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新海誠的另一部誠心製作《天氣之子》將於11月1日和大家見面。
其實這部動漫早在7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在日本上映了,部分漫迷大概也是通過各種方式看過這部動漫了,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天氣之子》還是比較陌生的,因為畫質「狂魔」新海誠雖然在二次元領域具有一定的名氣,但是對於很多的萌新來說,並不像「玄機」這類名詞這麼知名。
說到新海誠,還是想吹一下他的畫質,畢竟新海誠就是這一點在業內打出了名氣。每一張都清晰唯美,讓人為之驚嘆,因此只要在二次元提到壁紙,必然就會聯想到新海誠。
雖然這位動漫導演的畫質突出,但是在劇情上還是遭受了不少漫迷的質疑,上一次的《你的名字》還好,這一次的《天氣之子》讓不少看過的人表示失望,劇情上面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新意,但是劇情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卻讓一些觀眾無法苟同,甚至是有強行煽情的成分存在。
對於這一點,筆者就不表達自己的觀點了,畢竟本來擇取一部作品的角度不一,就必然會產生千萬種不同的看法,而很多的看法正好相左,因此必然就會引發爭議。在一些界限模糊的作品中,價值觀的取向有時也是十分模糊的,只能捕獲到它的一絲蹤影,但是比較難抓取它的本質,因為它本身就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本意,而是將表達深藏在各種細節和鏡頭之中,十分委婉地進行表達,因此觀眾在理解的過程中,興許會產生某種誤解。或許,一些地方本來作者並無表達,但是觀眾卻將之理解為作者過激的表達,這種現象也是時常存在的。
翻開豆瓣,已經有不少關於《天氣之子》的討論了,建議還並未看過這部動漫的漫迷,暫時先別去看它的評論,如果有心想去看的話,直接等到那一天去看就行了,別人的評價或許並不正確,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要讓其他人的評價影響到自己,並且影響自己對觀影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