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有魏德聖的《52赫茲,我愛你》,魏導傾家蕩產拍完《賽德克巴萊》之後,決定拍些輕鬆簡單的溫暖小片,這部電影中有不少音樂歌舞的元素,還是挺新奇,有點像MV集錦。
《中國推銷員》看簡介就很想去看,移動通訊的推銷員在北非被捲入了戰亂和國家分裂的政治陰謀?繼擺平湄公河毒梟之後,中國人繼續拯救非洲友人。《中國推銷員》,推銷中國人。
▼
每周鎖定『周末看什麼』
院線佳作,資源新片,你都不會錯過~
院線篇
「異形:契約」
有生之年能在大屏幕上看到雷德利·斯科特親手打造的《異形》,確實是件令人快意的事。
新片《異形:契約》延續了這個系列的暗黑風格,開膛破肚番茄醬橫飛的血腥場面就算是內地刪減過了還是夠刺激,法鯊精分般的演技很棒,而且莫名喜感讓人看著又怕又想笑…… 對比最近的幾部大片,已經可以認為《異形:契約》是今年最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
《契約》裡的新品異形
《異形:契約》是《異形》前傳系列的第二部,故事發生在2012年上映的《普羅米修斯》之後,在1979年的第一部《異形》之前。
延續了《普羅米修斯》填舊坑挖新坑的路數,對異形的緣起、異形的品種和變異,乃至人類的緣起、生化人和人類之間的關係這些拖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謎團進行了交代。也給了《異形》粉們相當期待的白色巨人「工程師」一定的戲份,片中最為史詩、壯觀的場景,就出現在法鯊扮演的生化人大衛駕駛飛船降臨到「工程師」星球的一幕,飛船上密密麻麻的黑水炸彈鋪天蓋地投向地面,仿佛死神現世。
故事的緣起是一艘大宇航船載著幾千個地球人,要到一個遙遠的星球上去建立殖民地,然而卻在半路接收到了一段來源不明的宇宙信號,經過電腦解析,居然是一個女人唱著約翰·丹佛令人倍感親切的民謠。
這首歌害死人吶,《異形1》裡就是一船宇宙商人因為聽到一段神秘的信號,才統統送了命,根據兩者之間的時間關係,應該可以判斷這兩個信號實際上都是來自約翰·丹佛的這首歌。諷刺的是,歌詞明明是「帶我回家」,卻把這些宇宙漂流者帶到了噩夢般的異形世界。
在《普羅米修斯》裡,我們已經可以基本理清在這個世界觀裡的四大族群——「工程師」、人類、生化人和異形之間的關係:
超高級智慧種族「工程師」當年創造了人類;
而異形,則誕生於「工程師」對人類感到失望(或威脅,這裡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說法)時,為人類量身定製的生化武器「黑水」之中;
生化人是人類科技的產物,有著高級AI和理性判斷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生化人是不死的。作為人類的造物,生化人的各種性能和力量都遠超人類,自然對人類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就像人類和自己的造物主「工程師」的關係一樣。
法鯊關愛智障般的微笑
《契約》對造物主和造物的關係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討論,跟過去幾部以女強人為主角有所不同,《契約》裡的絕對主角毫無疑問落到了法鯊扮演的兩個生化人,大衛和沃特身上(並且還有兩個法鯊吹簫搞基的神尼瑪亮點)…… 作為人類的造物,人類的孩子,他們究竟能多大程度地決定人類的命運呢?在這個漆黑孤寂的宇宙中,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去向哪裡?
這些問題,都是《異形:契約》拋給觀眾的定時炸彈。
關鍵詞:異形 暗黑 和自己搞基的法鯊
推薦指數:★★★★★
「六人晚餐」
創作出《頤和園》、《春風沉醉的夜晚》的梅峰編劇,不明覺厲的片名,再加上劇本改編自某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這一切都讓《六人晚餐》附著濃濃的文學氣息和厚重感。
在文學氣息和厚重感的背後,是小成本國產電影三板斧:懷舊、小鎮愛情故事、面癱美女主角。
大片大片鏽跡斑斑的舊工廠,紅磚廠房家屬區,學校裡剛剛流行起小虎隊那首「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在鐵道上面打群架的少年,油膩膩的撞球廳…… 影片的攝影風格十分有時代感,微微泛黃的色調將片中人的青春不羈與情深難返都籠罩了一層回憶色彩。
女主的表演有點尬,男主竇驍後來留長髮特別像80年代Beyond或者黑豹樂隊的造型,很驚豔。注意到一個點,影片中段開始,男主的脖子上突現一小塊蜜汁吻痕,非常顯眼。後來女主去讀了大學,四年後再次回到故鄉小鎮,男主那塊吻痕還在那裡,我差點笑背過去。
片中演得最好的我覺得是「達康書記」吳剛扮演的男主角的爸爸,廠裡的老工人,曾經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證書,到如今都已經一文不值,時代變了,工廠拆了,也沒有人再需要他了。他身上裝滿了老幹部的倔強固執,和無能為力,令人心酸。
整個片子的格局不大,近幾年《少女哪吒》、《黑處有什麼》、《我心雀躍》等等同題材電影還是比較雷同,不怕尷尬的話,可以帶爸媽去懷個舊。
關鍵詞:懷舊 顏值
推薦指數:★★★
延伸推薦
紀錄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看到《異形》又再回歸,看到《銀翼殺手》、《星球大戰》都成為科幻電影史上劃時代的經典,總是讓我想到佐杜洛夫斯基那部志在改變電影拍攝的方式、改變人們精神世界,規模無比恢弘,最終卻沒能拍出來的《沙丘》。
佐杜洛夫斯基在Cult片界幾乎是被人奉為神明先知一般的存在,曾以《聖山》、《聖血》、《鼴鼠》神秘魔幻的影像世界稱霸紐約的午夜場。1973年,他開始狂熱地投入到了對這部史詩級科幻神作《沙丘》的籌備當中,這部紀錄片所講述的,正是佐杜洛夫斯基這場瘋狂的夢和《沙丘》當年遭遇的種種。
《沙丘》究竟有多驚世駭俗,單舉兩例你就知道了:
第一個,根據佐杜當年的構想,如果真的拍出來,《沙丘》的全片至少長達二十個小時。他報給製片公司的預算比當年差點把米高梅公司整垮的《2001太空漫遊》還要貴一半,整個好萊塢被嚇得不敢吱聲。
第二個,《沙丘》當年請來的演員,有紅得發紫的超現實藝術家達利,還有把自己吃成大胖子的大導演奧遜·威爾斯。配樂請了平克·弗洛伊德。從《沙丘》裡面出來的班底,分鏡畫師莫比烏斯、場景和美術設計H·R·吉格,後來都成了那個時代最牛逼的藝術家。
《異形》的整個場景和怪物造型,就是由H·R·吉格創造的,在《沙丘》的手稿裡已經出現了長得像異形的奶奶一樣的建築造型。
雖然《沙丘》沒能拍出來,不過當那本厚得像磚一樣的企劃書在好萊塢流傳之後,它還是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異形》裡的怪物造型;
《星球大戰》中的光劍戰鬥;
《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
有人說,《沙丘》雖然死了,但《沙丘》的精神卻留了下來,影響著後世的無數電影。
在這部拍於2013年的紀錄片中,滿頭銀髮的佐杜洛夫斯基激情澎湃,像個孩子一樣,年逾八十,仍然充滿了創造力,他的一生是詩人的一生,如果佐杜開創一個宗教,我要去信這個宗教!
關鍵詞:未竟的神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