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要放棄登陸探索金星?原來那個星球上的環境太惡劣了

2020-12-04 探索宇宙說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如果問哪顆行星跟地球最相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金星。沒錯,金星跟地球號稱姐妹行星,它們之間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在位置上,金星和地球同處宜居帶,同樣具備成為生命星球的可能。

在地質結構上,金星的質量和體積跟地球非常接近,這也是科學家稱它為地球姐妹行星的原因。按照它跟地球相似的地質結構以及同處宜居帶的屬性,金星應該也是具備成為生命星球的各種條件。正是如此,所以,人類在剛走出地球後不久,第一個探索的的目標行星就是金星。

金星離地球也最近,探測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到達。上個世紀,人類向金星發射的探測器達到了數十個,絲毫不亞於後來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數量。既然科學家向火星發射了那麼多的探測器,那說明金星在科學家的心裡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後來的結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科學家將重點目標放在了火星上,不斷向火星發射各種探測器,而且還登陸火星進行探索研究。經過半個多世紀對火星的探測研究,我們現在對火星也有了非常豐富的認知。

這個時候,不少人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上個世紀,為什麼科學家要放棄登陸探索金星?可能有人認為,金星對於科學家來說沒有什麼探索價值,那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事情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講,一顆行星對於人類的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更何況金星離地球又是那麼的近。科學家向金星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足可以說明金星在科學家心中的價值是非常高的。既然後來放棄了探索金星,將重點目光放在了更遙遠的火星上,並不是科學家不想探索金星,而是因為探測器傳回的數據表明,以人類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能力登陸探索金星,因為金星的環境太惡劣了。

金星作為地球的姐妹行星,又具備孕育生命一些條件,按照正常的邏輯,這樣的行星生態環境應該跟地球有很多的相似之外,即使達不到地球這樣美麗的生態系統,那麼應該也要比火星的環境強多了。

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的軌道之後,看到的結果卻出乎科學家的意料。原來金星是一顆煉獄星球,不管是大氣層還是金星表面,環境都惡劣得讓我們感到害怕。金星大氣導層是非常厚的,其中95%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超高含量的二氧化碳讓金星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不僅大氣層形成了一層酸雨層,而且表面的溫度也高達460攝氏度以上。而且由於金星的大氣層太厚,再加上酸雨層的阻擋,探測器是很難透過厚厚大氣層看到更多詳細的金星表面情況。

想要弄清楚金星表面的情況,那就需要派探測器登陸金星,可是面對厚厚的大氣層想要登陸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上個世紀,蘇聯的金星探測器進行了多次的登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即使有探測器勉強登陸了,在金星表面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最長的一次也沒超過2個小時。

雖然探測器登陸金星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仍然給我們傳回了一些有關金星表面的情況。通過傳回的這些金星數據,我們看到了一個煉獄般的金星表面,到處都是不斷噴發的火山,大量的火山灰充斥著金星大氣層。而且超高的溫度也讓金星表面變成了一個火紅的煉獄景象。

探測器要登陸金星,面對的第一個關口就是厚厚的大氣層,而且金星大氣可是有著非常強大的閃電,一不小心就會被閃電擊中毀滅。除了閃電,金星大氣層還有一層不小的酸雨層,同樣會破壞探測器。即使穿越了大氣層登錄了表面,也要面臨90倍的高壓強以及460攝氏度高溫的破壞。

如此惡劣的金星環境,人類的探測器自然是難以進行探測的,我們最多也只能對金星大氣進行一些探測研究。可是這樣一來的話,對於人類來說有點不值得。所以,最後科學家只能放棄金星的登陸探測,將重點目光放在了火星上。

那麼科學家是否放棄了金星,未來也不會去探測?自然不是,前面我們也說了,金星在科學家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它遠比金星要重要。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金星除了環境惡劣之外,還有很多不平凡的神秘現象,比如金星是太陽系唯一沒有磁場的行星。

要知道,金星同樣是類地行星,星球中心處有可能同樣有跟地球內核一樣的鐵鎳核心。它既然號稱地球的妹妹行星,那麼應該也具備非常強大的磁場才對,而且金星的大氣層非常厚,如此厚的大氣層在金星早期的時候,如果沒有大氣層基本是無法形成的。

可是現在探測的真實情況卻是金星的確沒有了磁場,那麼它是先天就沒有磁場還是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消失不見了?科學家認為第二種可能性更大,如果金星的磁場是在後來消失,那又是什麼導致了磁場的消失?

除了沒有磁場之外,火星的自轉方向也非常獨特,其它七大行星,它們的自轉方向跟地球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站在其它的行星上面,你會看到太陽同樣是從東方升起,西方降落。可是金星的自轉卻是其它行星是相反的,你站在金星表面,你會看到太陽西起東落的奇葩現象。

那麼金星的這個自轉相反的屬性是自然形成的嗎?科學家認為不大可能,太陽系形成了早期的一片星雲中,而星雲本身具有很高的旋轉速度。所以後來形成的各大行星自轉方向應該跟星雲的旋轉方向是相同的,這一點我們從其它七大行星身上以及很多的小行星身上都可以看到。

可唯獨金星的自轉方向卻著反著來的,這是怎麼回事?科學家認為,有可能是一場意義的重大變故讓金星的自轉方向反了。而且金星變成現在這樣的煉獄星球,有可能也跟一次重大的變故有關。那麼導致金星變成現在這樣的變故又是什麼?是宇宙自然災難還是其它有可能的人為災難?

由此可見,金星在太陽系是非常神秘的存在,我們想要揭開這些謎團,只有登陸金星表面進行不斷的探索才行。還有一點,那就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對生命認知的不斷提升,有科學家甚至大膽猜測,金星上面有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雖然金星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這種惡劣是針對於地球生命和人類來說的。地球生命基本無法適應金星上面的環境,可並不代表有的宇宙生命正好非常喜歡這要的惡劣環境。而且,金星不管如何變化,如何惡劣,但是由於它厚厚的大氣層,地質活動也比較活躍,所以生命所需要的一些條件還是存在的。

有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宇宙生物,它們就喜歡像金星這樣的煉獄環境。所以,站在生命誕生所需基本條件的角度,金星同樣有誕生生命的可能。要揭開這些謎團,我們同樣需要登陸金星表面才行。

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科學家已經開始在計劃著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前往金星探測,那個時候人類強大的探測器或許就能夠真正登陸金星進行長久探測,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煉獄世界。而金星在未來的發現有可能會在科學界引起轟動。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方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人類探索宜居帶內的金星和火星,目的是為人類未來移民做準備,太陽系處在宜居帶內的除了地球,只有金星和火星,可是金星之所以讓科學家放棄,是它的環境太惡劣了,把金星形容成一個地獄之星一點都不為過。要想獲得金星表面清晰的照片,必須要突破大氣層進行陸地登陸,可是由於金星惡劣的環境,超高溫,酸雨再加上大風,即使目前最耐高溫,耐酸的金屬探測器登陸金星,最多也就工作兩個小時就會發生故障停上工作,而每一個探測器都是造價昂貴,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製造出來,造價昂貴的探測器在金星上工作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實在讓科學家消耗不起,最後只得放棄金星的探索,把主力精力都集中在火星探索上
  • 金星並不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為什麼他的表面環境如此惡劣?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金星並不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為什麼他的表面環境如此惡劣?離最近的水星也是一半冷一半熱,也不像金星溫度如此的高,而且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有4600萬公裡,而金星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約1.075億公裡,金星如此高的溫度應該不是像水星那樣太陽照射的緣故,那麼是什麼原因呢?
  • 為何只探索火星,金星卻無人問津?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而之所以科幻小說中會這樣描寫金星,是因為單從表面數據來看,金星的情況確實很符合人類家園的要素。比如說金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邊緣,離地球不算太遠,並且與地球的大小、質量、密度甚至是重力加速度都很接近。最主要的是,金星是個巖石星球擁有大氣層,資源也很豐富,綜合看起來似乎比火星好太多了,但是為什麼後來人們選擇了火星而沒有選擇看起來條件更好的金星呢?
  • 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卻不登陸金星?專家說了實情
    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現在以我們人類的技術,已經可以探測到太陽系之外的世界了,雖然說,我們現在的科技還不是特別發達,對宇宙的探索也還很片面的,但是我們已經有登陸很多星球了。但是,我們地球到現在都沒有登陸過金星,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卻不登陸金星?
  • 人類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為啥人類不登陸金星?科學家給出解釋
    科學家給出解釋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人類的科技發展還是很快的,人類已經能夠在地球外面開始探索,人類在上個世紀就成功研製出了載人飛船登月,在本世紀也有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而且人類在計劃載人登陸火星,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很近,大約是5500萬公裡,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夠到達,而金星離地球的距離最近,只有3800萬公裡,人類到達金星大約需要100天左右的時間
  • 探測器前往金星僅需100天,為什麼捨近求遠,前往更遙遠的火星?
    無論從距離還是相似度上來講,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最應該探索的應該是金星,可是真實的情況卻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主要的探索目標卻放在了火星上。於是有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科學家選擇捨近求遠,放棄金星而探索火星呢?難道火星上面有什麼對人類非常重要的東西?還是火星上面有生命?
  • 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與地球大小相似,為什麼人類無法登陸金星?
    雖然人類第1次登上的星球是月球,但是在航天事業發展初期,科學家的第一選擇是金星,畢竟金星距離地球最近,大小也相仿,直到科學家向金星發射了第1顆探測器,我們才清楚,人類想要登上金星難上加難,這是為什麼呢?
  • 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與地球大小相似,為什麼人類無法登陸金星?
    雖然人類第1次登上的星球是月球,但是在航天事業發展初期,科學家的第一選擇是金星,畢竟金星距離地球最近,大小也相仿,直到科學家向金星發射了第1顆探測器,我們才清楚,人類想要登上金星難上加難,這是為什麼呢?想要登陸金星,必須改進火箭技術人類想要成功的登上其他星球,必須要藉助先進的火箭技術,只有火箭的燃料充足,才能夠保證穿越遙遠的距離進入到另一顆星球。
  • 金星上的這些發現是否表明有生命體存在?惡劣的星球也曾溫暖溼潤
    ,科學家卻提出質疑,認為這個星球在很久以前,很有可能也存在著液態水,而且也非常的適合生命體居住,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科學家表示很可能金星在7億多年前是一個跟我們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包括它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之類的。
  • 地球的近親「兄弟」,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反而要去火星?
    今日話題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為什麼人類不登陸金星,反而要去火星?最初科學家他曾經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智慧文明,那麼為什麼人類除了探索月球以外首選的探索目標是火星,而不是離我們更近的金星?要知道,登錄一個地外行星距離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金星之所以被科學家們放棄是因為她的環境太惡劣了,把它形容為「地獄之星」也不為過。
  • 環境惡劣的火星,為何是太陽系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科學家揭秘真相
    太陽系內有8大行星,除了地球之外,幾乎沒有在任何一顆行星內找到生命存在的跡象,雖然火星金星被科學家猜測有可能在數10億年之前,這些星球上也是有生命萬物的,但畢竟已經過去了數10億年,人類再去追究過多,也不能給未來帶來多大改變,頂多滿足了人類的求知慾望。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6個月-10個月的時間,一來一回,不算在火星上勘測考察的時間,就已經一年多過去了,顯然,火星比我們想像中要遠很多。,至少要比火星節省一半的時間,而且從基本數據來看,金星也要更接近地球,為何我們要捨近求遠的放棄金星,非要將火星當做我們的第二個家園嗎?
  • 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球」,為什麼科學家卻不想過多地研究它
    或許有的人就不解了,金星到地球上的距離比火星到地球上的距離還要近,為什麼科學家青睞火星而冷落金星呢?其實人類早期金星行星探索的時候確實有把金星作為重點的,無奈金星自己「不爭氣」。
  • 金星距離地球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科學家不敢登陸金星?
    而現如今,科學家開始計劃將太空人送往地球的近鄰——火星上進行探測,以尋找火星上的秘密。但是,自始自終,人類都沒有設想過登陸地球的另一個近鄰——金星,要知道,金星到地球的距離比火星到地球的距離更近的多,如果要登陸金星,飛船隻需要飛行100天左右即可,這段距離在動不動就以光年為距離來計算的宇宙來說,無疑是極其接近的。即便如此,人類也不打算登陸金星,這是為什麼呢?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什麼科學家選擇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人類登陸月球後,隨即開始將目光逐一投向其他星球,其中火星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門星體。
  • 2010發射的金星探測器,在金星有了重大發現,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由此可見,科學家對於金星還是非常關注的,可是由於金星有非常厚的大氣層,又有酸雨層,表面的溫度也高達460攝氏度以上。所以,探測器很難對金星進行更全面的探測,軌道探測器很難透過金星大氣看到表面的情況,而登陸探測器成功率則非常低,即使勉強在金星表面著陸,生存時間也不會超過2個小時。所以最後,人類不得不放棄大規模的金星探測,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地球的另一個鄰居火星。
  • 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那為什麼總是聽說科學家探索火星,而很少聽說有什麼探測器去金星探索呢?這不科學啊!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物體在「移動」,有可能是未知的生命
    就是如此小的太陽系,卻誕生了地球這顆智慧文明星球,一下子讓太陽系成為了一個不平凡的星系。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目前發現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有一個重要的外部條件那就是處在宜居帶內。因此科學家在探索地外生命的時候,也將宜居帶作為判斷一顆星球有沒有誕生生命可能的一個重要條件。
  • 科學家在金星上,發現疑似金字塔的結構,這是誰製造出來的?
    因為在這個星球上,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環境是怎樣的,其次距離的遙遠也成為了最大的限制,轉而代替人類的則是一些探測器,它們傳回的數據,給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火星。其實在研究星球移民之前,人類的首要目標並不是火星這顆星球而是金星,因為相比於火星的距離會更大一些,在登陸的過程中也會節省更多的燃料,時間也會更快一些。
  • 金星離地球最近,為何科學家總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我們對於地球外的生命一向非常好奇,比如我們對火星的不斷探索就是希望尋找到生命的痕跡,在尋找其它具有生命的星球時,我們會把地球的數據作為參考標準,例如離太陽(恆星)的遠近,或者地球的大小相近,自轉周期相近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