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的這顆定時炸彈,未來有可能會打破太陽系內平靜

2020-11-13 科學日記

在太陽系內有一顆非常危險的行星,它有可能打亂太陽系內的平衡,想必大家應該想知道究竟是那一顆行星,它就是水星。水星別看它是太陽系內最小的行星,但是科學家通過對其公轉軌道的偏心率等的研究,認為它很可能打破太陽系的平靜。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只有5790萬千米,相當於0.387倍地日距離,它也是太陽系內最小的一顆行星,甚至比一些天然衛星還要小。因為距離太陽的軌道近,所以受到太陽的引力也大,水星在軌道上運行速度比其它八大行星都要快,地球繞太陽轉一周要365天,而水星繞地球一周只要88天(以地球日為單位計量)。

水星的公轉軌道太偏了,它繞太陽公轉的偏心率為0.206,所以說它的軌道非常的扁,另外它的運行速度也非常快,水星的公轉速度每秒48千米,而地球才每秒30公裡,科學家對其偏心率和公轉軌道速度等的研究,認為它可能給我們太陽系帶來了危機。

據科學家推測,在未來數十億年間,它的軌道還會繼續發生偏轉,因此會有百分之一的機會與金星發生碰撞,甚至還有可能和外側的巨行星引力場一起打亂太陽系的平靜。

相關焦點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地月系在地月系之外,還有三顆和地球靠得比較近的行星。它們是水星、金星和火星。這幾顆行星就像是地球鄰村的。地球和這幾顆行星共同組成了內太陽系。以小行星帶為界,內側是內太陽系,外側是外太陽系。整個太陽系那麼太陽系呢?
  • 未來在太陽系,可能會發生的3件大事,地球有被吞噬的可能?
    任何事物在誕生之後,就預示著它在未來會有消亡的那一天。在50億年前,銀河系一片虛無,除了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森林之外,並沒有任何的星體,而這裡卻是誕生太陽系的搖籃。再一次超新星爆發的影響下,老恆星死去之後,給太陽終於帶來了新的動力,在爆發力度的衝擊之下,不斷的收縮和自轉,溫度和密度也越來越高,形成了一顆新的恆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陽。
  • 有風有雨有大氣,這顆太陽系內的星球,或許真的存在生命
    在太陽系內,地球是最幸運的一顆星球,至於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無非就是地球誕生了生命,甚至還繁衍了文明。雖說如今我們還不能確定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但能確定的是,其他星球上一定不存在文明,而這也就說明地球是太陽系內唯一存在文明的星球。
  • 太陽系內的這顆行星告訴你,能達到100級
    太陽系內的這顆行星告訴你,能達到100級由於人類長時間都飛不出太陽系的原因,所以科學家們逐漸就在航天領域的範圍,又縮小到了太陽系內,希望可以將太陽系內的行星多了解一點,以此為未來人類可以改造這些小行星或者星球做準備,比如說,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就存在著八大行星,地球本身上來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 這顆意外的恆星穿過了我們的太陽系
    這是一個七萬年前穿過我們太陽系的流氓恆星的故事。如果你喜歡這個文章,那麼讓我知道,我也會開始製作最新的科學新聞文章。70萬年前,一個外星人穿過我們的太陽系。但不是一個坐在飛碟裡的小綠人,一個燃燒著氣體的大球。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真正的流星,比我們現在的近鄰近鄰近五倍半人馬座。
  • 140萬年後,太陽系可能會迎來第二顆「太陽」,地球有危險嗎?
    有很多的星系是雙星系統或者三星系統,也就是一個星系內有二顆恆星或三顆恆星,而像太陽系這樣的單星系統,在宇宙中反而是比較少見的。太陽系的鄰居比鄰星系就是一個三星系統,有著三顆恆星共同管理著星系。天文學家通過蓋亞空間天文臺的觀測數據計算發現,這顆紅矮星正在向著太陽系飛來,大約在140萬年後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之後飛離太陽系。根據模擬計算,140萬年後,它雖然不會闖入太陽系,但是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只有一光年。可能有人會說了,它跟太陽有一光年的距離,應該不會對太陽系造成什麼影響。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
  • 太陽系內或存在第九大行星,體積超過木星,將成太陽系內最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大家都較為熟悉的星球,科學家們剛發現它時認為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因國際天文聯合會對行星的概念進行正式定義,冥王星在質量與體積方面都沒有滿足行星的新定義,因而被剔除出行星範圍,劃入矮行星一類。從此以後,太陽系便只有八大行星。
  • 科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都來自於星際空間
    ​法國研究人員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它們來自於星際空間,最後全被留在太陽系內。或許你聽說過奧陌陌這個名字,一個來自星際空間的小天體,2017年,當奧陌陌開始轉身離去時,天文學家才首次發現了它,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 【重磅】太陽系內只有「八兄弟」
    【重磅】太陽系內只有「八兄弟」2006年「九大行星」的說法已經成為歷史,7月14日,冥王星被「開除」於「九大行星」。金星地球的「姐妹星」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或太白金星,羅馬神話中稱作維納斯,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類地行星,地球的「姐妹星」,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
  • 這張史無前例的星圖打破了教科書上太陽系的觀點!
    近日,一張華麗的《太空地圖集》登上科學界頭條,這張史無前例的星圖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全球關注,原因無它,它的詳細程度令人髮指,並且打破了教科書上關於太陽系的觀點!當科學家們看到這一幅佳作時完全被震撼,是的,從來沒有人能夠畫出如此詳細的人類家園,僅憑語言根本無法表達這張星圖所包含的廣袤和精彩!下圖立刻奉上!這張太陽系地圖顯示了18000個天體的精確軌道模式,在太陽系的大部分地圖上,你可以看到八顆標準行星(加上冥王星目前的位置)像可愛的小鴨子一樣跟在熾熱的橙色太陽後面。
  • 太陽系真有第九顆行星嗎?
    這直接導致了一場有關行星定義的激烈辯論——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麼鬩神星也必定要歸為此類。因此,2006年8月冥王星從行星行列中除名,成為了新一類天體的旗手。雪上加霜的是,現在看來行星俱樂部也許確有第9名成員,但它並非是冥王星。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那裡天體之間的奇特相關性暗示有一顆隱匿行星的存在,它或許是真正的第9顆行星。
  • 太陽系內第九顆行星 到底是找不到還是不存在?
    太陽系「老九」 到底是找不到還是不存在  不知不覺,距離上一次在太陽系內發現行星已過去了170多年。如果能在太陽系內發現新的行星,或許是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事。資料圖:克卜勒探測器發現的一顆類地行星。  不過,自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沒有人再去尋找新的行星,因為能找到的機會十分渺茫。
  •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未來幾年或恢復到九顆,因為此星很可能存在
    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認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那是因為以前把冥王星也算在內的,但是冥王星已被踢出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使得太陽系行星成了八顆。不過在未來幾年中,太陽系的行星數量卻很有可能會被補上一顆,重新成為九大行星,不過要補上的這顆行星不會是冥王星,而是一顆目前還未知其軌跡,並且沒有看到其真面目的行星。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的位置處於柯伊伯帶的外圍,其質量還不小。
  • 太陽系中處境危險的行星!其百年內會和多顆衛星相撞?
    天王星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顆行星,天王星的體積在太陽系行星當中排在第三位,它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天王星的主要大氣成分是氦和氫兩種元素,另外還有較少的由甲烷、氨、水組成的冰,以及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最冷的行星,它最低的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224度,從天王星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冰,但是天王星似乎是太陽系當中運氣最糟糕的行星了。它圍繞太陽旋轉姿勢被人們稱為是酒鬼,另外最新的研究表示,在未來的一百年當中或許它的幾顆小型衛星會相撞。
  • 太陽系宜居帶內有三顆行星,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這要感謝木星!
    到目前為止,這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這也使得地球成了一顆智慧星球,而太陽系也成了一顆有智慧的太陽系。地球本來十分不起眼,可是因為人類的出現,使得它在眾多的星球中顯得格外的耀眼,而太陽系也原本默默無聞,可是因為有地球的出現,從而在眾多的星系中中脫穎而出,可以說人類的出現,是宇宙中的一個奇蹟!但是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會有生命的出現呢?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內第二個星際天體:C/2019 Q4彗星
    根據C/2019 Q4觀測團隊的估計,該天體可能會在太陽系內停留6個月到1年,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可能會對它的特徵或亮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雙子星天文臺的安德魯·史蒂芬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之所以能捕捉到這幅圖像,是因為雙子星天文臺可以快速調整觀測參數,從而發現這一可見窗口極短的物體。」該圖片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拍攝的。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但是這些適宜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都在太陽系之外,距地球少則幾光年,多則幾百光年以上。以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還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探索,因此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星球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最受科學家關注的自然是火星,火星很早就進入了科學家的視野,並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以探索了解火星的環境。
  • 一顆橙矮星可能在未來闖入太陽系
    有一項新研究詳細描述了我們附近5萬多顆恆星的計算機模擬軌道。最近,此項研究作者表示,其中一顆橙矮星有90%的可能性在未來24萬年至47萬年間穿過外太陽系的奧爾特雲。在《天文與天體物理》(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剛剛批准發表的這篇論文中,德國海德爾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天體物理學家、該論文唯一作者科因·拜勒-瓊斯(Coryn Bailer-Jones)寫道,將在3光年距離範圍內掠過地球的14顆恆星中,與地球發生最近距離接觸的一顆可能會是
  • 太陽系曾經有第五顆氣態行星
    視頻:如果太陽系其他行星在月球的位置,時長2分47秒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曾經存在一顆巨型氣態行星,由於這顆行星與海王星發生了碰撞巨大的碰撞還導致柯伊伯帶大量小天體的出現,碎片也布滿了太陽系,由此科學家推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假說,認為在柯伊伯帶上可能存在當時碰撞留下的神秘內核,這是一個由巖石構成的小天體,來源於這次史無前例的碰撞事件。
  • 除火星外,太陽系內還有一顆宜居星球,科學家稱或有流淌的湖水
    文/行走天涯除火星之外,太陽系內還有一顆宜居星球,科學家稱或有流淌的湖水一直以來人類都很想找到一個可以替代地球的星球,因為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隨著人類在地球上不斷的開採資源,使得地球已經逐漸的變成了一顆可能在未來就不太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了,那如果人類不早也不未雨綢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