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2020-12-03 科學邊緣2049

經歷了早期無人探測器的「井噴期」,人類的太空飛行器探測已經越來越「務實」了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文明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後來他們又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第一顆金星探測衛星,同時期的美國也不甘落後,同樣向地球周圍的天體,發射了眾多探測器。

但早期的美蘇,之所以把探測重點放在金星和火星,並不是因為它們值得被「特殊照顧」,而是因為當時的技術,不足以把探測器送往更遠的木星和土星,因此在當時天文學界對太陽系其他行星「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距離最近的金星,和第二近的火星,自然就成了被探測器「光臨」次數最多的兩顆行星。

隨著「第一批」探測器把金星和火星的數據傳回,這兩顆行星的「潛力」也立馬體現出來了

4100萬公裡之外的金星,雖然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行星,但其地表90倍地球大氣壓的高壓,以及470℃的高溫,再加上火山爆發和硫酸雨,和嚴重的溫室效應,讓天文學家一眼就看出金星是一個「沒有發展前途」的地方,而且進一步探測的難度也很大,前蘇聯的金星7號只在金星地表抗了20多分鐘。

反觀5500萬公裡之外的火星,雖然大氣遠沒有金星那麼濃厚,體積質量也和金星存在差距,但火星的地表環境遠比金星「溫和」 ,不論是探測器還是探測車,在火星基本都能正常工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火星上的沙塵暴,以及幾乎沒有磁場的環境,但這些缺點和金星環境相比,還是「優越」太多了。

21世紀的今天,隨著人類太空開發進程的加快,「移居地外行星」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人類文明在21世紀接下來的日子裡,必須要認真考慮的事,在這種情況下,金星和火星,必然只能選擇火星。

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為名「天問一號」的它,將一次性實現環繞和著陸兩大功能,形成火星軌道衛星+火星車的雙重探測組合,它們將在火星開展一系列基礎勘探和採樣測繪。

和「嫦娥工程」一樣,火星探測工程也是一個系列任務,最終目的也是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進行「科學研究」

儘管目前「地球以外的事」大多偏重於科研,但世界主要國家都明白,人類在未來肯定是要頻繁出入近地空間,甚至是頻繁前往月球和火星的,在月球和火星殖民開發,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在這樣的前景下,各國著重探索火星也就不奇怪了。

事實上火星也的確很「爭氣」

因為在探索火星的這幾十年裡,人類在火星地表發現了有機物的痕跡,以及大量的河床與湖床,並且還在兩極區域發現了水資源,以及地下的液態水湖,這些發現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那就是遠古時期的火星,一定是一個有海有河,甚至是擁有生命的星球。

現有理論認為,火星之所以變成今天的火星,是因為火星內部的「行星發電機」效應停滯,導致火星磁場驟減,進而被太陽風吹跑了大氣帶走了海洋,但對人類來說火星有沒有磁場並不重要,因為未來的技術足夠讓人類,在火星建立全封閉式的生活空間。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火星的探測與開發依然會是太空開發的重點,至於金星,則基本不會有人在意

相關焦點

  • 明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兩顆行星的探測器數量其實相差無幾,但整體上來看,金星探測曾經非常熱門,而火星探測確實漸漸熱門起來,到現在佔據了人類深空探測任務的2/3以上,同時火星探測有NASA,ESA和ISRO(印度)三家探測器,可以說,現在人類滿腦子已經被火星佔據
  • 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而不是金星呢?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探索人類逐漸揭開了金星和火星的神秘面紗,作為兩顆類地行星似乎與我們的想像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在探索的過程中因為金星有著極端惡劣的星球環境探測器很難在金星地表進行工作對金星的探索也很難有所進展,人類不得已把目光放在了火星之上。火星就相比於金星來說要溫柔很多探測器可以實現地表著陸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這顆神秘的星球,尤其是後來的各種發現更是讓全世界的科學家們熱情高漲。
  • 太陽系這麼多星球,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截止14號晚上9點,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約3.6億公裡,跟地球的距離也超過了1億公裡,等它到達火星附近的時候,距離地球大概1.9億公裡。在為天問一號平穩駛向火星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全人類都趕著去探測火星呢?為什麼不去更近的金星呢?
  • 明明金星離我們更近,為什麼全世界都跑去探測火星了?
    好像現在,我們聽到探測太陽系行星主要都是在探測火星,2020年7月,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升空向火星進發,預計2021年2月就能抵達火星軌道,甚至我國還計劃了2030年完成火星表面採樣返回探測。但是從數據上看,金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是4050萬千米,而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是5500萬千米,明明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那為什麼全世界現在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付出與收穫是否達到了預期。
  • 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為什麼不選擇登陸?
    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類地行星,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軌道位於地球軌道內側,距離地球大約4300萬千米。相比於同樣是地球的鄰居,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要近,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千米,也就是說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要近1200萬千米。
  • 人類為什麼突然放棄了更近的金星?都跑去探測火星?
    並且目前在火星表面上依舊運行著兩個探測器,2011年NASA發射「好奇號」和2018年發射的「洞察號」,並且在火星軌道上還存在6個軌道飛行器。這些探測器無間斷地為我們人類從火星上正在傳回大量地探測數據。但我們很少有聽到過金星的任何消息,也很少聽到過人類未來的金星探測計劃!如題所說金星離我們最近,為何人類會集體放棄金星,都趕著往火星上跑呢?
  • 天問一號升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而不去探測距離更近的金星?
    長徵五號搭載的我國行星探系列任務的,天問一號於7月23日發射升空,長徵五號將搭載天問一號會先進入地球軌道,然後脫離地球軌道進入 火星軌道,再分離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這一系列操作需要七個月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二月份火星探測器就會抵達火星。為什麼不探測距離地球更近金星?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其中也包括地球在內,它們時時刻刻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按照原有的運行軌跡。在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找尋第2顆適合人類生存星球的時候,首先就是從金星和火星這兩顆星球入手的,因為它們的距離非常近,在飛行的過程當中所耗盡的燃料也比較少,相對來說比較的方便。但是就有人提出,太陽系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不是金星也不是火星而是水星。那麼這三顆行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到底是多少呢?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什麼科學家選擇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但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而並非火星,為什麼科學家們反而捨近求遠對火星更有興趣呢?
  • 為什麼不去金星去火星?
    為什麼要去探測火星?答案可能有點讓人意外:因為火星比金星條件優越。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要在八大行星尋找生命,單憑位置,就可以判斷個八九不離十:水星離太陽太近,一切都被烤焦了;木星以及更外圈的離太陽太遠,一切都被凍僵了。
  • 金星比火星離地球近,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從這個數據看,確實去金星比去火星更近一些。那麼,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去金星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看一下:第一,火星和金星離地球的實際距離?第二,去金星和火星要面對什麼?第三,去金星和火星有什麼意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地球和金星、火星間的實際距離在開頭,我們說了一下金星、火星與地球理論上的最近距離。
  • 「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明明金星更近,為何科學家都去探測火星?
    介紹完本次中國的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下面我們回到標題,金星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內行星,為什麼不是科學家們探測任務的金星距離地球最近只有4050萬公裡,金星探測器只需要100多天就可以抵達金星。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有5500萬公裡,最遠超過4億公裡,即便從最節約飛行時間與能源的「窗口期」出發,火星探測器從地球出發飛往火星需要6個月左右,也就是金星探測器所需時間的一倍多。
  • 誰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作者 | 飛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有時候火星會更近)」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正確的那一部分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不是固定的。由於地球和其他臨近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用不同的速度繞太陽運動,所以地球和這三顆行星的距離時刻發生改變。
  • 誰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正確的那一部分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不是固定的。天;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金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是最小的,但它也只是在下合日前後距離地球最近,這個時間段大概有100天左右,這個時間段之外的三四百天裡它離地球的距離大概率會超過水星到地球的距離;雖然水星距地球最近的時候要比其他行星距地球最近的時候的距離要遠一些,但它轉得快,一年當中能好幾次到達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這樣當金星和火星都遠離地球的時候,它會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 金星和地球很像距離也近,人類為什麼不選金星而是去探索火星?
    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眾多生命生活的唯一家園,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是來自於地球以外,也就是來自於宇宙中的某處。我們人類不斷的認識和探索宇宙,其實主要是為了兩個終極目標,一個目標是面向未來的,也就是人類將來除了地球之外,能夠到哪裡去?另一個目標是面向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出現的?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我們少有聽到金星探測器的報導?
    在宇宙中,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探索太空一貫是從近到遠,從近地軌道到深空。但是也有些例外,之前我介紹過了水星探索,這次介紹一下金星探索。在之後的探測中,人們還發現了金星的大氣有90%是二氧化碳,更是充斥著由硫酸所構成的硫酸雲,甚至是下著硫酸雨。在金星11號任務中,人們還發現金星總是頻繁雷電,該探測器一秒探測到25次閃電,金星12號總共探測到1200次閃電。從人間理想變成人間煉獄,當事行星金星是無辜的。金星探測之路異常艱難。
  • 人類為什麼喜歡探測火星,不喜歡探測金星?CO2的溫室效應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遠及近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離太陽最近,沒有大氣,白天氣溫很高,晚上很低。金星的大氣很厚,主要成分是CO2,白天氣溫很高。
  • 金星上到底有多恐怖 導致人類要放棄它 而去探測更遠的火星
    長徵五號搭載的我國行星探系列任務的,天問一號於7月23日發射升空,長徵五號將搭載天問一號會先進入地球軌道,然後脫離地球軌道進入 火星軌道,再分離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這一系列操作需要七個月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二月份火星探測器就會抵達火星。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