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人臉識別與主動近紅外人臉識別有什麼區別

2020-11-28 千家智客

導讀

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光照、表情、遮擋物等問題的影響,其中光照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最為重要,人員在識別時可能會因為光照的原因識別不出來。

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光照、表情、遮擋物等問題的影響,其中光照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最為重要,人員在識別時可能會因為光照的原因識別不出來。因此,人臉識別系統需要有適應光照環境的條件,使用到可見光人臉識別和主動近人臉識別,那這兩者有什麼區別的呢?

可見光人臉識別:是在可見光環境下,比如說太陽光、日光燈等照明光源的情況下採集的人臉圖像,進行人臉識別,該人臉識別系統適合在光線好的環境下應用。

主動近紅外人臉識別:是在主動紅外光源環境下,採集的人臉圖像,進行人臉識別。採用主動紅外光源是為減弱環境光對人臉成像造成不利的影響,比如說產生逆光、側光、強光、弱光等不利的影響,紅外主動光源位於不可見波段,不會對人員的眼睛產生傷害,而中或者遠紅外波段成像會損失物體表面的多數信息,因此近紅外是很好的選擇。

而在實際應用中,因為近紅外沒有辦法在中、遠距離採集人臉圖像,並且要求人臉庫的人臉圖像也是在近紅外模式下採集的照片,所以其存在比較大的應用局限性,現在主要用於人臉考勤和門禁。在現在階段的實際應用中,可見光人臉識別應用更加的廣泛。

相關焦點

  • 紅外人臉識別和3D結構光人臉識別有什麼區別
    導讀 人臉識別技術有靜態和動態人臉識別之分,也有2D和3D人臉識別之分,還有可見光和紅外光人臉識別之分。其中紅外人臉識別和3D人臉識別的結構光人臉識別的媒介是紅外光。
  • 關於faceID——近紅外人臉識別技術的分析介紹
    雖然光照預處理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光照的影響,但同時也會使圖像損失一部分有用的信息。 近紅外人臉識別是為了解決人臉識別中的光照問題,而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其包括兩部分:主動近紅外人臉成像設備和相應的人臉識別算法。使用強度高於環境光線的主動近紅外光源成像,配合相應波段的光學濾片,可以得到與環境無關的人臉圖像,人臉圖像只會隨著人與攝像頭的距離變化而單調變化。
  • 近紅外技術前景廣闊 人臉識別場景日趨多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湧現出不少專門從事或涉及人臉識別技術及產品研發的企業,智慧型手機、新零售與支付、網際網路+、安防監控……人臉識別場景日趨多元,人臉識別技術正加速邁入消費級領域。  【趨勢】  近紅外技術前景廣闊  人臉識別場景日趨多元  iPhone X 使用Face ID人臉解鎖功能,並利用紅外攝像頭解決了解鎖時的光照問題,被視為蘋果公司順應潮流的一項革新舉措。
  • 近紅外解光照難題 人臉識別前景廣闊
    [導讀]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這也是人們最熟悉的識別方式
  • 人臉識別技術理論
    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這也是人們熟悉的識別方式,已有30多年的研發歷史。但這種方式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環境光照發生變化時,識別效果會急劇下降,無法滿足實際系統的需要。解決光照問題的方案有三維圖像人臉識別,和熱成像人臉識別。但這兩種技術還遠不成熟,識別效果不盡人意。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解決方案是基於主動近紅外圖像的多光源人臉識別技術。
  • 人臉識別雙目模組自助機應用活體檢測
    我們來講一下關於人臉識別雙目模組自助機應用活體檢測的問題。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系統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傳統的面部識別技術具有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現在使用的是基於主動近紅外圖像的多光源人臉識別技術。
  • 智能人臉識別+紅外熱成像一體機
    智能人臉識別+紅外熱成像一體機 蜂鳥智能型號:HC-SJP08S-T 概述 智能紅外熱成像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複製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鑑別提供了必要前提。
  • 人臉識別賽道再添新玩家:360 正式發布五款人臉識別終端產品,主打...
    4 月 15 日,360 公司召開人臉識別新品雲端發布會,宣布「亮劍」人臉識別科技領域,主打「安全牌」,推出了由 360 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打造的 5 款人臉識別終端硬體產品、5 套人臉識別管理軟體,以及 5 大智慧解決方案。
  • 人臉識別開發技巧揭秘
    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推出的「從零學習人臉識別」技術公開課第七期——《人臉識別應用方案(PC和設備端)》對此做了詳細闡述(完整課程可搜索「從零學習人臉識別」),將主要從人臉追蹤、雙目活體對齊、圖像質量檢測和特徵值提取技巧等進行系統性介紹。
  • 身份識別之人臉活體檢測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臉識別技術越發的成熟,在金融、門禁、考勤、人證合一等領域中廣泛應用,而活體檢測是人臉識別中的重要環節,在近年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活體檢測的常用方法  1、普通攝像頭活體檢測  二、雖然沒有配合指令的動作響應,但真實的人臉也不是絕對靜止的,總有一些微表情的存在,比如眼皮和眼球的律動、眨眼、嘴唇及其周邊面頰的伸縮等。
  • 人臉識別技術在考勤的應用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迅猛,識別精度和速度不斷的得到提升,在眾多領域的應用裡都能「大展身手」使人眼前一亮,觸不及防。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是指利用分析比較的計算機技術識別人臉。人臉識別是一項熱門的計算機技術研究領域,其中包括人臉追蹤偵測,自動調整影像放大,夜間紅外偵測,自動調整曝光強度等技術。
  • 結構光、TOF、紅外雙攝,哪個才是手機上最安全的人臉識別技術?
    蘋果自iPhone X開始,引入了基於結構光的人臉識別技術,較高的安全性與識別率,標誌著手機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同一時間個安卓廠家也在紛紛跟進,不過近兩年似乎除了蘋果一家在堅持,其他廠家都把重心再次轉回到指紋識別。
  • 什麼是人臉識別?你真的了解人臉識別技術嗎?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近年來,基於海量數據的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火車、地鐵通道、人臉通道、微郵服務、一些工作人員測繪設施等都是人臉識別技術的特殊應用。要了解人臉識別保護個人信息的難點,首先要了解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及其適用範圍,這樣才能對人臉識別技術保護個人信息進行法律監督。
  • 2D與3D人臉識別詳解
    3D人臉模型比2D人臉模型有更強的描述能力,能更好的表達出真實人臉,所以基於3D數據的人臉識別不管識別準確率還是活體檢測準確率都有很大的提高。2D人臉識別、3D人臉識別現狀如何?因為2D人臉識別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彌補不足,3D人臉識別應運而生。3D人臉識別現狀目前3D人臉識別在市場上根據使用攝像頭成像原理主要分為:3D結構光、TOF、雙目立體視覺。3D結構光3D結構光通過紅外光投射器,將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光線投射到被拍攝物體上,再由專門的紅外攝像頭進行採集。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本文將為大家從人臉檢測、人臉定位、人臉校準以及人臉對比等方面詳細闡述人臉識別的原理與實現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集成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視頻圖像處理等技術的人臉識別技術也逐漸成熟。未來五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平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到2021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前景。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提示無相關判決書 無需人臉識別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王者榮耀人臉識別提示無相關判決書 無需人臉識別是什麼意思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認證功能已經啟用,主要針對疑似未成的成年帳號強制人臉識別的,不過由於功能還在完善中,所以在人臉識別時會出現錯誤代碼或則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估計多數玩家看到提示無相關判決
  • 人臉識別測溫儀_讓體溫檢測更高效
    各種手持式的紅外測溫儀靈巧、便捷,成為了社區工作制二的好幫手。隨著復工返崗日期的來臨,火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也積極引入人臉識別測溫儀,爭取高效的完成乘客測溫工作,為乘客出行安全提供保障。一、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優勢有哪些?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工程實踐(10個月人臉識別領域實戰總結)
    前兩年,很多機場安檢都開始用上了人臉驗證;今年4月,很多一、二線城市的火車站也開通了「刷臉進站」的功能;北京的一些酒店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做身份驗證。2 人臉識別應用場景(識別)我們再來看看幾個場景。第一個是刷臉的自動售貨機。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機器的時候就有個疑問:」現在人臉識別算法已經做到萬無一失了嗎,認錯人,扣錯錢怎麼辦?」
  • 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紅外熱像儀測體溫原理
    問1、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測溫與市面上人臉識別測溫設備的區別?吉布斯測溫模塊與市面上熱像儀熱成像原理是一致的。區別就在於傳感器量程與測溫算法。1、 傳感器量程:市面上很多廠家的人臉測溫機能演示測出50℃甚至60℃的熱水溫度,這是因為用的是工業傳感器。工業傳感器的量程普遍是從-20℃到150℃,同一顆sensor量程越大也就意味著誤差越高。
  • 人臉識別成北京售樓處標配?業內人士:目的在於區別客戶
    人臉識別技術竟已無孔不入?記者走訪發現,人臉識別系統在北京各售樓處同樣已成標配,甚至絕大多數是在看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無感方式收集其面部信息。  按照售樓員的說法,由於鏈家、我愛我家等渠道給樓盤帶客成交是要支付佣金的,從成本角度,開發商更喜歡主動到訪的看房人,為了方便甄別誰是誰的客戶,便想出這套辦法,「幾乎所有售樓處都這麼做,畢竟安裝一套人臉識別系統的成本可能不足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