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陰極銅?
金屬銅元素符號Cu,原子量63.55,比重8.96,熔點1083.4±0.2℃,沸點2567℃。銅呈淺玫瑰色或淡紅色,表面形成氧化銅膜後,外觀呈紫銅色,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古老金屬之一。
陰極銅(copper cathode)是指銅精礦由電解精煉法或電解沉積法生產得到的高純度的銅,也稱精煉銅或精銅(refined copper)。國標GB/T 467-2010、歐標BS EN 1978:1998和美標ASTM B115均是陰極銅的行業標準規範。
陰極銅的生產工藝流程是什麼?
目前陰極銅的冶煉工藝主要分為火法(閃速)冶煉和溼法冶煉:火法冶煉是指通過熔融冶煉和電解精煉生產出陰極銅,即電解銅,一般適用於高品位的硫化銅礦,其產量約佔世界銅產量的85%。溼法冶煉適用於低品位複雜礦和氧化銅礦等,生產出的精銅為電積銅,冶煉成本較低。
圖1 陰極銅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陰極銅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由於陰極銅具有較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耐腐蝕性、耐磨性等特點,因此陰極銅被下遊加工成銅線、銅棒、銅板帶、銅箔、銅管以及各類合金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交通設備、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醫學、有機化學等行業,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全球銅生產情況如何?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以下簡稱WBMS)統計,2019年全球精煉銅總產量為2372.40萬噸,同比增長0.32%。全球精煉產量前五的國家分別是中國、智利、日本、美國和俄羅斯,合計全球佔比64.46%。亞洲居於精煉銅產量的首位,美洲和非洲是溼法銅最主要的產地。從近幾年產量趨勢來看,中國是全球精煉銅增長的主要貢獻國,且未來兩年隨著中國冶煉產能高速擴張,中國精煉銅產量仍會保持在較高水準。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精煉銅產量為978.4萬噸(WBMS為944.70萬噸),全球佔比41.24%。
全球銅消費情況如何?
據WBMS統計,2019年全球精煉銅總消費量達到2381.83萬噸,同比下降0.45%。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位列全球銅消費前五名,精煉銅消費量合計為1722.60萬噸,全球佔比為72.32%。從國家和地區看,亞洲仍然是精煉銅消費最大的地區,中國依然是全球銅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精煉銅消費1208.0萬噸(WBMS為1279.95萬噸),全球佔比50.72%;歐美國家多為基本持穩或小幅增長,也支撐了全球精煉銅消費的增長。對應2019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全球精煉銅供應短缺約8.92萬噸。
銅貿易流通情況如何?
據WBMS統計,2019年全球精煉銅進口量為827.18萬噸,同比下降9.11%。全球精煉銅進口國家主要國家為中國、美國、義大利和德國,四國進口量全球佔比63.13%,這些國家也是全球銅消費的主力軍。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受廢雜銅拆解和進口等監管政策收緊導致廢銅供應減少、銅冶煉產能大幅擴張等因素影響,中國精煉銅、粗銅和銅精礦的進口大幅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75.30萬噸。2019年銅進口有所回落,進口精銅355.03萬噸,同比下降5.40%。2019年出口精銅為31.65萬噸,同比增長12.39%。
據WBMS統計,2019年全球精煉銅出口量為774.88萬噸,同比下降7.90%,智利、俄羅斯、日本是全球前三大精銅出口國,全球佔比44.39%。
保稅區銅流通和庫存情況如何?
據上海海關統計,2015年至2019年中國平均每年進口精銅約357.08萬噸。按進口海關區域劃分,上海鋼聯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上海海關平均每年進口238.83萬噸,佔全國平均總進口量的66.88%。
目前國內保稅銅倉庫主要設置在上海、廣東、江蘇、福建和天津等地。2016年後,上海以外地區陸續有銅庫存統計,約1-3萬噸水平,除少量進口外,基本為加工貿易項下的出口產品。據上海鋼聯統計,2013-2019年,上海保稅區最高銅庫存為100.8萬噸,最低為21.75萬噸。
(文章來源:上期所發布)
(責任編輯:D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