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你應該了解一下……

2021-01-1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也許這得從星球的字面意思上來理解,第一種是天體,這很簡單估計大家都知道,第二種則是行星,目測大家也都知道,第三則是恆星,100%的人都會知道,第四則是我們夜空中我們能見到的最近的恆星,應該也知道...但最後一個您肯定不知道,不妨聽在下扒一扒!

距離最近的天體是月球,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月球是大家最熟悉的,平均距離38.4萬千米隨口就能出來,因此這個不作數哈!

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在這個答案上很多人可能會選擇火星,畢竟火星那麼熱,最近還有「洞察號」登陸火星,難道不是火星最近嗎?其實金星會更近一些,最近距離只有4200萬千米,而火星則有5500萬千米,相對而言還是近一些,而且去往金星也會更容易些!不過2018年火星大衝期間距離仍然達到了5700萬千米!

金星則是內行星,角速度比地球快,因此地球與金星之間接近的機會比火星要多!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那必須是太陽,要是這個答案搞錯了得打屁股!每天都被太陽寵幸,居然生在福中不知福!!

最近的恆星大家也都能脫口而出了,Proxima,比鄰星!比較驚喜的是它還有一顆可能宜居的行星!

和地球差不多哦.....也許三體人正在馬不停蹄的趕往地球哈.....

最後一個問題來了,在過去的2018年裡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是哪顆呢?也許應該是2018 CB,因為它在距離地球附近約6.5萬千米的區域經過,僅僅比3.6萬千米的靜止軌道高了沒多少!

是不是擦肩而過?是不是很驚喜?是不是很尿褲子?在浩渺無邊的太陽系裡,這簡直就在眼皮子底下經過,能不讓人毛骨悚然?

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位置與當量大小,點越大表明能量越大!當然我們在定義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時,是不是得把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排除呢?因為撞擊的肯定是最近嘛,你看都合體成功了!!

相關焦點

  • 火星來了,15年來它來到了距離地球最近的地方
    據Ladbible網10月5日報導,在未來15年裡,火星將來到距離地球最近的軌道。本周,這顆紅色星球正在接近地球,10月6日它距地球的最近距離為3860萬英裡(6207萬公裡)。雖然聽起來仍有幾千萬公裡遠,但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已經足夠近了,我們在地球上通過肉眼就能看到它,甚至不需要天文望遠鏡。
  • 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亮,但距離我們最近的還有這些級別的天體
    距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天體是我們腳下的地球,而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當然就是我們的月亮了,其和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那麼其他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你知道嗎?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通常衛星都距離行星比較近,所以它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為363,300千米,距離地球最遠的距離為405,493千米,它的的體積為地球的1/49,質量約為地球的1/81,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星,其與地球的質量比在太陽系衛星和行星中為最高。
  • NASA確認:一顆小行星飛臨地球,29日距地球最近,總價值174美元
    這顆小行星編號為153201(2000 WO107),根據其飛行軌道數據,在11月29日飛臨,距離地球最近,大約是11個地月距離,因此說安全的很,並不用擔心它撞擊到地球表面。但天文學家對這顆小行星依然很關注,因為這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並且根據飛行數據計算,未來的每一次飛臨地球,和地球的距離越來越近,最近的時候是在2040年11月,而到了2140年它和地球的距離僅僅為地月距離的一半。這類型小行星會橫穿地球的公轉軌道,雖然目前沒有發現撞擊的可能性,但依然被歸類到潛在威脅的小行星。
  •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衛星,而按級別來說,哪些天體離地球最近?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衛星,而按級別來說,哪些天體離地球最近?從人造衛星給地球拍的「全身照」來看,這個地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藍色的水球。我們知道那些藍色的區域,是地球的海洋所呈現出來的顏色。而我們人類站在地球上,只是知道海洋很寬廣而已,並不知道這個地球整體的外貌。所以在這個宇宙中這麼多的天體裡,只有地球離我們人類最近,也可以說零距離。而按級別來說,有哪些天體是離地球最近呢?級別一,衛星。雖然我們人類已經發射了上千顆人造衛星,但是地球上空就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
  • 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和太陽的角視距(兩個天體在觀察者眼裡張開的角度)只有28°,水星的身影往往被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所以,從地球上觀察水星,我們只能在日出東方之前或者是在日落西山之後的時間裡,觀察到水星。(一)水星的相關數據,水星的自轉(也就是水星的一天要比地球長很多)非常的緩慢。
  • 為何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到底是什麼動力的驅使?了解一下!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何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到底是什麼動力的驅使?了解一下。其實在一般情況下,大家也都知道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但是也有一些天體並不會轉動,比如一些靜止的小行星還有彗星,這些是沒有自己的固定運行軌道,他們只能在龐大的宇宙當中到處遨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地點。但是自轉的天氣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太陽也會自轉我們生存的地球也會自轉,這種自轉在宇宙當中幾乎是很多星球都存在的現象,這就像是自然規律一樣。
  • 或長或短,答案你意想不到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距離地球一光年的天體是有的,因為太陽系按照奧爾特云為邊界,它的直徑在2-3光年左右。在奧爾特雲聚集的是長周期彗星以及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些碎片,被大行星等拋離內太陽系。因此說想要看人類飛行一光年需要多長時間,只需要了解飛行速度即可,那麼問題就變得簡單了,我們只需要找出兩個典型的太空飛行器實際飛行情況來計算就可以了。【太空飛行器飛行一光年需要多久?】
  • 離太陽半個光年到一光年範圍內,哪顆天體可能存在生命?
    最遠的探測器應該是旅行者一號,這個探測器是NASA於1977年發射,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地球大約220億公裡,按照目前的速度要想飛出太陽系大約需要一萬七千多年。人類已經探測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都沒有發現生命存在的痕跡。問題中所說的範圍是半光年至一光年範圍內,而這個範圍內就是太陽系的範圍。
  • NASA確認,一顆小行星正在高速飛臨,11月2日距離地球最近
    天體之間的碰撞貌似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事情,我們可以看一下月球的真實表面。近日美國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發布了常規警告,一顆小行星正在高速向地球飛來,大約11月2日到達距離地球最近的地方。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在12天內,完成了對於2018VP1的21次觀測,獲得了詳細的軌道數據,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撞擊到地球的概率大約是0.41%。
  • NASA確認,一顆小行星正在高速飛臨,預計11月2日距離地球最近
    天體之間的碰撞貌似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事情,我們可以看一下月球的真實表面。下邊圖中左邊是月球正對著地球的一面,表面上月海較多,右邊是背對著地球的一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撞擊坑,美國宇航局的月球軌道勘察器記錄下月球表面的真實情況。這樣看來月球也給地球遮擋了很多天體的碰撞。
  • 《流浪地球》裡的比鄰星屬於哪一等級的天體系統,你知道嗎?
    今年年初火遍全中國的著名影片《流浪地球》已經播放近一年,成了婦孺皆知的作品。可是對於剛上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必修一的第一節課《宇宙中的地球》中就涉及到這個知識。這是學天體系統時用到的知識。下面是天體系統劃分示意圖: 天體系統當然這是作為高中地理教學要求的劃分方式
  • 星雲是什麼,你知道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雲是誰嗎?
    宇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極其神秘的,關於宇宙的很多內容,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觀測和推算來了解。當然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也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從最初的肉眼觀測,到利用光學望遠鏡進行太空觀測,再到後來利用口徑越來越大的光學望遠鏡進行觀測,現代天文觀測利用大型射電望遠鏡進行觀測。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如此龐大的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天體,行星、恆星、星系等等。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天體!毫無疑問,黑洞是非常恐怖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離,只能在其表面不斷遊走,所以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黑洞,它也因此而得名。但如果說到最恐怖的天體,恐怕輪不到黑洞。
  • 「專題-近地天體」4月29日,1998 OR2近距離飛掠地球
    雖然離我們很近,但是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下面我們來具體「觀測」一下這顆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PHO)。白色為1998 OR2軌道圖片版權(Courtesy NASA/JPL-Caltech)參數:1998 OR2是一顆阿莫爾類型的近地天體(分類請參照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近地天體),截至2020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新聞速遞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提到黑洞, 大家一定不陌生, 近日科學家又有了新發現, 一起來看看吧!
  • 距地球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的地質很活躍
    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進行的大量研究發現,穀神星是一顆地質活躍的天體,有冰火山以及遠古海洋遺存。   2017年末至2018年末,黎明號在燃料耗盡前的幾次繞行中收集了大約一年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   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
  • 月亮和其他天體的引力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一天的時間延長了六小時還是很可怕的:我們簡單估算一下,比如說如果生活在十四億年前,每個月還是只有23天的;月球的存在導致我們每個月得多工作7天……或者多睡7天,看你是取決於你是把半杯水看作「滿了一半」還是「空了一半」的人。月球就是這樣延長我們每天的時長的,但這種摩擦的阻礙效果是相互的。就像月球影響我們一樣,潮汐對月球也會產生相似的影響。
  • 地球軌道上有上萬個近地天體,它們會地球衝向地球嗎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實際上還有近3000個近地天體圍繞著地球在運動,那近地天體又是什麼呢?近地天體近地天體(NEO)是其運動軌道和地球軌道有相交,並且有可能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彗星以及流星體。這些天體一般都不是很大,而且距離地球很近。根據歐洲航天局的調研數據,目前已經編制了20022顆小行星和107顆彗星。並且,還有可能有很多近地天體尚未被人類發現。
  • 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原標題: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地球想逃出太陽系,為什麼偏要走到離木星那麼近的地方去?」在看完《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引力彈弓效應。
  • 探索多年,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竟然近在眼前
    簡介:驀然回首,科學家們發現離我們地球最近的黑洞藏身在一片璀璨的星光中。冬日南天頭頂的一個亮點,其實是兩顆臨近的恆星,而它們的旁邊,就是我們所知最近的黑洞。銀河中藏著數不清的「隱形的目標」,最新的研究將從這兩顆星的特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