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
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那為什麼總是聽說科學家探索火星,而很少聽說有什麼探測器去金星探索呢?這不科學啊!
這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單從距離上看金星的確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們應該更加有理由去探測金星才是。但是為什麼科學家都一股腦地趕著去探測更遠一些的火星呢?科學家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很令人費解呢?
如果我們去了解一下金星和火星的星球環境之間的差以後,就明白科學家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探測火星了。
金星是一個表面環境很極端的行星
金星是位於地球軌道內側的行星。同時金星又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4050萬公裡。金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金星的直徑是6073公裡,僅僅比地球小了300公裡。金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是地球的0.8倍。正因為這樣,科學家把金星稱作是地球的姐妹星球。
金星距離地球這麼近又和地球大小相似。因此在人類的探測器還沒有抵達金星之前。人們對金星充滿了美麗的想像,認為金星是和地球上的環境也是類似的。金星上面也有海洋,環境要比地球更加溼熱,上面存在著大面積的熱帶叢林,裡面生活著恐龍一樣的高大生物。早期蘇聯科學家在研發金星探測器的時候還一度制定了探測器降落到金星海洋上面的方案。
後來當蘇聯的探測器登陸金星後,科學家們才發現自己想多了。金星上面並沒有什麼海洋和森林。金星不是生命的天堂而是地獄。
金星表面的環境十分惡劣。它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50℃以上,熱得足以熔化金屬鉛。金星上面的充滿了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90倍。此外,金星的大氣層中漂浮著厚厚的硫酸雲層。金星的天空會時不時地落下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雨。
這麼看來,金星簡直就是一個高溫壓力鍋。如果人類登陸金星表面,一會兒就被蒸熟了,外酥裡嫩。
金星環境這麼惡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我們現在對金星的認識,主要得益於當年美蘇爭霸時期對金星發射的30多個金星探測器。特別是當時的蘇聯,對金星的探索熱情非常的高。
然而對金星的探索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舉個例子,1967年6月12日蘇聯的金星4號發射升空,金星4號探測器重達1106公斤,經過128天的飛行終於抵達金星。隨後金星4號探測器釋放出著陸倉登陸金星。然而著陸倉還沒有到達金星表面就被金星極高的大氣壓給壓扁了。
再後來的那些成功著陸的探測工作時間都沒有超過兩個小時的。它們很快就被金星的高溫高壓給摧毀了。
辛辛苦苦研製的探測器在金星上都堅持不了兩個小時就報廢了,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你說蘇聯科學家惱火不惱火?
火星雖然遠些但環境要比金星溫和很多
而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的環境相對於金星來說就好多了。火星也是地球的鄰居,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大約有5500萬公裡。這個距離也不算是很遠,一般的探測器經過6個來月的時間就到了。
火星表面的溫度比較低,平均氣溫零下55℃。火星大氣很稀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的1%。火星的環境對於人類來講同樣是殘酷的,但對於探測器來講都不是問題。因此發射特測器去探索火星要比探索金星容易多了。
因此,我們看美國發射到火星上的好多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工作了好幾年的時間。這無疑大大降低了我們探索火星的成本。而發射到金星上的探測器是無論如何也工作不了這麼長時間的。
所以探索火星要比金星更加容易。火星是個未來可供人類移民的行星。那裡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地方。而金星呢?嚴酷的環境實在是令人望而卻步。
為何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而科學家卻去探索火星?現在來看其實是很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