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13號探測器:讓世界如此近的了解金星

2020-12-05 魅力科技life

金星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是一顆終日包裹在雲層之下的行星,按距太陽遠近的排序中,金星位於第二,距離太陽約1.08億公裡,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當然,火星在近地點時的距離可能會更近一點。

自1957年前蘇聯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後,太空探索便成了人類不懈的最求,從最初的衛星發射到衛星通訊的應用,再到空間站的建設等等,這些都是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過程。

但人類的探索卻不會止步於地球,隨之而來的是行星的探索與星際的觀察等,為人類天文學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同時,人類對類地行星的探索與發現,也成了一個最求的方向。

在最初發展太空探索的時候,因為金星距離地球比較近,且與地球有著相似的大小,並有著高反射率的雲層,通過當時的天文望遠鏡看起來,它有著更像地球的潛質。而從地球上來看,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是僅次於月球的,就這樣,金星成了早期各國探索的一個趨勢。

直到20世紀50年代,很多天文學家都還推測金星可能擁有著像地球一樣的生命,深林及河流等,這使得人類更加的好奇,想要探索金星的奧秘,在當時的航天環境下,前蘇聯和美國開始向金星發射探測器,想要深入金星內部去了解這些。

而前蘇聯也是最早想金星發射一枚宇宙探測器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甚至為金星專門制定了一個金星計劃,就連發射的探測器也命名為「金星號」系列探測器,當然,最開始的探索都是失敗的,儘管如此,卻為蘇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82年3月1日,這對於金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它迎來了首位拜訪它的客人——金星13號探測器,這是蘇聯經過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在金星上著陸人類首各探測器,也是在這一天,蘇聯人拍到了金星表面的第一張全彩照片。

金星13號探測器所傳回的數據,讓人類了解了金星表面惡劣的環境條件,周圍也是一片荒蕪的風沙,因為周圍環境的惡劣,探測器在成功著陸127分鐘後便解體了,而它最終傳回的數據,卻讓人類重新認識了金星,金星並不是如同地球般存在生命的,也沒有水光瀲灩的海洋世界,相反,這卻連地球上的荒漠都不如,堪稱是人間地獄。

生命無法在金星上生存,儘管金星和地球有著很多地方的相似,但通過此次的金星13號探測器,讓人類如此近的了解金星,同時因為金星沒有生命的存在,便使得蘇聯此後也很少再發射探測器探索金星了。

如今的金星,或許已經很少有訪客再次將臨金星的表面了,但卻從來沒有阻斷科學家對金星的探索,對一顆行星的形成以及演變的探索,這不僅是因為金星在大小、構造等方面和地球相似,因為一些科學家認為,對不同的行星的了解和分析,有助於科學家能夠更好的了解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而其他行星的形成及演變,是人類對宇宙天體的的了解,這些,都有助於人類在探索其他星系時,能夠發現類地行星或是其他生命的存在。

不管怎麼說,宇宙是神秘的,每一顆行星都值得人類去發現和探索,或許我們不能完全了解這顆行星的一切,但至少我們更夠更加接近的了解宇宙。

相關焦點

  • 進入未知世界:蘇聯「金星7號」探測器
    「金星1號」是蘇聯在1961年首次嘗試訪問金星,但未能離開地球軌道,儘管當時世界還不知道。
  • 在近500度中存活兩小時,蘇聯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看見了什麼?
    1981年10月30日,蘇聯金星計劃中的第13顆探測器金星Venera-13在質子-K火箭的託舉下,離開了拜科努爾發射工位,逃逸出地球引力範圍奔向金星,五天後姊妹星金星-14號緊隨其後。滿懷各國科學家期待的金星1A號仿佛開了個玩笑,四級火箭發動機點火失敗,奔向金星的探測器成了一顆地球衛星,八天後金星1號發射,但是飛行了一個月後再次失聯,當時的探測器信息傳輸速率僅為1位元組/秒。
  • 在近500度中存活兩小時,蘇聯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看見了什麼?
    1981年10月30日,蘇聯金星計劃中的第13顆探測器金星Venera-13在質子-K火箭的託舉下,離開了拜科努爾發射工位,逃逸出地球引力範圍奔向金星,五天後姊妹星金星-14號緊隨其後。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目的:獲得金星表面的高解析度近全球雷達圖像 獲得空間解析度為50km、垂直解析度為100m的近全球地形圖 獲得解析度為700km、精度為2-3毫伽(milligals)的近全球重力場數據 了解金星的地質結構,包括密度分布和動力學
  • 金星發現「會動的物體」?金星13號傳回照片,金星真存在生命?
    其實通過衛星的監測來看,除了火星外,我們也探索過其他星球,例如令我們害怕的「金星」。金星的環境1962年人類向它發射了第1顆探測器。正是這顆探測器的發現打消了人類一句驚心的念頭,在金星上,雖然有著濃厚的大氣層,但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卻佔了極大部分,這些厚重的二氧化碳飄浮在金星上空,導致它面臨著嚴重的溫室效應,整顆星球的溫度也達到了400多度。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命是極難生存的,因此它也就慢慢退出了科學家的視野,從人類的移居計劃中拋出了。
  • 金星發現「會動的物體」?金星13號傳回的照片,金星真存在生命?
    1962年人類向它發射了第1顆探測器。正是這顆探測器的發現打消了人類一句驚心的念頭,在金星上,雖然有著濃厚的大氣層,但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卻佔了極大部分,這些厚重的二氧化碳飄浮在金星上空,導致它面臨著嚴重的溫室效應,整顆星球的溫度也達到了400多度。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命是極難生存的,因此它也就慢慢退出了科學家的視野,從人類的移居計劃中拋出了。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我們少有聽到金星探測器的報導?
    在宇宙中,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探索太空一貫是從近到遠,從近地軌道到深空。但是也有些例外,之前我介紹過了水星探索,這次介紹一下金星探索。在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的「金星4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經過長途跋涉成功登陸金星表面,但遺憾的是金星大氣的壓力和溫度比人們原先預想的高得多,使著陸器受損故而未能發回金星探測結果。人們對金星的認知受到了挑戰,之後的探測更是暴打。在1970年12月15日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實現軟著陸還成功傳回金星表面溫度等數據資料。
  • 「金星7號」:人類第一個軟著陸金星的探測器
    1970年8月,蘇聯利用運載火箭成功將金星7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於當年12月15日首次成功軟著陸在金星表面,使其成為人類第一個到達金星進行實地考察的探測器。
  • 2010發射的金星探測器,在金星有了重大發現,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浩瀚的宇宙有無數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破解,可是對於剛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我們能夠探索的區域非常有限,只有選擇離地球比較近的天體。而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則是地球的衛星,所以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個探索的星球就是月球。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而在地球的歷史上,有關金星的傳說也是不少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既然金星離地球又近,又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地方,那為什麼科學家不去探索登陸金星,反而跑去更遠的火星呢?金星表面經常還會有超過17級的大風,高溫,酸雨,強風整個形成了一個火紅的地地獄,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看金星,看到的就是一個像被燒紅的星球,如此惡劣的環境,人類的探索器根本無法登陸工作,外太空金星軌道的探測器,由於金星有一層厚厚的大氣遮擋,金星表面的情況也看得非常模糊。
  • 蘇聯探測器拍攝的金星老照片展現新風貌[圖]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蘇聯金星探測工程留下來的一系列珍貴的老照片如今在經過美國計算機製圖專家們的加工後更清晰、更明了地向人們展示了金星這顆神秘行星的全新風貌。   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蘇聯曾實施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金星探測計劃,在此期間,蘇聯多個自動探測站曾登陸這顆表面看來覆蓋著雲霧的「地獄之星」。
  • 金星離地球很近,人類為何不登陸金星?
    在上世紀60年代,美蘇等國就開始探測金星,迄今已向金星發射了40多顆探測器,其中將近二分之一的探測器都是蘇聯發射的。7號」探測器成功到達金星表面,成為第一個登陸金星的人類探測器。1978年,蘇聯的金星10號和11號也實現金星表面軟著陸,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分別工作了110分鐘。美國也不甘落後,於1978年發射了先驅者1號和2號探測器。此後,蘇聯又陸續發射了多顆金星探測器。
  • 最成功的星際探測飛船「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失聯
    在25年前的今天,1995年10月12日(農曆1995年閏8月18日),「麥哲倫」金星探測器完成科學使命。1994年10月12日,被譽為最成功的星際探測飛船「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10月12日與地面失去最後的無線電通信聯繫,在過去的5年5個月時間內一直跟蹤這艘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運行的美國科學家為此而在手臂上戴上了黑紗。
  • 相比火星,金星為何更難探測-蘇聯金星探測歷史
    金星4號-最早登陸的探測器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了金星4號金星探測器,金星四號考慮了一些極端的條件,金星四號直徑1米,重383公斤,包裹著耐高溫高壓的外殼,但是,金星四號的設計的壓強極限是25個大氣壓,而金星的大氣壓是90個。當金星4號的著陸艙準備在金星降落的時候,在距離金星表面25公裡的地方失聯,顯然,是被金星的高氣壓壓扁了。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計劃花7年時間繞著太陽飛行,希望能解開關於太陽千古未解的謎團。但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帕克號飛船已經預先計劃執行一個精心設計的軌道,其中包括七次飛越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對金星的探測實際上由於距離的關係,金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發射探測器的行星,人類也對金星進行了多次的探測任務。隨後美國發射的「水手二號」探測器成功地掠過了金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接近金星的空間探測器。水手二號成功地對金星的表面溫度進行了探測。
  • 人類為什麼突然放棄了更近的金星?都跑去探測火星?
    ,月亮的光芒都無法掩蓋金星的謠言,因為金星不僅離地球近,而且其雲層反照率特別高,就更自己能發光一樣,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比第二亮的天狼星還要亮14倍。目前在金星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只有日本在2010年發射的金星「曉」號飛行器,在為人類持續探測著這顆地球的姊妹星。人類之所以現在放棄金星的原因主要是20世紀高頻率的探測,以及我們對金星逐漸了解以後,發現這顆行星已經不具備繼續探測的必要了。
  • 日本「拂曉」號探測器發現金星雲中巨大條紋結構
    [摘要]「拂曉」號首次觀測到金星北半球從西北至東南方向
  • 金星:有幾十公裡厚的雲層,但永遠不會下雨,還毀壞了9個探測器
    事實上,如果從距離的角度來說,金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甚至和地球還有著"姊妹星"的稱呼,而以探測器飛行的速度來說,從地球抵達火星,只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而從地球抵達火星,需要整整7個月,到底是為什麼那我們如此偏愛火星,而不待見金星呢?這和金星的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 「水手2號」:第一艘成功飛越金星的探測器
    1962年12月14日,「水手2號」飛越金星,成為第一個成功飛越另一顆行星的探測器 五年後,「水手5號」在「水手2號」對金星研究的基礎上,對金星大氣層進行了更細緻的觀察。 在長達數月的金星之旅中,「水手2號」遇到了一些異常情況,但在當年12月抵達金星時,控制中心設法讓「水手2號」運轉良好,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