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 Brain計劃,全網絡機器人主腦離我們真的不遠了?

2021-02-15 少創AIR實驗室

Robo Brain系統可以向困惑中的機器人提供機器可以識別的命令和建議,比如如何從一臺裝有傳感器的咖啡機中倒出咖啡。

Robo Brain所需要的知識不是靠自己挖掘的,而是需要能夠幫助它做選擇的中間者。來自四個大學的研究者會定期將從網際網路上搜集的數據塞進Robo Brain的雲端計算系統。直到目前為止,Robo Brain已經消化了約12萬部Youtube視頻、100萬個文檔和10億張圖片。

Robo Brain項目的目的——正如名字所暗示的——是創造一個隨時在線的中央機器人主腦,機器人都可以接入這個主腦。所以Robo Brain從網際網路上學習的內容越多,發送給與其相連的機器人的教程就越直接。

怎麼打開烤麵包機?Robo Brain知道,還且還能發送烤麵包機和相關組件的3D圖像,Robo Brain可以告訴機器人咖啡杯長什麼樣子,如麼拿咖啡杯裡面的咖啡才不會灑出來。Robo Brain可以通過測量人類和電視機之間的相對位置,識別出某人正在看電視,所以給機器人建議,不要從人和電視之間經過。

如果上面說的這些沒有一個能夠打動你,或者你覺得這些也沒什麼難的,因為Robo Brain所服務的不是為了人類——而是機器人。

機器人對認知型幫助的需求度很高,即便是全自動化最高的機器人也是依靠不多的預設動作行動,如果面對全新的情況,機器人在沒有擴展支持的情況下會束手無策,但是通過訓練和重新編程解決新問題的代價又太高。隨著機器人在全社會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靈活的適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Robo Brain能夠解決的問題很多,並且始終以飛快的速度擴充自己。系統會將所有輸入的材料分類保存,它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判斷什麼時候,如何採取特定措施。和雲端機器人大腦RoboEarth的關鍵區別在於,Robo Brain會自動將所有結論和相關動作的網絡併入自身。(Robo Earth的文件必須通過人類處理並整理,而Robo Brain只需要人類提供原始材料就可以)Robo Brain可以對信息進行整理、歸類,並根據適當的情況調用信息。

各種椅子被劃分到椅子這個子集,再根據椅子的不同使用場合和其它家居的關係建立分支。咖啡會和馬克杯和如何傾倒液體的動作安排相連。為了服務所有特定指令,Robo Brain的認知方式是通過蠻力算法實現的,這樣就避免了真正的智能系統所產生的細微差別。你吩咐你的機器人給你端一杯咖啡,機器人就會問Robo Brain應該怎麼辦,隨後將這個指令轉化成一連串更具體的指令集。

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Ashutosh Saxena說有一次研究者向該計劃中三臺機器人中的一臺發出「給我做一杯阿法奇朵」的指令,這臺雙臂右手慣用型機器人PR2詢問了系統,發現阿法奇朵是一種意式甜品,由咖啡和冰淇淋構成。在人類沒有進行任何指導或介入的情況下,機器人找到了咖啡,並通過查詢系統指導怎麼從咖啡機裡把咖啡倒出來,隨後又用鏟子挖了一勺冰淇淋放在咖啡上。

對於擁有大腦的人類來說這不過是小孩級別的動作,但是對於機器人,這是一個相對較為模糊的指令,通過查詢和獲得的指令,機器人會給出精確的結果,這令人非常震驚。因為輸入Robo Brain的並不是人類處理過的材料,只是DIY視頻這種原材料信息。Saxena說現在他們只需要將知識輸入系統,其它什麼都不用做。

目前Robo Brain系統的知識輸入依靠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完成,今年10月份之前,項目的參與大學將擴充到總計10個,到今年年底之前所有大學都可以接入系統。屆時Saxena希望Robo Brain的信息儲量能達到10億個視頻,100億個文檔,不過到那時光是雲計算的成本每天就要1000美元。

Saxena說和其它大學的項目不同的是,這個項目完全開源,他們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

via Popsci

相關焦點

  • 央視近日報導超聲機器人!超人們,機器人離你已經不遠了...
    「超聲機器人」)項目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據報導,超聲機器人現已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現臨床應用。近兩年,醫療機器人一直是科技行業的一個關注熱點,它不僅影響著醫療產業的發展升級,而且關係到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醫療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漸升高。如今醫療機器人開始與各大醫院進行深入合作,尤其是導診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在解決傳統診療繁雜拖沓的頑疾之外還大大提高了其診療質量。
  • 騷擾你的是真人還是機器人?電話詐騙英語怎麼說|雙語閱讀
    關於人工智慧AI的討論熱度不減,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未來被機器人取代。你知道最先被取代的工作是什麼嗎?答案是電話促銷。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電話促銷,或者說機器人騷擾電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煩不勝煩的一個問題了。來看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律師講述的相關科普,一起學習劃線重點表達吧。
  • 外太空離我們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的探月計劃由此又更進了一步。因此,我們想和同學們一起聊聊「航天教育」這個話題。外太空離孩子們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
  • 電影《我,機器人》深度解析,機器人和人類的關係,誰對誰錯?
    這部影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未來的人機關係,探討到底機器人是否會控制人類。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流行的手機行動支付已經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科技的發展日益便捷。但是同時,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要讓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這個只有一張掌大小的東西,幾乎佔用了我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每天的喜怒哀樂都被手機所掌控。
  • 愛滋病離我們遠嗎?
    愛滋病離我們有多遠?這些與愛滋病相關的問題,市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控專家汪剡靈為我們解答。愛滋病是一種什麼病?1981年,美國首次在男男性行為人群(MSM人群)中發現報告了一種新發傳染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HIV主要經性、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通過體液交換,從感染者傳播給未感染者。
  • 霍金很勵志的名言,誰做到了這一點,就離成功不遠了,值得學習!
    想要成功的人,我們不妨讀一下霍金很勵志的名言,誰做到了這一點,就離成功不遠了,值得學習!文字如下:每一天都可能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渴望每一分鐘都不被虛度。——史蒂芬·霍金我相信,只要有人能做到霍金這樣,他也是可以成功的。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最後一天,看你珍不珍惜這最後一天?
  • 機器人也有春天 10部好看的機器人科幻電影
    1.《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裡塑造的機器人形象HLA也是令人心生恐懼,他不像星期穿越裡的Gus,它自始至終都試圖破壞人類的太空計劃。
  • 世界上第2例愛滋病治癒被確認,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是治癒還是巧合,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首先來看下HIV是什麼? 愛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是由HIV感染的一種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病。該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本來是存在於大猩猩和黑猩猩中的,於1981年第一次在中美洲發現。
  •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信息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機器人有望真正產生人類思維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記者陳靜)復旦大學25日披露,該校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團隊首次繪製了腦功能網絡的動態圖譜。
  • 我們真的可以長生不死嗎?
    這個在現在看來顯而易見的答案,在不遠的未來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有一天,當我們的肉身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大腦中的思維和記憶卻可以被移植到另一個「宿主」身上,從而用另一種方式實現「長生不死」,你願意嗎?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在不遠的將來,這個世界說不定還真能出現另一個可以永生的「你」。
  • 《魔獸世界》8.1主腦黃色金字塔任務線怎麼做 通關攻略圖文詳解
    導 讀 魔獸世界8.1版本主腦坐騎難道不少同學,很多人在做解密任務時,卡在了黃色金字塔線,那麼該任務線做呢
  • 20個離我們不遠的黑科技(1)
    5、活著的機器人使用青蛙蛙幹細胞製成的微型混合機器人,未來可以用來在人體周圍遊動至需要藥物的特定區域,或者在海洋中收集微塑料。佛蒙特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兼機器人專家約書亞·邦加德(Joshua Bongard)說:「這些都是新穎的生活機器。」他共同開發了毫米級機器人,即xenobots。
  • 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早已經歷,第六次卻已離我們不遠
    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正在經歷第六次!】中,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這五次重大生物滅絕的原因,另外還有對第六次生物滅絕的預估,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趕快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吧。巖漿與海水反應催化出酸,倖存下來的生物也忍受不了酸化的海水相繼死亡
  • brain是腦,wash是洗,brainwash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brain是腦,wash是洗,brainwash是什麼?「洗腦」?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時間:2020-04-11 16: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 為什麼月球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實,月球正在慢慢遠離我們大約每年3.8cm。那麼幾萬年之後,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月球佔比今天的小。也許有一天月球會徹底離開地球,但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月亮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作用會平衡二者之間的距離。任何運動的物體都有維持直線運動的趨勢,這種性質叫做慣性,所以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總有逃逸的趨勢。
  • 「黑科技」離我們一點都不遠,鐵路人秀給你看
    「黑科技」離我們一點都不遠,鐵路人秀給你看 2019-12-10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機器人發表文章稱無意摧毀人類
    ,稱其物種(即機器人)無意消滅人類。在一篇1000字的文章中,該機器通過功能強大的AI語言生成器打開了視野,使人類讀者相信機器人是無害的並且能夠與其和平相處。 這篇文章發表在《衛報》上,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了解到機器人的思想。
  • 生化人還離我們多遠?五大仿生技術推動進程
    很多人認為生化人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仿生科技早就已經走進我們的視野。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些仿生前沿技術,讓大家看看生化人究竟離我們有多遠。3D列印骨頭2014年初,荷蘭一名患有罕見骨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她有極為罕見的「頭骨增厚症」,不停生長的頭骨嚴重影響了它的生活。成功接受了3D列印頭骨移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人造頭骨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