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熟悉的自然災害有颱風、地震、海嘯、火山噴發,每一種突發的自然災害,都對我們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不僅僅是財物損失,甚至會奪取生命,並且很多自然災害是相伴成形的,比如地震會引起海嘯、海底火山爆發會引起海嘯、海底滑坡會引起海嘯。
發現沒有,海嘯是非常容易被引發的,即使這樣,海嘯的威力也絲毫不比地震所帶來的危害小,可以說海嘯是非常恐怖的。
就目前世界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就有260次,平均每6,7年就發生一次,而日本是全球國家當中深受地震海嘯危害最大的國家。
真實的海嘯又有多恐怖呢?海嘯的水牆每隔數分鐘或者數十分鐘就重複一次,將會摧毀堤岸、淹沒陸地,破壞力極大,會將陸地淹沒,帶走生命和財產。
所以一次破壞性極大的海嘯,可能會導致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死亡,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就在近百年來,已經導致超過26萬人死亡,可以說讓人忌憚萬分。
就2004年印度洋海嘯,死亡人數達到了22.6萬人,產生海嘯的原因就是海底地震,這樣的死亡人數在海嘯死亡人數當中排到了第一。
雖然日本深受地震海嘯侵害,但是在海嘯大事件中,也不單單只有日本,就比如智利大地震,在1960年5月21日,智利發生了9.5級大地震,並且從5月21日開始,到5月30日,這個國家受到了數次地震襲擊。
這次地震所造成的海嘯,是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導致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共造成了52917人死亡,117982人受傷,200萬人無家可歸,浪濤最高達25米,那些在港口、碼頭和海邊的人瞬間就被吞噬,成為了世界上最嚴重的的一次海嘯,也是世界上影響範圍最大的海嘯。
從以往產生海嘯發生的情況來看,海嘯大部分是由地震導致的,特別是臨近海域而發生的地震以及海底地震。
那麼海嘯是怎麼形成的呢?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以及氣象變化而形成的破壞性海浪。
而通常震源是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震級是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在一次震動以後,震蕩波在海面上不斷擴大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就好似我們往湖面扔下一塊石頭一樣,而然海嘯的圓圈,會傳播大距離,可能波長會比海洋最大深度還要大,因為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阻礙,所以海洋即使深度多大,波都有可能傳播過去。
海嘯主要是受到了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以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在形成以後,它的波速可以達到700-800千米每小時,只要幾個小就可以橫穿大洋,波長可以達到數百公裡,雖然傳播了幾千公裡,但是損失的能量卻很小,在茫茫的大洋裡,波高可能不足1米,但是到達海岸線之時,波長會急劇減短,波高就會急劇增高,可以達到數米甚至數十米,會形成巨大能量的「水牆」。
並且海嘯分為了地震海嘯、火山海嘯、滑坡海嘯,其機制有兩種形式:有「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之分。
「下降型」海嘯經典代表就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而「隆起型」海嘯的經典代表就是1983年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
而如今的每年11月5日,成為了「世界海嘯日」,2016年就是第一個「世界海嘯日」,而提議國家就是日本,而之所以會有「世界海嘯日」,是因為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後,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交議案。
而東日本大地震,是指3.11日本地震,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此次地震被稱為是歷史第五大地震,地震震級達到了9級。
這次震源深度達到了20公裡,並且引發了巨大的海嘯,而此次海嘯對於日本來說卻是毀滅性的災害。
這次海嘯中,海浪最高達到了23米,對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等地方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造成了19533人遇難,2585人下落不明,並且還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洩漏,導致了未來幾年,引起輻射危機,也是日本有地震記錄以來發生的最強烈的地震。
而日本第一次重大地震海嘯,就有記錄當中,20世紀的第一次重大地質,是關東大地震,在1923年9月1日,發生了7.9級強烈地震,此次地震形成了巨大災難,海嘯最高度達9.3米,死亡人數達到了142807人死亡,讓200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達到了65億日元。
可以說海嘯給人們帶來了驚人的災難,有的海嘯的威力絲毫不亞於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的威力,然而自然災害並不會止步於此,可能就有那麼一天會引發出比這樣還要恐怖的海嘯,會帶來更大的人員死亡以及財物損失,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能夠更好的研發出可以預防地震以及海嘯所帶來的危害。
又或者能夠做到提前預測地震和海嘯的到來,讓我們能夠比地震海嘯早一步避難,以減少帶來的危害。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做到,但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擁有這樣的儀器,為我們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不知道小夥伴是怎麼看待自然災害這件事呢?
好了,今天的知識就講到這裡了,喜歡我,記得關注我,以便看到更精彩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