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
金星和火星的公轉軌道和地球相鄰,從這來說可以說是地球的鄰居,不過由於公轉的周期不同,也只能算是周期性的鄰居。
題主提到的這種說法是基於兩方面提出來的:
1、火星、金星的環境以及地球的演化過程來說的,不過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
2、太陽會不斷膨脹
金星是緊鄰太陽的第二個行星,半徑和地球極為相近,表面有著濃密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到了96%以上,表面溫度常年為465℃~485℃,現在看來簡直是水深火熱,地球上的生物根本無法生存。但實際上地球形成之初和這個環境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下圖所示:金星表面
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也是由氫和氦佔主要成分的原始星雲構成,在星雲不斷旋轉收縮的過程中,地球溫度一直很高,此外還有一些放射性元素也在衰變放熱,因此那時的火山噴發和地震等地質活動非常頻繁。
那時的地球表面有1500攝氏度左右,也沒有大氣,大約在45億年前由於火山噴發等才有大氣,並被引力吸引在周圍,才有了最初的大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氮氣以及水蒸氣等。
所以地球的過去和現在的金星相似度還是蠻高的。
下圖圖釋:火星表面地形
火星是地球的將來的說法是不太準確的,火星上平均溫度僅僅有零下60多度,即使是在中午火星的溫度也只有25度左右,但由於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2,火星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9,因此火星的引力無法有效吸引大氣,周圍大氣極為稀薄。未來地球不會演化成火星目前這樣的。
太陽隨著聚變的進行會不斷的膨脹,因此各個行星的溫度其實會不斷的增加,距離較近的水星、金星甚至有可能被吞噬掉,地球即使不被吞噬掉,表面的溫度也會增加很多,可能又會回到原始的樣子或者目前進行的模樣,那時火星可能由於太陽的膨脹而平均溫度有所提高,適宜綠色植物生長後也許能擁有自己的大氣,從而孕育生命。
因此只能說火星的將來可能是地球,而不能說地球的將來是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