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迄今為止,人類及探測器登陸過哪些星球嗎?

2020-09-10 完顏幽蘭

眾所周知,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球,地球與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裡,因為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最近,使得月球成為人類開展地外探索的第一站。早在1959年9月14日,前蘇聯發射了名稱為「月球二號」的無人探測器,只可惜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月球二號直接墜落到月球表面,導致它的無線電通信裝置停止工作。即使這樣。月球二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到達月球的人類探測器。

月球2號探測器

月球二號開啟了人類地外探索的新旅程。1966年2月3日,月球9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的風暴洋附近實現軟著陸。到了196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11號成功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這使得月球成為人類迄今為止唯一登陸過的地外天體。

阿波羅11號

1966年3月1日,前蘇聯發射的金星三號成功著陸金星,金星三號成為第一顆著陸其他行星人類探測器,但是,著陸時探測器發生故障,並未傳回任何數據。到了1970年12月15日,金星7號終於實現了金星的軟著陸,並且傳回了有關金星的數據。第二年11月27日,前蘇聯發射的火星2號探測器到達火星大陸,並且一頭撞進了火星上的海拉斯盆地。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探測器著陸火星的時候,遇到了火星上一次巨大的沙塵暴,導致其發生故障,並未傳回地球任何數據。火星2號是人類第一個到達火星的探測器。

金星3號探測器


火星2號探測器

1976年7月20日,NASA發射的海盜一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並發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火星全彩色圖,我們第一次知道火星的真實面貌。

海盜1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拍的照片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始探索太陽系內的其他天體。2001年,NASA的舒梅克探測器成功著陸愛神星,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登陸小行星的探測器。2005年1月14日,NASA發射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在土衛六表面成功降落,發回了大量的土衛六的真實照片,這也是人類首次登陸除月球外的衛星。

舒梅克號探測器

2005年11月26日,日本隼鳥號微型探測器登陸小行星「糸川」,並且採集了糸川小行星標本。2010年6月13日,隼鳥號回到地球,墜入地球大氣層化為灰燼,其樣本艙被成功回收。之後,隼鳥2號著陸小行星「龍宮」表面,它採集了龍宮小行星更深處的內部物質。隼鳥2號計劃在今年年底到達地球,讓我們拭目以待。

隼鳥2號

太陽系內其他五大行星,人類尚未成功登陸過,主要原因是氣態行星由於巨大的氣壓,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無法實現登陸。當然,巖石水星人類至今還未登陸(軟著陸),主要是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導致水星的軌道十分不穩定,因此人類探測器進入水星軌道非常困難。

水星

太陽系內其他五大行星,人類尚未成功登陸過,主要原因是氣態行星由於巨大的氣壓,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無法實現登陸。當然,巖石水星人類至今還未登陸(軟著陸),主要是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導致水星的軌道十分不穩定,因此人類探測器進入水星軌道非常困難。

相關焦點

  • 太陽可以被登陸嗎?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近距離飛掠太陽表面的探測器
    除此之外,登陸過的地外天體都是由探測器完成的。如果想要在太陽膨脹之前離開地球或者星際移民,那麼掌握登陸除地球以外天體的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暢想一下,如果人類登陸太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登陸太陽有可能成為現實嗎?
  • 太陽系八大行星——還有人類探測器沒登陸過的嗎?
    這些困難單獨來看都不是問題:引力場再小,總比月球大;速度再快,相對速度小即可;環境再惡劣,不如金星惡劣;速度太快,多繞幾圈利用行星引力減速就行(事實上人類的第二個水星探測器確實繞太陽飛了近7年才得以環繞水星)。但這些難點綜合在一起就成為很大的困難,這也是人類至今只有三次水星探測的原因之一。
  • 人類如果要登陸太陽,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導語:人類如果要登陸太陽,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在登陸月球之後,人類就像吃了興奮劑,想著登陸其他行星進行實地探測。但通過各種器械觀測和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除了月球可以允許太空人登陸之外,其他行星都無法被人順利攻克。它們的地表環境是比月球更為嚴酷的,有些星球光是衝破大氣層就已是最大難題了。
  • 人類如何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方法,步驟及意義
    前往火星不像星際迷航,並不是所謂「到一個無人去過的地方」,而是真正讓行星科學家做探索先驅,作為探尋未來的團體,在這個星球上尋找可供我們使用的資源。登陸火星的設想為了能夠從火星安全著陸、生活和返回,他們需要知道哪些事情?
  • 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人類史上有哪些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那在我們歷史上,有哪些探測器成功登陸到火星表面了呢?一直到1964年11月28日,水手4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探測器。,在1976年7月20日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
  • 探測器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至今為止人類只成功了18次
    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們一直對這個神秘的紅色星球充滿興趣,我們猜想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甚至計劃過火星移民。在過去,全球發射過45個太空飛行器,想要研究火星表面、地質和氣候,包括軌道衛星、登陸器和漫遊車,但只有18個成功,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任務在完成前,或剛要開始時,就因為墜毀,或者失去聯繫而失敗。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人類的未來必然要面對移民外星球的機會,而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則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任務之一,可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能源還無法獲得重大突破,飛船的速度也無法提高到亞光速或光速,因此我們尋找能夠移民的星球只能先在太陽系內尋找。
  • 美國探測器,在火星內部發現了神秘信號,你知道是什麼嗎?
    美國探測器,在火星內部發現了神秘信號,你知道是什麼嗎?這麼多年年以來,美國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對於太空的探索,還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在科學家們創造尋求第二個地球的過程當中,美國也是旅行者和等旅行者和登陸第二地球的幾個地球的地,在這個過程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火星,為了更好地了解這顆星球。
  • 這是人造物體軟著陸過的星球,除了月球,原來還有這幾個
    大家都知道,月球是人類地外唯一踏足的星體,至今已經快有50年的時間了,而人類計劃下一個登陸的星球是火星,但今天我們不聊人類登陸地外星體的事,我們來聊聊那些人造物體曾軟著陸過的星體,因為它們同樣讓人類近距離看到那些星體的真實畫面,於人類而言,這都是一次次偉大的突破。
  • 歐洲惠更斯號探測器已經開始登陸土星衛星(組圖)
    這顆激動人心的星球更多的秘密我們必須穿越它濃密的大氣才能知道。  「卡西尼」所攜帶的子探測器—「惠更斯」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24日午夜(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5日中午)與「卡西尼」號成功分離,據NASA報導,分離過程十分順利,「惠更斯」開始獨自踏上登陸土衛六的歷程。
  • 宇宙中是否是沒有聲音的,人類是否捕捉過其他星球的聲音?
    每當你看到來自太空的畫面的時候,你是否注意過,為什麼與這些鏡頭相伴的,總是人類製作的美妙音樂,而不是來自太空的「同期聲」呢?這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還從來沒有真正捕捉到過任何來自其他星球的聲音。在英國溫徹斯特附近的阿斯特裡姆天文館裡,當人們看到太空的畫面時,同時也能聽到與視覺相匹配的神秘的聲音,此時你會感覺眼前的圖像「活」了起來。而實際上,你所聽到的只是根據對太空的想像模擬出來的聲音。科學家通過對聲波進行物理學處理,來儘可能地反映其他星球的環境。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真正明白浩瀚一詞的意義。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認為地球是浩瀚廣闊的,可是站在宇宙中再看地球,你會發現它只是一個非常渺小的星球,真正浩瀚的是這個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宇宙。人們在感受宇宙浩瀚的同時,也會想到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
  • 24顆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探測器傳回信息,卻讓人失望!
    24顆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探測器傳回信息,卻讓人失望!金星火星地球被稱為太陽系中的三兄弟,因為三者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當中。可是三顆星球的環境卻截然不同,地球環境溫度適宜誕生出了生命,火星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第2個家,金星上的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想要在短時間內建造成為像地球一樣,溫度適宜的星球,是非常不現實的。太陽系中的24顆宜居星球很明顯,在太陽系中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承載生命的最佳選擇。
  • 日本「希望」登陸火星的衛星,真的只是刷存在感嗎?
    這不,在2019年2月,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成功地在小行星「龍宮」表面投放機器人,並且在著陸取樣之後離開小行星。如果一切順利,預計探測器將攜帶小行星表面的樣本於2020年底回到地球。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創下了人類航天歷史的多項第一,也一舉奠定了日本航天強國的地位,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NASA至今為止也只是計劃登陸小行星,日本人卻已經完成了採樣返回。
  • 人類火星探測都經歷了哪些歷程?
    從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史上首枚探測器到現在的六十年間,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火星的步伐。無論是中國、美國,抑或是其他國家,都爭先恐後地想在火星探測領域佔據一席之地。迄今為止,我們還只能窺探到它的一小部分,而關於火星更多的秘密,還需要很長時間去探索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鄰居」吧!火星,你了解多少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我們了解到這位「鄰居」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它的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給出猜想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我們的地球在太陽系裡面,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位於太陽系第三課行星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上能夠誕生生命,而且還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發現宇宙中有很多天體,太陽系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星系而已,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但是目前人類只發現地球上存在生命,還沒有在其它的星球上發現生命,那麼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的哪些星球還可能存在生命呢
  • 為什麼科學家要放棄登陸探索金星?原來那個星球上的環境太惡劣了
    上個世紀,人類向金星發射的探測器達到了數十個,絲毫不亞於後來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數量。既然科學家向火星發射了那麼多的探測器,那說明金星在科學家的心裡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後來的結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科學家將重點目標放在了火星上,不斷向火星發射各種探測器,而且還登陸火星進行探索研究。經過半個多世紀對火星的探測研究,我們現在對火星也有了非常豐富的認知。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 看點四: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 為了拓展第二家園,開發地外生存空間,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歐洲以及日本等都競相開始探索火星的歷程。
  • 50年前人類就登過月球,為什麼至今為止都沒登陸過火星?
    其實早在1969年,美國就將載人飛船送抵月球,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是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而這句話至今影響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計劃。 不管是探月工程還是火星登陸,都是人類對太空探索的不斷追求。火星作為人類移民外星球的首選,一直受到廣泛關注。
  • 造價22億「毅力號」成功登陸紅色星球,人類致敬外太空生命...
    自2020年7月30日發射升空以來,毅力號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6個多月,雖然它的發射時間比我們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稍微了幾天,但是最先完成了登陸火星的任務,這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火星車,也是NASA送上火星的第5輛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