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南麂列島擁有各類景觀180多處,充滿了自然的天韻

2020-12-06 徽燕南居

平陽縣,浙江省溫州市轄縣。地處浙江南部沿海。 平陽,設縣於西晉太康四年(283年),五代十國時期(914年)定縣名為平陽。是南戲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地,是「全國武術之鄉」、「中國象棋之鄉」和「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文化名人有「富春山居圖」作者黃公望、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清朝思想家宋恕、當代數學泰鬥蘇步青、百歲棋王謝俠遜等。有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南麂列島、南雁蕩山等風景區。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平陽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01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是海洋鳥類棲息處和越冬繁殖場。據鳥類專家調查,已紀錄和鳥類共40種,以雀形目和鷗形目鳥類為主,其中留鳥18種,夏候鳥12種,冬候鳥和旅鳥共9種,不僅種類可觀,而且數量甚多,下馬鞍島曾一次記錄到2000餘只,其中以黑尾鷗、白鷺等屬國家級保護的鳥類為主。

此外,南麂列島的竹嶼、大擂島盛產水仙花,範圍廣、密度高、芬香濃、體態美。較之別處的水仙花,南麂水仙在具有多倍體型特徵,頗有科學研究的價值。

南麂列島擁有各類景觀180多處,充滿了自然的天韻和神話般的魅力,具有獨特的海島風味和地方色彩,是集科研考察、旅遊觀光、避暑度假、漁家樂為一體的海上樂園。景觀以大沙岙(澳)金沙碧海、奇峰異石、天然壁畫、海島平原、大擂水仙最為著名。

南麂大沙岙海灘寬800米,長600米,水質、沙質皆屬上乘,是中國罕見的貝殼沙質海濱大浴場;被專家譽為「國寶」的東海奇觀的天然壁畫,氣勢恢宏,鬼斧神工;海上日出,氣象萬千;海洋奇觀「海市蜃樓」時有出現。南麂列島不禁山水景觀奇妙,生物景觀也非常豐富。南麂是浙江省四大漁場之一。貝類、藻類種數均佔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居全國之首,故有「貝藻王國」之稱;大擂島水仙滿山遍野,花香撲鼻;三盤尾天然草坪面積63畝,綠草如茵,人入其內,疑進仙境。南麂島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練兵場,存留有摩崖題刻等遺蹟多處。

南麂島有兩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這兩山盤踞在一起,東南面形成了大沙澳,西北面形成了馬祖澳,站在山巔可望東海萬頃雲濤。尤其是看日出,一輪紅日,躍出在海平線上;紅日西沉,則滿天彩霞,逐步消失於蒼茫的暮色之中,尤為壯觀。

大沙岙在南麂本島的南部,面對東海,三面環山,形成一個冬暖夏涼的大海澳。澳裡有大面積的沙丘地,海沙又細又乾淨,漫步在沙灘上,一直走到潮水邊緣,腳步不會下陷。躺在沙上,身上不沾沙,是天然的日光浴場地。大沙澳口寬461米,海水碧藍澄澈,由淺到深,沙灘一直延伸到海,這又是海水浴的理想場所。起風時,海浪有節奏地拍擊沙灘,發出巨響,捲起千堆雪。但此時不能遊泳,也不宜在臨近海水處步行。

在大沙岙,1957年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在南麂島試養海帶6臺,獲得成功。1958年4月,浙江省在南麂成立浙江省淺海試驗總場,當年養殖海帶1500臺。1959年,改為國營南麂海水養殖場,溫州地區直屬縣級建制單位。1965年改稱國營平陽縣海帶養殖場,已具有相當規模。養殖的海帶供碘廠做原料並大量供應市場。場內設立海洋自然保護區貝藻類標本室,有貝類標本116種,藻類標本46種。

大沙岙口就是南麂港,海港中有一個島嶼像一頭龐大的老虎,正搏擊在海浪間,或剛從深山密林中衝向大海,於是獲「虎嶼」的美稱。虎嶼後面,靠近海岸這邊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糞礁」。此自然景觀的特點是「海中有島,島中有港,港中又有島」,在國內實屬罕見。

南麂本島門嶼尾村東北面有一處海礁,懸崖峭壁的外側有一對石柱矗立海上,約5米高,看上去如一對蠟燭。這就是蠟燭峰,也叫蠟燭壟礁。

大山兩側臨海灘有一個大巖洞,深莫測。有一條又粗又長的大青石,從洞中彎彎曲曲伸向海灘頭,活像一條大青蛇在覓食魚蝦。另一條巖石色白也從洞中潛出,經過灘頭,遊向海底。其頭便成為海底暗礁,天風颳來,白花花的,看起來宛如大白蛇在海上興風作浪。這就是「白蛇礁」。「蛇」頭所成暗礁,危險圈面積達0.061平方公裡,曾發生過多次觸礁事故。

國姓澳在南麂本島偏北部,澳口寬1000米,澳長1900米,三面環山,是南麂列島唯一良好的避風港,也是重要軍港,不論是東南風、西南風、東北風(只怕西北大風),船隻泊在港裡都很安全。民族英雄鄭成功,封為延平王,起兵海上,謀復明室,曾駐營此地,操練水軍,匯集各部,揚帆揮戈,渡海東徵,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領土臺灣。國姓澳因此成為遊覽勝地。

鄭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賜姓朱,即所謂國姓,人們稱鄭成功為國姓爺,鄭氏在這裡練兵,因此南麂西澳也叫國姓澳。國姓澳北面有個小山丘,叫做國姓山。走到澳口海邊,可見峭壁上刻石「官澳」兩個大字,每個字40釐米見方。右下角還有「虎林」兩字,題鐫者姓氏及履歷待考。從這個荒島開發歷史推測,這摩崖石刻系鄭成功駐軍此島時所作。

南麂山向東南延伸有頭嶼、二嶼、三嶼,按山丘高低層次來分,有頭盤、二盤、三盤,一直延伸到南麂島東南之尾部。三盤尾之名稱由此而來。它是南鹿島自然景觀中觀望海景最佳之處。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這裡欣賞景物,興味迥異。

三盤尾的後村東北向山背上,最立著一尊人巖石,像一個漁婦,披著長發,朝向南方,聚精會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魚的丈夫安全歸來。「腳踹船板三分命」,漁民的妻子,都有這種共同心聲。月明星稀時,這望夫石又像似老母親在召喚兒子,仿佛她嘶啞的喊聲被海濤淹沒了,噙著滿眶熱淚盼望海峽彼岸遊子早日歸來。

三盤尾南部東側海濱,從北向南看,在大大小小小規則的巖群中,有一巨巖像南海觀世音站立在那裡,慈祥的目光投向遠方。相對方向,在矗立著的巖峰上疊著一塊形似猴子正在拱手下拜的石頭,這就是猴子拜觀音。然而走到南邊,再往北看,觀世音卻幻變成老公公了。

三盤尾南部東側山上,有一隻狀似海馬的巖石,昂首擺尾,非常威武地挺立著。南鹿漁場有種名貴藥材海馬,則這隻海馬堪稱「海馬王」。

三盤尾南部的山頂上,有一隻石青蛙,體態肥壯,頭朝東海,四腳作勢,似欲躍向浩蕩的碧波,追波逐流。

相關焦點

  • 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開始敷設
    該工程將連接起大陸與南麂島的電網,南麂島作為浙江省唯一未與大陸電網聯通的建制鎮,其自發電的「孤島」歷史將徹底結束。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連接溫州南麂島與平陽縣宋埠鎮,海纜全長47公裡,是國內目前最長無接頭35千伏海底電纜。該工程由國網舟山供電公司承接施工,採用啟帆9號進行敷設。
  • 這裡盛產「黃金魚」——浙江南麂島黃魚產業品牌之路
    2000年開始,平陽縣南麂島開發有限公司在南麂進行大黃魚深水生態養殖試驗。2004年,該公司在南麂島養殖的生態大黃魚,經國家環保部門認證中心監測檢驗,榮獲「有機魚」標誌,成為全國首例經認證的海水養殖魚類有機食品,從此打上了國家級品牌的印記。
  • 探秘世界級「貝藻王國」南麂 為何能成生物樂土?
    溫州網訊 南麂列島面積佔全國島嶼面積不到萬分之二,但其生長的貝類與藻類種類卻是全國最多的。近日,2011海洋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在溫州召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計劃在溫州南麂列島又有了新發現。本期揭秘,記者帶你探秘南麂的神奇之處。
  • 南麂島重現期波高空間分布特徵分析
    摘要:運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建立浙江沿海波浪傳播模型,選取1949—2016年68 a對平陽縣南麂島影響嚴重的118場颱風進行計算,得到南麂島周圍海域年極值海浪場,經P-Ⅲ曲線擬合分析後得到不同重現期海浪空間分布場。結果表明:南麂島西北方向的波高明顯小於東南方向的波高。
  • 【旅行遊記】吃遍浙江第三站——海上仙山南麂島
    我家住在南麂島,碧海仙山多奇妙,一半藍,一半綠,島不老,家不老……」當地漁民出海愛哼唱的歌謠吃了2期山貨,是該換一換口味了,這期我們目標——平陽南麂,南麂於2020年3月29號解除疫情管控開島,我們在4月1號出發.
  • 浙江平陽縣將建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做大做強產業
    浙江平陽縣將建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做大做強產業2011-12-22 10: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平陽新聞網        瀏覽量: 1728 次浙江溫州市平陽縣新科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楊傳愛向記者介紹,該合作社投入150萬元準備建設200畝淡菜養殖核心區,同時輻射周邊1000畝,準備實施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做大做強厚殼貽貝產業。  據了解,平陽縣新科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海水魚、貝藻類養殖。
  • 浙江海域出現7000多平方公裡大面積赤潮(附圖)
    溫州平陽縣南麂島海域的傳統小網箱遭受了「滅頂之災」,網箱內的大量魚類窒息死亡,預計經濟損失在1900萬元左右。目前從發生死魚區域捕撈上來的魚類均已經全部封存。  其他區域暫無死魚報告  據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保處副處長孔梅透露,該局是6月3日接到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在赤潮爆發區發現死魚現象」的報告的,接報後,該局工作組立即趕赴溫州調查核實。目前,浙江近海海域的赤潮已開始消退,該局還未發現其他赤潮爆發區的「死魚」等情況報告,該局將在近日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赤潮有關情況。
  • 南麂海域出現大量鯨魚? 水產專家推測是瓶鼻海豚
    這正是:  海上好生鬧猛,「大魚」嬉戲躍騰;  島民直呼鯨魚,專家說是海豚。  老師伯昨天聯繫上這個視頻的拍攝者、南麂島島民劉清忠。劉清忠說,多年來,他一直有出海海釣的習慣,前天和釣友相約出海。當天下午3點左右,在南麂列島破嶼島附近海域,他突然看見海面上出現很多「鯨魚」。於是,周圍一圈的海釣船都跟著魚群往東邊航行。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風情各異的自然景觀
    澳大利亞最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以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著稱。從首府霍巴特出發短短幾個小時的路程,你就能夠欣賞到風情各異的自然景觀。山谷留下的河水清澈見底,水中的魚類清晰可見,島上的旅遊觀光是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1888年塔斯馬尼亞的拉塞爾瀑布附近成立了一個官方的自然保護區。從那時起這裡就開始迎接來自各地的遊客,若沿著瀑布溪流穿過雨林步行來遊覽,一路風景如畫。
  • 廣東一個被忽視的島嶼,外表呈橄欖形,充滿了海蝕洞穴景觀
    廣東的島嶼也比較多,許多島嶼都得到了遊客的喜愛,而且在許多遊客看來,廣東旅遊的成就還是很不錯的,比如一些高知名度的島嶼,也可以很好地促進當地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在旅遊業的發展方面,在拉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有很大的價值,從這個層面來看,這個地區的旅遊地的實際意義也會體現出很強的社會效應。
  • 晉陽湖公園新打造花境景觀 各類植物巧搭配美出新高度
    為給遊客創造一個更為優美的環境,該公園全新打造了三處創意十足的花境景觀,各類植物巧搭配,極具野趣。據悉,花境概念起源於歐洲,是園林景觀中的一種植物造景方式,是在城市裡模擬自然界的林緣地帶,人為地將各種花卉組合在一起,讓它們交錯生長。過去,一條花帶中,往往採用同一個品種的花卉種植,較為單一。
  • 風情山東之自然景觀:大自然饋贈豐 齊魯風景靚
    山東有6大類自然與人文資源。其中,地文景觀類有10種,水域風光類5種,生物景觀類5種,古蹟與建築景觀類30種,休閒健身類10種,購物景觀類4種。在中國全部的68種旅遊資源中,山東省擁有64種,佔總種數的94.1%。山東是中國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