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雖然同樣遵循一般的攝影理論,但是卻比較特殊,依據一些攝影常識去拍攝,很可能拍不好。
微距拍攝因為對焦距離要求很近,常規的鏡頭是難以拍好微距照片的,要麼是用微距鏡頭拍攝,要麼是在常規鏡頭上加近攝鏡或者近攝接圈。微距鏡頭比較貴,後面兩種方法非常實惠,如果在光學性能本來就不錯的鏡頭上加近攝鏡或者近攝接圈,那麼拍攝效果也不錯。
在拍攝技巧上,微距拍攝要把握好下面5個關鍵點。

1.微距拍攝不要使用大光圈
我們看到的微距作品景深很小,背景虛化很厲害,往往會讓人誤認為是使用了大光圈。其實恰恰相反,微距拍攝應該使用小光圈。為什麼?我們知道對焦距離對景深的影響非常大,微距拍攝時,景深會非常小,有時只有幾毫米的範圍,這會讓我們拍攝的照片看過去不清晰,所以我們一般要用小光圈來加大景深,一般推薦使用f11-16,過小的光圈也不好,畫質會有所降低。
2.微距拍攝對快門速度的要求
微距拍攝的鏡頭焦距一般在100mm左右,如果手持拍攝依據安全快門速度1/100秒,即使拍攝靜態對象也難拍攝清晰,因為對焦距離很近,看似微小的移動都會造成照片模糊,一般要用到1/250秒或更高的快門速度,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拍攝靜態對象才可以用較低的快門速度。再有就是室外拍攝花卉或植物的上昆蟲等,拍攝對象一來會在風吹的搖動中,二來昆蟲會有爬動,這些小的移動都要求我們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拍攝對象移動太快,如大風時就不要進行微距拍攝了。
3.微距拍攝大多時候要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