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7號」:人類第一個軟著陸金星的探測器

2020-12-06 中國軍網

1970年8月,蘇聯利用運載火箭成功將金星7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於當年12月15日首次成功軟著陸在金星表面,使其成為人類第一個到達金星進行實地考察的探測器。

「金星7號」包括軌道器和著陸器兩部分,全重1.18噸,其中著陸器重495公斤,測得金星表面溫度475攝氏度,大氣壓力為75至105個大氣壓,大氣層密度為地球的100倍,為人類後續探測金星提供了寶貴的實測數據。

相關焦點

  • 進入未知世界:蘇聯「金星7號」探測器
    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空間探測首先是從金星開始的,前蘇聯和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對揭開金星的秘密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探測競爭。不過,「金星3號」成功著陸金星,成為第一顆著陸其他行星的地球探測器,但通訊系統未能傳回任何訊息。 直到1967年「金星4號」的發射,蘇聯才開始為其努力獲得一些回報。該探測器成為第一個將數據從另一個星球的大氣傳遞迴地球的太空飛行器,此後不久它就在金星表面的巨大壓力下崩潰。
  • 金星離地球很近,人類為何不登陸金星?
    在上世紀60年代,美蘇等國就開始探測金星,迄今已向金星發射了40多顆探測器,其中將近二分之一的探測器都是蘇聯發射的。7號」探測器成功到達金星表面,成為第一個登陸金星的人類探測器。1978年,蘇聯的金星10號和11號也實現金星表面軟著陸,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分別工作了110分鐘。美國也不甘落後,於1978年發射了先驅者1號和2號探測器。此後,蘇聯又陸續發射了多顆金星探測器。
  • 俄羅斯要佔領金星?羅戈津宣布: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
    一種是在金星大氣層中存在著某種形式的生命。一是因為地球以外的土地,甚至地球南極的土地,人類都已經達成共識,不應成為某個國家的領土,而應該由全人類共同擁有和開發。二是俄羅斯現在也沒有財力和實力將金星納入自己的版圖範圍了。所以羅戈津實際可能是在緬懷以前的輝煌,因為第一個軟著陸在金星上的探測器,就是俄羅斯的前身前蘇聯製造的。
  • 金星13號探測器:讓世界如此近的了解金星
    直到20世紀50年代,很多天文學家都還推測金星可能擁有著像地球一樣的生命,深林及河流等,這使得人類更加的好奇,想要探索金星的奧秘,在當時的航天環境下,前蘇聯和美國開始向金星發射探測器,想要深入金星內部去了解這些。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我們少有聽到金星探測器的報導?
    在宇宙中,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探索太空一貫是從近到遠,從近地軌道到深空。但是也有些例外,之前我介紹過了水星探索,這次介紹一下金星探索。在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的「金星4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經過長途跋涉成功登陸金星表面,但遺憾的是金星大氣的壓力和溫度比人們原先預想的高得多,使著陸器受損故而未能發回金星探測結果。人們對金星的認知受到了挑戰,之後的探測更是暴打。在1970年12月15日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實現軟著陸還成功傳回金星表面溫度等數據資料。
  • 拒絕美國自己單幹,俄羅斯豪言:金星是「俄羅斯的行星」
    最近,俄羅斯國家航天局(Roskosmos)正式宣布,拒絕與美國在金星星際站建設項目上展開合作,打算自己單幹。俄羅斯在金星探測上可謂是「雄心勃勃」,據俄羅斯公布的最近金星探測計劃顯示,俄羅斯正在籌劃新一輪的金星探測計劃,計劃將在金星採集土壤樣品,並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人類為什麼不選擇探索金星?金星上有啥秘密?
    我們都知道,月球和火星上都有人類的探測器機器人,為我們獲取很多地外行星的資料,但是沒有關於金星的資料,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我們地球的姊妹星金星呢?難道金星不值得探索嗎?事實上金星上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值得探索,但它不是人類探索的目標,因為它太荒涼了。
  • 2010發射的金星探測器,在金星有了重大發現,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半個世紀前,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正式開始探索宇宙。浩瀚的宇宙有無數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破解,可是對於剛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我們能夠探索的區域非常有限,只有選擇離地球比較近的天體。而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則是地球的衛星,所以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個探索的星球就是月球。
  • 蘇聯探測器拍攝的金星老照片展現新風貌[圖]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前製圖專家唐納德-米切爾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對蘇聯金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進行了全面修復(包括「洗去」傳輸幹擾和「校正」傳輸偏差)後表示,蘇聯在1961至1984年期間所進行的金星探測計劃事實上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 你知道迄今為止,人類及探測器登陸過哪些星球嗎?
    ,金星三號成為第一顆著陸其他行星人類探測器,但是,著陸時探測器發生故障,並未傳回任何數據。到了1970年12月15日,金星7號終於實現了金星的軟著陸,並且傳回了有關金星的數據。第二年11月27日,前蘇聯發射的火星2號探測器到達火星大陸,並且一頭撞進了火星上的海拉斯盆地。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探測器著陸火星的時候,遇到了火星上一次巨大的沙塵暴,導致其發生故障,並未傳回地球任何數據。火星2號是人類第一個到達火星的探測器。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1990年9月15日至1991年5月14日第一個周期使用左視雷達覆蓋了約83.7%的表面。太空船的高度從北極附近的2000公裡到北緯9.5度的290公裡不等。測繪是從北極到南緯75°進行的。在北極,正交解析度為250m,沿軌解析度為110m;在9.5° N時,正交解析度為101m,沿軌解析度為110m。
  • 金星表面有什麼東西,為什麼人類不優先登陸金星?
    在太陽系已知的行星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尤其是金星,它是與地球平均距離最近的行星。在金星最靠近地球時,兩者的距離約為3800萬公裡,而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既然金星更近,為什麼人類不更加關注金星?為什麼人類在未來首選登陸的行星不是金星,而不是火星呢?
  • 機遇號能在火星工作14年,而金星上的探測器撐不過3小時
    而金星的探測器,比如金星上待的時間最長的金星13號,僅僅工作了127分鐘,就和地面失去了聯繫。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二者之間這麼大的反差呢?超長待機的雙胞胎-機遇號和勇氣號機遇號和勇氣號是分別在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發射的兩個探測器,兩個探測器就如同一對孿生兄弟一樣,有著同樣的重量,都是185千克,他們之間存在著替代的關係,如果一個發生了故障,另外一個就可以繼續完成任務,這樣的話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完成任務的概率。
  • 羅戈津宣布: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
    這兩天的科學大新聞,毫無疑問是金星大氣層發現硫化氫氣體,濃度達地球大氣層的10000倍。由於這種氣體容易和氧發生反應,地球大氣層中持續出現這種氣體都是由厭氧生物排放的,而金星上已知的所有化學過程都無法排放這麼多的硫化氫,因此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金星上某種我們尚不知道的化學過程產生了這種氣體,一種是在金星大氣層中存在著某種形式的生命。
  • 探測器進入金星後堅持不了兩個小時,人類要如何探索金星生命?
    最近金星真的是太熱門了,就是因為科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疑似發現了磷化氫—一種在地球上由微生物產生的氣體。雖然這個發現遭到了多方的質疑,但是金星似乎要成為下一輪人類太空探險的目的地了。美國的NASA更是已經計劃在2021年就要發射探測器上金星了。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對金星的探測實際上由於距離的關係,金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發射探測器的行星,人類也對金星進行了多次的探測任務。隨後美國發射的「水手二號」探測器成功地掠過了金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接近金星的空間探測器。水手二號成功地對金星的表面溫度進行了探測。
  • 太陽系八大行星——還有人類探測器沒登陸過的嗎?
    金星7號1970年,前蘇聯「金星7號」,首次實現軟著陸。軟著陸:指探測器採取減速措施、無損傷地在行星表面成功著陸。這些困難單獨來看都不是問題:引力場再小,總比月球大;速度再快,相對速度小即可;環境再惡劣,不如金星惡劣;速度太快,多繞幾圈利用行星引力減速就行(事實上人類的第二個水星探測器確實繞太陽飛了近7年才得以環繞水星)。但這些難點綜合在一起就成為很大的困難,這也是人類至今只有三次水星探測的原因之一。
  • 日本探測器第二次飛向金星—新聞—科學網
  • 這是人造物體軟著陸過的星球,除了月球,原來還有這幾個
    大家都知道,月球是人類地外唯一踏足的星體,至今已經快有50年的時間了,而人類計劃下一個登陸的星球是火星,但今天我們不聊人類登陸地外星體的事,我們來聊聊那些人造物體曾軟著陸過的星體,因為它們同樣讓人類近距離看到那些星體的真實畫面,於人類而言,這都是一次次偉大的突破。
  • 探索金星先驅!金星是「最像地獄的地方」
    人類一直對金星充滿好奇心    金星是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