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探索太空一貫是從近到遠,從近地軌道到深空。但是也有些例外,之前我介紹過了水星探索,這次介紹一下金星探索。
金星樣貌
在以前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從地球觀察金星,以為這是一個「人間理想」之地。因為人們發現金星直徑與地球直徑非常接近,為地球直徑的95%,而質量也有地球的85%,繞太陽公轉軌道也與地球相當。可以說是相當接近了,因此人們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在18世紀的一次「金星凌日」中,人們更是發現了金星存在大氣層。人們開始了對金星的幻想,應該有水源有森林,有海洋,甚至存在生命。
金星與地球對比
在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的「金星4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經過長途跋涉成功登陸金星表面,但遺憾的是金星大氣的壓力和溫度比人們原先預想的高得多,使著陸器受損故而未能發回金星探測結果。人們對金星的認知受到了挑戰,之後的探測更是暴打。
在1970年12月15日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實現軟著陸還成功傳回金星表面溫度等數據資料。不傳不知道,一傳嚇一跳:測得金星表面溫度為攝氏447度, 氣壓為90個大氣壓,大氣密度約為地球的100倍。這對長期處於幻想的科學家來說,比失戀還難受。這樣的高溫足讓燒死生命,而這麼高的氣壓就像是地球深海1000米的一樣高,足以致死人類N次,總之這個星球不適合人類生存,更沒有生命可言。
在之後的探測中,人們還發現了金星的大氣有90%是二氧化碳,更是充斥著由硫酸所構成的硫酸雲,甚至是下著硫酸雨。在金星11號任務中,人們還發現金星總是頻繁雷電,該探測器一秒探測到25次閃電,金星12號總共探測到1200次閃電。從人間理想變成人間煉獄,當事行星金星是無辜的。
人類一共向金星發射了超過20個金星探測器,其中大部分是蘇聯發射,美國次之。但是這些探測器都異常短命,著陸於金星的最長活了僅127分鐘。而火星著陸器,還是火星車的「機遇」號都活了十幾年。矛盾交加:著陸於金星吧,可是又太太短命,不著陸吧又探測不了什麼,因為金星大氣層太濃厚了。
「機遇」號火星車
可以從圖中看出,火星比地球小。是因為火星直徑只有地球的一半,而體積更是只是地球的15%,質量為11%,在火星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人若在上面跳,會跳得比地球高很多。並且火星最高溫為-17攝氏度,最低溫為僅-95攝氏度。相比其它行星來說,這溫度和溫差是相當不錯的了。最讓人興奮的是,火星上面存在水。2018年歐洲的火星探測器更是發現了固態湖泊。種種跡象表明:火星更適合移民。
火星地表照片
其實金星之所以不再探測,是因為沒有意義。人們探索一個星球,要麼它可以給我們移民,要麼是可以給我們提供資源。我們之所以探測遠在億萬公裡之外的火星,是因為這是近距離內最有希望讓人類移民的星球。我們幾十年都還在探測月球是因為它上面有非常豐富的稀缺資源。
太空探索一直都是一項燒錢的無底洞,金星的探測我們已經得知,這個星球根本不適合也不可能適合人類移民,而且我們也沒有技術從上面採集資源。那我們沒必要再去砸錢了,我們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放在探測火星之類的星球上。
NASA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並且建造一個供航天員長期駐留的月球軌道空間站「深空門戶」,旨時有希望可以開發月球資源。
而在火星方面,NASA於前些日子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是火星取樣返計劃的第一步,為人類將來登錄火星做鋪墊。
日出於東方而落於西,太空探索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