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3米重2噸卻「任人欺負」,這種最大硬骨魚是在進化上翻車了嗎?

2020-11-26 騰訊網

人類對神秘生物的探索總是無窮無盡的。神農架野人、驢頭狼、水猴子等無不吸引滿足著我們的好奇心。曾幾何時,長白山天池水怪也紛紛登上我國的新聞頭條,引起一片遐想。

在那個冰冷刺骨的天池裡面,竟有一個頭大如盆,體大如牛的巨獸出沒。人們將它與神秘的尼斯湖水怪聯繫在一起,認為兩者都是史前生物的後代。

然而,根據科學家求證,所謂的天池「水怪」很可能只是一種被現實碾壓的可憐生物。可縱觀它的生長曆程,進化史等等,不免讓人驚嘆這種魚能活下來真是奇蹟。

位於大東北的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深的湖泊。它是一座火山口,經過漫長年代的積水而成火山湖。受到環境和地勢的影響,長白山天池幾乎沒有任何什麼生物。然而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陸續有人表示自己在這裡親眼目睹了巨型「水怪」。

比如有一位目擊者是在長白山天池頂部觀看日出時發現的。當時他看到遠處天池的水面上有一個古怪生物。它頭大如盆,體型巨大,緩慢地遊動,身後卻拖著一條長長的喇叭形划水線。

還有的目擊者將天池水怪形容為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的蛟龍等等,又或者是蛇頸龍之類的生物。可根據科學家大量考證,這些長白山天池水怪很可能只是一種叫「翻車魚」的海洋生物。

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和錄像,長白山天池水怪有在水中打轉的習慣,還經常越出水面,這都和翻車魚的特徵極為相似。

再者,從地理上分析,長白山天池非常接近於日本海,而日本海海域內又是翻車魚最頻繁的活動區域之一。科學家認為,在天池的下面極有可能有一條通往日本海的隧道,而翻車魚就是從這條通道中進入的天池當中。

因此,目前來說長白山天池水怪最靠譜的猜測就是本文的主角翻車魚了。魚如其名,翻車魚的魚生也是翻車不斷,就連到死的那一刻都屢屢遭到調侃,令人感慨。

興許長得太過奇葩,翻車魚總是遭到人類的誤解。2019年3月22日,有一群澳大利亞人在海灘上發現一個龐然大物擱淺在海灘上。

又硬又堅韌的表皮,使發現者以為它只是奇特的船隻殘骸或是木塊。等專業人士查看後,他們才意識到這是一具翻車魚的屍體。

翻車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的大洋海域活動,偶爾出沒於近海岸。這些看上去只有頭的生物平均體長長達1.8米,平均體重在1噸左右。而在標本記錄中,最大的翻車魨體長3.1米,兩鰭長度4.2米,而體重更是達到驚人的2.27噸。

這一紀錄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令人驚奇的是,它們出生時不過才0.25釐米左右長。那麼,翻車魚究竟是如何長到這麼大的呢?它們最大的秘訣就是永不閉嘴。

沒錯,翻車魚的嘴巴是永遠也沒有辦法合上的。你能看到,它們永遠都是一副半張著嘴,保持著啊啊啊的狀態。當兩隻翻車魚湊在一起的時候,就好像在不停地講悄悄話。

盤踞在海洋,翻車魚放任自流,等有什麼東西主動送上門來就吃什麼。水母、魷魚、甲殼類、浮遊生物、小型魚、海藻等等統統都愛吃。

就這樣,一刻不閉嘴、毫無節制地吃吃吃,使它們能從0.25釐米長到3米長,體重比幼魚時增加了6000萬倍。

這可不是吃貨從小不點吃成巨獸的故事,它的背後隱藏著一段辛酸又勵志的血淚史。毫不誇張地說,翻車魚能從幼魚長大成一條成魚,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比西天取經還難。

翻車魚魚苗,仍然帶有刺,以後會消失

幾乎從一出生開始,翻車魚就開始了一段黑暗的"魚"生。當幼年時,由於個體太小,就算是身上帶刺、聚集成群出行也會隨時被各種掠食的魚類吃掉。

好不容易長大了些,它們的刺也逐漸消失,又成了鯕鰍、馬鮫、金槍魚以及海鳥的獵物;再大些,翻車魚又容易被鯊魚和海洋哺乳動物一口吃掉。比如海獅有時還會以獵殺翻車魚來取樂。

據推測,翻車魚從一枚受精卵發育成成魚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為了能傳宗接代,翻車魚不得不進化出特別能生的技能。一條中等體型的翻車魚一次性就能產下3億個卵,是脊椎動物中產卵數量最多的。該技能還進入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試想一下,數量如此龐大的魚卵都沒讓翻車魚泛濫成災。這也側面說明,翻車魚的生存有多艱難了。

別以為活下來就一帆風順了,光是它們身上無計其數的寄生蟲就使它們不得安寧。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翻車魚身上發現的寄生蟲總共有五十多種。不光是厚厚的皮膚表面,就連它們的眼眶、口中乃至體表粘液裡,形態各異的寄生蟲爬滿了它全身;這當中,還有一部分寄生蟲身上也出現了寄生現象,寄生著更小的寄生蟲。

也正因如此,翻車魚的皮膚變得十分粗糙,厚度達到7cm。為了趕走寄生蟲,翻車魚需要時常遊到淺水區尋求幫助。只要那些專門吃寄生蟲的生物來幫助它們的時候,翻車魚才能獲得片刻的安寧。中文名稱之為翻車魚,可能是因為它們喜歡在海洋裡側臥,但這樣是為了更好地除掉寄生蟲吧。

出於這個需要,翻車魚平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水面,更多的時候需要在海面下200米以內的水體中。這意味著它們每天需要多次在海面和深海之間往返。還好翻車魚擁有很強的潛水能力,最深記錄可達800多米。

然而翻車魚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卻不小心長「殘」了,連魚鰾都沒有了。

目前科學界認為,大多數硬骨魚類的沉浮需要靠魚鰾進行配合。通過魚鰾肌調節魚鰾的收縮和膨脹,魚的身體密度也隨之改變,從而幫助魚兒保持浮力。

普通魚類的魚鰾

那麼,翻車魚的潛水能力又是從何而來呢?其實翻車魚放棄魚鰾是為了更好地下潛。原來海裡的水壓,是海平面的上百倍左右。在高壓下,魚鰾不但很難高效地工作,還像是個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

隨著壓力的變化,魚鰾可能會迅速膨脹,甚至能將魚類的內臟器官都擠出體外。所以,翻車魚索性直接放棄了魚鰾的幫助,直接利用魚鰭獲得動力,從而讓自己下潛。

不過,翻車魚的奇葩之處就在於它本來應該長尾鰭的地方退化消失了,而是長出了背鰭和部分臀鰭形成的「舵鰭」。當它們遊泳的時候,長且尖的背鰭露出海面,也時常會使人誤認為鯊魚一類的海中巨霸。

科學家猜測,正是這特殊的魚鰭使它們能隨意下潛。當然,還有相對較輕的骨骼,使它們能保持漂浮狀態。

儘管翻車魚屬於硬骨魚,但它的骨骼中軟骨組織的比例很高,骨骼極度特化。它們的肋骨就已經完全消失,使翻車魚無法像它的魨類親戚一樣鼓氣。

翻車魚,屬於硬骨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Molidae)。缺少堅硬的骨骼與肌肉,是它們能長成龐然大物的原因之一。翻車魚的神奇之處可不止於此。

近年來,科學家首次發現翻車魚也像哺乳動物一樣,能使身體保持恆溫。它們能通過持續拍打翅膀狀胸鰭,可以在身體內部產生熱量,平均肌肉溫度可達到 4~5攝氏度,高於周圍海水溫度。這使得它們能在冰冷的海水保持熱量。

此外,翻車魚具有特殊的體溫調節結構,能阻止身體熱量在海水中損失。它們喜歡曬太陽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消滅寄生蟲。

近年來,我們時常看到某地又捕獲了「大型怪獸」、「巨型水怪」等嚇壞漁民等等。這些「不明生物」大都說的就是翻車魚。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翻車魚能吃嗎?答案是:「把它放在鍋裡煮,鍋都覺得丟臉」。這句話是來自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經典語錄,用在翻車魚身上太合適不過。因為它那粗糙的厚皮實在太影響口感了,不好吃使它擺脫了被人類食用的命運。

但世事無絕對,在中國臺灣就有食用翻車魚的習俗,人們會劃開它們的厚皮,食用它們的腸子。比如就有一道名菜「炒龍腸」是由此而來的。

雖然翻車魨並不是主要的經濟魚類,也不會成為商業捕撈的目標,但它們近年來翻車魚的種群數量下降明顯。這個鍋還是得甩給人類,因為日益頻繁的遠洋捕撈使得被誤捕致死的翻車魚數量大增。至於網絡上種種翻車魚的搞笑死法則大多純屬謠言,比如精神壓力過大致死,或是一言不合就死給你看等等。

同時海中漂浮的各種垃圾也對它們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和稜皮龜一樣,翻車魚很難辨認水母與塑膠袋,常常因為過多吞食垃圾而窒息,或阻塞消化道導致飢餓而死。

曾幾何時,翻車魚以為只要克服種種困難就能迎來幸福的「魚生」,結果還是逃不過被現實碾壓的命運。

The genome of the largest bony fish, ocean sunfish (Mola mol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ts fast growth rate Published online 2016 Sep 9.

深湖魅影:水怪真相之謎—走近真相_央視網(cctv.com) - 紀錄片

翻車魚:大海怪也賣萌 作者linki 海洋生物學碩士 果殼

美媒:巨型「翻車魚」橫屍澳大利亞海灘 2019-03-22 15:43:29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你有什麼想讓SME科普的問題嗎?

在公眾號菜單【問SME】留言告訴我們吧!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出現過最大的硬骨魚可達45噸重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努力探索為什麼相對於軟骨魚而言硬骨魚如此之小?最重的海洋硬骨魚太陽魚僅有2.3噸,但像鯨鯊這樣的軟骨魚可重達34噸。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現代差異僅僅只是一種進化事故。在所有魚類中,有95%都是硬骨魚,它們的新陳代謝可能受到限制,並且硬骨魚似乎比鯊魚有更高的代謝需求。
  • 科學家首次發現翻車魚幼魚,僅2毫米長,成年後可長到3米、2噸重
    翻車魚(Mola mola),屬於翻車魨屬、翻車魚種的一種大型硬骨魚類,遍布全球的熱帶和溫帶海洋。幾個世紀以來,這種魚類因獨特的形狀和大尺寸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不過長期以來科學家都混淆了翻車魨屬的物種分類,甚至一度認為矛尾翻車魨是體型最大的硬骨魚。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時間:2020-04-29 10: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世界上現存最大硬骨魚, 一言不合就翻車的翻車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也是許多老漁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只有鯊魚前半身,少了尾部。只要海水有浪它就翻來覆去無法保持平衡——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魨,拉丁文名叫mola,別名叫頭魚、月魚等,它們家族一共有三兄弟:左上為斑點長翻車魨,左下為矛尾翻車魨,右圖為翻車魨。
  • 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被鑑定和正名
    日本魚類專家鑑定了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並澄清其生物學命名。
  • 科普︱傳說世界上最大硬骨魚的這些離奇死法,都是真的麼?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是現存最大的硬骨魚類。
  • 長相奇特的最大硬骨魚,網上流傳著它各種莫名其妙的死法
    、曼波魚、頭魚、月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是現存最大的硬骨魚類。矛尾翻車魨全長最大可達5.5米及重達3噸 , 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身體兩側的凸起和尾部的尖鰭。分布於熱帶至亞熱帶海域 , 從西大西洋的北卡羅萊納州至巴西東南部都有其分布 , 棲息深度可達670米。
  • 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1996年在千葉縣捕獲的一條翻車魚,經過長年研究,判定品種為「牛翻車魚」,並於最近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 人類首次破譯世界最大硬骨魚基因組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日前,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破譯了世界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 Science上公布了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特異性的基因變化,這或許可解釋其極快的生長速率、巨大的體形和不同尋常的骨骼形態。
  • 世界上舌頭最長的動物,藍鯨舌頭重達3噸,長33米(舌頭能站50人)
    在全球動物界中,舌頭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動物都擁有的,但因為環境的不同導致其所進化出來的「舌頭」大小也是大小各異,那麼你知道世界上舌頭最長的動物是那種動物嗎?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是蜥蜴、長頸鹿、食蟻獸等,其實都是不準確的,那麼到底是「誰」呢?下面為你揭曉答案!
  • 最大的軟骨魚盒硬骨魚
    根據魚類骨骼的特點,魚類被分為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 魚類的一個典型共性就是他們的頜。所以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的魚類都屬於有頜類動物。有頜類動物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 大家看明白了嗎?接下來美人魚姐姐就要介紹最大的軟骨魚和硬骨魚了!最大的軟骨魚:
  • 現存最大硬骨魚、動物界生長冠軍、脊椎動物產卵冠軍——翻車魚
    翻車魚,中國沿海稱魚粿、蜇魚或蜇魴,日本稱曼波魚,德國稱頭魚,英美稱太陽魚,法國西班牙稱為月魚,最大體長3-5.5米,體重1400-3500kg,是現存最大硬骨魚類(鯊魚是軟骨魚類)。長相怪異,像一個大盤子,性格溫和。
  • 長11米,重1噸!鸚鵡螺曾是地球上最大捕食者
    現存種群數量稀少的鸚鵡螺,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經歷了數億年漫長的演變,最早甚至可以追述到寒武紀,並從奧陶紀開始繁榮,於泥盆紀開始減少。這種古老而低等的頭足綱軟體動物,它們靠著平均80年的壽命和自身強大的繁殖能力,躲過了地球上所有的大滅絕事件。鸚鵡螺不但是現存唯一具有貝殼的頭足類生物,而且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它們的外形和習性幾乎與它們的祖先相差無幾。
  • 2.4米長,超1噸重!南美發現史上最大龜殼
    圖源:CNN海外網2月13日電 美媒12日報導稱,刊登在美國期刊《科學進步》上的一篇研究顯示,一位名叫埃迪溫·卡迪納的古生物學家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發現了眾多龜殼化石,其中包含一塊史上最大的龜殼,其長度約2.4米,重約1.1噸。
  • 身長超2米,"有頭無尾",寧波發現"翻車魚"!竟是世界上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兩米多長的大魚。
  • 地球上最大的移動機械,——長240米、高96米、重14210噸!
    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設備堪稱地球上超大的機械設備,人在它面前就相當於一隻小螞蟻,想像一下吧~~~看,這只是它的一個小部分,人站在那裡已經顯得很渺小。它就是世界最大挖掘機——德國蒂森克虜伯產型號bagger293:長240米、寬49米、高96米(有30層樓那麼高!)
  • 你知道嗎?新聞中漁民都從未見過的「巨型海怪」 多半都是這種魚
    根據海洋科學普查,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魚類已有15000多種,這麼多的海洋魚類,絕大多數你都沒見識過,來,看看這種蠢萌蠢萌的海洋大魚——翻車魚,是不是沒見過?其實,翻車魚經常出現在新聞中,要是你看到「某地又撈出了巨型海怪,漁民表示從未見過」的字眼,很可能說就是翻車魚啦。
  •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人人欺負,只能多繁殖保證不被淘汰
    的確,翻車魚外形很奇特,如同短半截的子彈頭,除了巨大的圓圓的腦袋,長有對稱的背鰭和臀鰭,鰭呈鐮刀狀,和鯊魚類似,因此當翻車魚浮遊在海水表面的時候,經常會被認錯。翻車魚沒有尾鰭,尾部小小的突出部分是由背鰭和臀鰭延伸後生長的假尾鰭。長相奇特,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種巨型生物。
  •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提到烏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很多人也在自己的家中養起了烏龜。俗話說的好:養的好,它送你走,養不好你送他走,和其它寵物相比,養烏龜既輕鬆又省力,在海洋中生活著200多不同品種的烏龜,來到海灘邊遊玩的時候,人們也能經常見到巴掌大的烏龜,但是提到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猜猜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