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紅外與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區別及應用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是由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發射機是由電源、發光源和光學系統組成,接收機是由光學系統、光電傳感器、放大器、信號處理器等部分組成。主動紅外探測器是一種紅外線光束遮擋型報警器,發射機中的紅外發光二極體在電源的激發下,發出一束經過調製的紅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長約在0.8~0.95微米之間),經過光學系統的作用變成平行光發射出去。此光束被接收機接收,由接收機中的紅外光電傳感器把光信號轉換成信號,經過電路處理後傳給報警控制器。由發射機發射出的紅外線經過防範區到達接收機,構成了一條警戒線。正常情況下,接收機收到的是一個穩定的光信號,當有人入侵該警戒線時,紅外光束被遮擋,接收機收到的紅外信號發生變化,提取這一變化,經放大和適當處理,控制器發出的報警信號。目前此類探測器有二光束、三光束還有多光束的紅外柵欄等。一般應用在周界防範居多,最大的優點就是防範距離遠,能達到被動紅外的十倍以上探測距離。

  被動紅外探測器主要是根據外界紅外能量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人在移動。人體的紅外能量與環境有差別,當人通過探測區域時,探測器收集到的這個不同的紅外能量的位置變化,進而通過分析發出報警。

  但外界環境是:不但人體會發出紅外能量,許多物體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會散發紅外能量,而在可見光中這種能量尤其突出,所以任何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抗白光幹擾就成了一個重要的指標。在室內光線穩定、紅外能量比較恆定的情況下,這種探測方式表現非常好。但室外情況就不同了,長期以來被動紅外紅外探測在室外只有極少數廠家才能做到。正所謂室內室外一小步,科技含量三大步。

  主動紅外探測器設備選擇

  1.根據防範現場最低、最高溫度及其持續時間,選擇工作溫度與之適合的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若環境溫度過低可使用專用加熱器以保證探測器的正常工作。

  2.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受霧影響嚴重,室外使用時均應選擇具有自動增益功能的設備(此類設備當氣候變化時靈敏度會自動調節);另外,所選設備的探測距離實際警戒距離留出20%以上的餘量,以減少氣候變化引起系統的誤報警。

  3.在室外使用時一定要選用雙光束或3光束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以減少小鳥、落葉等引起系統的誤報警。

  4.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中所用紅外發光二極體波長分別在0.85μm 和0.95μm附近。前者有紅曝現象產生,其隱蔽性不如後者好。

  5.多霧地區、環境髒亂風沙較大地區的室外不宜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測器。

  6.在空曠地帶或在圍牆上、屋頂上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時,應選擇具有避雷功能的設備。

  7.遇有折牆,且距離又較近時,可選用反射器件,以減少探測器使用數量。

  8.室外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最大射束距離應是製造廠商規定的探測距離的6倍以上。

  入侵探測器的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

  隨著安防技術的發展、安防市場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規的完善,可以概括為數位化、無線化、集成化是防盜報警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

  1.更穩定/可靠:如探測器需可抗RFI/EMI、防雷電等,以適應惡劣氣候;

  2.更多樣的功能:如探測器可調頻、防遮擋、防噴蓋、防破壞等;

  3.更精美、小巧的外觀:以符合品味日益提高的室內裝潢需求;

  4.更智能化的設計:方便地設/撤防,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5.更強大的聯網功能;

6.更方便的擴展性。

  產品技術將在數位化、無線化、集成化前提下力求突破。而在應用市場上,將朝更細化的方向前進---針對不同市場,推出不同產品。以成長最快的住宅小區應用為例,有廠商表示,專為住宅小區設計的定向幕簾式+防寵物探測器成本低、安裝簡單,適合家庭用的無線聯網報警系統,以及小區智能化安防+報警集成系統產品都將是亮點。而除了住宅小區、商辦大樓的室內/外應用,機場、碼頭、養殖場、礦場、油田等室外應用更是尚待廠家們大力拓展的空間。

  針對上述情況,經過不斷調整、適應與改進,我國安防產品行業必定會更加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其前景是樂觀的。

  紅外探測器是防盜報警系統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直接決定系統的靈敏性與穩定性,是整個系統品質的保障。中國安防廠商在這些年來,無論在技術的掌握與生產能力的提升上,均有明顯的改善,這得歸功於中國廠商不斷吸收外商的產品設計和生產技術,並致力於降低成本,使中國安防產品開始得到工程商們的認同,加上低價對於甲方有著重要的吸引力,使得國產品在市場上成長迅速。雖然國產品的品質仍與進口產品有段差距,但在用戶對安防產品不熟悉的情況下,中國安防產品仍極具競爭優勢。

燃氣報警器相關文章:燃氣報警器原理

相關焦點

  • 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不同
    打開APP 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不同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5 09:47:57   主動紅外探測器   主動紅外探測器是一種紅外線光束遮擋型報警器,發射機中的紅外發光二極體在電源的激發下,發出一束經過調製的紅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長約在0.8~0.95微米之間),經過光學系統的作用變成平行光發射出去。
  • 你知道主動紅外報警與被動紅外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嗎?
    什麼是紅外報警器? 紅外報警器分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主動式紅外線報警器,是報警器主動發出紅外線,紅外線碰到障礙物,就會反彈回來,被報警器的探頭接收。如果探頭監測到,紅外線是靜止不動的,也就是不斷發出紅線線又不斷反彈的,那麼報警器就不會報警。
  • 文博安防:紅外探測器在安防工程設計中如何正確應用(學習筆記)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們學習入侵報警系統的探測器的理論知識,就是為了在實踐中更好地去應用。學會應用才是王道。1、紅外探測器分為主動探測器和被動探測器。主動的意思就是一個設備主動發出的紅外光束,另一個設備去接收,如果中間受到遮擋就會發出報警;例如我們常見的紅外對射。從2光束髮展到現在的多光束,有一種紅外電子圍牆就是10光束,高度約2米了。
  • 紅外光電探測器的新概念
    目前,由於軍事、民用和天文的快速發展,驅使紅外成像技術從初級階段的「黑白照片」 向中級階段的「彩色照片」過渡,其標誌是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等研製出了雙(多)色、多波段的三代紅外光電探測器。為追求更高階段的成像探測技術,未來還將繼續發展甚長波、雙色與多色和主被動雙模,以及探索在目標輻射入射方向上原位集成像素級分光和像素級偏振選擇等功能結構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 紅外對射探測器的原理_紅外對射探測器的作用
    紅外對射探測器的原理   紅外對射探測器通常採用,其主要優點是體積小、交直流均可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多數是採用互補型自激多諧振蕩電路作驅動電源,直接加在紅外發光二級管兩端,使其發出經脈衝調製的、佔空比很高的紅外光束,這既降低了電源的功耗,又增強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抗幹擾能力  主動紅外接收機中的光電傳感器通常採用光電二極體、光電三極體、矽光電池
  • 為什麼說PIR被動紅外很搶手??
    被動紅外PIR(Passive Infraed Detectors)在電子防盜、人體探測、智能照明、煙感安防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因其價格低廉、技術性能穩定而受到廣大用戶和專業人士的歡迎。
  • 弱電工程主動紅外對射接線安裝圖解
    前言:紅外線報警系統是由若干個紅外線報警器構成的一個整體的防盜系統,紅外線防盜報警器分為主動紅外報警和被動紅外報警,是一種實用的自衛性威懾報警工具。
  • 2011紅外技術走熱 安防應用中遍地開花
    紅外入侵探測器  紅外探測器按工作原理主要可分為主動紅外探測器、微波紅外探測器、被動紅外/微波紅外探測器、超聲波紅外探測器、雷射紅外探測器等許多種類。  紅外入侵探測器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
  • 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
    下面著重分析以幹涉光譜儀為核心器件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1.功能應用上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是紅外光譜儀的一種,利用不同物質對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的吸收特性,分析其輻射特徵得到目標對象的化學和物理性能。可用於目標特性和鑑別、化學氣體檢測、大氣探測、軍事目標特徵的專業測量等。
  • 技術革新 紅外探測報警器走向高端應用
    主動紅外探測器作為一種周界防範報警應用的無形電子圍欄,業界常簡稱為「主動紅外」、「紅外對射」。主動紅外探測器自90年代初期開始進入國內安防市場,其市場發展歷程已經有20多年,因其優越的性價比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此類產品目前仍是國內外周界安防應用市場的主要產品。
  • 淺析無線被動紅外探測報警系統技術特點
    作為防盜報警的關鍵產品,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無線化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無線探頭除了滿足室內裝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方便安裝,節省施工成本。隨著社會發展,人工成本不斷提高,過去的有線報警器安裝需要付出繁重的布線工作,很多大的工程商的不得不關注施工成本的核算,從而選擇無線報警系統。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種類、特點以及應用詳解
    根據發出方式不同,紅外傳感器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主動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主動紅外傳感器的發射機發出一束經調製的紅外光束,被紅外接收機接收,從而形成一條紅外光束組成的警戒線。當遇到樹葉、雨、小動物、雪、沙塵、霧遮擋則不應報警,人或相當體積的物品遮擋將發生報警。
  • 紅外探測器正瞄準長波長應用
    紅外光譜通常能提供超出人眼視覺範圍的觀察能力。紅外探測器已在許多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較不明顯特徵方面,紅外探測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人們對紅外探測技術的研究從未止步,研究人員始終在嘗試使用更多的材料來探索不同的紅外探測方法[1]。
  • Ⅱ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在遙感中的應用前景
    (4)發展長壽命高可靠性紅外探測器技術,目前越來越多的空間光學遙感器都提出了8年壽命應用需求,隨著遙感器長壽命的要求,作為遙感器核心部組件的紅外探測器也必須保證8年使用壽命,因此需要研製出更高可靠性的紅外探測器,以滿足遙感器8年壽命應用需求。
  • LED紅外光源應用於安防紅外監控攝像機工程
    我們都了解夜視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有很長時間了,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在民用視頻監控中也獲得了廣泛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9052.htm  微光夜視儀,是目前國外生產量和裝備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夜視器材,它又可分為直接觀察(如夜視觀察儀、武器瞄準具、夜間駕駛儀、夜視眼鏡)和間接觀察(如微光電視)兩種;而紅外夜視技術則分為主動紅外夜視技術和被動紅外夜視技術。
  • 可見光人臉識別與主動近紅外人臉識別有什麼區別
    導讀 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光照、表情、遮擋物等問題的影響,其中光照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最為重要,人員在識別時可能會因為光照的原因識別不出來
  • VIGO碲鎘汞探測器在紅外製導中的應用
    雷射具有方向性好、單色性強和亮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醫學和軍事等方面,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尤其廣泛,特定波長的雷射光源匹配相應的VIGO碲鎘汞探測器,極大的提高了雷射制導武器命中精度,藉此大大加強了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因而在現代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正是由於短波紅外雷射的以上特徵,使其已經成為雷射軍事應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尤其是隨著微型鉺玻璃雷射器和小型摻鉺光纖雷射器技術的日益成熟,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必將會越來越廣泛。根據短波紅外雷射產生機理的不同,有三大類的短波紅外雷射器,分別是半導體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和固體雷射器。
  • 像蛇一般的靈敏 解析紅外感應報警原理
    ,除了動物世界外,依靠蛇這種特殊的器官研發出的紅外感應產品被應用於軍事、安防等特殊領域中。當然依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其精準度和準確度也有所偏差。下面我們就以安防領域中的紅外感應報警器為例,說一說其中的奧秘。  紅外報警器分兩種:主動式與被動式;根據周圍環境和被監控物體的特性,大家在選擇報警方式時也需三思。按照動物的探測習性,我們先來說一說被動式紅外報警。
  • 紅外探測器發展簡史
    1930年代中期,柏林大學的庫茲舒爾(Kutzscher)發現硫化鉛對紅外輻射的響應可以達到3μm。1930年代末,第一個實用的硫化鉛紅外探測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應用。1941年,凱氏門(Cashman)改進了硫化鉈紅外探測器的技術,使其首先成功的進行了生產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