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將是地球未來

2020-12-06 中關村在線

  國外媒體報導,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也曾經擁有過海洋。距離地球最近的兩個行星上都發現有過海洋存在,但現在它們都失去了這樣的環境,這暗示了什麼?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再次發現火星上湖泊遺蹟,認為火星在50萬年前就有液態水海洋存在,那時候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命。如今的火星已經是一片荒蕪,未來地球是否也會變成這樣?

  科學家擔心地球總有一天也會不太宜居,星際移民是人類唯一的出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科學家開始從星際空間中尋找證據,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水的化學式,我們知道水分子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在氫的同位素中還有氘原子,因此就有了HDO分子。對比氫和氘就會發現,氘顯然要更重一些,畢竟它多了一個中子,我們知道在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引力理論中,HDO分子會更容易被行星引力所束縛,而氫元素則會被反彈進入大氣上層。

  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一些引力比較弱的行星上,比如火星和金星,這就是為什麼這兩顆行星上之前為什麼存在液態水,而如今卻什麼都沒有的原因。1995年,美國宇航局伽利略探測器對木星大氣層的氘進行了分析,對於木星這樣的巨行星而言,氫或氘都無法逃掉,因此我們能夠從木星上獲得太陽系比較原始的氫氘比。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在阿爾卑斯山冰層中發現古老樣本顯示,氫氘比為6250比1,遠遠低於木星的40,000比1。

  然而在金星上,這個比值就變成62比1,這說明金星上的氘比例是非常大的。同時科學家發現,金星曾經擁有海洋,但是溫室效應將海洋蒸發,紫外線將較輕的氫原子推到大氣上層,而更重的氘則被困於金星的引力環境中,就這麼過了十多億年,金星就被溫室效應統治了。美國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對火星的研究表明,火星曾經擁有至少137米深的海洋,火星已經失去了85%的水。

  根據對金星和火星的研究表明,溫室效應是個可怕的災變,火星和金星是曾經的水世界,如今都變成可怕的非宜居星球,無論火星和金星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它們的生命進入更高級的形式,溫室災變的結果是恐怖的。如果地球的溫度進一步上升,那麼我們就要警惕失控的風險,畢竟金星和火星的前車之鑑已經擺在那兒。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28/5285036.html report 1769   國外媒體報導,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也曾經擁有過海洋。距離地球最近的兩個行星上都發現有過海洋存在,但現在它們都失去了這樣的環境,這暗示了什麼?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再次發現火星上湖泊遺蹟,認為...

相關焦點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或將是地球的未來
    火星和金星是曾經的水世界,如今都變成可怕的非宜居星球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
  • 金星和火星哪一個更像地球?
    但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對金星發射了若干個探測器探測後,就發現了金星原來是一個地獄般的地方。金星上有濃厚的大氣,大氣的主要成分是93%的二氧化碳和6%的氮,這些大氣形成黃色厚厚的雲層,是濃硫酸雨滴組成;金星地表大氣壓是地球的90多倍,相當於海平面以下1公裡深處的壓力;強大的溫室效應導致地表溫度470度(攝氏度,後同)左右,沒有水;也有閃電和雷暴,風速在高壓下變得緩慢,天空落下的是濃硫酸雨;十萬以上的火山巖漿橫流,壓力導致噴發度不大,但流淌綿延數千裡。
  • 神秘的金星:與地球如此相似,又怎樣分道揚鑣——②地獄般的現實
    冷戰結束後,金星探測器的發射密度驟降(金星表面存在生命可能性的幻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探測金星的興趣),只有美國和歐洲發射過寥寥可數的幾個新探測器。經過這些探測,由濃密大氣層構成的金星面紗被初步揭開,美麗的想像則隨之破滅,形容金星表面環境的「關鍵詞」也由「水淋淋的」變成了「地獄般的」(hellish)。
  • 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排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金星和火星靠地球近。那它們之間,誰靠地球最近呢?據記載,火星與地球相距約5600萬公裡,金星則距離地球約4300萬公裡。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比火星近多了。​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雖然同樣位於宜居帶,但是金星和火星的溫度、大氣、水環境使人類無法生存,只有地球進化出生命的綠洲。」劉慧根介紹,首先地球擁有合適的大氣。眾所周知,從人類宜居的角度來看,大氣中的氧氣必不可少。「金星同樣擁有大氣,但是金星中大氣都是還原性氣體,幾乎沒有氧氣。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的兩側是金星和火星,地球,金星和火星都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內,理論上來說都是適宜生命誕生的,可是最後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有了人類文明。人類剛剛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最感興趣的不是火星而是金星。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地球有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一個是探索熱門,另一個則不聞不問
    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位於地球軌道內側的金星,另一個則是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兩者相比,金星與地球的距離更近,最近的時候僅有約3800萬公裡,而火星與地球雖然也很近,但最近的時候則有5500萬公裡,比金星可遠多了。從體型上來看,金星也是和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體積為地球的90%,而火星要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的14%左右。
  • 金星距離地球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科學家不敢登陸金星?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眼光已經不再局限於地球上,而是開始放眼於宇宙,渴望探索到更多的宇宙的秘密。於是乎,人類開始大力發展航天事業,越來越多的衛星和宇宙飛船被送往太空。經過種種努力,人類也取得了許多可喜可賀的進展。例如,人類在1969年7月20日便正式踏足月球。
  • 這顆星球和地球如同姊妹,現今卻如同地獄,但未來它或成物種天堂
    目前人們都比較青睞火星,各航天大國也都想登陸火星,然而就移民用途來看,火星的先天性條件很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它的質量太小,只有地球的1/11,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7,這導致它的引力太小,不足以吸附足夠的空氣去造就像地球這樣的大氣層,所以火星的大氣壓只有地球的1%,而且還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情況下,更悲觀的是火星的磁場早已消失,所以它的大氣層只會越來越稀薄,人類很難在這樣的大氣壓中長時間生存,這樣的話向火星大規模移民就不現實
  • 被稱為「地獄」的行星!就在太陽系!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
    如今,火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幾乎每個人都要嘗試新的世界,去那裡建造一個漂亮的紅色小家園。那麼金星呢?它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質量也一樣。它實際上比火星更近一些。它肯定比火星要暖和。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試著去尋找我們的姐妹星球而是紅色星球呢?答案或許讓你大吃一驚:金星基本上就是地獄的代名詞!我想很難有詞語可以形容金星有多糟糕。
  • 抵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卻對火星更感興趣?原因讓人絕望
    ,它的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這相當於地球900米深海中的壓力,可以說金星完全就是地獄之門。,天空的顏色為橙黃色,有著比地球強大幾百倍的溫室效應,再加上金星是一個天天下硫酸雨的地獄星球,此外還伴有閃電和雷暴,你一定難以想像,在金星的大氣中竟然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值得注意的是,金星上的硫酸雨並不存在水這一物質,反而是以液體硫酸的模式降雨,是一個絕命的地帶,而金星的表面也顯得異常乾旱,巖石也十分堅硬。
  • 百科| 金星火星,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地球」
    近日,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150光年的「超級地球」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個位於太陽系外的「超級地球」比地球大1.5倍,具備適合生命存活的一些基本條件,包括附近有明亮的恆星、承載液態水的條件以及類似地球的溫暖氣候。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此前預言:未來人類想要活命的話,只有星際移民這一個選擇。
  • 金星二氧化碳哪來的?假如溫室效應失控,地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
    金星二氧化碳成因猜測一但金星內核機制無法形成磁場,在這個過程中金星表面水汽被光解,更輕的氫元素逃離留下了氧元素,這些天文數字般的氧元素和金星表面的碳元素結合形成了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效應極佳的氣體使得金星表面溫度陷入了失控的溫室效應。
  • 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將同一天上演 屆時金星火星將交相輝映
    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將同一天上演 屆時金星火星將交相輝映時間:2020-10-13 10: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將同一天上演 屆時金星火星將交相輝映 14日這天,火星將迎來衝日.當火星繞日公轉運行到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即為衝日.此時,火星與地球、太陽幾乎成一條直線
  • 金星和火星都沒有磁場,為何金星卻擁有厚厚的大氣層?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類地行星有四個,位於宜居帶的有三個,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理論上,它們都有成為生命搖籃的潛力。可是,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金星和火星卻一個宛如地獄,一個荒無人煙。科學家一直想要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三個姐妹行星的命運如此不同。
  • 明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當前正在火星表面工作的有2個探測器(人類總共發射了47個探測器),分別是「好奇號」和「洞察者」,前者是能跑的,後者則是落地生根的火星地質勘探者,不過在火星軌道上可還有6個探測器哦,包括印度的曼加利安號火星探測器,那麼金星探測呢?
  • 地球的未來是金星?
    這三項任務都是在2020年7月發射的,目的是發現這顆行星是否曾經或未來適合居住。到達的時間取決於地球和火星圍繞太陽的運行軌道,火星足夠靠近地球機會每26個月才會有一次,而且只有一個月。但作為我們的另一個鄰居 - 金星,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火星的2/3,為什麼大家都更執著於更遠的那顆呢?
  • 金星真的是「地獄星球」嗎?它比金星恐怖百倍,地表流淌著巖漿
    審核:小文引言:在人類的認知中,金星和地球同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那麼它應該也是一顆宜居星球。然而探測數據表明,這顆星球上的平均氣溫達到450攝氏度左右,是一顆「地獄星球」。然而金星還不是宇宙中最「地獄」的星球,它才是。當天文學家第一次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宇宙的時候,應該會被宇宙真實面貌給震撼到。原來宇宙中存在的星球數量遠不止我們在地表上看到的數量,這裡存在著擁有各種自然環境的星球,因此先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相似自然環境的星球呢?如果宇宙真的存在這麼一顆星球,該星球上是否也會像地球一樣孕育出生命呢?
  • 40億年前,地球和金星是「地獄模式」,為何只有地球變宜居?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大約46億年前,地球從太陽的星雲殘骸中誕生,那麼,地球是一開始就是一顆宜居星球,還是後來逐漸變成這個樣子的呢?根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新的一篇報導,近日,來自瑞士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早期,地球曾經和金星一樣,大氣中充滿有毒氣體,是一顆擁有「地獄模式」的星球,不過後來伴隨著地球演化,地球又逐漸開始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