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

2020-12-03 科學先知識

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

金星和火星的公轉軌道和地球相鄰,從這來說可以說是地球的鄰居,不過由於公轉的周期不同,也只能算是周期性的鄰居。

題主提到的這種說法是基於兩方面提出來的:

1、火星、金星的環境以及地球的演化過程來說的,不過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

2、太陽會不斷膨脹

金星是緊鄰太陽的第二個行星,半徑和地球極為相近,表面有著濃密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到了96%以上,表面溫度常年為465℃~485℃,現在看來簡直是水深火熱,地球上的生物根本無法生存。但實際上地球形成之初和這個環境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下圖所示:金星表面

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也是由氫和氦佔主要成分的原始星雲構成,在星雲不斷旋轉收縮的過程中,地球溫度一直很高,此外還有一些放射性元素也在衰變放熱,因此那時的火山噴發和地震等地質活動非常頻繁。

那時的地球表面有1500攝氏度左右,也沒有大氣,大約在45億年前由於火山噴發等才有大氣,並被引力吸引在周圍,才有了最初的大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氮氣以及水蒸氣等。

所以地球的過去和現在的金星相似度還是蠻高的。

下圖圖釋:火星表面地形

火星是地球的將來的說法是不太準確的,火星上平均溫度僅僅有零下60多度,即使是在中午火星的溫度也只有25度左右,但由於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2,火星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9,因此火星的引力無法有效吸引大氣,周圍大氣極為稀薄。未來地球不會演化成火星目前這樣的。

太陽隨著聚變的進行會不斷的膨脹,因此各個行星的溫度其實會不斷的增加,距離較近的水星、金星甚至有可能被吞噬掉,地球即使不被吞噬掉,表面的溫度也會增加很多,可能又會回到原始的樣子或者目前進行的模樣,那時火星可能由於太陽的膨脹而平均溫度有所提高,適宜綠色植物生長後也許能擁有自己的大氣,從而孕育生命。

因此只能說火星的將來可能是地球,而不能說地球的將來是火星。

相關焦點

  • 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這話說對了一大半!
    很多朋友認為這觀點是錯的,金星的條件與地球大相逕庭,即使幾十億年前地球也早已誕生了無數生命,怎麼可能地球的過去會像金星一樣?而地球的未來怎麼可能會是火星呢?最多也是被紅巨星的太陽烤乾嘛,這不是一派胡言麼?
  • 金星和地球很像距離也近,人類為什麼不選金星而是去探索火星?
    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眾多生命生活的唯一家園,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是來自於地球以外,也就是來自於宇宙中的某處。我們人類不斷的認識和探索宇宙,其實主要是為了兩個終極目標,一個目標是面向未來的,也就是人類將來除了地球之外,能夠到哪裡去?另一個目標是面向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出現的?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金星和火星為什麼不宜居?  「宜居帶」也叫「可居住區域」。對於任何動物、植物、以至於微生物來說,都會有一個最合適其生存的地帶。在太陽系,這個地帶位於金星、地球、火星這三顆行星之間。  如何理解太陽系宜居帶?
  • 如果金星存在生命,可能是從地球偷渡過去的
    為什麼說金星大氣的磷化氫暗示著生命的存在呢?首先,在地球上,磷化氫來自人類工業生產和厭氧生物活動,無論哪一種來源,都與生命息息相關。因此磷化氫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信號。其次,磷化氫在地球和金星的大氣中都會被快速分解。金星大氣存在磷化氫,意味著必定存在某種持續輸出的機制。
  • 金星比火星離地球近,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從這個數據看,確實去金星比去火星更近一些。那麼,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去金星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看一下:第一,火星和金星離地球的實際距離?第二,去金星和火星要面對什麼?第三,去金星和火星有什麼意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地球和金星、火星間的實際距離在開頭,我們說了一下金星、火星與地球理論上的最近距離。
  • 流星體改變地球,火星,金星的氣氛
    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關於地球和空間科學的報紙Eos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威瑟斯討論了最近關於火星和金星高層大氣研究的重要問題。令人震驚的相似之處,奇怪的差異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們收集了越來越多關於火星和金星電離層的信息。科學家說,雖然可以想像這兩個行星的構成和位置會在電離層中產生不同的相互作用,但兩者實際上非常相似。
  • 火星比金星好在哪,為什麼火星探測更能吸引大眾的關注?
    太陽系的4顆巖質行星,按照體積和質量來看,金星最像地球。而火星不管是體積還是平均密度,都比地球小得多。▲ 4顆巖質行星的密度和體積對比但火星依然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像地球的行星。公眾對火星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金星。金星被大眾輿論冷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金星上的環境太過惡劣,用「地獄」二字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我們少有聽到金星探測器的報導?
    在宇宙中,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探索太空一貫是從近到遠,從近地軌道到深空。但是也有些例外,之前我介紹過了水星探索,這次介紹一下金星探索。因為人們發現金星直徑與地球直徑非常接近,為地球直徑的95%,而質量也有地球的85%,繞太陽公轉軌道也與地球相當。可以說是相當接近了,因此人們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在18世紀的一次「金星凌日」中,人們更是發現了金星存在大氣層。人們開始了對金星的幻想,應該有水源有森林,有海洋,甚至存在生命。
  • 金星距離地球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科學家不敢登陸金星?
    而現如今,科學家開始計劃將太空人送往地球的近鄰——火星上進行探測,以尋找火星上的秘密。但是,自始自終,人類都沒有設想過登陸地球的另一個近鄰——金星,要知道,金星到地球的距離比火星到地球的距離更近的多,如果要登陸金星,飛船隻需要飛行100天左右即可,這段距離在動不動就以光年為距離來計算的宇宙來說,無疑是極其接近的。即便如此,人類也不打算登陸金星,這是為什麼呢?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
    太陽系當中的8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地球的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它們一個位於地球軌道的內側,一個位於地球軌道外側。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的兩側是金星和火星,地球,金星和火星都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內,理論上來說都是適宜生命誕生的,可是最後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有了人類文明。人類剛剛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最感興趣的不是火星而是金星。
  • 周期性出現的「火星合日」,會成為將來地球和火星通訊的最大障礙
    太陽系中還有八大行星圍繞著恆星太陽運行,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木星及其軌道以外的三顆行星都是氣態行星,火星及其軌道以內的三顆行星都是固態行星,其中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目前太陽系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金星和火星有沒有可能是第二個「地球」?
    金星和火星以前的環境與目前的地球是非常相似,有證據表明,火星在幾十億年前就可能擁有類似於地球一樣的液態水海洋。早期的金星也很可能擁有像地球一樣的液態水海洋,不過由於板塊停止運動,所以這樣的狀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久。
  • 土星有行星環,地球為啥沒有?其實地球曾經有過,火星將來也會有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個氣態行星都有行星環,其中土星環非常顯眼也非常漂亮,那麼為什麼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四顆行星都沒有行星環呢?不過,行星環還有另一種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衛星圍繞行星運行的時候,或者其他大個頭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過行星的時候,它們若與行星的距離達到洛希極限,那麼這顆小星體就會分解成為行星的行星環,比如若月球距離地球大約1萬公裡的時候,就會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從而變成地球的行星環。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而且這已經不只是在電影或是小說中的幻想了,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真的把移民火星當作自己的使命。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火星可不是一開始就是星際移民的首選,它其實只能算地球備胎的備胎。如果把時間倒退五六十年,在天文學家心中最適合作地球備胎的,那是金星。因為金星各方面的數據真的都太完美了。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將是地球未來
    國外媒體報導,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也曾經擁有過海洋。距離地球最近的兩個行星上都發現有過海洋存在,但現在它們都失去了這樣的環境,這暗示了什麼?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再次發現火星上湖泊遺蹟,認為火星在50萬年前就有液態水海洋存在,那時候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命。
  • 有人說金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為什麼人類不選擇登陸金星?
    太陽系一共有八個行星,從離太陽最近的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能看出來,地球和金星是挨著的,那麼人類怎麼不登陸近的金星呢?金星的半徑大約6000公裡左右,比地球就小那麼一點點,體積比地球大,是地球的0.9倍,沒有液態水,它的地表溫度非常高,能達到500多度,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金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亮度排在第二位,僅次於月亮,是一顆類地行星。在內部結構上也比較像,具體的距離平均大約4150萬公裡左右。月球離我們有多遠?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什麼科學家選擇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但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而並非火星,為什麼科學家們反而捨近求遠對火星更有興趣呢?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或將是地球的未來
    火星和金星是曾經的水世界,如今都變成可怕的非宜居星球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
  • 地球的近親「兄弟」,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反而要去火星?
    今日話題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為什麼人類不登陸金星,反而要去火星?除此之外,金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有人稱金星和地球就是一對雙胞胎最初科學家他曾經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智慧文明,那麼為什麼人類除了探索月球以外首選的探索目標是火星,而不是離我們更近的金星?要知道,登錄一個地外行星距離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金星之所以被科學家們放棄是因為她的環境太惡劣了,把它形容為「地獄之星」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