潛入房間躲藏在裡面。但是,老鼠進來的同時,也會將病菌等帶進來,因而益倫蟲害防治公司告訴你,我們必需做防治老鼠工作,有許多辦法能夠使滅老鼠,例如粘鼠板和老鼠夾、捕鼠籠等。哪麼如何安放這些滅鼠工具呢?
  • 抓鼠不成反抓貓,捕鼠籠: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你們遇到過抓老鼠時候,捕鼠籠抓到了老鼠以外的意外驚喜嗎,下面這隻貓就成了「老鼠」,因為貪吃過頭,鑽進了捕鼠籠裡頭吃起了原本是給老鼠吃的食物,結果反被所在籠子裡,抓鼠不成反抓到貓。網友稱:看來是想要那個人養一隻貓,好抓老鼠,放棄捕鼠籠。
  • 放了個捕鼠籠,本想趕盡殺絕,隔天看到裡面的東西,下不了手
    因為貓咪靠不住,主人只能到附近小賣部,買來一個捕鼠籠,打算把那幾隻跑進屋裡的老鼠趕盡殺絕。 主人在捕鼠籠內掛上一誘餌,接著把鼠籠的機關調整好,隨後把它放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想著明天一定能捕獲到目標
  • 台州網友抓黃鱔,籠裡鑽進一條半斤左右的銀環蛇!
    網友發帖 早上,去收黃鱔籠, 結果裡面一條寸白(銀環蛇),半斤左右。穿著下水褲,套上膠皮手套,把籠提到河岸邊,小心的把蛇放出來。 真蛇可怕,假蛇同樣可怕 在黃巖一戶居民的家門口盤了條小碗粗的響尾蛇把居民給嚇得說話都結巴了卻沒想到,鬧了個大烏龍……「你好,消防隊!我家裡有一條大蛇,快點來幫忙。」7月5日09時26分,台州市黃巖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求助電話。電話那頭,一位大嬸驚慌得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 黃鼠狼誤入捕鼠籠,林業局動物保護站及時將其放歸自然
    8月23日一大早,三原縣交通運輸局門衛麻大爺打掃衛生時發現,辦公樓外牆角放置的捕鼠籠裡竟然套住了一隻黃鼠狼。由於院內經常有老鼠出沒,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專門購置了幾個捕鼠籠,沒想到沒有捕住老鼠,竟套住了一隻黃鼠狼。
  • 新發現:研究人腦神經的最佳實驗動物老鼠,很聰明會學習,捕鼠籠有效...
    專家說,捕鼠籠要有效,真的只能用一次;因為老鼠很聰明,嗅得出曾有老鼠被捕的味道,放再香的食物引誘,都不會上當;老人家甚至說,要捕它也不能講,講了它會知道。專家還說,捕鼠籠若要再用一次,可能要去除味道;而且就是因為老鼠很聰明,才會有人訓練老鼠找地雷。
  • 宜家賣的世界地圖鬧烏龍 澳大利亞旁邊漏了紐西蘭
    原標題:宜家賣的世界地圖鬧烏龍,澳大利亞旁邊漏了紐西蘭  宜家公司目前正著手在奧克蘭開設紐西蘭的第一家分店也有人說:「想在這開店,先把紐西蘭加到地圖裡行嗎。」  紐西蘭被世界地圖漏掉的案例,時常發生。在美版「貼吧」上,不少網友玩起了「大家來找茬」的遊戲。  有網友在布里斯托發現一個啤酒杯墊上,遺忘了紐西蘭。  還有人在紐西蘭酒店裡發現了一張「沒有紐西蘭」的地圖……  兒童地理課本裡同樣沒有紐西蘭。  翻看帖子,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 宜家賣的世界地圖鬧烏龍,澳大利亞旁邊漏了紐西蘭
    宜家賣的世界地圖鬧烏龍,澳大利亞旁邊漏了紐西蘭 本文圖片均來自海外網海外網2月8日消息, 宜家公司目前正著手在奧克蘭開設紐西蘭的第一家分店。
  • 如果你是老鼠被關進籠裡,面前有塊蛋糕,這時你是吃還是不吃?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被關進捕鼠籠裡,而你面前有一塊蛋糕這時你是吃蛋糕呢,還是不吃?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但又缺乏很多條件,讓人無從準確回答,只能泛泛而談。首先,如果真的是老鼠,進捕鼠籠肯定是被蛋糕吸引進去的。但當捕鼠籠關門它受到驚嚇那一刻起,肯定就只想著如何出去,應該不會再去動蛋糕了。這是野生動物的條件反射。但是,如果是人類遭受類似情況,人類大腦的反應已經可以控制大部分的條件反射。
  • 捕鼠陷阱抓到小貓,除害老闆看傻眼,但也只好抱緊處理!
    有位貓奴經營了一家除害蟲公司 平時為店鋪提供除害 還有定期巡檢服務 就是替客戶設捕鼠籠捉老鼠
  • 分享捕鼠經歷,解讀四種滅鼠方法
    前段日子,筆者無意間發現客廳角落裡竟然有根玉米棒子,它本應該在廚房垃圾桶內。細心觀察,現場還有零星的黑色老鼠屎。這樣就基本上可以判定家裡來了老鼠,數目不詳。在接下來幾天,老鼠似乎更加活躍了,時常會發現它的足跡,包括桌面、廚房灶臺、茶几等處,都會留下它(們)的屎和腳印,甚至還破壞了紗窗(夏蚊也可以輕易進來)。沒有天敵的它(們)似乎非常猖狂。既然有老鼠,那就必須捕鼠。它是四害之一,不僅破壞家具,汙染家中衛生環境,還給家人健康構成威脅。
  • 老人自製捕鼠籠子精巧準確 大學生拜師求學
    曾大爺做老鼠籠的手藝了得。昨日上午10點,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19號的13幢大院裡,曾德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拿鉗子和鐵絲,正為鼠籠做籠門。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老人,因為設計和製作的鼠籠機關精巧、捕鼠準確,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捕鼠明星」。昨天,曾德安準備放心「收山」,因為他的手藝終於傳給了一名徒弟,「人家還是大學生!」
  • 專業捕鼠40年 今年已滅鼠1000隻 「湖北捕鼠第一人」環保捉老鼠
    捕鼠時,利用它們的弱點,靈活使用捕鼠器,往往出奇制勝。  「老鼠的弱點,就是它的生物鐘。」胡秋波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擁有夜視功能的老鼠,一到晚上眼睛會「發光」,行動起來極其便利。因此,人類下班後、白天天亮前,是它們活動的高峰階段。因此,胡秋波的工作也選擇在夜晚開展。另外,在不同的環境中如何布放捕鼠器械,更是有很多學問。  胡秋波曾為某家庭捕過老鼠。
  • 在南粵新做的新型捕鼠器具「果籃一劫」,在實踐中的效果如何
    對老鼠大家並不陌生,其破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它的行為能不那麼放縱,在日常與人類也是能和平相處的。實際上,在不予以提防的情況下,人類和老鼠和平相處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近段時間以來,水果和雞蛋常被其偷食,連陽臺上養的綠植也被咬壞,主人對它的行為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