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維特曾從黃貂魚汲取靈感,但如今這一標誌設計早已不在

2021-01-08 吳佩頻道

2019年7月19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中置後驅科爾維特C8正式首發。

難能可貴的是,在全球排放政策愈發嚴峻的形勢下,通用集團仍然為這款車型標配了大排量的動力總成,6.2L V8引擎動力參數達到了502Ps/637N·m,百公裡加速僅3.0s。而不到6萬美元的售價在美國可謂誠意十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科爾維特C8日後的銷量基礎。

(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中置6.2L V8引擎)

跌宕起伏的60多個春秋冬夏,如今雪佛蘭科爾維特已步入第八代,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美利堅國寶級超跑。有趣的是,科爾維特的成功或許和沿海常見的黃貂魚(Dasyatis akajei,又稱赤魟)離不開關係。

(通過仿生學理念將黃貂魚的外觀融入後風擋設計之上的科爾維特C2)

科爾維特C2,是最經典的成名之作?

經典的黃貂魚分體式後窗設計,最早出現在科爾維特C2上。當然,並不是每一年款的C2車型都採用了這一設計元素,應該說,它只在1963年款也就是第一款C2上曇花一現。但這個設計,卻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經典。

(雪佛蘭科爾維特 C2 1963款)

科爾維特C2由比爾·米切爾主刀設計,在1963年至1967年間生產。在這一代車型上,米切爾別出心裁地運用了仿生學理念,將黃貂魚的生物形態賦予在後風擋之上,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分體式後窗,此外,與分體式後窗首尾呼應的分體式前保險槓和跳燈,也為C2的美豔動人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請注意C2獨特的分體式前保險槓和尚未開啟的跳燈)

1963年推出的第一版科爾維特C2,搭載了能輸出360Ps的5.4L V8自然吸氣發動機,第二年通用為其新增了一款帶有電子點火系統的版本,並取消了引擎蓋的散熱孔。在1965年,四輪碟剎成為C2標配,引擎排量也來到了6.5L,425Ps的最大輸出功率即使放在現在也足夠誇張,側出排氣也成為了動力升級之後的配套改進。

(科爾維特 C2 Stingray 427,請注意其標誌性側出排氣)

1967年,C2 Stingray搭載的L88引擎將輸出再次小幅提升,達到了430Ps。不過,最令人心動的,還是少數換裝了龐蒂亞克L89引擎的580Ps版本。

在那個年代,580Ps已經是驚為天人的數據了,加之1.5噸左右的整備質量,考慮到那個年代還未出現的電子輔助系統和令人嘆為觀止的超高推重比,在賽道上駕馭C2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也直接將科爾維特C2推上了神壇——榮膺60年代全球五大最受歡迎的跑車稱號。此外,產量只有個位數的C2早期版本的Grand Sport車型,當年還被用來回應福特和謝爾比聯手推出的Shelby Cobra。儘管這款車型使盡渾身解數,也最終只能成為謝爾比老爺子封神之路上的墊腳石,但極其稀有的產量及特別的背景,仍然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最昂貴的科爾維特。

當然了,在性能沒這麼強悍的科爾維特C2上,黃貂魚分體式後窗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整臺跑車最吸睛的一部分了......

漂亮的黃貂魚分體式後窗設計,背後都有哪些故事?

而一臺車之所以能在鎏金歲月大浪淘沙之後,依然屹立經典車壇逾半世紀而不倒,除了自身過硬的機械品質和設計理念,還需要讓其最終成為永恆經典的傳奇故事——一段由時任通用集團首席設計師比爾·米切爾先生書寫的輝煌篇章。

比爾·米切爾早在二戰爆發前的20世紀30年代中期,便已進入通用集團。這位性情乖僻的設計師,對汽車設計領域的仿生學運用有著一種近乎沉溺的偏執。同時,他不拘一格的設計風格以及出類拔萃的洞察力,也引起了通用高層的注意。

在1958年,他被任命為通用集團首席設計師,正巧,當第一代科爾維特在60年代初走到生命的終點時,米切爾也終於找到了一展自己仿生學性能車設計的的機會。

(正是黃貂魚這種劇毒魚類給了比爾·米切爾設計的靈感)

其實,在米切爾剛剛走馬上任的那段時間,他便已經在集團內部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設計改革。1959年,一臺被命名為「米切爾黃貂魚」的科爾維特概念車就在這位設計師的工作室中誕生——這款米切爾的自費作品,除了讓其他高管看到了他獨力設計的潛力,還在集團內部掀起了一場車型命名革命。此後,出自米切爾門下的作品名稱,也大多來自那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魚類。

(米切爾黃貂魚概念車)

在發布1963款科爾維特C2黃貂魚後窗版之後不久,另一款科爾維特概念車也誕生在比爾·米切爾手中。

這背後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小故事:一天,米切爾和朋友在緬因灣玩垂釣時,意外捕獲了一頭灰鯖鯊,這頭鯊魚讓米切爾的設計靈感噴薄而出,當即讓朋友駕船返航,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腦海中一閃而逝的靈感記錄下來。很快,名為「灰鯖鯊」的又一臺科爾維特概念車被呈現給了集團董事會,剎那之後,董事們對自家首席設計師的設計天賦佩服得五體投地。

(灰鯖鯊)

(圖為科爾維特XP-755 Shark Concept Car)

除此之外,米切爾還設計過另一臺仿生學作品——科爾維特蝠鱝概念車。

(蝠鱝)

(圖為科爾維特Manta Ray Concept Car)

文行至此,米切爾與仿生學概念車的故事告一段落。

黃貂魚分體式後窗設計為何沒有得以流傳?

我們言歸正傳,聊聊那臺擁有黃貂魚分體式後窗的「即使靜止不動,它看起來還是很快」的1963款科爾維特C2。

然而,這臺C2的黃貂魚分體式後窗僅僅只保留了在1963款車型上,後來的改款C2直到今天的C8,都不再有這樣風華絕代的設計。

(沒有了分體式後窗的黃貂魚)

美好事物在絢爛綻放之後,或許都有遺憾的結局吧......

身處21世紀的我們,回首前人為我們描繪過的一幅幅汽車文化畫卷,都不得不嘆服於設計師乍現的靈光。在看慣了如今千篇一律的平臺化車型外觀之後的我們看來,別具一格的黃貂魚分體式後窗確實會給我們足夠的驚喜,但考慮到半個世紀前汽車消費者們的審美理念,這樣的設計可能就不會有今天這般受歡迎的待遇了。

事實也是如此,當時的人們並不買比爾·米切爾的帳。更要命的是,分體式後窗還會影響行車安全,幹擾駕駛員觀察內後視鏡中的後窗視野。

如果說不符合大眾審美和後窗安全問題只是1963款C2潛在的隱患,那麼分體式後窗本身自帶的超高工藝要求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生產了一段時間的1963款車型後,生產部門終於忍無可忍,將分體式後窗帶來的居高不下的生產、裝配成本,精密到讓人絕望的防水密封要求和隨之而來驟增的裝配工時等等一線困境直接反饋到了集團高層,迫於來自內外部的雙重壓力,通用不得不在改款時叫停了這一設計。

(後來的科爾維特C2沒有再使用分體式後窗)

讀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對科爾維特C2分體式後窗在量產上的失敗疑惑不解,作為全球車企金字塔頂端的通用集團,在C2設計之初,難道就沒有發現可能在生產環節出現的問題嗎?

其實他們完全不可能考慮不到這個問題,說到這裡,我們又得向大家介紹科爾維特之父、比爾·米切爾的老對手佐拉·唐多夫。

佐拉在1957年成為通用首席工程師,設計與生產的矛盾在1958年比爾·米切爾登上首席設計師大位之初便開始了。米切爾的仿生學設計理念一直在給佐拉的工程團隊出難題,不過,之前也不是完全無法解決,佐拉也就硬著頭皮幹了,直到米切爾拿出分體式後窗,佐拉才在將其投入生產並發現巨大問題之後,才終於爆發,正式向董事會提出分體式後窗設計給生產和裝配工作帶來的難以忍受的困擾。

其實,兩位美國車壇的泰鬥級人物當時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奮鬥,即通過C2來將科爾維特發揚光大。但兩者又和而不同,米切爾希望在設計上出彩,而佐拉則更重視機械性能,兩位首席領導的團隊成員也經常為路線問題爭得不可開交,當然,最終的結果證明米切爾取得了短暫的勝利,分體式後窗被裝上了1963款C2上,但一年之後便被佐拉翻盤。

於是,接下來的1964款科爾維特C2便不再沿用改款前的黃貂魚分體式後窗,這款經典的設計形式也在經歷了短暫的生如夏花之絢爛之後,成為了一首汽車文化的絕唱——「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的詞裡亦有如此細膩的感慨,世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時以為是極其平淡尋常的人與事,只有在歲月的幾番流轉後,才能感受到它們獨特的美麗與珍貴,然後卻再難以擁有。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因為這段曇花一現的傳奇故事,1963款C2還會成為最經典的科爾維特嗎?

也正是因為過程的婉轉,才讓比爾·米切爾的心願成為了現實——讓C2成那個時代的標誌!當時的通用集團一日千裡,跑步進入肌肉時代,歐洲與美國的文化融合也迎來新的高潮,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比爾·米切爾主張的仿生學設計理念才得以有一席之地,也讓通用高層頂住一切壓力,投入一切必要的資源,打造出了最特立獨行的科爾維特。

然而,美人生命如花美眷,景成時朽,朝有微笑,夕葬塵埃。

相關焦點

  • 汽車書場之仿生學設計的極致案例—科爾維特黃貂魚
    關於國寶系列的選題的雪佛蘭科爾維特故事,我覺得兩集都說不完。因為僅僅講了兩代車型,篇幅就遠遠超出預期!上一回我講的是這個車型誕生是略帶荒謬的背景原因(感興趣者可搜索上一篇文章),而到了C2這一代,通用汽車開始在設計和製造層面認真起來了。於是就有了「科爾維特之父」,這個佐拉先生和設計師關於仿生學的一場大戰!
  • 美「黃貂魚」艦載無人機要「上船」了
    答案很可能是:「黃貂魚」不過是一架「權宜之機」。不難發現「黃貂魚」加「超級大黃蜂」,實際上就是一款重型艦載戰鬥機。而這一組合僅僅是無人機自主控制技術還不成熟的權宜之計。美國海軍始終堅定地認為,今後的艦載無人機,將替代有人戰機,獨立遂行作戰任務。海軍部長雷·馬布斯曾表示:「F-35C將是並且幾乎肯定是海軍將要購買或使用的最後一型有人攻擊戰鬥機。」
  • [動圖]科學家用鼠心肌細胞驅動了一條「黃貂魚機器人」
    一支科學家團隊剛剛開發出了一款模擬黃貂魚運動的機器人
  • 比基尼美女與致命黃貂魚親密共泳,我是來看黃貂魚的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0日報導, 在南太平洋莫雷阿島附近水域,3名比基尼模特冒著生命危險,與20多條劇毒黃貂魚在水下共泳。黃貂魚的脊柱可以產生致命毒素,對人類來說接觸起來十分危險。  這些驚人照片都是55歲水下攝影師科勒姆貝拍攝的,他說:「對於與黃貂魚如此接近,很多模特表示擔憂。
  • 牛鼻黃貂魚大遷徙
    墨西哥灣壯觀的黃貂魚大遷徙如果你去水族館,一定會對美麗的黃貂魚印象深刻,然而,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墨西哥灣壯觀的牛鼻黃貂魚大遷徙,則是另一番感受。牛鼻黃貂魚體長超過2米,以成群結隊長途遷徙出名。根據估算,牛鼻黃貂魚遷徙經過墨西哥灣的時候可以達到10萬隻之多。黃貂魚看似漂亮,卻是一個不好惹的角色,它們有毒的成對倒鉤令人恐懼:著名的「鱷魚獵人」SteveIrwin 正是被黃貂魚刺傷了胸部而死去。雖然尖 刺的毒液本身並不足以致命,當然前提是你得小心被刺中的不是重要的器官,比如心臟。
  • 美國FBI最神秘的監控設備「黃貂魚」終於被釣出了水面
    不過因為Stingrays的設計,必然會收集一些無辜者的數據,並可能會中斷用戶的服務,所以這項設備被認為是違反美國聯邦通訊法案的。人們對「黃貂魚」知之甚少,因為它們被秘密地掩蓋了。黃貂魚由哈裡斯公司(Harris Corp)開發,僅出售給警察和執法部門。雙方籤署格的保密協議中涵蓋了黃貂魚,以防止警察討論該技術的工作原理。目前僅僅知道的是黃貂魚利用手機連接2G蜂窩網絡的方式中的缺陷。
  • 一種新技術可以檢測到手機是否被FBI神秘的「黃貂魚」監聽
    不過因為Stingrays的設計,必然會收集一些無辜者的數據,並可能會中斷用戶的服務,所以這項設備被認為是違反美國聯邦通訊法案的。人們對「黃貂魚」知之甚少,因為它們被秘密地掩蓋了。黃貂魚由哈裡斯公司(Harris Corp)開發,僅出售給警察和執法部門。雙方籤署格的保密協議中涵蓋了黃貂魚,以防止警察討論該技術的工作原理。目前僅僅知道的是黃貂魚利用手機連接2G蜂窩網絡的方式中的缺陷。
  • 吃魚的好處你了解嗎?教你黃貂魚家常做法
    魚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食物,人類自古就有吃魚的習慣,在我們中華飲食文化裡,八大菜系中都有各自烹飪魚的方法,不同的魚類烹飪方法也不相同,有的魚黃燜好吃,有的魚熬湯好吃,在各大城市裡以魚為主打菜的酒樓飯館,隨處可見,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就沒有誰沒吃過魚。
  • 《星露谷物語》1.5黃貂魚獲得方法 1.5黃貂魚怎麼獲得
    導 讀 星露谷物語1.5版本黃貂魚獲得方法 釣到黃貂魚垂釣的位置分享 星露谷物語1.5版本中新加入了黃貂魚,玩家該如何獲得黃貂魚呢?
  • 一周軍評:「黃貂魚」意義何在?
    本周,波音公司公布了該公司參加「黃貂魚」無人加油機項目競爭的原型機局部照片,該機採用了「風箏」型氣動布局和尺寸很大的V尾布局。
  • 此魚有毒! 《最後一炮》黃貂魚帶你起飛
    黃貂魚是一種身體扁平,尾巴細長,帶有毒刺的魚類。而在中國現代裝甲戰爭競技網遊《最後一炮》中,黃貂魚是英美系載具中的一種輕型坦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輕坦中,黃貂魚算是那個快得飛起的一位。不錯的火力加上良好的機動性,使得黃貂魚成為分房中較為熱門的一款載具。
  • 10萬條金色黃貂魚在墨西哥海灣中結隊遷徙(組圖)
    10萬條金色黃貂魚在墨西哥海灣中結隊遷徙(組圖) 2008年06月26日 11:36 來源:中國網 攝影師拍下黃貂魚大遷徙的壯觀景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成群結隊的金色黃貂魚在墨西哥海灣中平滑地遊動,好像金色雲彩在海洋中漂移
  • 黃貂魚: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應該是黃貂魚,黃貂魚俗稱刺魟、魔鬼魚,尾巴是頂端藏有毒腺的脊骨,非常鋒利,當黃貂魚感覺受到威脅時就會用毒刺攻擊對方。澳大利亞的野生生物專家Steve Irwin ,就是在2006年被一隻黃貂魚的倒鉤刺穿胸膛後去世的。
  • 黃貂魚與潛水者零距離合影「微笑」搶鏡
    31歲的Cassie Jensen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的Mo'orea島附近潛水時,抓拍到令人驚嘆的精彩照片,她與一條巨型黃貂魚自拍合影,而這條萌物似乎還露出了微笑。雖然黃貂魚經常潛伏在海底,尾部的刺有毒會致命,但是膽大的Cassie還是下定決心與黃貂魚「玩耍」。
  • 澳洲男沙灘散步踩黃貂魚,被巨大倒鉤刺傷中毒,鮮血淋漓痛苦至極
    據《每日郵報》10月6日報導,澳洲昆士蘭州一名男子在海灘散步,不慎踩到一條被沙子覆蓋的黃貂魚,受了重傷鮮血淋漓,痛苦至極。這名男子名叫利亞姆·理查茲。上周,他在沙灘散步時被這條黃貂魚嚇了一跳。它翹起尾巴,將一根大毒刺刺進了利亞姆的腿中。
  • 內飾|外觀 2020年雪佛蘭克爾維特·黃貂魚現已上市 高清壁紙圖
    信息娛樂屏幕固定在數字儀錶板的側面,駕駛室中央下方排有一排按鈕,用於控制汽車的加熱座椅,除霧器,空調和駕駛模式。新款2020年雪佛蘭克爾維特·黃貂魚現已在英國上市 雪佛蘭最新款Corvette Stingray在英國發售-慣用右手行駛-價格從81,700英鎊起新款2020年雪佛蘭克爾維特·黃貂魚現已在英國上市 雪佛蘭最新款Corvette Stingray在英國發售-慣用右手行駛-價格從81,700英鎊起新款2020年雪佛蘭克爾維特·黃貂魚現已在英國上市 雪佛蘭最新款
  • 美男子泰國捕獲363公斤重巨型黃貂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3月12日報導,近日,美國《動物星球》節目主持人傑夫·考文(Jeff Corwin)在泰國湄公河用魚竿釣到一條巨型黃貂魚。據悉,這條黃貂魚長14英尺(約合4.3米),寬8英尺(約合2.4米),重達800磅(約合362.87公斤)。由於其碩大無比的身軀,漁船上的數名漁民齊心協力,共用兩個小時才將其制服。
  • 大馬漁民抓到560斤巨型淡水黃貂魚,有五個成人重,瀕臨滅絕
    5月14日,42歲的阿澤日·希普尼(Azeri Hipni)和他的三個朋友在沙撈越的河面上撒下了漁網,隨後捕獲了這條巨型的淡水黃貂魚,這條淡水黃貂魚重達280公斤,相當於5名成年人的總體重。
  • 澳大利亞墨爾本海洋館潛水員清潔水箱 黃貂魚一旁「觀看」
    澳大利亞墨爾本海洋館潛水員清潔水箱 黃貂魚一旁「觀看」 (1/3) "← →"翻頁
  • 日本男子2500元買條「黃貂魚」,切割成一塊塊,最後油煎吃掉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起來,每天的生活開銷的變得很大,但大多數都是花在吃這一方面身上,畢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食物,但是要說哪一種最受歡迎,小愛個人還是覺得海鮮,畢竟肉質鮮嫩無比,吃了一口就沒辦法停下來啦。