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被鑑定和正名

2021-01-15 Springer


日本魚類專家鑑定了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並澄清其生物學命名。這個重達2300公斤的龐然大物是翻車魨 Mola alexandrini,並非更為人熟知的 Mola mola (翻車魚)。


這項研究由日本廣島大學的 Etsuro Sawai 主導,發表在 Springer 期刊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硬骨魚的骨骼是由骨頭組成而非軟骨,不像鯊魚或鰩魚。翻車魨是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之一,由於它們極具特徵的大小和形狀,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航海家的興趣。


硬骨魚全長可長達3米,許多已捕捉到的個體的重量都超過2000公斤。其尾部有一個寬大的舵葉狀代替鰭,被稱為「爪片」。

 

翻車魨 Mola alexandrini,© Hasama Underwater Park

 

這項研究中,作者團隊參考了超過一千份來自全球的文件和樣品,許多數據可以追溯到500年前。他們的目的是弄清翻車魨屬的種類學名。


翻車魨屬 (Mola) 分為三個種,Sawai 的團隊臨時稱它們為 Mola A 種、B 種和 C 種。其中,C 種在2017年7月被正式命名為 Mola tecta。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研究、解剖、和測量了來自全世界不同收藏機構的超過30個現存的兩個翻車魨種 (A 和 B 種) 樣本。他們還從照片、史料和近期記載中獲取信息。研究團隊總結出了特定的形態特徵,並記錄了不同物種的分布。


他們得出結論:物種名稱 Mola alexandrini (A 種) 和 Mola mola  (B 種) 應該被使用。由於突出的頭部形狀,他們也建議把「隆頭翻車魨」 (bump-head sunfish) 作為 Mola alexandrini 新的普通名稱。


他們也解決了一個被錯誤鑑定的案例。金氏世界紀錄把翻車魚 Mola mola 列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然而 Sawai 團隊發現,1996年在日本沿海的千葉縣鴨川市捕獲的雌性 Mola alexandrini 樣本才是有史以來最重的硬骨魚——它長2.72米,重達2300公斤。


經過調查,作者根據頭部隆起、下顎膨大和圓形爪片的特徵鑑定它是 Mola alexandrini,而這個物種之前被鑑定為 Mola mola。


Sawai 說:「因此,迄今世界上被實際稱量和記錄過的最大的硬骨魚是 Mola alexandrini 而非 Mola mola」 。他相信該物種可能有更大的樣本還生活在海洋中。2004年,在日本宮城縣的網地島就捕獲了一隻長達3.32米的雌性 Mola alexandrini 樣本,不過並沒有稱重。

 

文章按 Redescription of the bump-head sunfish Mola alexandrini  (Ranzani 1839) , senior synonym of Mola ramsayi  (Giglioli 1883) ,with designation of a neotype for Mola mola (Linnaeus 1758) (Tetraodontiformes: Molidae), 發表在 Springer 期刊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作者: Sawai, E. et al. 點擊閱讀原文限時免費獲取全文。


版權聲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北京辦公室負責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本文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 marketingchina@springernature.com


© 2017 Springer,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1996年在千葉縣捕獲的一條翻車魚,經過長年研究,判定品種為「牛翻車魚」,並於最近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
  • 歷史上出現過最大的硬骨魚可達45噸重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努力探索為什麼相對於軟骨魚而言硬骨魚如此之小?最重的海洋硬骨魚太陽魚僅有2.3噸,但像鯨鯊這樣的軟骨魚可重達34噸。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現代差異僅僅只是一種進化事故。在所有魚類中,有95%都是硬骨魚,它們的新陳代謝可能受到限制,並且硬骨魚似乎比鯊魚有更高的代謝需求。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時間:2020-04-29 10: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論文解讀:硬骨魚的免疫球蛋白,黏膜免疫和疫苗接種(一)
    首先,我們將在基因和蛋白質水平上回顧三種已知硬骨魚免疫球蛋白的最新基本信息。 之後描述了硬骨魚中的六種不同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然後,我們將討論黏膜表面病原菌和硬骨魚免疫球蛋白的反應。 總之,本文將提供有關魚類黏膜組織中免疫球蛋白基本機制的見解,並有助於開發新型硬骨魚黏膜免疫的疫苗。
  • 硬骨魚——真正的水域徵服者
    頭骨的外層由數量很多的骨片銜接拼成一套複雜的圖式,覆蓋著頭的頂部和側面,並向後覆蓋在鰓上。鰓弓由一系列以關節相連的骨鏈組成;整個鰓部又被一整塊的骨片——鰓蓋骨所覆蓋。因此,它們在鰓蓋骨的後部活動的邊緣形成鰓的單個的水流出口。它們的噴水孔大為縮小,甚至消失。大多數硬骨魚類由舌頜骨將頜骨與顱骨——舌接型的方式相關連。
  • 舌尖上的硬骨魚
    花斑連鰭䲗  Synchiropus splendidus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按骨質的軟硬程度分為軟骨魚和硬骨魚兩類。2 六帶石斑魚(泥斑、花尾石斑)Epinephelus sexfasciatus因體側有6條褐色橫帶得名,帶間排列整齊,帶的寬度大於兩帶之間的距離。
  • 人類首次破譯世界最大硬骨魚基因組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日前,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破譯了世界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 Science上公布了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特異性的基因變化,這或許可解釋其極快的生長速率、巨大的體形和不同尋常的骨骼形態。
  • 世界現有最大的硬骨魚, 即使別魚類啃食也不會反抗,這是為什麼呢?
    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類,被海獅攻擊,竟毫無感覺的待在原地,直至被海獅吃掉。科學家對一艘研究船進行了處理,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在花蓮曼波魚。 巨大的曼波魚是最重的所有的硬骨魚。
  • 長3米重2噸卻「任人欺負」,這種最大硬骨魚是在進化上翻車了嗎?
    位於大東北的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深的湖泊。它是一座火山口,經過漫長年代的積水而成火山湖。受到環境和地勢的影響,長白山天池幾乎沒有任何什麼生物。然而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陸續有人表示自己在這裡親眼目睹了巨型「水怪」。 比如有一位目擊者是在長白山天池頂部觀看日出時發現的。當時他看到遠處天池的水面上有一個古怪生物。
  • 科普︱傳說世界上最大硬骨魚的這些離奇死法,都是真的麼?
    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是現存最大的硬骨魚類。矛尾翻車魨全長最大可達5.5米及重達3噸 , 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身體兩側的凸起和尾部的尖鰭。分布於熱帶至亞熱帶海域 , 從西大西洋的北卡羅萊納州至巴西東南部都有其分布 , 棲息深度可達670米。
  • 發現最古老完整硬骨魚類化石
    他們的研究為探索有頜類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魚類的起源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最完整的化石資料。新發現的古魚將有頜脊椎動物幾大類群的特徵匯於一身,大大填充了它們之間的形態學鴻溝,第一次近乎完整地呈現了有頜脊椎動物祖先可能具有的特徵組合。
  • 最大的軟骨魚盒硬骨魚
    為了確定不同魚類之間的親緣關係,生物學家不遺餘力地尋找魚類身體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他們通常會比較各種魚類的骨骼,或者研究它們的遺傳物質。具有許多共同點的不同種屬魚同一個屬,具有親緣關係的不同屬又歸為一個目,類似的目又歸入同一個綱。根據魚類骨骼的特點,魚類被分為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 魚類的一個典型共性就是他們的頜。所以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的魚類都屬於有頜類動物。
  •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老」完整硬骨魚(圖)
    本報北京3月25日電(記者趙永新)我國科學家發現的一條「夢幻鬼魚」引起了國際同仁的關注: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古老的保存完整的硬骨魚乃至有頜脊椎動物化石,為人們勾勒出一幅更加詳細的硬骨魚類起源與早期演化圖譜,進一步填充了硬骨魚類和其他有頜類之間的形態學鴻溝。
  • 竟是世界上最沉的硬骨魚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只有頭,沒有尾巴。「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因為它常把身體翻轉側躺在海面隨風飄遊,人們才稱它為翻車魨,中國沿海均產。
  • 一種被誤認為是海蛇的生物,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
    地球上有一種證實了存在的生物,在歐洲漁民稱它叫「海魔王」,而它絲狀鰭條的背鰭特徵更讓日本漁民稱它為「龍宮使者」它還有很多別稱,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胖魚、買牛、蠻、豬精、百牛、地震魚等,在東南亞甚至流傳著食用它會死於非命的傳聞。
  • 世界上現存最大硬骨魚, 一言不合就翻車的翻車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也是許多老漁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只有鯊魚前半身,少了尾部。只要海水有浪它就翻來覆去無法保持平衡——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魨,拉丁文名叫mola,別名叫頭魚、月魚等,它們家族一共有三兄弟:左上為斑點長翻車魨,左下為矛尾翻車魨,右圖為翻車魨。
  • 世界上最輕和最重的木材了解 一下
    世界上最輕和最重的木材了解 一下本文就是漲姿勢的科普貼!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輕的木材和最重的木材分別是什麼吧。世界上最輕的木材--輕木上圖的木材叫做輕木,顧名思義,它就是世界上最輕的木材啦。輕木的密度是世界上最小的,它屬於木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 群島、墨西哥南部至秘魯、玻利維亞等熱帶低海拔地區,以及我國臺灣、廣東、海南、雲南地。
  • 海洋硬骨魚的代表是鱸魚,它們和鯉魚的區別,及它們的外形和皮膚
    它是太平洋西北部淺海水域的特有種,在我國、日本和朝鮮均有分布,屬內灣淺海常見魚類。喜棲息於河口成淡水交匯水域,屬廣溫、廣鹽性魚類。但是鱸魚的系統解剖學不如鯉魚完備,為此又需加補其他海洋硬骨魚的材料。在不同形態構造、組織器官或系統中因缺少的魚資料,或因魚類的多種變化而必需引用其他硬骨魚類的資料,以作補充。
  • 它是世界上最長的魚,也是海洋中的硬骨魚,你知道是什麼魚嗎?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生物真的是數不勝數,各種奇奇怪怪的都有,大多數都是海洋中的生物,就比如說有漁民捕撈或者是深海潛水者的拍攝,都能夠拍攝到一個神奇的物種,而有的也可以預測地震。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在海洋世界裡面我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一種魚類。
  • 基因組剖析發現硬骨魚體型龐大的奧秘
    央廣網深圳9月10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來自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Sydney Brenner在內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破譯了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Mola mola, 又稱海洋太陽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Science上公布了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