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秒5》到《天氣之子》,看新海誠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

2020-12-06 小嘿說動漫

作為少數躋身「日漫百億票房俱樂部」的成員之一,新海誠,一個執著於愛情題材動漫作品的導演和漫畫家,自《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後聲名大噪。而在此之前,新海誠並不廣為人知。死磕少年異地戀情節,唯美到每一幀都是壁紙是大多數人對新海誠作品的第一印象。

對於新海誠,喜歡他的作品的粉絲有無數個喜歡的理由,不喜歡他的作品的人同樣有無數個不喜歡的理由。

自《你的名字》突破百億票房之後,新海誠便被很多粉絲稱為宮崎駿的接班人,這樣的說法一時間在動漫界引起軒然大波。宮崎駿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他將日本動漫從本土推向了全世界,作品題材豐富,架構龐大,夢想、環保、人生、生存、和平主義、女權運動這樣題材的作品只有宮崎駿可以駕馭。

但是關於愛情題材,相信沒有人能夠比新海誠更適合。

將新海誠當作宮崎駿的接班人,這樣的說法自然會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粉絲們只是以此來表達對新海誠的認可,所以沒有必要去深究引戰。

宮崎駿是宮崎駿,而新海誠,是新海誠。

從《秒速5釐米》中的妥協,到《言葉之庭》中的勇氣,再到《天氣之子》的激進,從距離到年齡到時空,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新海誠的作品的變化本身就是新海誠的突破之旅,激進之旅,成長之旅。新海誠,一直都在進步。

01角色形象上的升級:從面無表情到最帥男女主角

比起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新海誠更喜歡將精力放在作品的背景上。新海誠作品中的背景畫面全都唯美得不可方物,背景音樂更是非常細膩,但是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卻一直飽受詬病。

新海誠所塑造的角色都比較木訥,呆滯,畫風也極其簡單,和複雜絢麗、光影交錯的背景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新海誠可以花很多心思在背景的布局上,天空、陽光、綠葉、建築都是新海誠非常注重的元素,而對於角色的形象,新海誠並沒有花太多的精力。但是從《追逐繁星的孩子》開始,新海誠在注重背景的同時,也開始注重作品中的角色的形象塑造。

直到《你的名字》,吐槽新海誠作品中角色形象不行的聲音戛然而止。《你的名字》中的立花瀧和宮水三葉可以說是新海誠所有作品中最帥的男女主角。這是新海誠在角色形象塑造上的進步。

02作品細節上的變化:從零散、瑣碎到打碎再重組

很多人在看新海誠作品的時候,都會覺得比較晦澀難懂,因為新海誠作品中的情節都比較破碎,零散。新海誠又特別喜歡在一些小細節上做文章,比如說《秒速5釐米》將作品割裂成了三個小篇章:

1、櫻花抄;

2、太空人;

3、秒速5釐米。

這三個章節中的男主角都是同一個人,並且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聯,但是有不少粉絲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都會以為是三個不同的小故事。所以,看新海誠的作品如果不注意細節,就會變得晦澀難懂。信件上的內容、手機屏幕上信息等等都可能是關鍵。這使得很多粉絲在看電影作品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吃力。

而在《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中,新海誠不再單純使用這種破碎的敘事手法,而是使用了更加巧妙的方法:打碎之後再重組。這在《你的名字》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你的名字》中對於「繩結」的應用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作為整部影片中的「暗線」,新海誠利用繩結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在前期時空破碎,看得人云裡霧裡,但看到後期卻豁然開朗。這是新海誠在細節運用上的進步。

03作品戲劇性上的變化:從先抑後揚到一波三折

新海誠前期的作品一直都給人非常壓抑的孤獨感,距離感,失落感,沒有高潮起伏,高冷而又疏離。看新海誠的電影作品,沒有一個平靜的心情很難看得下去。

這是新海誠前期作品的一大特色。

直到《言葉之庭》,新海誠的作品開始出現了比較大的突破,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言葉之庭》不管是男主還是女主相比之前作品中的角色,都多了一絲勇氣,正是這一絲勇氣,讓新海誠在的作品從全程壓抑逐漸過渡到先抑後揚。

而到了《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新海誠一改之前的風格,你可以看到《你的名字》中立花瀧和三葉互換身體後出現的種種搞笑的橋段,也可以看到兩人擦肩而過時的無奈;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御宅向」的情節。

有哭有笑,有笑有淚,新海誠的作品開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這樣的變化讓新海誠的作品變得富有「戲劇性」。

04作品主題的升華:從距離到年齡,從年齡到時空,不斷打破常理

眾所周知新海誠的作品主題永遠都離不開兩個字:距離。

距離是貫穿新海誠每一部作品的核心,從《秒速5釐米》中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距離,到《言葉之庭》中相差十二歲「師生戀」的年齡距離,再到《你的名字》中時空的距離。

不難發現同樣是距離,但是新海誠卻將距離不斷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新海誠作品的主題都是以愛情為核心,以距離為矛盾,而新海誠卻將「距離」這一矛盾不斷擴大化,甚至到穿越時空,新海誠之所以這麼做,還是想以此來向粉絲傳遞關於愛情的哲理:

真正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心與心的距離。

05表現手法上的變化:從現實主義到魔幻現實主義,從魔幻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

新海誠在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反應了非常深刻的現實,比如在《秒速5釐米》中,新海誠給粉絲們呈現的是無比現實的情境。男主角貴樹在雪夜千裡奔現的情節令人記憶猶新,作者將貴樹遭遇列車延班時的心理活動表現得無比真實。

在《言葉之庭》中,新海誠也用現實中的非常老套的「師生戀」作為核心主題,用這樣現實中的情節有一個比較大的好處:容易引起觀影者的共鳴。

這是新海誠慣用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而到了《你的名字》,新海誠做出了非常大的突破,從現實主義過渡到了魔幻現實主義。

何為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指的是20世紀的一種繪畫,這種繪畫用現實主義(REALISM)的精確來描繪物體,但是卻悖論般地表現出一種由於對時空因素進行迥然不同的並置所致的奇異的效果。現已被用在文學作品中,是一種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

不同於新海誠往期的作品,《你的名字》中第一次引用了魔幻元素:神社、巫女、產靈、結繩、冥界等一系列關於神學宗教的詞彙在《你的名字》中被廣泛運用。這樣的設定甚至延續到了《天氣之子》中。

《天氣之子》中的晴女、祭品、神靈等元素同樣是新海誠在使用魔幻現實主義表現手法上的體現。

而《天氣之子》更是一改新海誠的作品風格,激進是大多數人對《天氣之子》的評價。這是新海誠從魔幻現實主義轉向批判現實主義的過程。

何為批判現實主義?

批判現實主義是屬於資產階級範疇的文學,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它的社會政治主張主要是改良主義,它的創作理論的哲學依據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論。

批判現實主義十分激進,《天氣之子》已經不再是純粹地描述愛情的觀念,在愛情中,新海誠糅合進了更多的元素。森島帆高和天野陽菜為了愛情選擇放棄拯救東京,哪怕是東京被大雨傾倒,也要一起活下去。這樣的情節設定自然避免不了一番對於「價值觀」層面的探討。

個人和群體哪個更重要?新海誠推翻了日漫中屢試不爽的「個人英雄主義」,反而倡導「反抗精神」,這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但也使得《天氣之子》飽受爭議。

從《秒速5釐米》到《天氣之子》,是新海誠從現實主義走向批判現實主義的過程。

06從妥協到激進:突破再突破,否定之否定

很多人都認為《你的名字》是新海誠的集大成之作,這可能成為新海誠自己也無法超越的作品。《天氣之子》在豆瓣的評分僅僅7.1分,相比《你的名字》的8.4分,落後了整整一個檔次。是《天氣之子》真的不如《你的名字》嗎?

在作者看來並非如此。《天氣之子》本質上是帶有階級性的,不同階級的人去看這部作品將會得出不同的評價。

《天氣之子》中運用了非常多巧妙的手法,其細節更是構成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規律之一:否定之否定。

犧牲晴女陽菜拯救世界是理所應當的,這是肯定的部分,它十分符合現世價值觀,也是絕大部分人的觀點;拋棄世俗觀念,讓東京被大雨淹沒也在所不辭,因為東京在很久以前本身就被大海包圍,這是對肯定的否定;結局男主帆高見到女主,再回望那座被大雨傾倒的城市:世界確實被我們改變了,這是對否定的再否定。

新海誠這種微妙的手法很難讓人注意到,從《秒速5釐米》中對愛情的妥協,到《天氣之子》中對世俗的反抗精神,這表達了新海誠對於愛情的深刻理解。同時也是新海誠自身的突破之旅和成長之旅。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壁紙動畫格局更大了
    而對於中國內地而言,此片拖到11月份才在中國上映,箇中也是有主觀客觀等因素云云。於此就有觀眾稱這樣入冬了才上映夏季的電影合適嗎?其實呢,雖然進入冬天,而電影中展現的夏日的雨天陰天似乎放在如今冬季的中國,顯得更為寒冷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畢竟《天氣之子》所表達的重點是教導大家拋開焦慮和寒冷,也希望人類所生活的城市也是美好放晴的。
  • 方方:來自現實主義的聲音
    從片斷到巨著,從文言到白話,從編撰到獨創,從為說理到寫生活,其發展線路清晰明了,每一朝代的改變和進步都顯而易見。及至近代,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結束了古典小說的命運。 因報刊的興盛,語言的革命,以及西方文學作品的引進,小說寫作也有了一個顛覆前人的變化。新文化運動中最為活躍、也最受關注的是文學革命。它倡導創作有誠意的現實主義小說。
  • 從《星之聲》到《天氣之子》,淺談新海誠的方法論
    文丨千葉君desu@bigfun社區1997年,一部獲得了eAT金沢』98にて特別賞黑白短片悄悄揭開了新海誠動畫生涯的帷幕,陳舊的老電影效果,熱戀中的男女,以及貫穿始終的憂鬱藍調,這87秒飄忽不定的鏡頭組合中流露出的濃濃意識流風格,奠基了新海誠今後作品的主要走向。
  • 《天氣之子》新海誠總能給我們一個青春的幻想
    #日本動漫#其實《天氣之子》相對於君名更有著新海誠的風格,眾所周知新海誠不怎麼會講故事,就故事來說天氣之子的故事要比君名的故事簡單的多,所以新海誠敢去加入更多的屬於新海誠的東西融入進裡面,這份獨屬於新海誠的溫柔也許很令人費解,但是,當你慢慢理解之後,一切又變得順其自然。
  • 新海誠出席《天氣之子》活動 哀悼京都火災遇難者
    新海誠導演>網易娛樂7月19日報導 據日本媒體報導,7月19日零點,新海誠導演在東京TOHO影院新宿參加最新作《天氣之子》世界最快上映會,與影迷一起觀看新片,上映結束後他出席舞臺見面會,對觀眾表示感謝,同時對7月18日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火災中不幸死去的同行業者表示哀悼。
  • 《天氣之子》新海誠一次失敗的作品?
    #日本動漫#看完了《天氣之子》整部作品,首先是優秀的畫面和配樂,非常符合我的審美,尤其是新海誠作品對於風景的刻畫,總會給我一種廣闊宏大而幽靜的感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反正那種感覺很奇妙,加上配樂。其實本人還是更願意相信 天啟之子 和 你的名字 是一個世界。看的IMAX,音效沒的說,完美,可以聽到很多細節音,大畫幅看風景很爽,感覺接近於沉浸式體驗了吧。極力推薦IMAX。
  • 現實主義為何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最近許多作家的創作談都說到了生活之於創作的源泉作用,這是「共識」,但筆者又感到,有些作家似乎存在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矛盾心態。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出現在1826年的法國文壇,1829年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但其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比如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再現說」就是現實主義最早的藍本。在歐洲文學的發展過程中,現實主義到了19世紀中期發展到最自覺最成熟的階段,出現了福樓拜、託爾斯泰等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 《天氣之子》上映,光線傳媒要承包新海誠動畫版權?
    喜歡動畫電影的人一定有留意到,最近日本導演新海誠的新電影《天氣之子》已在中國國內上映。買下《天氣之子》版權的公司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引進過《你的名字》的光線傳媒。2016年《你的名字》上映,當時報導的版權價格高達1900萬元,儘管有新海誠執導,製作也非常精良,但如此日系風格明顯的動畫,並沒有太多公司看好。光線傳媒卻大膽的購入版權,結果也確實沒讓其失望,影片上映後最終收穫5.76億的票房,創造了日本影片在華的票房紀錄!而且據說該片的新媒體版權也賣到了5000萬左右,光線傳媒的這筆投資顯然賭對了。
  • 深度解析:《天氣之子》,你是一部非常「新海誠」的動畫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正式走入全世界觀眾眼中的第二部作品,講述的是離家出走至東京的高中生森島帆高,與擁有能局部操縱天氣能力的「100%的晴天少女」天野陽菜,在持續異常降雨的東京街頭展開的Boy Meet Girl的故事。
  • 品味新海誠:《天氣之子》,想嘗試前往那道光芒中
    去年獲得角逐奧斯卡獎的動畫不多,最具有希望的除了迪士尼動畫《玩具總動員》、國產黑馬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外,就是這部《天氣之子》。足以看出這部動畫的優秀。《天氣之子》的劇情是我們熟悉的新海誠劇情,看似是一個遐想出的環境中,上演著令人感觸的故事,東京處在氣候失控的情況,每天都是不停的下雨,從來沒有晴朗的時候,主人公帆高離家出走來到東京,在一家雜誌社工作,遇到了女主角陽萊,陽萊是一個「晴女」具有可以讓天氣放晴的能力,在與陽萊相處的時間,帆高逐漸喜歡上了陽萊,但是由於陽萊過度地使用了自己讓天氣放晴的能力而消失,在帆高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於11月1日上映,漫迷又可以收穫一波壁紙
    自《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新海誠的另一部誠心製作《天氣之子》將於11月1日和大家見面。其實這部動漫早在7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在日本上映了,部分漫迷大概也是通過各種方式看過這部動漫了,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天氣之子》還是比較陌生的,因為畫質「狂魔」新海誠雖然在二次元領域具有一定的名氣,但是對於很多的萌新來說,並不像「玄機」這類名詞這麼知名。
  • 新海誠《天氣之子》開始預售,主題曲MV公布,壁紙歌單都可以換了
    自《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上映之後,很多人都知道「壁紙狂魔」新海誠這個人了。新海誠從1997年開始執導動畫電影,也獲得了不少的獎項,但直到《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上映後,才有更多的人關注新海誠。對於他的新作《天氣之子》大家都滿懷期待。
  • 新海誠《天氣之子》,為了愛情,水漫東京又何妨?
    「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 每當聽到《小情歌》裡的這句歌詞,我都會幻想一下讓城市顛倒的大雨是什麼樣子,在這種雨中擁抱的又是什麼樣的人。 可以我想像力一直不是特別豐富,總也想像不出什麼有意境的畫面。 直到我看了《天氣之子》。 甭想了,就這樣!
  • 繼承與創新:沃爾茲新現實主義理論定位再探討
    (一)理性的限度  對理性主義的懷疑早已有之,只是伴隨著近代自由主義的衰落這種對理性主義的懷疑才開始引人注目。自由主義秩序建立在理性主義基礎上,後者認為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是虛假的,通過教育的方式使所有人認識到自己「真實的」利益後,衝突自然就會消失。理性主義者還認為,人能夠通過創造國際組織、國際制度和國際法庭的方式解決國際衝突。
  • 新海誠《天氣之子》內地定檔
    《天氣之子》定檔海報9月29日,2019日本年度票房冠軍《天氣之子》內地確認定檔11月1日,並首發內地定檔海報。相關話題空降多平臺熱搜榜,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作為新海誠導演時隔三年回歸之作,《天氣之子》在情感上延續了《你的名字。》中極致浪漫主義的唯美愛情。片中,孤獨的男女主角在大城市中相互陪伴,成為彼此的依靠。即使兩人因故被迫分離,但「一定要見到對方」的心情卻從未改變。這種純真的情感讓許多觀眾回憶起當時《你的名字。》帶來的感動,有觀眾評價到「只有在新海誠的作品中,才能看到這樣純粹熱烈的愛情」。
  • 【安利】天氣之子:新海誠,下個作品決勝負。最新資料視覺圖公開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大型電影製作公司東寶株式會社宣布,新海誠導演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將於明年7月上映。這也是其自2016年《你的名字》之後再度推出新作!而且近期還放出了宣傳圖!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最新截圖公開,7月19日上映。影片講述了離家來到東京的高中生森島帆高與「可以讓天空變晴」的少女天野洋菜之間發生的故事。
  • 《天氣之子》的一張照片,透露出瀧與三葉在一起,你注意到了麼?
    眾所周知,新海誠的動漫畫風唯美,高清到360度無死角,所以新海誠一有新作,大家都很期待,畢竟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票房累積5億多,也很好看,那麼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你們看了嗎?在《你的名字》結局中三葉和瀧並沒有說是完全在一起,新作《天氣之子》帶你揭露三葉和瀧的美好結局。
  • 新海誠動畫《天氣之子》定檔 11月1日電影院走起!
    新海誠動畫《天氣之子》定檔 11月1日電影院走起!時間:2019-09-29 19:55   來源:Mtime時光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海誠動畫《天氣之子》定檔 11月1日電影院走起! 時光網訊新海誠導演的動畫新片《天氣之子》中國定檔11月1日上映,定檔板海報同時曝光。
  • 新海誠《天氣之子》獲日本電影動畫本年度首次DVD&BD同時第一!
    新海誠導演的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在5月27日發售的DVD盤天氣之子DVD標準版和BD盤天氣之子藍光標準版首周銷量DVD3.9萬張,BD5.9萬張,創下了驚人記錄!作為新海誠導演的作品,2017年8月7日版《你的名字。》的DVD、BD作品記錄以來,總計第2作。《天氣之子》是新海誠導演的最新長篇動畫作品,於去年7月上映。講述了離家出走的少年帆高和只要祈禱就可以讓天空晴朗的能力具有少女陽菜,被命運捉弄卻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故事。
  • 安克斯密特:《為什麼是現實主義?——奧爾巴赫論實在之表現》(1999)
    九、單子論與現實主義表面看來,這是最為悖謬之事。因此我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對這樣的要求不應坐實待之,而應該把它看作是對現實主義小說家多少有些戲劇式地公式化了的指令,其所提出的是無法達到的理念,而他卻得盡其可能地趨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