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一部適合孩子觀看的紀錄片,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BBC製作的《藍色星球2》。這部耗時4年才完成的神作,帶我們見識了神秘而有魅力的海洋世界。
在豆瓣上,共有33059人打出9.8分的超高分數,其中接近93%的人給了五星。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紀錄片。
《藍色星球2》拍攝於2017年,距離第一部《藍色星球》已經過去了16年了。16年磨一劍,效果自然是驚豔的。
據說,為了拍攝未知的海洋世界,拍攝組一共進行了125次遠徵,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幾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1000米深的海底。
《藍色星球2》共有7集,第一集跟最後一集是概括性的,而第2集到第6集,分別向觀眾展示了深海、珊瑚礁、海底、綠色的海洋裡、海岸等幾個不同特性的海洋奇觀。
深海:人們星球上最大的生存空間
有科學家認為,深海的生物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在這一片黑暗的地方裡,完全另一個奇異世界,讓人不忍眨一下眼。鯊魚的進食,烏賊的互相殘殺,那雙進化的眼睛,鰭進化成腳……這一切都讓人不禁「哇」的一聲。
珊瑚礁:色彩豔麗,太養眼了!
記得小時候上生物課,老師拿過一個珊瑚回來給我們看。後來長大了聽說,保護海洋的生態環境,潛水的時候,其實不應該帶走珊瑚。
《藍色星球2》向我們展示了美麗的珊瑚礁,這是四分之一海洋物種的家園。異彩紛呈、生機勃勃的珊瑚礁,就像一個繁忙瘋狂的大都市。在這些海洋中最繁忙的地方,前進幾乎都成了問題。
碧海藍天:在綠色的海洋裡,競爭是激烈的
海底也是一個「綠色世界」,各種藻類植物大量的成長,作為魚類的食物,自然也引來了海底各種生物的激烈競爭。
相信《藍色星球2》中,每一集,每一個鏡頭,都會讓人感受到海洋的魅力。我在陪我家孩子看的時候,她直接說:「爸爸,以後我就看這個電視好了,它比海洋館還好看。」
毋庸置疑,孩子們從小就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的。如果家長留心觀察,小區裡的花花草草、小鳥、蝴蝶等都能引起孩子們的關注。
有專家指出,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正是觀察力最好的時候,他們對細節特別地敏銳。
這段時間,我陪孩子在家裡閱讀《第一次遇見科學》,我就發現,孩子的關注點跟大人真的很不一樣。
比如下面幾幅圖。她很快就能觀察出猴寶寶的差異,而在觀察長頸鹿的時候,大人往往是覺得是相同的,但孩子能指出大小、高低都不同。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也就是《藍色星球2》裡的解說者)曾經這樣說道
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孩子不會對自然著迷,比如一個五歲的孩子,翻開一塊石頭看到一個蛞蝓,他會覺得發現了一個寶貝,它頭上長得什麼?它如何生存的?孩子們愛自然,他們能夠理解自然。
所以,我也把這套《第一次遇見科學》推薦給孩子們。它是由少兒社出版的兒童科普讀物,也是少兒社在《十萬個為什麼》之後又一力作。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貼近孩子喜歡大自然的天性,共編寫了《海底世界》《植物的構造》《季節的變化》《放大小世界》4大科學領域,包含了96個科學主題!能夠幫助提升孩子們的見識,培養孩子們的邏輯能力、辨別能力、推理能力,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正如大衛·愛登堡所說的,孩子看到自然界的一切,都會激發他去探索的好奇心。其實,這也是我建議大家帶孩子多看看紀錄片,多看看科普讀物的原因。一個人只有主動去探索世界,他才會更加具有創造力!
這套書我最初是在書店看到,當時就很多人在圍觀、翻閱,我家孩子也非常喜歡。
這套書每一張圖片都是高清的,色彩就非常吸引孩子去閱讀,也有利激發孩子們去探索的動力和熱情。
現在,這套書360元。少在外面吃一次飯,就可以給孩子買一套高質量的科普啟蒙書籍了。
我認為,科學的思維+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現在就點擊下方連結,與孩子一起《第一次遇見科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