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2021-01-07 兔斯基聊科學

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

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那為什麼總是聽說科學家探索火星,而很少聽說有什麼探測器去金星探索呢?這不科學啊!

火星

這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單從距離上看金星的確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們應該更加有理由去探測金星才是。但是為什麼科學家都一股腦地趕著去探測更遠一些的火星呢?科學家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很令人費解呢?

如果我們去了解一下金星和火星的星球環境之間的差以後,就明白科學家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探測火星了。

金星是一個表面環境很極端的行星

金星是位於地球軌道內側的行星。同時金星又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4050萬公裡。金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金星的直徑是6073公裡,僅僅比地球小了300公裡。金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是地球的0.8倍。正因為這樣,科學家把金星稱作是地球的姐妹星球。

金星——地球的姐妹行星

金星距離地球這麼近又和地球大小相似。因此在人類的探測器還沒有抵達金星之前。人們對金星充滿了美麗的想像,認為金星是和地球上的環境也是類似的。金星上面也有海洋,環境要比地球更加溼熱,上面存在著大面積的熱帶叢林,裡面生活著恐龍一樣的高大生物。早期蘇聯科學家在研發金星探測器的時候還一度制定了探測器降落到金星海洋上面的方案。

後來當蘇聯的探測器登陸金星後,科學家們才發現自己想多了。金星上面並沒有什麼海洋和森林。金星不是生命的天堂而是地獄。

金星

金星表面的環境十分惡劣。它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50℃以上,熱得足以熔化金屬鉛。金星上面的充滿了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90倍。此外,金星的大氣層中漂浮著厚厚的硫酸雲層。金星的天空會時不時地落下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雨。

這麼看來,金星簡直就是一個高溫壓力鍋。如果人類登陸金星表面,一會兒就被蒸熟了,外酥裡嫩。

金星的表面

金星環境這麼惡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我們現在對金星的認識,主要得益於當年美蘇爭霸時期對金星發射的30多個金星探測器。特別是當時的蘇聯,對金星的探索熱情非常的高。

然而對金星的探索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舉個例子,1967年6月12日蘇聯的金星4號發射升空,金星4號探測器重達1106公斤,經過128天的飛行終於抵達金星。隨後金星4號探測器釋放出著陸倉登陸金星。然而著陸倉還沒有到達金星表面就被金星極高的大氣壓給壓扁了。

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

再後來的那些成功著陸的探測工作時間都沒有超過兩個小時的。它們很快就被金星的高溫高壓給摧毀了。

辛辛苦苦研製的探測器在金星上都堅持不了兩個小時就報廢了,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你說蘇聯科學家惱火不惱火?

火星雖然遠些但環境要比金星溫和很多

而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的環境相對於金星來說就好多了。火星也是地球的鄰居,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大約有5500萬公裡。這個距離也不算是很遠,一般的探測器經過6個來月的時間就到了。

火星

火星表面的溫度比較低,平均氣溫零下55℃。火星大氣很稀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的1%。火星的環境對於人類來講同樣是殘酷的,但對於探測器來講都不是問題。因此發射特測器去探索火星要比探索金星容易多了。

因此,我們看美國發射到火星上的好多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工作了好幾年的時間。這無疑大大降低了我們探索火星的成本。而發射到金星上的探測器是無論如何也工作不了這麼長時間的。

火星探測器

所以探索火星要比金星更加容易。火星是個未來可供人類移民的行星。那裡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地方。而金星呢?嚴酷的環境實在是令人望而卻步。

為何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而科學家卻去探索火星?現在來看其實是很科學的。

相關焦點

  • 金星離地球最近,為何科學家總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我們對於地球外的生命一向非常好奇,比如我們對火星的不斷探索就是希望尋找到生命的痕跡,在尋找其它具有生命的星球時,我們會把地球的數據作為參考標準,例如離太陽(恆星)的遠近,或者地球的大小相近,自轉周期相近等情況。
  • 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排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金星和火星靠地球近。那它們之間,誰靠地球最近呢?據記載,火星與地球相距約5600萬公裡,金星則距離地球約4300萬公裡。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比火星近多了。​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說是地球的姐妹星,金星的半徑為6073公裡,只比地球小300公裡,質量也是地球的五分之四,非常接近,體積是地球的0.88倍。對於星球來說,能達到如此相似是非常少見的,因此最初科學家還以為金星上是有智慧文明的。
  • 金星比火星離地球近,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理論上說金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只有4100萬公裡,而火星離地球最近的距離則有5500萬公裡。
  • 金星和地球很像距離也近,人類為什麼不選金星而是去探索火星?
    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眾多生命生活的唯一家園,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是來自於地球以外,也就是來自於宇宙中的某處。我們人類不斷的認識和探索宇宙,其實主要是為了兩個終極目標,一個目標是面向未來的,也就是人類將來除了地球之外,能夠到哪裡去?另一個目標是面向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出現的?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什麼科學家選擇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人類登陸月球後,隨即開始將目光逐一投向其他星球,其中火星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門星體。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但早期的美蘇,之所以把探測重點放在金星和火星,並不是因為它們值得被「特殊照顧」,而是因為當時的技術,不足以把探測器送往更遠的木星和土星,因此在當時天文學界對太陽系其他行星「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距離最近的金星,和第二近的火星,自然就成了被探測器「光臨」次數最多的兩顆行星。
  • 在金星與火星的探索中,金星為何被頻頻冷落?
    金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離地球也近,按理說確實更適合我們去探索,但是,金星的環境很惡劣,而我們人類對外星探索很大目的是尋找外星生命,與此相比,火星環境就更吸引人類目光。金星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從地球到金星以現在的航天速度只需要差不多100來天就能到了,當然是在金星和地球運行到近距離的時候
  • 金星與地球是姐妹星球、科學一直探索金星屢屢失敗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 它的質量與地球類似。 從距離上來講 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 但是人類目前卻放棄了對金星的研究, 反而選擇了火星 這是為什麼?與地球的溫度差不了幾度,如果人類將來真的遷居到火星上那麼一年的日子就不是365天了、那就是在火星上一年687天、太陽系中行星分布依次為水,金,地,火,土,木,天王,海王,冥王,九大行星、以太陽為中心向外排列,金星離太陽近,他的外近鄰就是地球。而地球的外一個行星是火星(月球不算),人類探索或登陸大都去火星,不會去金星。
  • 金星比火星更神秘,科學家為什麼不探索金星?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宇宙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被命名,按照到太陽的由近到遠的依次為: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冥王星。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質量低於月球,被劃為矮行星,從此在行星中被除名。早從2004年起,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探月計劃正式啟動。
  • 「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明明金星更近,為何科學家都去探測火星?
    介紹完本次中國的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下面我們回到標題,金星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內行星,為什麼不是科學家們探測任務的金星距離地球最近只有4050萬公裡,金星探測器只需要100多天就可以抵達金星。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有5500萬公裡,最遠超過4億公裡,即便從最節約飛行時間與能源的「窗口期」出發,火星探測器從地球出發飛往火星需要6個月左右,也就是金星探測器所需時間的一倍多。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其中也包括地球在內,它們時時刻刻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按照原有的運行軌跡。在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找尋第2顆適合人類生存星球的時候,首先就是從金星和火星這兩顆星球入手的,因為它們的距離非常近,在飛行的過程當中所耗盡的燃料也比較少,相對來說比較的方便。但是就有人提出,太陽系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不是金星也不是火星而是水星。那麼這三顆行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到底是多少呢?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為什麼不選擇登陸?
    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類地行星,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軌道位於地球軌道內側,距離地球大約4300萬千米。相比於同樣是地球的鄰居,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要近,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千米,也就是說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要近1200萬千米。
  • 地球的近親「兄弟」,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反而要去火星?
    今日話題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為什麼人類不登陸金星,反而要去火星?我們都知道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類地行星,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位於地球軌道內側,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40050千米和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千米。
  • 明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而日本「破曉號」金星探測器最近一次公開數據是在2019年3月26日,此後JAXA網站上暫時沒有公布更多的信息,相信它應該仍然在軌。當金星七號傳回的數據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地獄時,你可以想像前蘇聯的科學家那種既興奮又無比失落的神情,興奮是因為他們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另一顆行星,失落是因為金星不可能在這種條件下還有生命,但失落之後更興奮,因為大家都想要搞明白金星為什麼會變成這副模樣
  • 30億年前地球是地獄星球,金星才是宜居星球,原因究竟為何?
    說起這個類地星球,大家或許會想到火星。然而,在八大行星之中,有一顆行星與地球更加的相似,它就是金星。為何這樣說呢?
  • 誰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很多人都搞錯了,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意外!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都認為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甚至某些同行的文章,還會起這樣的標題「明明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科學家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為何不先殖民金星?派去30多個探測器有何發現,金星大氣或有生命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趣味探索訊 近些年來,關於火星探索的新發現是一個接一個,之前發現,古老火星曾存在過汪洋大海,後來又發現,火星表面排放跟生命有關甲烷氣體,現在又發現火星上有多個熔巖管道,它們有可能成為人類居住點。
  • 為何只探索火星,金星卻無人問津?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這跟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在分析了各項數據之後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劃出了一道「宜居帶」。在宜居帶這個說法被提出之後,金星、火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因為這兩顆星球雖然不是跟地球一樣同處於宜居帶內,但是它們卻處於宜居帶的邊緣。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在我初中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流行過「火星文」,很多比較特立獨行的同學也愛說自己是從「火星」來的。似乎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在其他的七大行星中,人們對火星有著獨特的偏愛。金星距日有10820萬千米,地球距日有14960萬千米,火星距日有22794萬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