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生物的演變發展可謂多災多難,那麼,你知道地球一共經歷了幾次物種大滅絕嗎?或許你已經知道答案是5次,從地質考古學的角度來看,生命進化史上的確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引發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有些是超級火山噴發,也有的可能是受到了超新星爆發釋出的伽馬射線暴的襲擊,另外也有板塊漂移、海平面下降、陸地沙漠化和氣候變冷的說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5次大滅絕令多少生物走向了滅絕。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奧陶紀末期,該時期的無脊椎動物慘遭消滅,有數據表明,發生在4.5億年前的第一次大滅絕,令當時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當地球失去了臭氧的保護,使得太陽紫外線更加肆無忌憚地侵襲地球,令食物鏈分崩離析,導致大量生物死亡。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時期,大部分的海洋生物被滅絕,也就是3.75億年前,可以說,過了不滿1億年的時間,就滅絕了一半的海洋生物,該階段,海洋生物大規模般詭異消失,相比之下,陸地生物卻幾乎毫髮無損,因此,有科學家猜測,因為那個時代的陸生植物瘋狂繁殖,當它們進化的茂密根系深入地下後,導致大量元素例如鐵,踏入地表水,最終導致海底缺氧,以此解釋為何只有海洋生物滅絕了。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時期,不得不說,發生在2.51億年前的第三次大滅絕,相對於前一次大滅絕來看,此番同樣是又過了1億年左右的時間,不同的是它是史上已知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滅絕事件,這一次有70%的陸地生物銷聲匿跡,96%的海洋生物走向滅絕,有科學家表示,這場滅絕的原因較為複雜,可能是由火山大規模噴發製造的大量酸性顆粒和溫室氣體所致,它不僅妨礙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還推動了全球氣溫急劇上升。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三疊紀時期,當時的爬行動物遭遇了大幅度打擊,這場發生於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的第四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時期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也在擴大,地臺區還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新的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陸生動物也進一步增多,恐龍家族開始繁榮,這次生物大滅絕最終造成大約75%左右的物種消失,其中主要為海洋生物,由於此次災難並無特別明顯的標誌,因此考古方面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後又上升,出現了大面積缺氧的海水,時間跨度為60到800萬年,也有科學家表明這次生物大滅絕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超級火山爆發或者超新星爆發伽馬射線暴有關。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是人類常說的發生在白堊紀晚期的恐龍大滅絕,這一時期,以恐龍為首的動物相繼走向滅絕,6500萬年前,當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尤卡坦半島,令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在隨後的1年時間內都是遮天蔽日的情勢,日照量銳減令植物大批死亡,隨著生態系統的瓦解,導致75%的物種被迫走向滅絕,其中就包括恐龍。
縱觀來看,歷史上這五次大滅絕的平均間隔時間約為9650萬年,其中間隔最長的約為1.35億年,間隔最短的僅為5000萬年,要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在這一龐大的時間橫軸中,人類不是地球上的唯一生物,因為在人類誕生以前,地球上可能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至此我們不難看到,地球發展至今,植物、昆蟲、海洋動物以及爬行動物都曾經歷過滅絕,唯獨以下這種生物種類未曾被滅絕,你知道是什麼嗎?答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最原始的生命,畢竟現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最開始都是由微生物演變而來的,說到這裡,相信不少人會感到好奇,下一次生物大滅絕是什麼時候?它有多可怕?
事實上,所謂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發生了,就是人類現今生活的這個時代,它是現代人類真正經歷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令人震驚的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導致物種滅絕的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增長了1000倍,從而促使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顯然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是由人類活動引發的,具體表現為:植物生存環境被破壞、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資源過度使用和汙染等因素,故而造成許多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對此有人預計,到21世紀末,全球變暖會導致1/2的植物面臨生存威脅,超過2/3的維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如今地球上已經發生了很多頻繁的自然災害,不少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令人們不禁感嘆,人類也許了解地球的過去,卻猜不到地球的最終結局,地球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因為2016年的一項預測性研究表明,外太空中,有一顆恆星(Gliese 710)正朝著太陽系的方向運動,預計將在100萬年後融入或與太陽發生劇烈碰撞,這對地球來說是一場真正的浩劫,當今,天文學家不僅證實了這一預言,還表示恆星Gliese 710將比想像中更快衝向太陽系,目前,這顆恆星距離我們約為62光年,暫且不會對人類產生任何影響,但是到了遙遠的將來,人類的後代或將不得不面對這段太空災難,希望到時候以他們的技術能力可以在這場浩劫中生存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媒體曾在報導中指出,宇宙學家通過拼湊越來越多的線索發現宇宙的未來和終極命運,有科學家認為恆星的形成最終可能停止,宇宙會被黑洞接管,直到所有的物質被黑洞蒸發,於是宇宙大撕裂也將發生,至於要等多久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有科學家表明大約要在「1的後面加上50個零」年後,不過在此之前,人類仍然會發現一些離奇的現象出現,你知道嗎?對於天文學家而言,他們研究的宇宙演化本質上十分類似於考古,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是過去的宇宙,又因當前的宇宙處於加速膨脹的狀態,而越古老的光線對應的是越早期的宇宙,因此自上世紀末以來,現代宇宙學中最為緊迫的問題就是研究宇宙是否會減速,後來,還有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具有的質量足夠引發膨脹收縮。
另外,在人類製造出核武器之前,一枚炸彈夷平一座城市的想法顯然是聞所未聞的,但是1945年6月的廣島卻真實的刷新了人類的看法,這項凸顯了人類破壞力的新技術也由此面世,有趣的是,人類無法預測未來、無法預測人類會有何創舉,智能終結說卻指出,智能生物將創造出終結宇宙的事物,值得慶幸的是人類現有的核武器似乎還不足以毀滅地球,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於,萬一人類不是宇宙中僅存的智能生物?萬一宇宙已經因為其它智能生物的行為被破壞或正在被迫走向終結?對此,小夥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