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一個是探索熱門,另一個則不聞不問

2021-01-15 科學信仰孫晨

地球雖然是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但最為一個行星,它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立的。

宇宙中有很多形色各異的天體,每一個天體都具有各自獨特的特徵,在走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之後,人類便想要將自己的足跡邁向那些不一樣的星球。要走出地球,當然要由近及遠,先從身邊的鄰居下手了。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位於地球軌道內側的金星,另一個則是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兩者相比,金星與地球的距離更近,最近的時候僅有約3800萬公裡,而火星與地球雖然也很近,但最近的時候則有5500萬公裡,比金星可遠多了。

從體型上來看,金星也是和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體積為地球的90%,而火星要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的14%左右。

論體重,金星仍然和是地球最像的,金星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0%,而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9%左右,可謂相距甚遠。按照常理推斷,若是論個親疏遠近,我們肯定應該選擇金星,可事實上截然相反,火星成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大熱門,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於火星都有著極高的熱情,有的甚至已經開始計劃在火星建立基地,而我國也有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相比之下,金星就要清冷很多了,科學家們對於進行可以說是不聞不問。

其實,以前人們對於金星也是充滿熱情的。

早在冷戰時期,前蘇聯的科研人員就曾多次發射探測器探索金星,也正是因為這些探測才讓人們對於金星敬而遠之。第一次探測器甚至在金星上呆了還不足五分鐘,即使如此還差點融化在上面,因為金星的溫度實在是太高了。那個時候留下的大量關於金星的探索數據表明,金星的外在雖然與地球相近,但內在則截然不同,高達460攝氏度的地表溫度幾乎可以將一切生命滅絕,就算是金屬,熔點低一點也無法在金星上立足。而造成這種惡劣環境的就是金星上的溫室效應。

金星上的溫室效應來源於金星的大氣,金星大氣的98%都由二氧化碳組成,由於二氧化碳本身就是一種密度較高的氣體,且金星大氣又過厚,所以金星上的大氣壓高達地球的96倍,沒有任何陸地生物能夠承受得了如此大的氣壓。

可以說金星對於生命體而言就是一座地獄行星,甚至連改造的可能都沒有,所以人們放棄了對於金星的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火星就不同了,雖然表面上火星和地球的差距很大,但火星的內在卻與地球有著相似的地方,比如較為相近的地表溫度以及0.8個大氣壓都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當然,嚴格說起來火星並不能算是一顆宜居行星,但它至少擁有改造的價值,以目前人類對於火星的認知,通過建立火星基地,在火星局部區域逐漸建立宜居的生態系統是一件可以預期的事情。

可以想像在未來的某一時刻,火星能夠成為人類真正的旅居地。從人類探索宇宙的終極目標來考慮,人類早晚是要走出太陽系,去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的,而火星位於地球軌道外側,向火星邁進與人類衝出太陽系的目標方向相一致,火星可以成為人類邁向外星系的跳板,旅居火星、定居小行星帶,這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人類宇宙探索之路。

相關焦點

  • 火星和金星哪一個更適合人類居住?
    火星真的是一片死寂嗎?(圖片來源:pixabay)無論是作為人類未來移居地的一種選項,還是科幻作品中出現外星生命的地方,我們的兩個鄰居星球——火星和金星——登場的頻率總是最高的。幾十年來,伴隨著空間探索技術的發展,人類也從未停止對於這兩顆星球的研究。在今天看來,究竟哪一個星球是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呢?
  • 百科| 金星火星,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地球」
    考慮到「超級地球」的距離,似乎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還有兩個,即金星和火星。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次之,二者是地球的「左鄰右舍」。統計顯示,人類已經進行了200餘次太陽系探測任務。其中去的最多的是月球,達到110多次,接下來就是金星和火星。對於這兩個「鄰居」,我們到底了解多少?經過適當的改造,它們能否成為「下一個地球」?
  • 金星和地球很像距離也近,人類為什麼不選金星而是去探索火星?
    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眾多生命生活的唯一家園,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是來自於地球以外,也就是來自於宇宙中的某處。我們人類不斷的認識和探索宇宙,其實主要是為了兩個終極目標,一個目標是面向未來的,也就是人類將來除了地球之外,能夠到哪裡去?另一個目標是面向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出現的?
  • 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為什麼我們要去金星?金星曾經和地球一樣藍,有大片的海洋
    金星就在地球的隔壁,從宇宙學上講,這是一顆幾乎和地球一模一樣的行星。大小大致相同,由大約相似的物質組成,圍繞著同一顆恆星形成。對於一個外星人天文學家來說,在光年之外,通過望遠鏡觀察太陽系,金星與地球幾乎沒有區別。但是要知道金星的表麵條件相當嚴酷火熱,以及充滿二氧化碳和硫酸雲的大氣,就是知道金星和地球不一樣。
  • 金星和火星哪一個更像地球?
    但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對金星發射了若干個探測器探測後,就發現了金星原來是一個地獄般的地方。金星上有濃厚的大氣,大氣的主要成分是93%的二氧化碳和6%的氮,這些大氣形成黃色厚厚的雲層,是濃硫酸雨滴組成;金星地表大氣壓是地球的90多倍,相當於海平面以下1公裡深處的壓力;強大的溫室效應導致地表溫度470度(攝氏度,後同)左右,沒有水;也有閃電和雷暴,風速在高壓下變得緩慢,天空落下的是濃硫酸雨;十萬以上的火山巖漿橫流,壓力導致噴發度不大,但流淌綿延數千裡。
  • 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排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金星和火星靠地球近。那它們之間,誰靠地球最近呢?據記載,火星與地球相距約5600萬公裡,金星則距離地球約4300萬公裡。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比火星近多了。​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根據NASA方面的公布信息顯示,在2033年,美國將派太空人登陸火星,在那之前的2024年,美國將派太空人重返月球!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令人期待?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它距離地球很近,我們從地球抵達月球,大約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了,相對來說,登陸火星,就要漫長得多。
  • 火星有一個隕石坑,有大量的水冰存在,這是火星有水的又一個證據
    因此,人類在地球完全惡化之前,能夠移民的星球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而太陽系宜居帶有三顆行星,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金星離地球最近,號稱地球的孿生行星,星球結構上最像地球。可是金星卻是一個煉獄般的行星,有厚厚的大氣層,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還時不時就會來一場酸雨。
  • 太陽系原本有3個地球,一個成了「火球」,另一個成了「沙球」
    地球是從哪來的呢?這是一個揮之不去一直縈繞在人們心中的問題,科學家們也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過。在40多億年前,在星雲中產生了太陽,此後陸陸續續又出現了地球、木星、火星等星體,漸漸的一個龐大的太陽系家族就此產生了。整個太陽系地處宜居帶,而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的生命星球。如今的地球是越來越脆弱了,人們試圖尋找更適合居住的星球,可是結果卻不是很理想,難道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就有一個地球嗎?
  • 探測器進入金星後堅持不了兩個小時,人類要如何探索金星生命?
    最近金星真的是太熱門了,就是因為科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疑似發現了磷化氫—一種在地球上由微生物產生的氣體。雖然這個發現遭到了多方的質疑,但是金星似乎要成為下一輪人類太空探險的目的地了。美國的NASA更是已經計劃在2021年就要發射探測器上金星了。
  • 重返金星太難了!金星因為一個元素,35年後多國啟動探索計劃
    金星因為一個元素,35年後多國啟動探索計劃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大氣科學家桑傑·利馬耶,未參與這項新的研究,他對媒體表示:「關於金星,我們還有更多無法解釋的東西。金星比火星有更多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建議將金星視為天體生物學的目標。」當然,這並不是說科學家不想徹底地探索金星。但是,在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檢測儀器上嚴重粗糙。
  • 在金星與火星的探索中,金星為何被頻頻冷落?
    金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離地球也近,按理說確實更適合我們去探索,但是,金星的環境很惡劣,而我們人類對外星探索很大目的是尋找外星生命,與此相比,火星環境就更吸引人類目光。,兩個行星分別在太陽的兩邊的話100來天可不夠。
  • 如果金星和火星一定要選一個,哪個更適合人類移民?
    人類一直都希望探索宇宙,尤其是在其它星球建立基地,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有兩個行星和地球非常的類似,與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中,它們就是金星和火星,而且金星的相似度會更高一些,金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現在的科學家目前都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首要目標,但是在上世紀的首選行星,可是金星
  • 地球鄰居「重回焦點」,人類對自己的太陽系鄰居了解多少?
    在太陽系中,金星曾經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兄弟」,濃厚的大氣層之下,似乎有著無限可能,但是隨著人類對金星的探索,科學家發現金星是一個地獄般的炎熱行星,酸性氣體和超高溫,可以瞬間破壞沒有受到專業保護的探測器。上世紀80年代,是科學家探索金星的熱門時期。
  • 金星比火星更神秘,科學家為什麼不探索金星?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宇宙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被命名,按照到太陽的由近到遠的依次為: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冥王星。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質量低於月球,被劃為矮行星,從此在行星中被除名。早從2004年起,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探月計劃正式啟動。
  • 明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當前正在火星表面工作的有2個探測器(人類總共發射了47個探測器),分別是「好奇號」和「洞察者」,前者是能跑的,後者則是落地生根的火星地質勘探者,不過在火星軌道上可還有6個探測器哦,包括印度的曼加利安號火星探測器,那麼金星探測呢?
  • 太陽系曾有三個「地球」,兩個消失了,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科學家認為在很早之前,宇宙只有一個奇點,奇點不斷地膨脹,最後發生了大爆炸,於是就形成了浩瀚無垠的宇宙,擁有了太陽系以及各種行星天體。在這場大爆炸中其實還存在一些「貓膩」。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原本是有三個地球的,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只剩下了一個。這是一個值得驗證的問題。
  • 火星和金星都存在過文明但最後都消逝了,下一個是地球嗎?
    地球以前不是孤獨的,現在荒涼無比的火星和金星,以前可能是繁華的生命星球!科學家利用火星探測器了解到,曾經的火星就像是現在地球,擁有大面積的海洋,大氣層和穩定的磁場,這些都是可以讓生命存在的因素!火星上是否存在文明?
  • 火星還沒去,美科學家催促NASA儘快推出下一個金星任務
    近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任務的熱門目標一直都是火星,這是因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也因為NASA最早可能會在本世紀30年代將太空人送往火星。但儘管如此,NASA內部其實也有著要求向太陽系其他天體發射任務的聲音。雖然科學家向NASA提交過幾項金星任務建議,但除了幾次飛掠任務之外,NASA已經有25年沒有專門的太空飛行器造訪過金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