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探測器拍攝的金星老照片展現新風貌[圖]

2021-01-20 東方網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蘇聯金星探測工程留下來的一系列珍貴的老照片如今在經過美國計算機製圖專家們的加工後更清晰、更明了地向人們展示了金星這顆神秘行星的全新風貌。

  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蘇聯曾實施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金星探測計劃,在此期間,蘇聯多個自動探測站曾登陸這顆表面看來覆蓋著雲霧的「地獄之星」。從這以後數十年過去了,然而行星學家們對蘇聯金星探測這一壯舉的興趣卻方興未艾,因為迄今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成功地進行類似的探測行動,今後近期內也沒有一個國家計劃要這麼做。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前製圖專家唐納德-米切爾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對蘇聯金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進行了全面修復(包括「洗去」傳輸幹擾和「校正」傳輸偏差)後表示,蘇聯在1961至1984年期間所進行的金星探測計劃事實上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在此期間蘇聯所實施的金星探測行動包括發射了3個氣壓探測器、10個登陸器、4個軌道探測器、完成11次跨越飛行和「硬著陸」以及發射2個研究金星雲層的氣球。

  此外,首次在金星表面完成軟著陸的是「金星-7」號,時間是1970年12月15日,這是繼月球之後首次登陸其它星體。此後緊接著是「金星-8」號(1972年7月22日)、「金星-9」號和「金星-10」號(時間分別是1975年10月22日和25日),後兩個探測器還首次向地球傳輸了金星全景圖,分別向地球進行了長達53和65分鐘的信息傳播,包括測定金星表面溫度大約為500攝氏度,氣壓超過100個地球大氣壓。再後來便是「金星-11」號和「金星-12」號,「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時間在1982年,首次拍攝到彩色照片並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金星-15」號「金星-16」號(1983年),此後是1985年發射的「織女星」號……

  通過各種可行辦法,米切爾目前已得到一系列高質量的金星照片,這位金星痴迷者還試圖通過研究上述「金星」系列探測器的照相儀器還金星風景以本來面目。

  米切爾表示:「上世紀80年代初,俄羅斯人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他們卻不得不面對計算機資源短缺的現實。」目前,米切爾正在加工「金星-13」和「金星-14」所拍攝的照片。他強調稱:「我想,與『金星-9』和『金星-10』傳回的照片相比,我目前加工的照片最終將呈現給世人一個真實的金星」。

經過加工的「金星-9」傳回的照片。

  

相關焦點

  • 進入未知世界:蘇聯「金星7號」探測器
    Venera(俄語為維納斯),是蘇聯在1961年至1984年之間建造的用於研究金星表面環境和大氣的一系列太空探測器的名稱。不過,「金星3號」成功著陸金星,成為第一顆著陸其他行星的地球探測器,但通訊系統未能傳回任何訊息。 直到1967年「金星4號」的發射,蘇聯才開始為其努力獲得一些回報。該探測器成為第一個將數據從另一個星球的大氣傳遞迴地球的太空飛行器,此後不久它就在金星表面的巨大壓力下崩潰。
  • 在近500度中存活兩小時,蘇聯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看見了什麼?
    1981年10月30日,蘇聯金星計劃中的第13顆探測器金星Venera-13在質子-K火箭的託舉下,離開了拜科努爾發射工位,逃逸出地球引力範圍奔向金星,五天後姊妹星金星-14號緊隨其後。滿懷各國科學家期待的金星1A號仿佛開了個玩笑,四級火箭發動機點火失敗,奔向金星的探測器成了一顆地球衛星,八天後金星1號發射,但是飛行了一個月後再次失聯,當時的探測器信息傳輸速率僅為1位元組/秒。
  • 在近500度中存活兩小時,蘇聯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看見了什麼?
    1981年10月30日,蘇聯金星計劃中的第13顆探測器金星Venera-13在質子-K火箭的託舉下,離開了拜科努爾發射工位,逃逸出地球引力範圍奔向金星,五天後姊妹星金星-14號緊隨其後。
  • 相比火星,金星為何更難探測-蘇聯金星探測歷史
    金星是太陽系中環境最為惡劣的行星之一,金星地表高達460多度,大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0倍,相當於海平面下1000米的壓強,大氣層內還有很強的氣流。從20世紀60年代起,蘇聯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探索金星,建立了一個金星計劃來探測金星,一共發射了18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見證了人類與探測金星的歷史。
  • 1972 年發射失敗的蘇聯金星探測器可能今年墜落地球
    首先,我們必須追溯20世紀70年代的太空歷史,當時正好是蘇聯與美國兩個冷戰對手之間的太空競賽到達頂峰後不久。蘇聯於1972年3月31日發射了「宇宙482號」(又稱「金星9A號」)金星探測器。然而,由於火箭末節出現問題,未能成功將探測器推向金星,使其至今仍然滯留在低地球軌道。
  • 金星上會有生命嗎?金星D探測器告訴你
    未來探測器會發現什麼?然而,金星上既可能有微生物,也可以成為地球化改造和人類定居的最終目標。而且,正如我在視頻《金星的殖民和地球化》中指出的,它有火星所沒有的優勢。幸好,如果新的金星探測器獲得了批准,這種被遺忘的狀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新探測器的名字叫金星D,以蘇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探測器和著陸器命名,它們曾為我們帶來了第一批從金星表面拍攝的照片。
  • 在金星上飛行1.15萬公裡,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
    NASA發射了ICE探測器、歐空局發射了喬託號、日本發射先驅號和彗星號,前蘇聯發射的維加一號和二號,航天迷將它們稱作「哈雷艦隊」。短時間制約航天發展的大概就是經費了,美國的阿波羅和太空梭跑不掉,蘇聯同樣如此,成本高昂的深空計劃既然次數少,那就儘量一次任務儘量多做些事兒吧。
  • 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在金星上飛行了1.15萬公裡
    NASA發射了ICE探測器、歐空局發射了喬託號、日本發射先驅號和彗星號,前蘇聯發射的維加一號和二號,航天迷將它們稱作「哈雷艦隊」。短時間制約航天發展的大概就是經費了,美國的阿波羅和太空梭跑不掉,蘇聯同樣如此,成本高昂的深空計劃既然次數少,那就儘量一次任務儘量多做些事兒吧。
  • 歐美科學家在金星發現生命的跡象,蘇聯曾發現金星遺蹟果真存在?
    但是,就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近日,卻被歐美科學家爆出,金星可能有生命活動的跡象!相關論文發表在權威雜誌《自然天文學》上,此舉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認同,他們表示會在2023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去那裡一探究竟!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二)
    然而,在蘇聯媒體正在歡呼時,控制人員在與探測器的第一次通信中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加壓的軌道艙正在洩漏,其所有氣體將在一周內損失殆盡。這——無疑將嚴重影響其設備的運行能力。由於成功的前景黯淡,蘇聯隨後宣布探測器改名為「探測器1號」,沒有再提它的原名。根據軌道艙洩漏產生的扭矩,蘇聯的工程師們很快確定了問題所在——探測器的恆星和太陽敏感器附近有一處不良焊縫。
  • 前蘇聯科學家意外發現,金星上的城市群
    金星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在質量和體積上都與地球相似,但由於距離太陽較近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輻射能,同時金星上有著濃厚的溫室氣體,最後導致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462攝氏度,而地球上大約只有16攝氏度。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終篇)
    (Vega 2拍攝的慧核)蘇聯科學家曾考慮過讓金星哈雷2號進行近地小行星(2101 Adonis)相距600萬公裡遠的飛越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此時距離金星哈雷任務正式結束只有4年多。
  • 前蘇聯探測器發現過金星城市遺蹟?其實金星以前或真有生命存在過
    一直以來,金星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它那濃厚的大氣層之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可謂是眾說紛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前蘇聯的多架探測器光臨過金星,曾有報導說發現了金星表面大量的城市,說明那裡有著一個類似我們地球文明的世界,這些都是真的嗎?
  • 這才是探測器拍到的最真實的金星,所謂的「城市廢墟」並未被證實
    自1970年蘇聯朝著金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以來,陸陸續續的傳回了多張金星的生態環境照片。證實這是一顆沒有生命生存孕育的星球。至少在將近一億年的時間內。金星是荒蕪的。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有關於前蘇聯在金星發現到城市廢墟的消息愈演愈烈。
  • 金星13號探測器:讓世界如此近的了解金星
    直到20世紀50年代,很多天文學家都還推測金星可能擁有著像地球一樣的生命,深林及河流等,這使得人類更加的好奇,想要探索金星的奧秘,在當時的航天環境下,前蘇聯和美國開始向金星發射探測器,想要深入金星內部去了解這些。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五)
    1968年5月,在COSPAR(空間研究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當NPO Lavochkin的工程師正在準備一對2V探測器時,蘇聯和美國科學家在金星表麵條件的問題上吵翻了美國科學團隊根據水手5號讀數的推斷和對金星半徑的最新雷達測量,因此主張更極端的地表條件。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七)
    然後,軌道器轉向地球,將記錄的著陸器數據傳送給焦急等待中的蘇聯科學家和工程師。金星9號從金星表面返回的全景圖。不幸的是,金星10號著陸器經歷了和它的姐妹一樣的失敗,其中一個遠攝儀的蓋子在著陸後未能彈出 。另一個的遠攝儀確實起作用了,並傳回了一系列全景圖,顯示了新著陸點的一種截然不同的地形類型。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六)
    探測器的光度計測量結果首次顯示了金星雲層在高海拔處停留。從那裡到地表,大氣相對清晰。搭載的伽瑪射線光譜儀測量了表層巖石的鈾/釷/鉀比值,表明金星的巖石類似於鹼性玄武巖。第二艘太空飛行器於世界時1972年3月31日04時2分33秒發射升空。在到達地球停車軌道後,飛船試圖發射進入金星轉移軌道。但一個錯誤設置的定時器導致逃逸級提前關閉,阻止了探測器逃離地球軌道。
  • 網上流傳,前蘇聯科學家認為金星800萬年前存在文明,是真是假?
    後來NASA在太空開發中一路高歌,除了6次載人登月成功,又頻頻發動了火星探測,幾十艘探測器大多數成功,還對太陽系所有行星和部分矮行星小行星進行了探測。而蘇聯迄今發射了20餘個火星探測器無一成功。隨後蘇聯又發生了解體,老美太空科技就基本一枝獨秀了,蘇聯的神話破滅了。那麼這些年對金星的探索怎麼冷落了呢?
  • 前蘇聯科學家稱金星在800萬年前曾經有過輝煌的文明,是真的嗎?
    隨後,為了對金星進行探測,前蘇聯先後發射了20多個探測器,很多探測器因各種原因失敗了,但是一些探測器不僅成功進入金星軌道,有的還順利降落到了金星的表面,為世人近距離認知金星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在此背景之下,前蘇聯對外宣稱,在金星上發現了「生命遺蹟」,而且從遺蹟的規模來看,應該是已經發展到了城市文明的地步,時間可以追溯到800萬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