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次在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來源成謎

2021-01-22 廣州日報

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位於廣州南沙的一個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

據悉,該項目9月30日實現湖水清澈見底,進入生態保育技術服務階段。10月21日上午,該公司生態工程事業部的執行總監劉國雨在1號和8號監測點都看到水面有一兩個小白點漂浮於水面,因數量極少,而且不怎麼顯眼,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水面翻滾許多小白點引起注意

10月23日,在該項目南片區進行水下隱蔽生態治理工藝過程中,又發現竹筏划過的水面都會翻滾著許多的小白點,因數量較多,這引起了劉國雨的注意。經他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小白點會不停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於是他進行百度查詢,經過與查詢到的桃花水母相關視頻作比對,初步判斷這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於是將情況立即上報。

劉國雨往回查閱日常工作照片,發現10月20日在8號監測點所拍攝的照片,有拍攝到桃花水母,所以,桃花水母的出現應該是在10月20日,甚至是更早的時間。

該院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連夜查閱相關資料,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項目所在地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是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可能來源有兩個途徑

水生動物研究專家、肇慶學院生命科學院陳學年教授認為,桃花水母可能來源有兩個途徑:

一是候鳥攜帶而來。今年候鳥棲息比往年來得更多,可能把桃花水母的母體——水螅體攜帶而來。

二是項目提供經改良的沉水植物群落攜帶而來。種植這些沉水植物時,可能把桃花水母的母體——水螅體攜帶而來。

根據相關文獻描述,桃花水母產於淡水中,母體直徑1.5-2釐米,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極高,在水體潔淨無汙染達地表水Ⅱ類、甚至Ⅰ類標準;溫度25-32℃;水質中性或弱酸性環境下方可存活。

我國對桃花水母的發現與認識,至少有400多年的歷史。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版《歸州志》中就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有關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

桃花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時期。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在桃花水母分布的水體中,有些地方常年可見桃花水母,而更多的地方則常常在某年某個季節滿目皆是,然而「曇花一現」(大多只能維持2個月左右)之後,它便會「隱身匿影」,直至多年後才可能再次出現(不一定還是原來的那個種群),或者是此處水體中以前從未有過分布記錄,而今在該項目所在的人工湖突然大量出現(來源不清),此後去向有待進一步觀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於敢勇

相關焦點

  • 廣東首次在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廣州南沙灣御苑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現場,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由於項目業主要求不能抽水幹湖實施水下工藝,該技術發明人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採用「五色時空-水下森林氧吧」8.0技術,於國慶節前初步完成水下隱蔽生態治理工藝與生態修復環節,並且在9月30日實現湖水清澈見底,進入生態保育技術服務階段。
  • 修文縣佐別村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日前,修文縣扎佐街道佐別村一個山塘中,發現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是被當地一位唐先生無意中發現的。得到信息後,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姚俊傑教授立即帶領該校「博士村長」團生態漁業隊成員紀達、蘇昕、王燕等人前往調研。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溧陽!
    9月21日下午,記者接到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
  • 長沙石燕湖發現桃花水母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9月25日,長沙市石燕湖生態公園內發現的桃花水母。圖/記者辜鵬博   紅網長沙9月26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辜鵬博)晶瑩透亮的「小傘」在清澈的湖水裡一張一合,悠然遊動。9月25日,長沙市石燕湖生態公園驚現大批世界瀕危物種、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潛水員早上下水時發現的,放眼望去,石燕湖的水面上漂浮著成千上萬隻水母。」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
    2013年7月,永康市石柱鎮俞溪頭村村民應高亮在當地毛車塘水庫釣魚時,發現了一大片的桃花水母。  除了水庫,甚至還有在家裡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2014年7月,蘭谿市民金妮在山田御景城小區院子的水池中發現了桃花水母。  提到「桃花水母」,很多人立即會把它和「珍貴」一詞相聯繫,因為它被很多人譽為「水中大熊貓」。
  • 溧陽一生態園池塘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9月21日下午,有溧陽市民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西丁農業生態園的主人叫丁金水,今年74歲。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水中大熊貓!黃岡一水庫喜現桃花水母
    原標題:可愛迷人的「水中大熊貓」!白蓮河水庫喜現桃花水母10月9日,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中強到白蓮河水庫做本底資源調查,基本確定白蓮河水庫村民發現的生物樣本為桃花水母。據白蓮河水庫羅田庫區匡河鎮林木河村葉河灣村民葉劍武介紹,9月25日,他兒子和朋友在水庫活動時發現離筏不遠的水域有一團白色的東西在蠕動,近前發現,這白色半透明水體生物漂浮在水中翩翩起舞,像柳絮一樣柔軟,約有硬幣樣大小,出於好奇,就用一個小網兜撈了上來,裝在一個塑料杯裡,並拍了一段視頻。
  • 池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成都還是第一次(圖)
    池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成都還是第一次(圖) 2010-06-30 08:20:45   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編輯: 陳兆剛   跟帖條
  •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時間:2020-08-14 09: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近日,在江西廬山梘窪水庫,工作人員發現桃花水母活動蹤跡。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景區水域(圖|視頻)
    日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  黃金海岸位於武寧縣城湖濱東路廬山西海湖畔,這裡的水上運動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這天一早,景區工作人員劉安和往常一樣從湖裡取水打掃衛生。  【景區工作人員 劉安】:我們早上來上班的時候,一般都會在湖邊打水去打掃衛生,然後突然看到有一個浮遊生物,當時我們也不確定是什麼,然後說叫大家過來一起看一下是什麼。  劉安的發現,引來許多同事和遊客圍觀。
  • 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水母作為海洋裡面一種十分漂亮的水生浮遊動物,它們身體裡98%都是水分,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雨傘,在全球各地的水域中都能見到水母的蹤影。說起活化石,許多人就會想到大熊貓、虎紋恐龍王魚和馬蹄蟹等動物,這些動物在地球傷生存的年限十分的久遠,極具研究價值。
  • 美麗山東|濟南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 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美麗山東|濟南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 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2020-10-12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村民在門前水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近日,汨羅市白水鎮高衝村,村民周陽春在水塘裡發現的桃花水母。9月6日,汨羅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將樣本送去檢測,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確認,這些小東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9月5日清早,周陽春到池塘清洗魚缸,順便打點清水上來養魚,結果一抬眼就看到在水裡遊動的像柳絮一樣柔軟的小傢伙。和妻子議論一番之後,周陽春往水裡一捧一大把,裝了滿滿一缸「小魚」。
  • 內江城區首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四川在線消息(付垚霖 記者 邵明亮 文/圖)「每逢陰雨天后,那個蓄水池裡就會出現一些和水母非常像的小東西,而且數量非常多。」近日,內江市民陳先生在東興區東風路一家物流中心內的蓄水池裡,發現了不少酷似水母的動物,不過讓他納悶的是:水母一般都生活在海裡,那蓄水池裡的這些小東西又是什麼呢?
  •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
    2020-09-14 08:57圖文來源: 金陵晚報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地球活化石
  • 堪稱「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再現蕭山
    」的「小精靈」再現杭州市蕭山區,這次的「小精靈」桃花水母是在戴村鎮半山村彩嶺下水庫發現的。半山村百姓上山採風時,突然發現水中似乎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在動,忽隱忽現的。他們用乾淨的塑料桶從水庫中打撈起一些觀察,這些小生物遊動時一伸一縮,就像一把把小傘。「有點像桃花水母啊,以前仙女湖也有過。」有人認出了這個東西,於是他們當時立刻拍下了這個視頻。
  • 廣西都安疑似發現桃花水母 被譽「水中大熊貓」
    新華網南寧8月25日電(記者張鶯)記者從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有關官員處證實,當地疑似發現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正在等待專家的進一步鑑定結果。  6月中旬,來自南寧的一批特警隊伍在都安東廟鄉的地下河進行洞穴潛水訓練,在架珠屯一處名為架珠天窗的河段中,他們意外發現一種水生物,初步斷定為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  潛水訓練隊女教練韋慶華首先發現了這種水母,她在水下7米處發現大量此類水母,估計水中存在一個水母群體。她立即進行了水下拍攝。
  • 海南農家水井出現大量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海南農家水井出現大量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時間:2020-07-06 14: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南農家水井出現大量桃花水母 據悉桃花水母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7月4日,海南省五指山市居民在當地農村的一口水井內,發現了大量桃花水母,據介紹
  • 【南沙灣熙園】發現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
    在進行水質檢測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竹筏划過的水面都會翻滾著許多的小白點,並且這些小白點會不停的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該工作人員立即向公司總部上報相關情況。環資評公司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高度重視,當日連夜查閱相關資料,並於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南沙灣熙園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該水母竟然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別稱「水中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