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生殖力最強,暴長6000萬倍,蠢到被吃都不反抗的翻車魨

2020-11-02 趣聊科學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到了地球表面的71%,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裡,海洋中含有13億5千萬立方千米的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7%。

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其中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目前登記的海洋魚類是15304種,但這些僅僅是人類已知的海洋生物種類,據科學家估計,海洋生物超過了210萬種,目前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而在眾多的海洋世界中,有一種名叫翻車魨的海洋魚類,也算是獨樹一幟,讓人們印象深刻,一起來了解下。

01體型巨大,有頭無尾,行動非常緩慢

翻車魨,也叫翻車魚,太陽魚、月亮魚,屬於翻車魨科、翻車魨屬的一種,體型上,翻車魚大體上呈卵圓形,身體較高而且很扁,身體長度是高度的1.7倍遊走,沒有尾柄,眼睛很小。乍一看,這就是幾乎只有腦袋,沒有身體的傢伙,它們又喜歡躺在海面上曬太陽促消化,所以也稱太陽魚,在剛開始人們不了解的時候,還以為是只海怪。

翻車魨也算是一種常見的海洋魚類,體型很大,能長到四五米,體重可以長到1400-3500公斤。它們喜歡一群群的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區域,有的也到溫帶或者寒帶海洋裡,一般是十幾隻成群,偶爾單獨或者成對的遊泳。

翻車魚小時候還是比較靈活,畢竟體積不大,經常能夠跳出水面,但長大後,行動就是非常遲緩了,只能是側著躺在水面上,或者背鰭露出水面,但是如果需要,它們也能夠潛入到海底100米深的水中。

翻車魚最喜歡吃的是各類海藻、軟體動物、水母,各種小魚,甲殼類動物,對於那些稍大點,靈活的魚類,根本無法駕馭,不過,就這樣的體型和行動速度,也是不可能捕食比較大的海洋生物的,不被吃就算不錯了。

好在,翻車魨的潛水技術還算是頂呱呱的,至少相比它們的遊泳技術,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最遠能潛入海平面800米深,不然在海面上,速度又這麼慢,這麼大體量,只能守株待兔,不餓死才怪呢。

翻車魚因為行動遲緩,所以身上也是寄生物寄居的理想場所,身上的寄生物多達50多種,甚至在寄生物上,還有寄生物,有趣的是,當它們在海上曬太陽時,一些鳥兒會幫助它們把寄生物作啄食掉。

當然,它們也會幫助其他海洋生物,它們的身上能夠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幫助其他魚類治療傷病,也被稱為海洋醫生。

02雌性一次排卵3億枚,幼魚一生暴漲6000萬倍,吉尼斯世界生殖力最強脊椎動物

說到動物,自然就是要說到繁殖,翻車魚的繁殖方式也是極為特殊的,每到繁殖期,雄魚會先上岸,在沙地上挖上一個大坑,準備繁殖後代用,緊接著,雌魚便上岸,將自己的卵子排在這個沙坑中,然後雄魚便立馬來到坑上,將自己的精子排下,也就是說,整個繁殖的過程中,雌性和雄性完全不需要肢體的接觸,就完事了。

而且雌魚排卵結束後,就直接離開了,照顧受精卵的事情,完全交給了雄性。

還有一個奇特之處在於,雌性一次產卵可多達3億枚,而普通的魚類一般的產卵量在30萬枚,鯊魚更少,只能按個位數計算。

在日本周邊海域,翻車魚在每年8-10月產卵,而且還會多次產卵,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產子冠軍,也難怪金氏世界紀錄,會將世界上生殖力最強的脊椎動物給翻車魚。

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協會科學家大衛·史密斯成說過:大型、成熟的翻車魨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它們能夠找到交配對象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會選擇一次性排放數以億計的卵,也是它們的無奈之舉,只是想讓自己的受孕率提高一些。

但是儘管雌性排放的卵子數量如此巨大,但是翻車魚卵子受精的機會和幼魚成活的機會都非常低,這其中,只有少部分的卵能夠成熟生長,一場暴風雨或是一次天敵的襲擊,就會讓幼體死傷殆盡,要不然的話,世界所有的海洋都會擠滿了翻車魚的。

再來說說幼魚的生長速度,翻車魚剛出生時,非常的小,僅有0.25釐米長,真的只有一小丁點,但是它們的生長速度確實很快,這也是因為它們能吃,它們的嘴巴幾乎總是張開著的,什麼浮遊生物,小魚小蝦,水母,有什麼吃什麼,從不挑食,而且它們也不愛動,自然是長膘了,長到成年時,可以達到1.4-3.5噸,平均也在2.2噸左右,暴漲6000萬倍,真是驚人。

03行動遲緩,戰鬥力弱爆,被海獅追著吃,也無力反抗

相信很多人認識翻車魚,都是因為那張翻車魚被海獅追著咬,而翻車魚淡定自若,仿佛跟自己沒什麼關係,既不逃跑,也不反抗,難道它不疼嗎?

但是我們是冤枉翻車魚了,它也痛啊,也想跑啊,可是個頭又大,行動也不快,身上就是個大頭。

據科學家研究,翻車魚的遊泳速度只有0.5米每秒,這比人類走路的速度還要慢,而它們的天敵:虎鯨、海獅、鯊魚,統統都是遊泳健將,在這些龐然大物面前,翻車魚就如同龜速一般,哪是對手。

就算有這麼大的體型,但翻車魨的戰鬥力真心很差,沒有尾巴,不能像大鯊魚那樣一甩尾巴,把天敵甩暈,牙齒也退化了,僅有的牙齒都長在咽部,嘴巴小,它們的嘴巴連完全閉合都做不到,還談什麼用嘴巴來制敵呢?

就這樣的魚類,在海洋中眾多天敵,能存活到今天沒能滅絕,除了能生之外,還因為太難吃了,刺多肉少,肉質很差,皮下一層厚厚的膠質層,佔了身體的近一半,目前,只有臺灣和日本有吃翻車魚的習慣。

好在難吃,不然戰鬥力這麼弱,早被吃貨打撈乾淨了。

翻車魚,這種蠢萌蠢萌的海洋生物,您了解了嗎?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翻車魚不停地吃,暴長6000萬倍,戰鬥力為零,未滅絕因太難吃
    說起翻車魚,很多人在網上都聽說它的大名。翻車魚大名叫「翻車tun(魨)」,是頭十足的怪魚。巨大的翻車魚體重暴長6000萬倍的翻車魚翻車魚幾乎只有腦袋但最終成年翻車魚能生長到3米多長,2.2多噸,體重暴長6000萬倍。翻車魚的快速生長的秘訣在於:不停地吃。它的嘴巴從沒合上過,總是張開著,浮遊動物、魷魚、小魚小蝦、水母、水藻,逮到什麼吃什麼,從不挑食!媽媽從小教育我們不挑食果然沒錯!翻車魚的體色通常呈藍灰色或者灰褐色,因為生活的海域不同,體色和身體的花紋都略有差別。
  • 被海獅啃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滅絕?
    為什麼不逃跑,也不反抗?翻車魨的主要天敵有虎鯨、大型鯊魚和海獅。它遇到敵害既不逃跑,也不反抗,只是一味地挨啃,生死完全看天敵心情,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不逃跑?因為跑不了。翻車魨的正常遊泳姿態為什麼不反抗?因為無力反抗。翻車魨性情很溫順,只能吞食小魚、烏賊、甲殼動物、水母和海星等小動物。它的嘴特別小,牙齒退化成了一個喙,全身唯一的牙齒在咽部(咽齒)。這個小嘴別說傷到敵害了,連咬一口都做不到,因為它的嘴是無法完全閉合的。
  • 世界十大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
    翻車魨魚又稱翻車魨、海洋太陽魚。這種魚曾經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生殖力最強的脊椎動物。翻車魨魚可稱得上產子冠軍。雌性翻車魨魚一次性可以向水中排出大約3億顆卵子,它們也會多次產卵。大型、成熟的翻車魨魚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它們在公開海域發現交配對象很困難,因此多次向水中排放數以億計的卵也是提高受孕成功率的方式。畢竟翻車魨魚的卵只有少部分能夠最終生長成熟。否則,世界所有海洋都將擠滿了翻車魨魚。
  • 蠢萌的翻車魚!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
    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我們可以來欣賞一下美國野生動物園攝影師Richard Herrmann拍攝的一組圖片,展示了翻車魚被海獅吃的場景,畫面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血腥,相反給人的感覺還挺有趣的。看翻車魚那無辜的小眼神,仿佛在說:你吃你的,我要是動一下就不叫翻車魚。
  • 新聞中漁民都從未見過的「巨型海怪」 多半都是這種魚
    根據海洋科學普查,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魚類已有15000多種,這麼多的海洋魚類,絕大多數你都沒見識過,來,看看這種蠢萌蠢萌的海洋大魚——翻車魚,是不是沒見過?其實,翻車魚經常出現在新聞中,要是你看到「某地又撈出了巨型海怪,漁民表示從未見過」的字眼,很可能說就是翻車魚啦。
  • 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原因很奇葩
    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事實上,翻車魚經常會被其他魚類「欺負」,而且還不還手。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人人欺負,只能多繁殖保證不被淘汰
    的確,翻車魚外形很奇特,如同短半截的子彈頭,除了巨大的圓圓的腦袋,長有對稱的背鰭和臀鰭,鰭呈鐮刀狀,和鯊魚類似,因此當翻車魚浮遊在海水表面的時候,經常會被認錯。翻車魚沒有尾鰭,尾部小小的突出部分是由背鰭和臀鰭延伸後生長的假尾鰭。長相奇特,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種巨型生物。
  • 翻車魨 喜歡日光浴 調節體溫為捕食
    翻車魨是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類,體長1到4米,重量可達1噸。翻車魨的英文是「sunfish」,直譯為「太陽魚」,因為它們在白天幾乎有一大半時間是在海面上做「日光浴」。翻車魨為什麼喜歡曬日光浴?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近期的研究顯示,翻車魨會搜尋並捕食水螅類動物。
  • 長3米重2噸卻「任人欺負」,這種最大硬骨魚是在進化上翻車了嗎?
    魚如其名,翻車魚的魚生也是翻車不斷,就連到死的那一刻都屢屢遭到調侃,令人感慨。 興許長得太過奇葩,翻車魚總是遭到人類的誤解。2019年3月22日,有一群澳大利亞人在海灘上發現一個龐然大物擱淺在海灘上。 又硬又堅韌的表皮,使發現者以為它只是奇特的船隻殘骸或是木塊。等專業人士查看後,他們才意識到這是一具翻車魚的屍體。
  • 被吃了一大塊還不知道,這麼蠢萌為啥不會滅絕
    翻車魚的皮非常厚實,再加上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再被海豹吃了一大半,還沒有發覺。這麼蠢萌的魚之所以沒有滅絕也是因為它們恐怖的產卵量。為什麼叫翻車魚?翻車魚也叫翻車魨,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
  • 海洋中的智障生物翻車魚,被海獅吃掉一半也不知反抗,為何不滅絕
    說起魚想必給大家的印象都是那種動作敏捷,滑不溜丟,非常的不好抓的感覺。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生活在海洋裡面的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魚的學名叫做翻車魨。它的體型非常巨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米到5.5米,體重有1400公斤到3500公斤。一頭牛的重量也就是500公斤左右。長得最大的翻車魚可有7頭牛那麼重。這種魚的個頭真的是不小啊。
  • 身體被海豹吃了一半,也不懂得反抗,翻車魚這樣為何沒有滅絕?
    翻車魚又名翻車魨,是海洋中最重的硬骨魚類。最近幾年,翻車魚受到人們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得益於諸多動物學家對它們進行的持續性觀測,以及發現它們呈現出的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模式,最突出的就是那看似「萌蠢」的模式,比如身體被海獅、鯊魚咬下一個大洞、甚至身體幾乎被吃掉一半後,翻車魚似乎一點都不覺得疼痛,仍然我行我素地、慢慢吞吞地遊動,感覺一點都不認為危險的存在,被吃掉的似乎也不是自己的身體。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但翻車魚「泰然處之」,一點都沒有慌張或者逃跑的意思,這是為什麼? 翻車魚,也叫翻車魨,在別的國家還有很多外號,比如頭魚、太陽魚、月亮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 翻車魚的形態非常奇怪,身形很高,但又短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然而正視或俯視則又會發現它是扁平的。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翻車魚,也叫翻車魨,在別的國家還有很多外號,比如頭魚、太陽魚、月亮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翻車魚的形態非常奇怪,身形很高,但又短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然而正視或俯視則又會發現它是扁平的。雖然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狠的生物,其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小魚小蝦,偶爾也會吃一些水母作為「零食」。
  • 科普︱傳說世界上最大硬骨魚的這些離奇死法,都是真的麼?
    但是都是真的麼?翻車魚的小心臟真的那麼脆弱麼?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斑點長翻車魨是翻車魨類中個體最小的一種,體長可達1米。
  • 世界上最蠢的魚,體重三米重3噸,卻經常被自己嚇死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幼年時期,小翻車魚即便是成群活動也有很高的機率會被金槍魚、鬼頭刀魚等掠食性魚類捕食;到成年之後,翻車魚仍然缺乏足夠的自衛能力:因為行動相對較慢,它們會被鯊魚甚至虎鯨追逐,一些智商較高的海洋哺乳動物比如海獅甚至以撕咬翻車魚作為日常遊戲和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