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不同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不同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5 09:47:57

  主動紅外探測器

  主動紅外探測器是一種紅外線光束遮擋型報警器,發射機中的紅外發光二極體在電源的激發下,發出一束經過調製的紅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長約在0.8~0.95微米之間),經過光學系統的作用變成平行光發射出去。此光束被接收機接收,由接收機中的紅外光電傳感器把光信號轉換成信號,經過電路處理後傳給報警控制器。由發射機發射出的紅外線經過防範區到達接收機,構成了一條警戒線。正常情況下,接收機收到的是一個穩定的光信號,當有人入侵該警戒線時,紅外光束被遮擋,接收機收到的紅外信號發生變化,提取這一變化,經放大和適當處理,控制器發出的報警信號。目前此類探測器有二光束、三光束還有多光束的紅外柵欄等。一般應用在周界防範居多,最大的優點就是防範距離遠,能達到被動紅外的十倍以上探測距離。

  被動紅外探測器

  被動紅外探測器:PIR(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採用被動紅外方式,已達到安保報警功能的探測器。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主要由光學系統、熱釋電傳感器(或稱為紅外傳感器)及報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探測器本身不發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動接收、探測來自環境的紅外輻射。一旦有人體紅外線輻射進來,經光學系統聚焦就使熱釋電器件產生突變電信號,而發出警報。

  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核心組件是熱釋電傳感器,其主體是薄膜鐵電材料,該材料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極化,當撤去外加電場時,仍保持極化狀態,稱為自發極化。自發極化強度與溫度有居裡點溫度。在居裡點溫度下,根據極化強度與溫度的關係製造成熱釋電傳感器。當一定強度的紅外輻射到已極化的鐵電材料上時,引起薄皮溫度上升、極化強度降低,表面極化電荷減少,這部分電荷經放大器轉變成輸出電壓。如果相同強度的輻射繼續照射,鐵電材料溫度穩定在某一點上,不再釋放電荷,即沒有電壓輸出。由於熱釋電傳感器只在溫度升降過程中才有電壓信號輸出,所以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光學系統不僅要有匯聚紅外輻射的能力,還應讓匯聚在熱釋電傳感器上輻射的熱量有升降變化,以保證被動紅外探測器在有人入侵時有電壓信號輸出。在數位化被動紅外探測器中,熱釋電傳感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直接輸入到一個功能強大的微處理器上,所有信號轉換、放大、濾波等都在一個處理晶片內進行,從而提高了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可靠性。

  主動紅外探測器和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不同

  世界上任何物體都存在紅外線,只不過紅外線的頻段是用人眼看不到的,被動式紅外探測器就是通過採用對人體體溫輻射的紅外線頻段敏感的元件為核心,在感應到立體空間內的熱源時產生報警,被動式紅外探測器在技術層面上存在致命的弱點:

  1)容易受到動物體溫輻射、陽光照射、熱氣流溫度輻射等多種因素幹擾而引發誤報警;

  2)當氣溫與人體溫度接近或高於人體溫度時,這一類探測器將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因以上技術層面上的原因,所以被動式紅外探測器相對於主動式紅外對射探測網較容易產生誤報與漏報。

  主動式紅外探測器的工作原理:

  以數字通訊方式通過CPU的程序控制,使主動紅外線對射探測器具有智能性,可精確區分每條射束,以便採用多束紅外線射束構成多線束的密集防衛;同時還可通過調整CPU的程序,設定在規定的若干束紅外線射束被阻斷時產生報警輸出。由於其工作特點,可以構成對窗、陽臺等建築物的出入口形成封閉式的防範,為現代化建築防盜方案提供「御賊於戶外」、住戶自由活動於戶內的高度人性化的安全防護。

  從現場環境角度考慮:

  1、被動式紅外探測器

  因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不具有防水設計,故只能安裝於室內,並進行室內立體型防範,但採用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時會存在這樣的弊端:

  1)當有人在室內時,不能進行布防,否則就會產生誤報;因此這就要求每天都要有人進行布/撒防;

  2)因被動式紅外探測器安裝在室內,在入侵者進入房屋後才能觸發報警,這個缺陷既制約了用戶在室內自由活動,又不能禁止入侵者入室內,且如入侵者入侵後知道室內有人還可能會狗急跳牆,做出傷害人身安全的事件,這種防範顯然已不符合現代建築防的要求。

  3)容易破解:因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是靠人體體溫輻射來感應的,天氣熱時不但容易產生誤報且如入侵者背上厚重的衣物後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感應不到溫度時可能不會產生報警,至使業主受損。

  2、主動式紅外對射探測網

  該產品針對被動式紅外探測器的以上種種蔽端設計出了符合現代建築防盜的要求的產品——主動式紅外對射探測網,其對防水、防雷等外部環境都進行了專門的設計,使其可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室外,優點在於:

  1)安全係數全面提高。入侵者在準備進入室內時就報警了,不但阻嚇了入侵者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室內業主的人身安全,避免了以上被動式紅外探測器安裝在室內的各種不利因素;

  2)操作簡單、方便,可全天候布防。不管室內有無人員走動、不管物品如何繁多,探測器全天都可處於探測狀態,不須專人進行布/撒防的繁鎖工作;

  3)準確性高。因是對一個平面進行防範,免除了人為的誤報(人員或寵物的走動),防範的窗戶或陽臺一般只有盜賊才會去跨越或攀爬。

  4)防剪、防破壞功能。當入侵者試圖進行碰觸和破壞時都可發生報警信號,使其無法進行非法行為。分享:7喜歡0贈金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主動紅外與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區別及應用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是由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發射機是由電源、發光源和光學系統組成,接收機是由光學系統、光電傳感器、放大器、信號處理器等部分組成。
  • 紅外對射探測器的原理_紅外對射探測器的作用
    紅外對射探測器的原理   紅外對射探測器通常採用,其主要優點是體積小、交直流均可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多數是採用互補型自激多諧振蕩電路作驅動電源,直接加在紅外發光二級管兩端,使其發出經脈衝調製的、佔空比很高的紅外光束,這既降低了電源的功耗,又增強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抗幹擾能力  主動紅外接收機中的光電傳感器通常採用光電二極體、光電三極體、矽光電池
  • 你知道主動紅外報警與被動紅外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嗎?
    什麼是紅外報警器? 紅外報警器分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主動式紅外線報警器,是報警器主動發出紅外線,紅外線碰到障礙物,就會反彈回來,被報警器的探頭接收。如果探頭監測到,紅外線是靜止不動的,也就是不斷發出紅線線又不斷反彈的,那麼報警器就不會報警。
  • 紅外光電探測器的新概念
    目前,由於軍事、民用和天文的快速發展,驅使紅外成像技術從初級階段的「黑白照片」 向中級階段的「彩色照片」過渡,其標誌是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等研製出了雙(多)色、多波段的三代紅外光電探測器。為追求更高階段的成像探測技術,未來還將繼續發展甚長波、雙色與多色和主被動雙模,以及探索在目標輻射入射方向上原位集成像素級分光和像素級偏振選擇等功能結構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 文博安防:紅外探測器在安防工程設計中如何正確應用(學習筆記)
    1、紅外探測器分為主動探測器和被動探測器。主動的意思就是一個設備主動發出的紅外光束,另一個設備去接收,如果中間受到遮擋就會發出報警;例如我們常見的紅外對射。從2光束髮展到現在的多光束,有一種紅外電子圍牆就是10光束,高度約2米了。
  • 紅外探測器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無線紅外探測器是採用國際zui先進的數字處理技術開發而成的智能型雙元式探測器,它主要採用雙元被動紅外熱釋電傳感器和特殊的光輯分析判斷,帶微電腦數位訊號處理,完善的溫度補償,獨有的防誤報算法,低功耗,性能穩定,抗幹擾性強,是一種高性價比的無線紅外防盜探測器。
  • 紅外對射探測器安裝方法_紅外對射探測器接線圖
    紅外對射探測器安裝方法   紅外對射探測器分兩種,一種是支柱式安裝,支柱式安裝又劃分為圓形和方形,早期比較流行的是圓形截面支柱,但現在情況恰好相反,目前在工程界廣泛流行方形支柱,主要是紅外對射探測器安裝在方形支柱上沒有轉動、不易移動。
  • 弱電工程主動紅外對射接線安裝圖解
    前言:紅外線報警系統是由若干個紅外線報警器構成的一個整體的防盜系統,紅外線防盜報警器分為主動紅外報警和被動紅外報警,是一種實用的自衛性威懾報警工具。
  • 紅外探測器發展簡史
    1860-1862年,基爾霍夫提出了&34;的概念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律。1873年,史密斯(Smith)在硒中發現光電導效應。1877年,凱特勒和皮克泰特液化了空氣、氮氣、氧氣和氫氣,為紅外探測器的製冷提供了冷源。
  • 國產紅外探測器哪家好?
    作為紅外熱成像產品的核心部件,我國的相關廠商以前主要依賴進口,近幾年隨著國家的扶持及廠商的大力投入,高德紅外(002414,股吧)、大立科技(002214,股吧)、北方廣微以及艾睿光電四家廠商已成功實現非製冷型紅外探測器自主研發及生產。9月3日,在第十七屆光博會的雷射紅外展區,這四家具有自主研發紅外探測器實力的廠家也拿出自己的看家產品,來了一場國產紅外探測晶片的「大閱兵」。
  • 製冷型大規模探測器晶片取得突破,高德紅外募投項目持續推進
    高德紅外是一家以「研產銷」紅外熱像儀為核心的綜合光電系統及配套產品公司,業務共有5個板塊,分別為紅外熱成像儀及綜合光電系統、傳統彈藥及信息化彈藥、房屋出租、技術服務和其他,其中2018年紅外熱像儀及綜合光電系統業務為高德紅外貢獻了近60%的營收。6月3日高德紅外披露的最新通過成果評價的項目,源自2016年的定增募資。
  • 紅外行業:探測器技術獲突破 關注國產化投資機遇
    市場  紅外熱成像儀運用光電技術以被動的方式探測物體所發出的紅外輻射,算出物體表面每一點的溫度,以不同的顏色來顯示不同的溫度,從而轉換為可供人類視覺分辨的圖像和圖形。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應用類型可以分為晝夜觀察和熱目標探測兩大類,最早運用在軍事領域,從上世紀70-80年代就逐步應用於海陸空戰場,應用場景包括軍事偵察、監視和制導等方面,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及產品換代,目前紅外產品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軍隊的普及率較高,紅外成像、紅外偵察、紅外跟蹤、紅外製導、紅外預警、紅外對抗等在現代戰爭中是很重要的戰術和
  • 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測量原理解析
    據報導這種探測器可以廣泛地用於輻射溫度測量、紅外光譜測量等領域。 紅外線的輻射波長約0.77~1000pm,紅外輻射的不同波段有不同的應用。從軍事上的紅外線制導飛彈、紅外成像夜視儀,到包含高新尖端技術的紅外氣象衛星,從工業上普遍應用的紅外光電計數器、紅外測溫儀、紅外氣體分析儀,到民用的波動式紅外防盜報警器、人體紅外自動照明開關等,紅外傳感技術已在空間、工農業、民用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簡稱熱釋電探測器,是近十年來在熱探測領域得到重要發展的一種新型熱探測器。
  • 測溫儀背後的故事——紅外探測器
    ,如下示意圖, 四條不同的曲線,代表不同溫度下黑體輻射的光譜分布,這裡的K是熱力學溫度,數值等於攝氏度+273.15。簡單來說,紅外探測器也是由材料構成,紅外探測器上的特殊光感材料可以接收外界的紅外輻射,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再進行分析計算,最終給出溫度值。因此評價紅外探測器的好壞,就是評判其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能力。
  • 大立科技:的主要業務涵蓋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片、紅外熱像儀...
    投資者問:你好,請問公司的製冷型紅外熱成像儀的研製進展如何了? 大立科技(002214):公司的主要業務涵蓋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片、紅外熱像儀及其他光電系統和巡檢機器人等三大領域。非製冷型紅外熱成像儀和製冷型紅外熱成像儀都是公司的主要產品,應用於不同行業。
  • 高德紅外:紅外輻射的波長單位為um 國內外的紅外探測器晶片均為um...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高德紅外(002414)提問, 經查閱公開資料得知,公司現在產產品的製程使用的是um級,現在消費者常見的產品宣傳是nm級晶片。
  • 維安達斯防爆紅外對射探測器簡介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煤礦井下約有三分之二的場所存在爆炸性物質,作為中國安防行業-防盜報警領域的民族品牌企業,廣州市艾禮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此類特殊場合,推出了維安達斯系列防爆設備,目前維安達斯防系列爆設備主要包括有:防爆雷射對射探測器、防爆紅外對射探測器,防爆雙鑑探測器,防爆聲光警號,防爆撓性連接管,防爆手動火災報警按鈕,防爆感煙火災探測器,防爆煙溫複合探測器等,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維安達斯防爆紅外對射探測器
  • 紅外成像行業非製冷紅外探測器用途日益廣泛
    一、紅外成像行業概況紅外熱成像技術歷經三代,製冷光子型探測器和非製冷熱式探測器並行發展。從技術發展的歷史看,現代紅外探測器技術是從20世紀40年代的製冷光子型單元紅外探測器開始的,後來發展出線列探測器,再到今天的焦平面探測器和雙色探測器,已發展到第三代。非製冷型紅外焦平面技術屬於第三代紅外探測器技術,由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研發成功,並於2000年前後實現商用。
  • 為什麼說PIR被動紅外很搶手??
    本文給各位系統性介紹下被動紅外的相關知識。        PIR採用被動紅外的方式,以達到安保報警功能的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由光學系統,熱釋電傳感器(紅外傳感器)以及報警控制器部分組成。探測器本身不能發射任何能量,只能被動接受、探測來自環境的紅外輻射。一旦有人體紅外線輻射進來,經過光學系統聚焦使熱釋電器件產生突變電信號,從而發出報警。
  • 紅外探測器正瞄準長波長應用
    紅外光譜通常能提供超出人眼視覺範圍的觀察能力。紅外探測器已在許多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較不明顯特徵方面,紅外探測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人們對紅外探測技術的研究從未止步,研究人員始終在嘗試使用更多的材料來探索不同的紅外探測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