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月亮變成我們的第二個家園?

2020-12-06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請點擊輸入圖

顯然我們不會現在就收拾行李搬到那兒去,但是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把月球打造成地球現在的樣子,或者說將它「地球化「會發生什麼呢?我們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把我們的天然衛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呢?它最後會是什麼樣子呢?或者退一步說,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

為什麼我們選擇了月球而沒有選擇火星呢?火星地表下埋藏著大量的水和冰,從這方面看,這顆紅色星球是能夠成為第二個地球的最佳選擇了,但是由於在「地球化「其他星球這方面我們實在毫無經驗可言,所以我們要優先考慮在我們這顆天然衛星上動手。

月球得到的陽光要是火星的兩倍,而且我們從地球到月球上只需要短短三天時間,總之,把月球建造成第二個地球可能會少花些錢和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怎麼建造一個宜居的星球呢?

首先得說清楚:我們並不打算只建一個永久的月球基地,我們要瘋狂一點,把月球實實在在地變成地球,只不過小了一點。

首先,我們要建一個大氣層,有意思的部分來了:我們要用上百個含有水和冰的彗星去轟擊月球,這些彗星會衝向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的平地上填滿水,散出二氧化碳、水蒸氣、少量的氨氣和甲烷,這些氣體聚集到地表共同形成大氣層,新形成的海水會反射更多的太陽光,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要比以前亮四倍,這些水會讓月球的動量變大,這讓衛星自轉更加接近於地球的周期。

我們向月球上投入越多的彗星,月亮就會轉得越快,一個太陰日將會從28天變成僅為60個小時,而且由於月球不再以之前的速率沿著軌道繞地球進行公轉,「潮汐鎖定」效應可能會解除。

對於居住在地球的人們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可能看到月球的暗面,儘管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暗的,但是如何保護剛建好的月球大氣層不被太陽風吹散呢?

我們有幾種選擇:第一種比較簡單——月球的自轉會產生「發電機」效應,「發電機「會喚醒月球原本活躍的磁場,使大氣層能夠保持在原來的位置,如果這樣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在軌道上安裝一個巨大的防護罩,這個防護罩可以充當一個人工的艏波,補充缺失的磁場。

當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我們就可以帶來一些經過基因編輯後適合再月球土壤上生長的植物,還可以帶來一些藻類,它們能夠釋放氧氣,這會成為月球上新生命的開始。

最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就能送第一批人類到這裡定居了,由於溫室效應,月球會變得非常溫暖,而且會有更多的雲層覆蓋,潮汐會達到二十米高,喜歡衝浪的人可能會想來感受一下吧。

除了僅有地球上重力的1/6外,在月球居住大概會和在佛羅裡達居住一樣,月球上的居民可能會跳到三米高,而且還能在空中停留4秒,如果你身體健康而且能夠堅持的話,你甚至能夠跨越月球上的湖,因為在水面上奔跑要求肌肉力量很少,而在月球上重力削弱的情況下正好符合條件。那麼,看了這篇文章,你想不想搬到月球上感受一下呢?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insh- Robin MeiMay-明媚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空垃圾搖身變成地球的第二個月亮,這給人類什麼啟示?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地球將會用引力來捕獲一個太空物體,它將持續圍繞地球旋轉6個月,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將會有第二個月亮。 這第二個月亮是什麼來歷呢?我們知道,所有天體的天然衛星基本上都是有巖石組成的,畢竟太空中可見的也就巖石、塵埃、氣體、和它們組成的天體了。因此按理來說,地球第二個月亮也該是由石頭組成的吧?但是科學家卻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地方。科學家發現這個物體圍繞太陽旋轉的軌跡和地球出奇地相似,與地球處在同一個平面上,位於遠日點的時候也只和地球有一小段的距離。
  • 我們的地球藍色家園
    我們的地球藍色家園 天空中的星球日食發生在月亮穿過太陽從地球。的太陽被月亮覆蓋取決於月亮離地球的距離。月球繞地球一個橢圓其距離可以有所不同。當這個距離太大只是部分涵蓋了太陽和月亮出現環形環-形狀eclipse太陽月亮周圍形成一個環。一個環形日食發生在一年一次持續了幾分鐘。它是在本影錐的陰影寬約100公裡。半影光的影子導致日偏食。
  • 月球之外,地球給我們安排過第二個月亮?地球:可惜剛分手了
    ,我們也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如果現在告訴你,我們曾經有兩個月亮,你又會作何感想呢?超級月亮,想不想要第二個?我們曾經還擁有一個「迷你月亮」可能地球覺得月球孤懸天外,確實是有點寂寞了吧,利用自身引力將一個小型天體捕捉,使之在地球軌道上繞地飛行,就像月球那樣。這是美國亞利桑那州卡塔利娜巡天中心的天文學家們在今年2月對外宣布的新發現。恭喜蔚藍星球的居民們,喜提「迷你月亮」一枚。
  • 人類登陸火星以後,能否把他變成第二家園?星球改造計劃或能實現
    假如人類登陸火星以後,或許可以利用以下計劃,讓火星變成第二個家園.第一項計劃是火星基地建設計劃;首先我們先看下從宇宙空間探測器傳來的信息,火星是人類企近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按照克卜勒設計的軌道,我們將人造衛星在地球與火星最近交匯處,將宇宙飛船送進火星,在火星表面建設一個模擬地球的具有實驗研究探測性質的基地利用火星資源建立能量供應站!用於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 天空中只有1個月亮,但假如出現了幾個月亮,我們將會如何?
    我們對月亮的存在是如此地習以為常—那個孤零零,又如此明亮,懸掛在夜空中的灰白色球體—以至於我們都幾乎不再思考這個問題:月球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對於這份幸運—我們地球上承受著只由一個月亮影響並引起的自然現象—咱們也是不夠感恩。然而,如果地球有不止一個月球的話會怎樣呢?試想你夜觀天象,一抬頭看見好幾個月亮,會怎麼樣啊?
  • 按彗星軌跡,太陽系中存在第二平面,有可能是彗星的「第二家園」
    黃道平面不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平面,按彗星的軌跡,存在第二平面-空黃道平面 但是對長周期彗星的最新研究發現了一個第二家園,叫做「空黃道平面」。它應該是由於彗星被銀河系的重力所拉扯而形成。當太陽系剛開始形成時,是從一些散狀無規則的氣雲和灰塵被擠壓,變成飛速旋轉的又大又厚的圓盤。所有的行星,小行星還有彗星都是存在於這個圓盤上。
  • 地球的的第二個月亮
    最近幾天小豹一直看到金星大氣中發現硫化氫的新聞,大家應該都搞清楚了,小豹就不再講了~今天小豹給大家講講地球的「第二個月亮不過,雖然衛星的數量如此多,但是分布卻並不均勻,太陽系中已知衛星最多的行星是木星,現在一共發現了79顆,而作為太陽系已知唯一的「生命搖籃」地球的衛星卻只有1顆——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月球。
  • 月亮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睡眠也會隨著月亮周期變化
    而令他困擾不已的問題是,他的情緒總是搖擺不定,從一個極端轉到另一個極端,有時還會產生自殺的念頭、或是產生幻覺,他的睡眠規律也極不穩定,有時幾乎徹夜無眠,有時又能埋頭睡上12個小時。作為一名喜歡解決問題的人,這位患者一絲不苟地記錄了這些規律,試圖弄明白其中的原因。艾弗裡仔細研究了這些記錄後,也不禁困惑不已:「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其中的節律性。」
  • 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以地球為中心得40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我們家園只有一個,如果破壞了我們的家園,我們就別無去處,因此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責任,也是我們小學生應盡義務
  • 請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978年和2020年地球表面對比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向大家提個問,你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的家園,賴以生存的家園健康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誕生於46億年前,而我們最早的人類可能出現在距今300萬年或400萬年之前。這些年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發展,也就是這些原因讓我們的家園飽受折磨,人類肆意的往湖裡、江裡、海裡丟垃圾,破壞生態平衡,地球上的動物、植被、以及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被人類燒殺搶奪,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顧一切,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是毫無人性。
  • 45億年前,從地球看升起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幾千年來,月球被不同文化追捧,它始終啟迪著我們。抬頭看著灰色的隕石坑,聽我講述傳奇月亮的故事。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月球的形成,及其如何幫助地球上的生命存在數十億年。假設45億年前,火星大小的星球泰亞與年輕的地球相撞。碰撞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數萬億噸碎片盤旋著進入地球軌道,並在多年後形成了熔巖環。
  • 45億年前,從地球看升起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幾千年來,月球被不同文化追捧,它始終啟迪著我們。抬頭看著灰色的隕石坑,聽我講述傳奇月亮的故事。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月球的形成,及其如何幫助地球上的生命存在數十億年。假設45億年前,火星大小的星球泰亞與年輕的地球相撞。碰撞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數萬億噸碎片盤旋著進入地球軌道,並在多年後形成了熔巖環。
  • 「第二家園」近在咫尺,探測器拍攝到雪崩景象,未來或星際移民
    從目的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還沒找到一顆和地球完全相似的星球,也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或許,是因為我們地球是獨一無二的,或許,是因為我們的探索力度不夠,對宇宙的認知還不足,所以還沒發現其他的宜居星球、生命星球。其實,在我們太陽系內,也有一些潛在的生命星球,甚至有一些可能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家園」,如火星。
  • 人類的第二家園,kepler-452b?
    地球,眾所周知,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在這裡出生,也在這裡死去。我們在地球上辛勤勞動,創造我們的價值,發揮我們的能力,同時我們也依賴我們的地球,如果沒有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但是,地球也並不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畢竟地球的資源有限地球也可能發生各式各樣的災難,比如,小行星撞擊,冰川期來臨,巨型火山爆發,核戰爭爆發,總之,很多事件的發生都有可能毀滅我們的唯一家園,地球。
  • 如果某些行星代替了我們的月亮,天空會變成啥樣?你可能想不到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某些行星代替了我們的月亮,天空會變成啥樣?你可能想不到從古至今,人類對月亮就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情懷。夜晚抬頭仰望天空,我們會看到月亮,也正因為有月亮的存在,才會使黑夜多了一絲光亮。人類對月亮的好奇心一直是非常強的,科技技術進步之後,對月亮的探索也是從未停止,後來甚至也已經成功的載人登月。
  • 月亮中的嫦娥 為何變成了蟾蜍?
    月亮中的嫦娥 為何變成了蟾蜍?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的「破鏡重圓」典故,出現的時間要比我們考古發現的年代晚一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她的丈夫是太子舍人徐德言。隋朝統一天下的時候,隋軍打到了現在的南京,樂昌公主對丈夫徐德言說,隋朝軍隊打進來以後,我們兩個人肯定要分離。所以咱們現在就把一面鏡子分成兩半。
  • 《甜蜜家園》精彩將繼續?導演:不排除會製作第二季
    真人版《甜蜜家園》正在Netflix上熱播中,一口氣上架了十集,相信不少人已經把整部追完了。不管你是先看漫畫才追劇還是直接追劇,應該會對Netflix《甜蜜家園》的開放式結局,看得有點懵,到底男主角賢秀(宋江 飾演)被邊尚昱(李陣鬱 飾演)載去了哪裡?許多網友們紛紛都猜測《甜蜜家園》的結局暗藏了第二季的伏筆,你看懂了嗎?
  • 「第二家園」或近在咫尺?新研究或刷新我們認知,人類未來或登陸
    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暫時還沒找到一顆和我們地球幾乎完全相似的宜居行星,不過,由於我們對宇宙的探索還是比較有限,宇宙深處存在無數顆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可能會存在一些宜居星球。雖然太陽系外可能會存在宜居行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在短時間內實現超遠距離的星際飛行、星際移民,顯然是不大現實的,我們人類的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已經高速飛行了40多年,至今都還沒真正離開我們太陽系。
  • 「雪月」來了,今年第二個超級月亮,或比一月「血狼月」更壯觀
    趣味探索訊 1月份,世界多個地區上演了「超級血狼月」,月亮被染成鮮紅色,壯觀場面讓人久久不能釋懷,很多觀星者都盼著再看一次。現在機會終於等到了,不過這次觀看的不是「血狼月」,而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顏色的月亮,被稱為「雪月」,或比一月的「血狼月」更壯觀。
  • 地球——我們的家園
    人們應該為我們的家園做些什麼呢?我算不上個天文謎,只是出於好奇,查找了一些專業資料,想通過一些更形象、更通俗的文字對我們的家園一探究竟。再看宇宙,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分為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這樣一看,我們的地球還算大嗎?我們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