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漸入尾聲, 這凜冬白雪足不出戶的季節,天空卻熱鬧的上演起年度大戲。雙子座流星雨和46P/Wirtanen彗星爭先造訪地球,似是知道年關將至、期末在即,要回家、考試的人們都在思忖著想許個願。
備受矚目的46P/Wirtanen彗星是今年最亮的一顆彗星,難得的肉眼可見。12月12日經過近日點後,它的視直徑已大如滿月,亮度堪比天權(北鬥七星之一,視星等3.4)。
本周日(12月16日), 46P將到達近地點,即最亮的時刻。這也是近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彗星,僅1150萬公裡的距離足以讓它在近現代路過的彗星中躋身前十。
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會於12.14到達極盛,天頂流量可達每小時120顆,比今夏ZHR每小時70顆的英仙座流星雨更為壯觀。
因為這兩個天象都將在本周末上演於南天區,大家可以裹暖和了去戶外一併欣賞。之前不少讀者留言詢問流星和彗星的區別,本篇我們就從觀測的角度來對比一下這兩種天象有啥不同。
1
46P/Wirtanen彗星
46P/Wirtanen彗星於1948年1月17日由美國天文學家Carl A. Wirtanen在加州的LICK天文臺拍攝發現並命名。這個芬蘭後裔一生在LICK發現了8顆小行星,並推導預測其中的阿波羅小行星1950DA有可能在2880年撞上地球。
上圖:加利福尼亞LICK天文臺;右圖:Carl A. Wirtanen
一般情況下彗星離地球很遠,大概每十年能看到一顆大彗星。之所以能如此明亮,是因為組成慧核的塵埃和冰在進入內太陽系後,在溫度和光壓作用下氣化成了巨大的彗發和慧尾包裹在慧核周圍,反射太陽光。
流星則是彗星或小行星的遺留物高速撞入地球大氣劇烈燃燒的結果。著名的流星雨大多與周期彗星有關,例如
獵戶座流星雨->1P哈雷彗星遺蹟的產物
獅子座流星雨->55P坦普爾·塔特爾彗星
英仙座流星雨->109P斯威夫特 ·塔特爾彗星
雙子座流星雨是個特例,它的形成跟小行星3200 Pheathon有關,屬於巖石流星雨。
點擊播放 GIF 1.8M
Source: NASA
3
雙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從19世紀中葉出現以來流量逐年增加。流星的顏色偏白、流速慢、火流星較多,很適合目視和拍攝。它的母體法厄同3200是一顆直徑5km的巖質小行星。周期非常短,只有1.43年,因此軌道上碎片多。剛入夜在地平線附近可能會有明亮的掠地流星。12月14日到達極盛,但本周末流量依然很大(如下圖),宜於觀測。
點擊播放 GIF 0.2M
Source:NASA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